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名妓李师师,在明末政治风雨中飘摇的青楼与青楼文学

2023-09-08 09:30:05 74阅读

青楼名妓李师师,在明末政治风雨中飘摇的青楼与青楼文学?

明末清初革故鼎新之际,青楼依旧歌舞几时休,尤其是江南文酒声妓尤富盛名,产生了以秦淮河为地标性的青楼高地,“秦淮八艳”艳帜高悬,这种温柔乡中的醉生梦死,成了晚明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流风余韵延宕至民国依旧袅袅。

有明一朝,初期对妓女乐户管束甚严,从服饰行止上均有严苛的规矩。但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这一规定渐渐有名无实而成一纸空文,至乾嘉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井文化的兴盛,而青楼成了这种市井文化的标杆,秦淮妓女的服饰打扮被时人称作“时世妆”。

青楼名妓李师师,在明末政治风雨中飘摇的青楼与青楼文学

晚明时期的青楼和青楼文化,有着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当时的文人士子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人人自危,这种现实的窘迫境况在悠游青楼中得到了释放,而青楼名妓在与这些失意名士的交往中,文化诉求成了双方交流的精神共鸣之兴奋点,内外兼修色艺双绝的名妓成了青楼的招牌和门面。这种风俗的滥觞,一批侧身青楼的女子自幼便注重文化素养的培育,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各种艺术的熏陶使她们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在晚明的青楼文化中留下了她们的绝代芳华。

鼎革之际,明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激荡的政治风云变幻,一批青楼女子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荡中,却奇异地保持着一种可贵令人尊敬的节操,与那些墙头草般的所谓风流名士相比,她们的人格无疑更具有一种殉道殉国的高贵品格。最著名的就是柳如是和钱谦益之间的大相径庭的表现,让后来人感慨万分,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下了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李香君也是如此。这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名妓群体,他们的人格魅力具有一种耀眼的光芒。

由于他们比社会上一般的女子更多地接触到政治的变幻,同时在于文人的唱和中更多地接受了文艺的熏陶,她们的政治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人格的实现相对来说更完整。但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水面之上的冰山风姿更多只是昙花一现,他们整体悲剧性的命运才是水面之下看不见的冰山那部分,名士与名妓之间的交往其实依然充满着隐秘的歧视,故她们这个群体的结局大多还是以悲剧性的凄凉而告终。

水浒传谁最风流多情?

《水浒传》中谁最风流多情?这是指水浒梁山108将谁最风流多情呢,还是整部《水浒》所有人物谁最风流多情呢,因没给指明,所以只能分别而言之了。因为一部《水浒》主要讲的是梁山好汉108将的故事,只从这108将中挑选谁最风流多情也是正确的回答,但为了能有个圆满而有趣的回答,还是分别谈谈吧。

【一】先从梁山好汉108将中来谈。

一个人物的风流多情,并不能说这个人物就是坏人,请问自古以来,有几个真男儿不风流多情呢,风流多情并不等于烂情,只要不胡来乱来,也就是说不超过道德的底线,那么这风流多情的人,无论是男是女,就无需加以指责。古人说的好,无情未比真豪杰,风流多情也可凝聚于一人身上。

梁山108将,若论风流多情,当属浪子燕青。浪子燕青虽然痛恨淫夫淫妇,帮助主人卢俊义除掉害主人的淫夫淫妇李固和贾氏,好似是位不近女色的汉子,其实不然。浪子燕青除了绝技摔跤外,吹拉弹唱无所不精,生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白白的皮肤上还纹了美丽的图案,再加上能言会道,自是惹得许多女子的喜欢。

当宋江为“招安”要打通一代名妓李师师的枕边路线时,不惜用上了各种手段,除了不惜大把花银子外,还用上了美男计。这美男计的主演者就是浪子燕青,如若燕青不懂风情,不是位最风流多情的男子,又怎能打动京城名妓李师师这颗高冷之心呢。

