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伦,古代驸马能否纳妾

2023-09-06 09:15:04 81阅读

敦伦,古代驸马能否纳妾?

古代是男权社会,推行一夫一妻多妾,驸马当然可以纳妾。古代有权有势的男人都可以纳许多小妾,不过驸马要纳妾一般还是得看公主的脸色。

驸马是个比较特别的身份,因为他的地位、财富来源于公主和皇家,哪怕是爬得再高,一般也是依靠公主与皇家的裙带关系爬上去的。在自己家里面,公主和驸马既是夫妻关系,同时也还是君臣关系。

敦伦,古代驸马能否纳妾

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如果驸马苛待了公主,这件事被闹到皇帝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在纳妾这个问题上,夫妻两人最容易闹矛盾。

事情不严重的话,驸马可能仅仅会受到责备和处罚;如果事情比较严重的话,驸马就可能连官职、地位、性命都保不住,同时还要被解除婚约。因此,驸马虽然可以纳妾,但一定不能苛待公主,更要征得公主的同意。

尤其是某些公主深受皇帝的宠爱、地位也比较突出、脾气比较骄横,那么驸马一般是不敢偷偷纳妾的,即使要纳妾也要经过公主本人的同意。

在汉朝、唐朝时期,女性的婚姻还比较开放,而且不像宋明时期那样受到三从四德和封建礼节的约束,所以汉唐的公主也是比较任性的。

就拿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来说吧,她的原配夫君是唐朝重臣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房玄龄执掌朝廷中央20多年,功成身退,而他的儿子能够娶到公主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可是,高阳公主自幼养尊处优、生活放荡惯了,不但不喜欢自己的驸马房遗爱,反而还和弘福寺的一位和尚辩机私通成奸。后来气得唐太宗把辩机腰斩了,并且疏远了这个女儿。

当初为了堵住房遗爱的嘴巴,高阳公主居然把自己的侍女赏赐给房遗爱当妾室,甚至还要求父皇给房遗爱加官进爵。

房遗爱不仅得了高官,而且还纳了几房漂亮的妾,他对于高阳公主的私生活也就不闻不问了。吃软饭能吃到这个份上,也就属唐朝驸马房遗爱的心胸最为开阔。

除了高阳公主这种特例以外,一些通情达理的公主如果自己不能生育,也是会同意驸马去纳妾的,为了延续家族香火。毕竟古人对于传宗接代非常重视,而公主出自于皇家,自然也懂这套规矩。

唐朝还有一位比较悲催的驸马,那就是新城公主的第二位驸马韦正矩。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也是唐高宗李治的妹妹。自古以来,皇家的家族里最小的子嗣总是莫名受到长辈关爱,新城公主也不例外。

唐太宗本来打算把她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可是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唐太宗却因为猜忌魏征而取消了这门婚事。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把妹妹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诠。唐高宗也非常疼爱这个妹妹,千叮呤、万嘱咐长孙诠要疼爱公主,并亲自主持了这门婚事。

长孙诠对新城公主非常疼爱,夫妻两人原本也是一对神仙眷侣。可是后来长孙家族获罪,而长孙诠遭到牵连,被朝廷下令解除了婚姻,流放到外地而死。长孙诠死后,新城公主因为守寡而非常苦恼,以绝食来对抗哥哥唐高宗。

唐高宗安慰了妹妹,然后又把她许配给韦正矩。凭借着新城公主的地位,韦正矩居然当上了朝廷的殿中监,正三品。可是韦正矩嫌弃新城公主是二婚,自己在外面养了好几房小妾,风流快活。

新城公主本来就不喜欢韦正矩,再加上思念前夫长孙诠过度,在33岁就去世了。朝廷怀疑韦正矩这个家伙偷养小妾、虐待公主,不仅抄没了韦驸马的家产,还把他投入监牢。

唐高宗认为新城公主是被韦驸马虐待而死的,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把他抓住杀了,相当于给死去的公主妹妹陪葬了。新城公主去世以后,得到了皇后的安葬礼节,而那位倒霉的韦驸马则身败名裂,不仅丢了爵位官职,最后连命也没能保住。

由此可见,驸马的地位来自于公主,虽然可以纳妾,但却不能得罪公主。公主不仅是驸马的正妻,而且还是驸马的上级。

实至名归是什么意思?

