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思想,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

2023-09-06 02:45:03 80阅读

官本位思想,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

长征取胜的主要原因究竟何在?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以期达到传承长征精神的目的。

首先,长征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具有坚定不移的崇革命高理想与至纯至高革命信念的人民军队。理想与信念几乎无一刻不在伴随着人类一步步从洪荒远古走到今天。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人类族群的诞生发展与成长,几乎都与他们或远或近或高或低的理想信念相伴而行。正是明确的理想信念引导着人类逐步从愚昧走向文明,由落后走向进步,由原始封建走向现代解放。理想信念之于人类,犹如空气阳光水之于生命一样,它是人类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用不着谁去怀疑与否定它的存在。

官本位思想,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

唯有蕴含着健康积极与进步意义的理想与信念,才是人类社会的至高追求。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理想信念几乎无时不在。只因为有了阶级的存在,置身于不同阶级的人才有了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理想信念。可以说,自古以来一切人类统治者们的理想信念中,几乎没有一个愿意顾及到人类的大多数。他们的所谓理想信念无怪是人分九等,各得其所。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理想与信念历来都是极其矛盾与对立的。这一点在中国古代以至近现代尤显得明显而突出。官本位思想,为富不仁现象,依附权贵的寄生虫现象,造成了中国社会历来财富分配极其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象,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现象,在中国几乎就从来没有消失过。由于受封建宿命论思想的影响,它的存在在中国多数人心里差不多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现象。难怪才有自古以来,不管是富贵之家或是贫贱之家,人人都期望着自己的子孙们能够通过读书这一途径一朝金榜题名而鱼跃龙门,使自己的家庭乃至家族能晋身到富贵或者更富贵的阶层。官宦富贵之家期望子孙读书有成是为了延续或拔高自己已有的富贵生活;贫贱之家期望子孙学有所成是为了能摇身一变也成为安享富贵的人上人。这样一来,富贵的就永享富贵荣华,贫贱的一旦家中飞出龙凤也就谋到了巴望中的富贵荣华。任何一个跻身富贵阶层的人,没有谁真正眷恋惠顾过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芸芸众生们。他们听凭自己家里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奢靡浮华,哪管他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的艰难窘迫?

只有诞生于上世界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共产党,才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开宗明义提出了有史以来最公平最合理最顾及民众绝大多数的理想信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其肇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其过渡,共产主义社会是其终极目标。尽管中国共产党人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几位党员,在军阀割据的旧中国显得何等微弱与渺小。可就是这小小的队伍与组织,仅仅用了二十八年就夺取了全国政权,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生政权。

红军长征之初,虽然领导者们并无明确的行军目标。在起初的突围之中,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进军的目标,似乎显得有点忙乱与迷茫。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心中最宏伟远大的目标一刻也没有模糊甚至消失。那时的临时中央最高领导人博古以及洋顾问李德,无一不是坚定的革命者,无一不希望把这支红色队伍引领到兴旺发达的境地。只因为他们太不熟悉中国的国情,自身由也太缺乏三军统帅一党党魁应有的领导才能,因此,在伟大理想与现实矛盾发生几次严重的碰撞后,他们就陷入了无奈与低迷,以至于湘江之战后,面对着伤亡过半的红色铁流,最高领导人博古曾一度产生过轻生念头。他似乎想以此来答谢那些捐躯湘江的烈士英魂,希望以死来惩罚自己军事指挥上犯下的严重失误。然而,人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组成的,绝非虚妄之言。一旦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一旦受到严重刺激的大脑稍稍清醒过来,这支队伍里自上而下的每一个人依然如故地愤然前行,一刻也没有再犹豫彷徨过。大家以巨大的毅力吃尽各种苦头,一步步向着心中那个远大宏伟的目标坚实地迈进。

红军队伍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在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服务精神的感召下自觉自愿加入其中的。他们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甚至马列主义者应有的一般水平,但是共产党人为了劳苦大众甘愿牺牲一切的作为蕴含着最朴素的道理,使得这些劳苦大众的子弟们心甘情愿投身于它。这些红色士兵,无不和这个党里面的领袖们一起,为让更多的人都能过上公平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这支队伍里,你可以惋惜遗憾甚至气愤某些领导者思想路线上所犯的错误,你可以因他们在领导指挥能力上存在的严重不足给党和红军带来巨大损失而抱怨甚至指责他们,可你一点也不用怀疑他们对自己理想信念的绝对忠诚。