这燕青一出场,一番燕青吹萧,师师抚琴,再加上燕青身上光洁皮肤上的美丽纹身,就引得李师师春心浮动,竟忘了自己的身子是当今皇上所独有,要投怀送抱于浪子燕青。

更为惊天动的是,一代名妓李师师还与浪子燕青私定终身,当燕青要浪迹天涯时,李师师竟舍弃了荣华富贵,随燕青走天涯去了。

浪子燕青与李师师的故事说明,燕青是多么一位风流多情的男儿。

【二】再谈《水浒》整部书中所有人物谁最风流多情。

西门庆与潘金莲那点事儿,千古流传,这是因为西门庆与潘金金的事闹大了,为了情欲的满足竟敢毒死了武大郎,这可惹怒了打虎英雄武二郎,武松挥刀除掉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就了一番英雄之举,这里武松成了主角,而西门庆与潘金莲之间的事,但算不上是风流多情之人。

整部水浒惹论谁最风流多情,当是皇帝宋徽宗,宋徽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美人三千,还常常从专属地道里跑出来会名妓李师师。宋徽宗对李师师是多么的风流多情。

一代帝王,竟如此风流多情,称得上是天上第一等风流多情之人,只可惜帝王责任是治国,把才能用于棋琴书画与风花雪月上,只会误国误民,难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这里两次提到名妓李师师,一是李师师与浪子燕青的故事,一是李师师与帝王宋徽宗的故事。李师师做为一代名妓,阅男人无数,并且与江湖上美男子燕青演绎了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更与皇帝宋徽宗演绎了最风流的故事,由此看来,李师师才是《水浒传》中第一风流多情之人。

(图片来自于网络)

男人入错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男人入错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其他什么都会,就是本职工作不会!想来赵佶若在世,他会这么回答你。元丰五年,赵佶的老爹宋神宗做了个梦,他梦到南唐后主李煜来拜见他。无缘无故怎么会梦到他呢?又不是什么美人!神宗醒后正百思不得其解,内侍来报:“恭喜陛下,喜获十一皇子!”莫非……神宗想的是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赵佶三岁就已表现出纨绔子弟的面目,他对骑马射箭、花木竹石、飞禽走兽表现出来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皇位的兴趣。神宗暗自骂道:这败家子也就做个纨绔王爷的命了。然后封赵佶为遂宁王,施施然将皇位传给了赵佶的六皇兄赵煦。皇兄登位,改封端王的赵佶在纨绔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一不留神成了汴京城里的纨绔之首,整日里不是在参加别人举办的诗词酒会,就是在参加自个儿举办的丹青同行交流会。

而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赵乙,用这个名字出入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好不风流快活。赵佶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恨人生苦短。然命运总喜欢和你开玩笑,这一切在赵佶29岁这年就戛然而止了,因为他的六皇兄宋哲宗没来得及交代遗言就过世了,且他的皇兄没有留下子嗣。于是朝上开始轮番推荐继承人,嫡母向太后推荐了赵佶。鉴于赵佶的黑历史太多,时任宰相的章惇觉得赵佶太过轻佻,不能君临天下,主张立哲宗的亲弟弟简王赵似,然而有野心的向太后极力坚持。就这样,醉心笔墨丹青、整日遛鸡斗狗的赵佶被推上了皇位,开始了他最不擅长的职业生涯。他的哥哥哲宗在位初期,朝政由他们的祖母高太后把持,高太后重用会砸缸的司马光等守旧党,又称“元佑党人”。等高太后过世,叛逆期的哲宗罢免旧党启用章惇等新党大臣,并实施元丰新法,所以朝中又产生了一个“新法派”。向太后为什么要推赵佶上位,难道是看中他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且诗词做的好?当然不是,而是看中他不擅权谋,不懂帝王之术,好等他上位后,学赵佶的祖母一般垂帘听政,权同处分军国事。好在朝臣给力,不久向太后就还政给赵佶。此时朝上新旧党之争日益激烈,不是今天新党压过旧党,就是明天旧党压过新党。赵佶毫无办法,一心想在中间和稀泥,让他们和平相处,还将国号改为建中靖国,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一帮老狐狸嘴上答应和解,转身又斗得你死我活。赵佶实在厌烦了这种争斗,并在此时于朝堂上发现了一位很擅长书法的知音———蔡京。崇宁元年,赵佶先后罢免左相韩忠彦、右相曾布,让他的知音蔡京任完左相任右相,独霸相位长达三年之久。赵佶潇洒的挥一挥衣袖,当起了甩手掌柜,把朝政放心的交给了蔡京,他则跑去研究他即位之前热爱的事业去了。赵佶一家子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在书法上颇具心得,所以赵佶爱好书法,那是有家学渊源的。有了大把时间的赵佶从此醉心书法,一发不可收拾,独创出一种书法字体,因其“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如屈铁断金”,被后人称为瘦金体、徽宗体。