实至名归

shí zhì míng guī

成语解释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湘潭市黄姓怎么来的?

湘潭桥头黄氏

香公四十二世孙钺公,生添甫,字维补,号美哉,太学生,初居豫章广信府贵溪县,适因元季之乱,于明洪武初偕父、叔迁徙湖广武昌府城。迨后又因乱,寄籍岳州,寓星沙,卜居潭州,建业于黄峰寺风云桥。清乾隆55年(1790)始修族谱,嘉庆24年(1819)续修,光绪9年(1881)三修,1921年四修。宗祠建于桥头。门联:西江望族,东观名家。派语:(自第十派始)正启文世德,光昭际达荣,国朝垂厚泽,忠孝显家声。

湘潭黄氏

系北宋江西丰城瑕公之后,一世祖明德。清光绪元年(1875)四修族谱。

湘潭黄氏

以元监国大夫惟瑕为一世始祖,祖籍兰溪。长子高申,元兵部尚书,高申之后第六代宗生子三:惠、春、鉴,其后遂分三大房。1930年八修族谱。

湘潭奎头市黄氏

始迁祖茂五公,元至正贡士,值元季之乱,于明洪武2年(1369)与兄茂四公由丰城沇江迁湘潭,落业黄龙巷、花硚、石湖等处。后裔分居潭、善、长、宁四邑。清嘉庆4年(1799)建总祠于湘潭奎头市。宗谱创修于康熙57年(1718),乾隆28年(1763)续修,道光6年(1826)三修,同治5年(1866)四修,光绪22年(1896)五修。原派:启甲昭先佑,显光裕俊英,忠良开世泽,孝友振家声。续派:江夏芳诒远,熙朝景运清,修培延福履,兴育庆文明。

湘潭箬林黄氏

始迁祖发广公,原籍江西吉安府禾川县(今永新县),明永乐2年(1404)迁来湖南湘潭县下四都箬林。1939年四修族谱。

湘潭白泉、黄家洲黄氏

元末志章公(一名永世),世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官至浙江台州知府,其子金福明初任湖南茶陵卫指挥,金福子声华、声远迁于湘潭白泉。金福弟金藩亦迁湘潭长岭黄家洲。1938年四修族谱。

