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出,氯化钠含盐量多少会析出
析出,氯化钠含盐量多少会析出?
在常温,当100克水中含氯化钠大于36克(质量分数大于26.5%)时,就会析出晶体。
一般情况下,溶液在过饱和时就会析出晶体。由于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为36克,所以常温下当100克水中含氯化钠大于36克(质量分数大于26.5%)时,就会析出食盐晶体。
为什么溶解的是石墨?
因为在高压、高温合成条件下,溶液对金刚石过饱和、而对石墨是不饱和的,由此造成了所谓连续溶液,使得石墨不断溶解,而金刚石不断结晶析出。溶剂说认为:结晶的动力是溶液中金刚石的过饱和度。结晶的形态和晶体的形成与长大,都与过饱和度直接相关。过饱和度大小取决于在具体压力、温度条件下石墨与金刚石溶解度之差。
造成过饱和的原因是,石墨与金刚石在热力学上的差势——化学位之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因而石墨较容易溶解,即石墨溶解度比金刚石大。
析出沉淀是什么?
沉淀析出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里,产生了不溶于反应液的固体物质,所以就从溶液中沉淀析出了。沉淀是指有一种物质由于密度比它所在的体系大且又不溶于它们从而沉了下去。沉淀操作则是将溶液中的目的产物或主要杂质以无定形固相形式析出再进行分离的单元操作。
固体析出和沉淀的区别?
固体析出是指没有经过化学反应,是在固体物质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没有发生物质的改变,是物理变化。
沉淀是指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另一种新的物质,在本来的固体物质中没有的,是化学变化。
比如:蛋白质在盐溶液中析出,蛋白质是溶液中本来就有的物质。但是鸡蛋清加入浓硝酸中式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一种沉淀的物质。
凝固和析出的区别?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达到凝固点后继续放热。析出,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结晶的状态出现),或固体物质从气体中分离出来。所以,凝固和析出的晶区别: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达到凝固点后继续放热。析出,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结晶的状态出现),或固体物质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