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尺,偶一不慎是成语吗

2023-09-03 20:30:04 77阅读

眉间尺,偶一不慎是成语吗?

偶一不慎不是成语,是词语。稍有不慎的意思。象偶一为之,一着不慎这些是成语。

“偶一不慎”的意思是:偶然(极少数的)不小心,没有注意。

眉间尺,偶一不慎是成语吗

出自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第二篇三:“重心离地太高,如果偶一不慎,岂不会横倒在街心?”

示例:

1、眉间尺,偶一不慎,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

2、下雨路滑,小美偶一不慎跌倒了,弄得浑身都是泥。

3、我偶一不慎把妈妈最心爱的花瓶打碎了,导致妈妈一不小心割着手指了。

水浒传中的干将莫邪是不是两把刀?

水浒传中没有干将莫邪两把刀。干将莫邪是两把剑。

干将莫邪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鲁迅作品集书中主人公眉间尺?

眉间尺是鲁迅《故事新编》里的小说《铸剑》的主人公,为替父报仇,而甘愿把自己头颅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黑衣人。后黑衣人履行诺言献剑杀王

荆轲是燕国的英雄?

秦王荆轲当然是燕国的英雄,战国中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对其他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开启了他的灭国之战,首先灭掉的国家是韩国,第2个是赵国,然后是魏国。 完了以后秦国对燕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个时候燕国的太子丹就想办法阻止秦国的扩张。 但是燕国的实力弱小,无法抵挡秦军的进攻,于是燕子丹就想了一个扬汤止沸擒贼擒王的办法,那就是派刺客去刺杀秦王。 想要派人去刺杀秦王,就必须首先取得秦王的信任,于是太子丹为秦王准备了两件礼物,一件是燕国的一块肥沃之地都亢的地图,第2件是秦国的叛将,樊于期的人头,他找了一个著名的刺客就是荆轲,让荆轲拿着地图和人头,去到秦国出使,同时又为荆轲配了一位副使就叫秦舞阳。 燕国的两件礼物果然取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一是秦王嬴政采用九宾礼将荆轲迎进了秦朝廷。荆轲和秦舞阳觐见秦王的时候,秦舞阳有些掉链子,那就是他显得非常害怕,因为他知道刀子就放在盛这个地图的盒子里。秦王嬴政看到秦舞阳的表现就不让他上殿,让荆轲自己上殿。于是荆轲走到秦王嬴政面前,将盒子打开,把地图拿出来,在展开完了地图以后,就露出了匕首,于是有了那个著名的成语,图穷匕现。 荆轲一手拿着匕首,一手去抓秦王嬴政的袖子,秦王嬴政反应也很快,他立刻向外跑。荆轲用手一抓袖子就扯断了。秦王在宫殿上跑着,荆轲在后面拿着匕首追赶,殿下的大臣看到了都非常的吃惊,其中有一个太医啊,看到这个情形,拿着一盒子向荆轲扔去,而让荆轲的脚步慢了一些。 秦王嬴政于是有机会拔出了身上的配剑,秦王的剑长,荆轲的剑短,于是秦王占了上风,在和荆轲的搏斗中,秦王将荆轲的腿刺伤,荆轲坐在地上,手拿匕首向秦王嬴政扔去,可是这种飞刀功夫没练纯熟,那秦王躲开了飞刀,短刀撞到了柱子上。然后勇士们一拥而上,将荆轲剁成了肉酱。 要说荆轲的行为,那可以说是非常勇敢,非常大义凛然的,他是中国古代刺客当中典型的代表,在史记中也得到了司马迁非常高度的赞扬。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荆轲的行为到底是保护了燕国还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其实这一点是不重要的,无论有没有荆轲秦王,秦国都会去灭燕国。如果荆轲真的把秦王嬴政刺死了,那他不可能把秦国的整个力量都削弱掉,秦国可能会发生一些争王位的动乱,但最终还能够团结起来,矛头一致对外继续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这是历史的趋势。如果没有荆轲,那秦王依然会嗯率兵向东灭掉燕国,时间也可能会晚一些,可能会先灭了楚国,或者是说灭了齐国,把燕国作为最后一个目标,但是秦国要灭燕国,这是既定的战略事实,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要赞颂的是荆轲个人对于祖国的忠诚,为了嗯保卫祖国,不惜以身犯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出版社?

《中国古代神话》是2020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收录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龙伯钓鳌》等44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宇宙如何形成,人类怎样产生和繁衍,又是如何一步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人类一直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如今有了科学的答案。但在科学知识欠缺的古代,当时的人们也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你想知道他们的答案吗。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几个故事,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答案。

作品目录

002 盘古开天辟地

005 女娲造人

008 龙伯钓鳌

010 伏羲结网捕鱼

018 钻木取火

020 炎帝被尊为神农的由来

027 神农尝百草

031 精卫填海

038 黄帝战蚩尤

042 刑天舞干戚

045 雷公电母

049 风伯雨师

056 仓颉造字

059 黄帝与十二生肖

062 共工怒触不周山

065 女娲补天

070 高辛嫁女

073 丹朱化鸟

077 后羿射日

083 嫦娥奔月

090 吴刚伐桂

092 玉兔望月

095 舜的故事

099 湘妃竹的来历

128 周穆王拜见西王母

104 大禹治水

130 望帝化鹃

108 升天神药

136 五丁开山

111 龙女拜观音

138 眉间尺

115 山女伏旱魔

143 鲁班造桥

122 蚕神的传说

146 七仙女与董永

125 哪吒闹海

154 牛郎织女

159 柳毅传书

170 钱王射潮

174 铁拐李的传说

180 八仙过海

182 劈山救母

187 白娘子与许仙

194 妈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