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2020年是几月几号,2020年的七夕是几月几号
七夕节2020年是几月几号,2020年的七夕是几月几号?
2020年的七夕是在8月25日,这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之一,也是中元节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许多人会选择送礼物、写情书、约会等方式来表达爱意,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无论是情侣、夫妻、还是家人、朋友,都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加珍惜彼此的情感,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共同度过一个温馨浪漫的七夕节。
2020年七夕节手机打折吗?
打折,传统节日很多手机商家都会有打折活动的。
2月14日又想起了?
非常有幸回答你的问题,在这里给你提出问题给个赞,2月14是中国的情人节,也是我们说的恋人的节日,虽然我现在单身一个,但是我以前也有过一段爱情,每次情人节我都会给她买花,陪她吃饭,给她买情人节礼物,现在一个人了,每次情人节我都是一个人过,想到以前在一起的日子我是开心又难过,开心就是和她在一起,难过就是永远不能在一起了,那些开心的回忆只是梦了永远不可能实现了,每当想起以前情人节,还有七夕节一起的快乐时光现在一个人了永远回不去的时候,心里就莫名的难过,毕竟爱过,爱的越深伤的越深,这个道理是真的,所以每次过情人节都会难过,但是现在是单身节了,没有情人就一个人过,让我想想哪些花钱的日子,幸福又舍不得,但是没有办法了缘分尽了,也不想勉强了,我也希望在明年的情人节能够找到我的幸福,让我过情人节不是单身狗节,希望你们也祝福我梦想成真
你有必要去关注他吗?
别人关注了你,你有必要去关注他吗?
关于这个问题,非常高兴有机会说说我的心里话。
今天是开始头条写作的第106天。
刚开始的时候,急着冲百粉,还真是恨不得看见谁都关注,也发过求过百粉的微头条,看到谁关注了我,更是迫不及待地立马回关。
过了百粉,又想着早日过千粉,每天最关注的,不是收益多少了,而是涨了多少粉。如果有人关注我了,回关是必须的。
过了千粉,发现收益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快速增加,慢慢地,对于增粉的狂热消失了。
后来发现,收益的多少,和粉丝数量多少没有绝对的关系。有好几篇阅读过万的作品,粉丝阅读量只有几十,几百。
所以,优质活跃粉丝很关键。我们只有通过打磨作品质量,通过好的作品,吸引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友友,才是王道。
曾经有一个大咖,粉丝数12万,竟然关注了我,而他关注人数只有两位数。我顿感受宠若惊,立马关注了他。
可随后不久,我发现,人家取消关注我了。难道我是有啥不当的言论使他不喜了?还是,关注我只是为了让我回关他?我心情顿时不好了,这算什么呀,难不成他的这么多粉丝,都是这样来的吗?我立马取消关注。
别说我小心眼,这样的情况很多。好多人,当初说得好好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取消关注了。对于这样言而无信的人,我是深恶痛绝的,果断取消关注。
有些友友可能还不知道,怎么查看谁关注了你,又取消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照着步骤做,就可以了。
首先,点右下角 我的
然后,点左上角 关注
下图中:已关注,是你关注的友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原来你们互相关注,后来人家把你取消了。
如果你想取消关注他,对着已关注三个字点击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的互相关注,就是表明你们都是对方的粉丝。
题主问:今日头条里,别人关注了你,你有必要去关注他吗?
我的心态是不一样的。现在,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自己的喜欢的博主,我都会主动关注。再也不会为了增粉而去盲目地加人了。
有友友也分享过,说打造优质账户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头条规则。关注别人之前,一定要看看对方的文章,不要秒赞,秒关。
最后祝福头条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收获财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随礼不去吃酒席的越来越多?
前年参加了二叔家表弟的婚礼,本来计划在村里摆三天宴席,每天20桌左右,结果第三天只来3桌,第二天才摆了12桌,只有第一天20桌才坐满了。
这个结果完全超出了二叔的预期,以最初的打算,按照发出的请帖数量,即使坐不满60桌,也能保证在55桌以上。
可是最后一算下来,只来了三十五六桌的客人,有接近40%的客人没有过来,二叔确实有些不太自在。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农村邻里邻居都能处几十年以上的关系,但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每次宴请都是呼啦一堆人上来,在从村从来缺人捧场,还是比较注重传统的。
何况二叔虽然从乡里退休了,但是之前也是交友广泛,方方面面的关系也都是梳理得明明白白,像这种场合,二叔要的是场面和面子,至于随礼多少,以二叔并不太在乎。
后面听表弟说,虽然来的宾客着实少一些,但是份子钱并不少,很多都是“礼钱到了人未到“的这种情况,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没来现场的这些人中,有父母的亲朋好友,也有表弟夫妻的朋友。
其实在农村,很多家庭往往光随礼这块,几年下来加在一起,估计都得有个几万块钱了,所以很多家庭,还是比较在意回礼这块。
农村近些年来,也是愈发讲究钱和面,至于“垃饥荒”的情形并不罕见,我身边好友就是如此,父母为了孩子结婚,一共筹备了近40万元,这里面就包括刚刚借来的10万元钱,最后还钱的人还是父母,这个逻辑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即使有了上面的这些基础,也会出现二叔家的这种场面,其中的原因分析了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农村人口流失的现象比如像我们东北,朝鲜族村落比较多,原本500户的村落,随着孩子长大,大多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或打工,村子还在,房子还有,但是人却少了很多。
留下的大多数都是老人,遇上个大事小情的,从国外回来一次并不容易,毕竟也要考虑成本和时间。因此很多人都会正常随礼过份子,人就不参加活动了,只能实现心意表达到。
2、存在攀比现象,心理变化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有比存款的,也有比家庭的,比房子的,比车子的,比人的,更有比聘礼和长相的,总之很多意想不到的方面,都在这一刻,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关系好的朋友,还能互相帮衬着,一些很少走动的,或者关系不够好的邻里,估计这个时候并不一定能够投入太多关心,能把礼钱随到,也就算给面子了,至于想吃回来,或者捧场,那就完全要看心情了。
3、大家的时间分配不同,身不由己我参加的农村婚礼,有连摆宴席的,也有只摆一天的,前者居多一些,来宾里不只有村里的亲戚里道,而且还有很多外村人,甚至有外地赶回来的朋友。
有时间的、请假的、走路来的、开车来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就会出现托人带礼,直接手机转账,或者提前给,这样的不同随礼方式,最后只能保证礼金先到,人并不敢保证一定能到。
4、关系远近不同,顺其自然看着农村里有数百上千户,但是真正关系好的,能处下几十户,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何况有些人并不主动,他们更容易接受“先接受,后给与”这种处事方式,若双方没有交情和交往,那么即使通知了宴席,也存在对方不会前来的情形。
5、原本是父辈关系,亲密度逐层递减每个人都不缺少这种场合,实际上有些是自己的关系,比如说朋友,表哥表弟这样的情况,而有些却是父母的关系,是父母让子女代替其去参加,这里面的缘由也是多种多样。
可能是时间的原因,确实抽不出时间前往,也可能是自己不方便参加,只能让子女代替前往,比如感觉关系并没有那么近,或者之前相处并不算太过亲近。
既然接到宴席通知了,充耳不闻也不好,干脆让子女去得了,而子女对这些关系根本不感兴趣,最后就会出现随礼不去的情形。
总结:农村存在“随礼不吃席”的现象,我认为还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时间分配愈发紧张所造成的。
对于主人来讲,来与不来都是客,看开点更有利于日后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