谁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换做任何一支军队,面对装备如此简陋,环境如此险恶的客观条件,还能有信心坚持下去?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只有在崇高理想信念鼓励之下的人民军队,才有这种精神与毅力接受如此严峻的生死考验,才能突破千难万险最终走向胜利。正是这一点,才成就了长征震烁中外古今以至未来的伟大意义。

只要粗略回顾一下长征过程中涌现出的难以数计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任谁都不会再怀疑这支军队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力和坚韧顽强的斗争意志。宁可扯断肠子自杀也不愿做敌人俘虏的后卫师师长陈树湘,在没有麻醉情况下依然用铁锯锯下受伤胳膊的红军团长余秋里,在炮火连天中冒死艰难分娩的贺龙夫人蹇先任,用羸弱之躯俯身救伤员而自己身受七处重伤的贺子珍,身患重病或身负重伤躺在担架上依然运筹帷幄的毛泽东和王稼祥,身患重病后硬是凭着顽强毅力战胜病魔最终走出草地的周恩来,为了不拖累战友偷偷自杀的无数伤病员们,把仅有干粮送给战友自己活活饿死的无数无名烈士们。类似的感人故事实在太多,只要你稍作梳理,此类人物与故事就可以鲜活活地站立在你面前,扎根在你的脑海里。

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巨大魅力和顽强生命力。正因为这是一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队伍,它才能战胜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走向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

其次,在中国工农红军队伍里,无所畏惧的革命献身主义精神和豪迈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高度融合,相映成辉,使其成为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师胜利之师。在这支亘古未有的红色铁流里,由于所有领导人的奋斗指向坚定而明确,所有士兵的奋斗目标当然也就清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凝聚在一起,不管职位高下,出身贵贱,所受教育有何差别,所具备的马列水平有多悬殊,但对绝大多数战斗员来说,大家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坚决推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打倒这个世界上一切与人民为敌的人,建立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做主的崭新人民政权。

深奥的革命理论和堂皇的革命道理,往往只属于少数领导者和少数理论研究者们探讨思考的事情。一旦这些理论与道理被领会者们深入浅出地传播融会到普通人脑海里,他们只需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领会者有太多死板教条的原版说教。革命老区人民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子弟送进红军队伍里,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仅看到而且深刻感悟到享受到红军是穷人队伍的道理与好处。他们坚信,共产党和红军是为穷苦人撑腰做主打天下的。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直观,就这样现身说法,共产党与人民就自然融合到一起,红军自然就成了人人心向往之的穷人队伍。

任何人融入到这支红色队伍里,就等于走进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他们一个个由对革命道理的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也成为自然发展进步的必然过程。一旦思想上受到感悟熏陶,行为上就会体现出高度的服从。红军的各种条件都远落后于国民党军队,单从实力上比,他们根本不是国民党的对手。可就是这样一支装备极其落后的军队,却屡打胜仗,令国民党军队里的官兵乃至最高领袖蒋介石都大惑不解。原因何在?这一点只有共产党明白,只有深受其恩的人民群众明白,只有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革命官兵明白。

长征途中,红军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处不充斥着艰难险恶,蒋介石无时无处不在踌躇满志地叫嚣,要让红军葬身于某地。可数倍数十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队,不仅装备精良,还时时伴有飞机协同,但就是奈何不了这支人数不多,装备太差,天天都在紧急奔波种的红色队伍。

在这支队伍里,理想信念是他们的力量源泉,无私奉献是他们的本色,不怕困难战胜困难是他们的自觉行为,高度乐观是他们的固有风采。试想,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天一人只能有几粒黄豆的口粮,无奈之下只能靠野菜充饥,高寒天气只能单衣裹身,弹药奇缺只能拼大刀刺刀。无数的雄关漫道,无数的河流险滩,无数的高山丘陵,更有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都一一踩在了红军的脚下,都一一甩在了红军的身后。飞机的狂轰乱炸,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围住堵截,不能停止他们跋涉的脚步。一支看似羸弱之师,却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使得蒋介石与他的各级军官们唯有顿足哀叹徒唤奈何。

