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实验,为何做奥斯特实验时通电导线要平行与小磁针最好有图
奥斯特实验,为何做奥斯特实验时通电导线要平行与小磁针最好有图?
1,地磁场的方向是沿南北方向的,也就是说不加导线时候小磁针受力平衡后的指向是南北方向;出了重力之外,只有地磁场力让它指向南北。
2,奥斯特实验是为了证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你在后续章节会知道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3,将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这样放的时候恰好导线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小磁针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
4,这样的话,小磁针就会同时受到两个磁场力(南北方向的地磁场力,东西方向的导线磁场力);比起最开始没有放导线的时候受力不平衡了,小磁针会向东西方向偏,所以就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好好学,加油,祝好~
小磁针发生偏转?
断开开关使得磁场发生突变,而导线原有的热量不会立刻散失,所以猜想二得证
奥斯特实验过程?
奥斯特实验
[目的]演示电流产生磁场
[装置]
[步骤]
1.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
2.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3.改变电流方向,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4.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
[说明]
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约5~10安),这样强的电流一般可以采取触接电池两极引起短路获得。因此,实验相当于电源外部短路,电源将受到损坏(干电池内电阻较大,以使用干电池为好)。实验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采取的变通办法。为保护电源,电路中应串联滑动变阻器限流,而且通电时间要短。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导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什么?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
电磁,物理概念之一,是物质所表现的电性和磁性的统称。如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等。电磁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磁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电荷运动产生波动,形成磁场,因此所有的电磁现象都离不开电场。电磁学是研究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现象,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麦克斯韦关于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的假设,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发展了对现代文明起重大影响的电工和电子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思想。
为什么说他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奥斯特实验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820年奥斯特做此实验前,人们对电和磁的认识一直是认为电与磁是单独孤立的,而奥斯特实验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电和磁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