除了书法了得、独创一格以外,纨绔皇帝赵佶在绘画方面也有惊人的天赋,他尤其擅长画花鸟,并自成一种风格,称之为“院体”。换句话说: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且赵佶创瘦金体,主要是用来给他的工笔画题字和签名用的,这样可以显得他的画与别人的与众不同,是不是很酷?赵佶不仅自己爱画,还喜欢看别人画,某日,偶得佳作的赵佶,一时激动,大笔一挥,下了一道圣谕:命成立一个新的政府部门———翰林图画院,直接归内侍省管理。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门来画画还不够,他还亲自参与命题,著名的“踏马闻香”故事就是来源于此:某日图画院考试,首席画师赵佶写下一句词“踏花归去马蹄香”,命座下考生作画,有一人独具匠心,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而蝴蝶飞绕马蹄间。神宗得此作大喜,当即点他为第一名。练完字、画完画,来点什么消遣呢?邀上三五好友,泡一壶茶,聊聊汴京城的时兴玩意是个不错的主意。他的知音蔡京多年以后回忆往事说:“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赵佶作为汴京风雅第一人,有一手好茶艺。然泡来泡去,觉得手里的茶叶名字太不优雅了,配不上他的青瓷白玉杯,就下令让凤凰山的北苑官焙上供了许多名称优雅的茶。估计官焙一众人也很懵,茶制的色香味俱全是我们分内之事,怎么起茶名还要我们来干。老板加薪不?赵佶学茶艺可不仅仅是觉得这个是时髦人士必备技能才去学的,他是真有兴趣,而且还颇有心得,写下《茶论》一书,后被改为《大观茶论》,一不小心就成了经典,被好茶之人沿用至今。除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赵佶还有个时下时髦文人的通病———好色。《宣和遗事》说他的后宫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这许多美娇妻,一天去一处,也要用个十来年才能全部认识一遍吧。可赵佶说:“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山珍海味吃多了也厌烦呀!怎么办呢?于是有人揣度他的心意答道:“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这时候就应该来点开胃梅啦!内侍官张迪对赵佶说道:“汴京城里有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娇娥,晏几道、周邦彦都是她的仰慕之宾,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当然有兴趣了,一向是行动派的赵佶立即微服出宫,用年少时的艺名赵乙的身份前去拜见这位名动汴京的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何许人也呢?她是汴京商户李寅的女儿,四岁双亲过世,不得已入了娼门。十五岁就以婉转动听的歌喉名动汴京城里各教坊,至于容貌如何,晏几道有词为证: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赵佶一见师师就惊为天人,从此念念不忘,为了见美人,专门又成立了一个政府机构———行幸局,行幸局不仅要负责安排他的幽会行程,还要负责替皇帝向群臣请早朝假,今天皇上感冒啦,明天皇上有应酬啊什么的。有个叫曹辅的好官看不下去,上了个折子给赵佶,请他保重龙体!赵佶恼羞成怒,伙同下属给曹辅安了个罪名,把他给发配郴州了。曹辅被贬后,赵佶更加自得,干脆在宫里修了一条地道,直通李家门口。这任性程度,也没谁了,他或许已经完全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皇帝吧!因为周邦彦老是去找李师师探讨诗词歌赋、人生理想,还写下《玉兰儿》一词赠给师师,惹得赵佶大为吃醋,一怒之下就将周邦彦给罢免了官职,还勒令他马上在汴京城里消失,结果李师师在他面前一哭,他又心软了,将周邦彦又召了回来,重新给了他一个官当。想必周邦彦也很郁闷,有这样一个情敌,他能怎么办?离京都不给,还要回来看着他们卿卿我我,内心好崩溃。就这样,赵佶坐着皇帝的位子,过着艺术家的生活,直到金兵兵临城下,赵佶被掳,最后受尽折磨而死。余留一声叹息在历史长河里:只愿来生不要再生于帝王家了!