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靠的就是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极其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绝不是到处亡命的流寇,始终是一直坚不可摧的红色革命铁流。他们每到一地,只要条件许可,就决不放弃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打土豪劣绅,给穷苦人分发土豪劣绅的浮财,是他们的惯常举措;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革命道理,宣传红军主张,是他们常态化的工作。红军队伍里的文艺兵们利用一切休息间歇,以饱满的革命豪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以生动活泼的文艺表现形式,为红军暂时立足之地人民演出题材新颖的文艺节目,籍以宣传革命道理,使人民群众领悟自己受苦受难的原因和如何摆脱这一困境的道理。不管在哪里,不管在何种情况之下,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挥发不尽的精气神,都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革命热情。他们似乎天生就是革命者,无时无刻不在把自己的一切能量释放到革命的理想与现实之中。

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亲自到大西南坐镇指挥剿灭红军的蒋介石在闻听部下报告说共匪已经突破金沙江进入四川时,无奈而气愤地说,你见过这样的匪吗?这样的军队也能叫匪吗?不管这一细节是作者虚构还是历史真实,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的神勇智慧和无所不能。尽管蒋介石说的是气话,可这气话中也难以掩饰他对付红军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老蒋那时候尚且不能真正明白自己那么优势的人枪却奈何不了红军的原因到底字啊那里,他可能依然困扰在自己的失败全是军阀们各自为战的结果。他根本不明白自己和自己领导下的军队除了在武器装备上优于红军外,诸如军队的性质、宗旨、归属与理想信念等,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难以和红军相提并论的。

关于军队为了谁的问题,几乎迷糊了古今中外一切大政治家军事家们。只有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奋斗实践,才真正切入到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也因此使它成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伟大政党,它领导下的军队才有如此辉煌的战斗力和爆发力。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创造的一个个传奇神话,足以令后来者永远心神激荡,豪迈传承。不管是强渡乌江的机巧与势不可挡,不管是飞夺泸定的壮烈与浴火重生,不管是飞跃雪山的坚韧倔强与义无反顾,不管是横穿草地的悲壮豪迈与坚毅顽强,不管是夺取娄山关的果决无畏与贯云气魄,不管是奇袭腊子口的传神用兵与飞跃天堑,无一时无一处不在淋漓尽致地彰显这支红色铁流无敌于天下的英勇无畏、豪迈乐观和不可战胜。

其三,长征中的红军,之所以能由低迷徘徊接连失利转入到昂扬奋发连续胜利,最关键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它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最伟大的领袖。英雄创造历史的俗论最为毛泽东所不齿,而毛泽东自己又确实是一位古今罕见卓尔不群首屈一指的大英雄。今天谁也不怀疑长征途中,如果没有一次次失利前提下红军官兵的彻底觉醒,没有那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没有中央领导集体对五次反围剿以来党和红军连续遭遇巨大挫折的深刻反省,没有对中央领导机关人事和中革军委人事的果断变动,没有大家一举推荐毛泽东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重新执掌领导红军的权力,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后面的情况真的难以预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有时候看似莫测微妙,有时候又是那样公平合理得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不经过反复的血的教训,正确的东西就不能得到残酷的验证。毛泽东因为没有去过马克思主义诞生地故乡西欧,没有过境过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被党内那批接受过洋教育熏陶的激进革命家们深深看不起。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去马列的故乡转一转,读几本马列原著,自己就沾上了革命的灵气,就成了最正宗最地道最有能力的革命领袖。惟其如此,中国革命才接连在这些革命者领导之下屡遭挫折,甚至许多时候陷入灭顶之灾的绝境。唯有毛泽东,不仅全身心地接受马列主义,还深入研究自己国家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然而,阳春白雪和者必寡。毛泽东的正确理论与实践被党内多数人接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一开始就受到了党内各种势力的严重抵触。陈独秀信不过他,李立三信不过他,王明博古李德信不过他,就连后来投靠了蒋介石的张国泰也信不过他。自从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打下了第一块属于共产党人自己的地盘,创立了第一支属于共产党人自己的军队,并且为这支军队确立永远不变的组织架构与军魂。可那些在上海楼阁里待不下去而被迫来到苏区的中央领导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们,就是不待见毛泽东,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排挤他,剥夺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权。因为一时间由于众人共同努力遮掩了真理的光芒,革命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利,迫使红军不得不实行漫无目的所谓战略大转移。由于缺乏足够的领导指挥能力,更由于率领军队漫无目标地被动迁徙,临时中央的领导们几乎在湘江战役中把红军主力损失殆尽。

