台风命名是根据什么决定的?,平常下暴雨冰雹却不用
台风命名是根据什么决定的?,平常下暴雨冰雹却不用?
台风有1-16级,或者更高。你也可以直接叫2级台风要来了,或者4级台风要来了,没有必要弄个什么鸽子台风,鸟台风什么的,奇葩的很。冰雹来的快去的也快,冰雹其实也分级的,有大有小,影响比台风来说小得多,这个我也不知道那些神经病为什不起名字,估计砸着痛叫不出来吧。其实都没有必要命名。我也搞不清楚,那些奇葩的台风名字是谁起的,也许给台风起名字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葩的人吧,台风从产生到消失就没有了,你丫的起个名字,难道,下次有台风了,你丫的还认识这是什么风那是什么风,是起名字的疯了吧。
为啥历来全是外文命名?
中国大陆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木兰、海棠。
中国香港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鸳鸯、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每年台风名称顺序是按什么排的?
台风的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出10个名称,通过后,纳入总共140个可用名称的列表,当西北太平洋上某个新出现的气旋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由日本气象厅依据列表顺序为其指定对应的名称,同时赋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利奇马或被除名?
台风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
2000年1月1日之前,该区域的国家/地区,对台风没有统一命名。同一个台风各国叫法不一:
我国用“二位数字年份+二位生成顺序序号”四位数字编码的方式。日本按跨越东/西经180°的顺序进行编号。而关岛的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人名对台风命名。
随着区域合作增加、抗灾合作密切,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年会决定,对台风进行国际统一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区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共140个,轮流使用。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14个成员分别是: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韩国、泰国、美国。
提供的名字,要求简单易记,不超过9个英文字母;不能有不良含义,且不涉及商业。
目前最新的命名表如下图:
可以看到,飞禽走兽,瓜果花草,河流山川,神仙凡人,无所不包。
这个命名表,并不是一成不变。
世界气象组织同时规定,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受波及的成员国(地区)可以提请台风委员会,对这个台风的名字进行永久性除名。除了灾害方面的原因,这也可以避免之后再出现同名台风,发生混淆。
空缺出来的名称,由原名称提供国(地区)提交新名字递补,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下届年会确认。
例如去年的18号台风“温比亚”,虽然登陆强度是10级强热带风暴,并不属于强台风。但给我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今年2月广州举行的台风委员会51届会议上,我国提出了除名提议,并被接受。替代命名将在明年2020年的下一届会议上确认。
图为去年台风温比亚给山东带来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次利奇马登陆我国的强度很强,超过了之前影响我国被除名的苏迪罗、莫兰蒂、天鸽、温比亚等台风。造成的灾害也比较大。因此下届WMO台风委员会年会上被除名的概率很大。
利奇马强度巅峰时的卫星云图:
山竹这个名字的由来?
莽吉柿之所以被称为“山竹”,是因为其树干、枝叶形似南方的竹子。而山竹学名——“莽吉柿”的由来,是因其果实外形长得像大柿子。
山竹是莽吉柿的俗称,又叫做山竺、山竹子、倒捻子,为著名的热带水果,原产于马鲁古,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而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也有引种或试种。
山竹可以生吃、榨汁、做沙拉、制作罐头等,干燥的莽吉柿叶可用来泡茶。山竹果皮味苦涩,剥皮时需防止将果皮汁液染在肉瓣上,以免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