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什么是隐身技术

2023-09-18 14:00:05 73阅读

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什么是隐身技术?

现代“隐身”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才逐步形成的,是光电对抗领域里新兴的高技术,隐身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到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通过研究和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手段来减少武器装备被探测系统发现的威胁。使武器装备形成“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身能力,从而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攻击能力。

隐身技术又名隐形技术,还叫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它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或者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

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什么是隐身技术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隐身技术综合诸如流体力学、材料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众多领域的技术,它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是第二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所以被人们誉之为“王牌技术”。20世纪70 年代以来,美、俄、日、英、法、德等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隐身技术,目前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隐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坦克、舰船等各种武器装备之中,并且已经投入战场使用,从美军入侵巴拿马到海湾战争,从“沙漠之狐”行动到“联盟力量”行动,隐身武器的大量出现,极大的影响了战役战斗的进程和结局。

由于现代战场上的侦察探测系统主要有雷达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电子探测器、可见光探测器、声波探测器等多种主动或被动探测系统,因此也就产生了与这些探测手段相对抗的隐身技术,它们分别是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等。

c919是隐形飞机吗?

C919不是隐形飞机,它是中型客机。全称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C919国产大飞机进行全球首次动态展示。

为什么长波雷达能发现隐形飞机?

长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几米甚至几十米,波长长,定位不准。能准确侦测到隐身飞机的是米波雷达,米波雷达属于长波雷达。不论飞机再怎么涂隐身吸波材料,这种波段的电磁波都不会被它吸收,所以不论飞机隐身不隐身只要在米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范围内,就会被米波雷达侦测到。可以说米波雷达是现代隐身飞机的克星!

咱们先来说说隐身飞机是如何隐身的。所谓的隐身飞机并不是肉眼看不到,而是雷达侦测不到。依靠外形设计以及喷涂特殊的吸波材料或者透波材料来达到隐身效果。

例如F117战斗轰炸机就采用了多位面机身以及菱形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把雷达波四面八方的反射出去,而不是只把雷达波反射到雷达波发射来的方向。

再就是用非金属材料或者喷涂雷达吸波材料,吸收掉发射来的电磁波。除此之外就是透波材料(只用在某些特殊部位),意思就是对电磁波有浪好的透过性,来达到隐身效果。

就拿现今的科技来说,吸波材料尚不能达到全波段吸收。目前世界上的吸波材料吸收的都是微波电磁波段。也就是300Mhz到300GHZ范围内,也就是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而米波雷达电磁波波长在1米到10米之间。这种波长的电磁波,目前世界上的隐身飞机上面的隐身涂层是不能吸收掉的,只能反射回去,从而达到侦查隐身飞机的效果。

长波雷达根据波长不同定位精度不同,超长波雷达波段太长、信号减弱小、传输距离长、定位不准确一般属于超远程长波雷达用于侦测洲际弹道导弹一类的。而米波雷达波长适中,定位精度较高,再加上科技不断的发展,科学家能够对米波雷达不断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侦测精度,所以能够侦测到隐身飞机。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感谢关注与支持!

系列飞机都有那些机型?