好在历史驱散了笼罩在这支队伍中的浓雾,在血的教训面前,红军上下一致认为毛泽东应该再次出山了。只有在他的领导下,这支面临绝境的军队才有可能摆脱现状走向胜利。遵义会议之所以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原因就是这次会议充分肯定并重新推出了毛泽东。从此,红军不再被动挨打了,它灵活机智的来回穿插奔走,彻底打乱了蒋介石围歼它的一次次精心部署,最终突出重围,走向胜利。

只要梳理一下毛泽东再次执掌红军后的一系列作为,就不难看出一个伟大领路人在革命危机关头所起到的无以伦比的伟大作用。

倘若遵义会议前按照李的博古之意,红军兵败湘江后,直接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那就正好钻进了老蒋事先布置好的口袋,不仅中央机关与中央红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连红二六军团也有可能一同被老蒋全部围歼。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毛泽东,位卑未敢忘忧国,毅然决然说服其他中央领导,力主红军进入敌人力量薄弱的云贵一带,最终使红军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步全面接管了红军指挥权,在他的领导下,红军不再处处被动,不在犹豫徘徊,而是出神入化地处处机动灵活,处处化险为夷。毛泽东夜提马灯去周恩来住处力劝他缓发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最后慢慢得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使红军没有钻进蒋介石准备好的口袋;四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与敌人巧与周旋,不仅摆脱了数倍于我敌军的包剿,还在二占遵义后打了长征以来第一个痛快淋漓的大胜仗,极大鼓舞了部队士气;渡大渡河,渡金沙江,渡乌江,每一次生死关头,都是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在全体红军指战员的努力拼搏下,使得红军一次次挑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圈,曲折豪迈地一路高歌前行;在张国焘拥兵自重拒不执行中央确定的北上陕甘方针的危急关头,为了避免两支红军出现火并的危险,毛泽东毅然决然率领中央红军连夜北上,避免了一场兄弟阋于墙外敌有机可乘的悲剧发生。

可以说,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及时选择了毛泽东,不仅是党和红军的大幸,也是中华民族的大幸。因为有了伟大领袖的带领,这才使革命队伍一步步走出困境,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全国革命的辉煌胜利。

历史的迷雾有时候只可以弥散一时,决不能弥散长久。毛泽东被排挤那段日子里,虽然党和红军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在残酷的教训面前,却擦亮了众人的眼睛,清醒了大家的头脑,使所有人看准认定了自己的伟大领袖。北上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日趋成熟,不断强大,盖因有了毛泽东卓越超人的伟大领导才能。

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压迫的主力固然是人民及其子弟兵,但是没有了伟大领袖的指引,这样的革命与成功可能就来得更迟缓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

长征及其以后的中国革命,正是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才一步步稳健扎实起来,才最终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并彻底打败国内外一切反动派,建立了新生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

今天,我们回眸长征,不忘的是它的感人事迹和意志品质,继承发扬的是它永远不朽的伟大精神。只要铭记且不断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无往而不胜,中国共产党就永远保持自己固有的特色继续受到人民永远的拥护和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可以在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之下得以实现。

退长还员后如何工作?

你好,我是瑛杰小猪,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说的“退长还员”,应该就是指领导“退居二线”,在年龄到线后,提前退出了领导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点、及时调整好心态。从领导岗位提前退下,有些干部会心态失衡,出现消极情绪,这是非常不利于的,一定要及时转变心态,避免“官本位”思想作祟,从容面对“进退留转”自然规律。而且,你的职级得到了晋升,获得了物质上的弥补,这也是组织对你的肯定。

第二点、摆正自身位置。退出领导岗位后,就变成了普通干部,工作职责已经完全不同。一定要改变过去在任时的工作作风,切记不要对单位的事情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这是现任领导的职责范围,如果你插手太多,肯定会引起现任领导的反感,也会让其他干部难做。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不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把握好中间的度,如果现任领导委托你做某项工作时,在职责范围内出谋划策即可,而不是代替现任领导做决策,拍板决定。

第三点、遵守相关纪律。退居二线后,单位一般是不会再安排工作的,有些地方对日常考勤也不再要求,是否来上班全由个人决定,只要不在外面惹麻烦,没有人会过问任何事情。

但是,现在对党风廉政、各项纪律等抓得比较严,个人建议,需要遵守的纪律还是要遵守,不管是在单位内部,还是在单位外部,出格的事情不要做,企业兼职之类的事情也要避免,尤其是避免利用职权谋取利益。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一级教师相当于行政岗什么级别?