水浒传八十一回人物介绍?

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吴用对高俅不信任,对招安不抱希望。

宋江派戴宗、燕青带上闻焕章给宿元景太尉的书信,前往东京(开封)。

燕青来李师师家歇宿,天子私行妓馆,李师师荐燕青面见天子,燕青备说两次招安经过,天子方知受了童贯与高俅之蒙蔽。

燕青持闻焕章书信见宿元景,宿元景收礼在心。燕青、戴宗于半夜四更救乐和、萧让出高俅花园。

你认为四大名著人物中有哪些令人感到惊艳的女性角色?

四大名著人物中令人感到惊艳的女性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二百多年来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儿童,他们可能没看过《红楼梦》,但是他们都知道林黛玉。

林黛玉尚未出场就从侧面突出了她的与众不同。

贾雨村说:“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黛玉进贾府,小小年纪,举止言谈不俗,透露出良好的教养。

在众人眼里,林黛玉年龄虽小,但是她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王熙凤见黛玉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黛玉通身的气派是公候家小姐的气派。

黛玉的见多识广,冰雪聪明。

黛玉进贾府时,年仅6岁。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黛玉如实相告。当黛玉问姐妹们读什么书时,贾母说,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当宝玉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便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的应变能力不低。

在拜访两位舅舅的过程中,黛玉表现出来的见识,令人不禁咂舌,这个小女孩知识实在太丰富,见识实在太多,对待刁难,轻轻起化解。

黛玉看出来贾赦的院子是花园改建的,在荣禧堂,在王夫人房里,黛玉认识屋里一切家具,古董和物件。知道其材质,产地。例如:黛玉知道花瓶是汝窑生产的美人觚。汝窑的产品稀少,能一眼就认出是汝窑的产品。其见识非同一般。

当王夫人让黛玉做到贾政的位置时,黛玉没有坐,而是坐到椅子上。黛玉没有一点儿失礼的地方。

黛玉的美,令人倾倒。

宝玉眼中的黛玉是这样的:

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的美是令人窒息的美。令人不由自主沦陷的美。呆霸王薛蟠,瞥了一眼林黛玉的风流婉转就浑身酥软。

林黛玉的才华,令人叹服。

她的每一首诗,都别具风流。在书里写诗最多的人就是林黛玉。诗社写诗,黛玉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元春也喜欢林黛玉的诗,因为林黛玉诗里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句子把已经命名为浣葛山庄的院子改名为“稻香村”。

林黛玉的情调高雅。

在花谢花开花满天的日子里,她扛着花锄葬花;在潇湘馆,她吩咐人:“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黛玉还养一只会说话的鹦鹉。黛玉回来了,鹦鹉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除此之外,鹦鹉还会念诗。

黛玉今生是为还泪而来,她的哭令人震撼,令鸟惊心,令花落泪。

第26回,描写了黛玉的哭。

(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林黛玉令人惊艳的地方不止这些,她幽默风趣,她会管家理财。总之林黛玉身上,有许多让我们惊艳,叹服的地方。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