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在哪里,卢沟桥还存在吗
卢沟桥在哪里,卢沟桥还存在吗?
存在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全长266.5米,宽7.5米,是北京市现存较为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重大历史事件“卢沟桥事件”(亦称“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既是一处重点的文物景观,又是铭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场所。宛平城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东西长640米,宽320米,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也是“七七事变”的纪念地,至今城墙上仍有日军攻城时留下的弹坑。
卢沟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卢沟桥主要材料是石材。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1937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卢沟桥制造的武装挑衅事件,亦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并逐步把侵华势力扩张到平津附近。为加快对中国的侵略,1936年日本军部制定了1937年大规模侵略中国的作战计划。从1937年5月起,日军在北宁铁路沿线及丰台、卢沟桥一带频繁进行实弹演习。五六月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驻天津日租界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频繁开会策划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6月初,日本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加快建立战争体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口“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挑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当事件正在交涉之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日军在进攻卢沟桥受挫后,表面摆出和平解决姿态,暗中加紧侵略部署。
1937年7月1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增兵华北。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表示抗战到底。7月下旬,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在北京哪个方向?
也叫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最宽处可达9.5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步,石栏列柱头,狮母乳、顾抱、负赘,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
石拱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