一级教师是专业技术职称,是中级职称,可聘用在专业技术中级岗位,也就是专技八、九、十级岗位。他们与行政岗位的科员、副科级领导职务、正科级领导职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工资待遇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工资结构方面

教师的工资结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规范津补贴。

有人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称之为基本工资,这是全国统一的工资,而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补贴则是因地区不同而不同的工资。

二、基本工资方面

假设两人都为本科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教师工作6年后获得一级教师职称,他的岗位为专技10级,薪级为13级。行政岗人员6年后晋升为副科领导职务,级别为23级3档。那么:

教师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810+692=2502元。

如果是义务教育教师则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2007+767=2774元

副科职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1010+1571=2581元。

从基本工资方面比较就可以看出,专技10级岗位的教师的基本工资与副科职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大体持平。如果是义务教育教师的话,则超出了公务员193元,超出比例达7.5%。

如果再过6年,教师聘用到专技9级岗位,薪级工资为19级。公务员仍为副科职岗位(这种可能性较大),级别工资为22级5档,则两者的基本工资为:

教师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960+1052=3012元

义教教师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2174+1167=3341元

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1010+1870=2880元

此时,不论是一般教师还是义教教师的基本工资都超过了副科职公务员的工资了。如果此时的公务员晋升到正科职务,那么他的基本工资也只有3167元,比专技9级岗位的一般教师高一些,但比专技9级岗位的义教教师的基本工资要低。

因此,一级教师在10级岗位相当于副科职领导的基本工资,义教教师则超过了副科职领导的基本工资。在9级岗位的义教教师相当于正科职领导岗位的基本工资,一般教师相当于副科职领导的基本工资。如果是在八级岗位的教师肯定就超出了正科职领导的工资了,义教教师就超出很多了。如果算上教师的基本工资还要增加10%的那部分,就超出得更多了。

三、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补贴方面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与公务员的规范津补贴虽然是各地自行规定的,标准不一样。但在同一地区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补贴是大体对应的。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绩效工资与公务员的规范津补贴是基本相同的。以广西的某些地级市为例,绩效工资与津补贴相比,专技10级比副科职少20元左右,专技9级则比副科级多250元左右,专技9级比正科职少90元左右,专技8级比正科职多170元左右。

因此,在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补贴方面,专技10级与副科职相当,专技9级与正科职相当 ,专技8级已超过正科职了。

综上所述,就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方面来说,一级教师在10级岗位就相当于副科职领导,在9级岗位就相当于正科职领导,8级岗位则完全超过了正科职领导了。如果是义教教师,算上基本工资增加10%的那部分,专技10级就可以基本与正科职领导相当了。

以上是个人的分析见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研究生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很羞耻吗?

刚好今天看到一个消息,说“今年的考研人数预计将达到创记录的360万”。现在,本科文凭已经非常普遍,也已经不吃香了。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研究生学历已经非常必要了。大势如此,研究生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以前各地人才引进计划,虽然有部分博士生,但主要还是以研究生为主,但现在人才引进计划中,研究生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随便挑自己喜欢的岗位了,安置也基本以事业单位为主。

研究生考公务员,实际期满后即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也就是新《公务员法》实施以后的四级主任科员待遇,按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规定,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比本科毕业的公务员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评定职称也有优待,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研究生的工资级别,也比本科毕业生高一级。在同等条件下的竞争过程中,公务员岗位和事业单位中,研究生还是能占到一定的优势。如果对体制内的工作感兴趣,更喜欢稳定的工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研究生来讲,公务员和专业技术岗位,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一些对编制看得比较重的省份,比如东北、山东等,研究生考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岗位非常常见,曾经东北某地招环卫工,就是因为有编制,招考该岗位的研究生达到近百人,几乎占了报考人员的十分之一。

如果对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有偏见,或者对体制内的工资收入水平不满意,去私企打拼,研究生并不占优势。世界五百强企业,比如中石化等,在国内纳新,优先选择的都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其次才是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毕业的博士生,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或者其他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想进这些大企业,都非常困难。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盲目自信,单位凭一张研究生学历,并不能吃遍天下。无论是体制内的党政机关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或者是企业中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都值得十分珍惜。

为什么上海人对无锡苏州很亲近?

因为江浙沪比较北方来说,比较低调,重信用,官本位思想没有那么重,企业不铺张浪费,不摆谱,注重实干,业务方面注重细节,对信誉看得比较重,即使富裕了也很节俭,这些都是值得北方很好学习的地方,江浙沪优秀的人才也多,都愿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