中国歼系列飞机:歼1,确切的说应该叫歼教1。歼教1是沈飞58年自行研制成功的,歼教-1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该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和第一种喷气式飞机,因而在新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机制造了3架,用于全机静力试验和试飞。后来,因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调整,没有继续研发、项目中止。歼2即中国米格15。米格15战斗机是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北约给予的绰号是“柴捆(Fagot)”,是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据统计,米格-15战斗机各型机总产量超过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中国曾在抗美援朝时期从苏联引进大批米格15战机。歼3、歼4是中国朝鲜战争期间从苏联引进的米格-9的改型,是实验品,未批量生产过。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已于2006年停产。歼-8战斗机是沈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歼击机),是中国空军和中国海军航空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现正逐步退役,被歼-10和歼-11所取代。歼-8Ⅱ歼击机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研发的歼-8改进型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II摒弃了机头进气的气动外形,采用机体两侧进气道,便于机头安装机载雷达,提高了战机的作战效能。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设计定型,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歼-8Ⅱ具有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9 型截击机(歼-9战斗机(仿米格-23改))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制图-22M“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主要任务为国土防空以轰炸机为主要目标进行截击。是我国继歼-8自行研制生产之后又自行设计的战斗机,但因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耗资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设计图纸上。 该机从1964年提出设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历时16年。中间国民经济转向,研制工作停止。歼-1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单发动机、轻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第三代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歼-10是一种多用途的战斗机,能够执行空战和轰炸的任务。2004年1月,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歼-10B歼击机,是中国第三代歼-10战斗机的最新改型,是一种单座、单发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一种配备了现代化机载设备(尤其是雷达系统)的“三代半”战斗机。J-10B是J-10多任务战斗机的一个改型,修改了机身和航空电子设备。歼-11是苏-27型战斗机中国产型号。中国从1992年开始先后引进了一百多架苏-27型战斗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协议,从而使中国可以生产苏-27型战斗机。中国自己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歼-12战斗机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机。是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1] 为中国大陆实施全面独立自主地开发其战斗机装备的研制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1974年初,空军全面提出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5 年冬, 空军有关部门又与设计部门反复探讨,正式拟定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76年上报,同年4月24日,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1981年最终项目下马。许多国外媒体猜测歼-14是中国对俄罗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内部弹仓降低雷达反射,提高隐形。但是,J-14更有可能是洪都飞机厂基于强-6设计的,用来同沈阳J-13和成都J-10竞标解放军第三代战斗机的方案。实际上歼-14的机号悬空,亦从来无任何确切证据证明歼-14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也是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5是以T10K原型机为基础研制的一代国产舰载战斗机,其气动外形类似于苏联(俄罗斯)的苏33舰载战斗机。歼15是双发,双垂尾的重型战斗机,带鸭翼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带有着舰拦阻钩,采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2009年8月31日上午,国产歼-15战斗机在沈阳成功实现原型机首飞。歼-16(J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基于歼11系列发展而来的新型3.5代(美标准)多用途双座战机。该机参考机型为俄式苏-30战机。该机的研制过程较为保密。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歼-17战斗机是为网络流传中国新一代的战斗轰炸机,被外国媒体多次报道,许多国外媒体猜测歼-17是中国对俄罗斯苏-3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内部弹仓降低雷达反射,提高隐形。实际上歼-17的机号悬空,亦从来无任何证据证明歼-17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只有1998年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发布视频里面出现了相似于苏34的风洞模型实验视频。中国歼-18战斗机是指网络流传的中国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该战斗机将用于航母战机使用。歼-18战斗机是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这类战斗机,主要用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机动力强,双矢量发动机,外加一台辅助升力发动机,双垂尾,无鸭翼,无尾翼,在隐身和空气动力有很好的结合。作战半径2200公里,拥有先进座舱系统,主动加油系统。歼-20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中国第四代(欧美标准,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机。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机身深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歼-20预期将在2017到2019年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首架原型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18分钟。歼28人民网福建频道曾发布过一篇题为《中国歼28战机震撼问世 或可挽救太阳系》的文章,文章称,外国媒体曝光了中国正在研制六代战机歼28的消息,这种歼28战机可以令美国的多项核计划胎死腹中,还将使美国的核武器彻底报销。报道称,如果有一天美国发射了太阳熄灭导弹之后,J28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美国发射的太阳熄灭导弹,从而挽救整个太阳系。此新闻一出,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也因此引起了广大军迷的广泛讨论。歼-31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第四代(中国采用欧美主流的战斗机划分标准)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代号“鹘鹰”,其采用双发、单座、固定双斜垂尾、无鸭翼、蚌式进气道。目前猜测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与中国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尽管军方没有立项;二是拟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三是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歼-31成功首飞。

隐形飞机指的是什么?

隐行飞机指的是对电磁波的反射率非常小,甚至吸收电磁波,在雷达上看不到的飞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