湘潭乐郊黄氏

奉南宋宁宗朝枢密副使寔公为始祖。寔公由江西吉州始迁茶陵潞水,其第七世孙正光于明洪武间由茶陵迁湘潭之乐郊,正光曾孙钊、柏、道叙列三房而为小宗。1930年四修族谱。

湘潭龙口黄田湾黄氏

始迁祖策学公,明洪武4年(1371)由江西分宜县黄家庄迁居湘潭龙口之上黄田湾下屯。其子纪洸、纪澄之后遂分为洸、澄二房。1926年五修族谱。

湘潭锦龟峰黄氏

系北宋丰城瑕公之后。明代诚公宦游来潭,卒后归葬丰城,其子、孙亦归葬丰城。其曾孙镇清始定居于湘潭十四都锦龟峰下石湾,是为始迁祖,时当明嘉靖间。1918年四修族谱。

湘潭黄家山黄氏

始迁祖孟三公,明永乐间由江西分宜县宦籍湖南,遂落业湘潭六都,即今之黄家山。后裔衍于善化、湘潭各地。1914年五修族谱。

湘潭红花山黄氏

始迁祖友诚公,字德庵,明洪武间自江西迁居湘潭十三都三甲红花山菱子塘。

湘潭扶桥湾黄氏

始迁祖发一公,明洪武7年(1374)由江西吉水县迁潭,世居二都扶桥湾。

湘潭板塘黄氏

一世祖对南公,徽州府休宁县古林村人。二世祖体仁,明代迁湘潭上十七都铁炉山板塘。清同治元年(1862)纂有族谱。

湘乡筻口黄氏

始祖南朝高显公,讳廷用,传三十三世至显琼公,明嘉靖间自江西乐安县迁居湖南湘乡县兴让里筻口。显琼四传衍为三房:文亨,字延本,迁居湘潭县下四都六里磨坊冲;文栋,字正和;文樑,字明和。明和房十二代孙家杞,名础,字汉魂,号公略,行字六,曾任红六军军长。至1948年,已传15代,共3000余人,以兴让乡、铜梁乡等处聚居最多。清嘉庆16年(1811)设黄氏宗祠于茶坊塅。族谱始修于嘉庆9年(1804),咸丰10年(1860)续修,1916年三修,1947年四修。派语:世代有文光,家声定显扬,诗书绳祖武,科第振儒庠,同富贻谋盛,湘南衍绪长,勋猷期济美,继述自荣昌。

湘乡三眼井黄氏

始迁祖福三公,字玉堂,明初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固江十四都井头徙居湘乡县三眼井。传若干世至必贤,谱尊为一世。二世益证、益诚。益证三传为南坡、盐溪、长村,益诚一传为淳公、良公。长村公房适蜀,留居湘乡者惟南坡、盐溪、淳、良四房。至1948年,已传25代,男女丁口约3000余人。清乾隆30年(1765)建宗祠于丰乐乡。乾隆35年(1770)四房合修族谱,道光3年(1823)盐房续修,道光5年(1825)南房续修,道光20年(1840)良房续修,道光24年(1844)淳房续修,同治5年(1865)南房三修,同治7年(1868)盐溪房三修,同治12年(1873)淳房三修,同治13年(1874)良房三修,1913年盐溪房四修。盐溪房派语:(自九代始)星中文开天,祖宗培庭泽,际遇本兴隆,忠厚承先德,立志敦伦常,遵规树典则,定昭积庆余,继起多英杰。南坡房派语:(自十六代始)齐盛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克济其美。淳公房派语:(自十五代始)鼎复家人泰咸观大有临履丰谦益豫蒙晋贲恒升。良公房派语:自十四代起与盐溪房同。

有谁知道?

敦伦,“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

1.谓敦睦人伦。

2.指闺房之事,房事,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后泛指夫妻之间行房事。

关氏家谱排行?

关氏家谱字辈排序汇编 河南泌阳关氏字辈:“九汝忠义振万年”。 河南息县关氏字辈:“应升登朝卫安帮定国家”。 河南博爱关氏字辈:“永太明文……” 湖北仙桃关氏字辈:“开先锡肇启序成章洪叶可茂敦伦履常培修衍庆志裕振祥承绪惟正延生致康锦堂彦义瑞献嘉邦崇本向道卜年永昌”。 湖北关氏一支字辈:“崇连福泽主光前裕厚昌荣华德胜茂富贵万众强宗意传达友开科仁久长文元明礼义永远吉承良诗书高登位发达照选扬国正天星顺盅志富家帮”。 江苏常州关氏字辈:“横长久志义德月子昌隆在横上是学天”。 广西蒙山关氏字辈:“家德维修永安盛世字兆高明”。 吉林满族关氏字辈:“文明永志广武俊常胜昌双恩庆宏喜全成百世祥”。 河南蒙古族关氏字辈:“麟献国吉昌凤鸣兴家邦清化传继广盛世庆宣扬”。 贵州湄潭关氏字辈:“文章荣祖国”。 福建莆田关氏字辈:“统绪绵延继序常怀祖泽规模远大承家用迪前光”。 安徽界首关氏字辈:“树中义振……” 关氏一支字辈:“玉吉宪子佳”。 关氏一支字辈:“庭学玉士爱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