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评价,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养它呢

2023-08-27 00:15:04 90阅读

大鱼评价,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养它呢?

实际上我们吃的白鲢并不少,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鱼糕、鱼丸”大多都是用白鲢做的,再加上白鲢是滤食性鱼类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从白鲢的食性来说在养殖中必不可少!

大鱼评价,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养它呢

白鲢是是上层滤食性鱼类,靠摄食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为食,在养殖过程中都会利用白鲢的食性搭配一定比例的白鲢防止养殖过程中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和“倒藻”翻塘。

随着养殖水平越来越高,养殖过程中我们投喂的饲料越来越多由以前的亩投喂量一吨到现在的两~三吨,饲料蛋白也越来越高。会让水体氨氮越来越高, 会让水体肥度越来越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由于养殖水体的肥度适合藻类大量繁生,要是没有白鲢摄食这些藻类,当藻类过度繁殖到一个高峰就会突然大量死亡就是我们养殖过程中常说的“倒藻”。

“倒藻”会有什么危害呢?藻类突然大量死亡,池塘变成“寡水”没有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来氧气就会引起池塘缺氧严重引起大量死鱼,并且藻类大量死亡会释放大量藻毒素引起鱼类中毒。“缺氧”再加上藻毒素中毒会让死亡情况雪上加霜

我们需要利用藻类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肥度防止水体过肥,但也需要白鲢摄食藻类来防止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引起的“倒藻”和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白鲢由于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利于加工大多数食品加工厂都会选择白鲢用白鲢来做鱼糕和鱼丸。

所以在日常养殖中我们养殖白鲢是“一举多得”的事,既维持了生态平衡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如何评价大鱼海棠椿的爱情观?

个人感觉电影的故事更倾向于社会现实,适合成年人看,里边包含很多身不由己以及责任,这些都是感性的东西,而不是数学题可以直接用逻辑去生刨硬析。 很多人吐槽椿的“爱情观”和“熊孩子”表现,说椿很自私。其实椿因自己过错让一条生命消失,但愿意承担责任去补偿回这条生命,仅是这点就不错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因自己过失导致他人生命消逝,而且没被他人获知,有多少人会自己投案自首的? 到了后面大家责怪椿救活鲲为自己家乡带来祸害,去吐槽椿的行为。我们是在“上帝视角”下结合画外音才知道有这样的设定结果,但对于椿来说并不知道,在她理解中付出自己生命就是天神惩罚的代价了。到了后期当其村里人说鲲是祸害要除去鲲时,这一幕在其他动漫里也经常看到,比如《地狱少女》,《幽游白书-飞影》,如果大家没有“上帝视角”,因为鲲出现-灾害出现-所以要杀了鲲,这逻辑值得认同吗?从头到尾鲲都是无辜的。 当椿预感到真的可能是鲲的存在导致灾难,这时候灾难已经降临了,没有什么马后炮“吧啦吧啦”说“如果当初怎样,就不会怎样”,当然椿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智商去思考如此深奥的问题,对于她而言鲲除了爱也是一份责任,她不能杀了鲲。能做的就是牺牲自己去救亲人们,而她也这样做了。 对于椿的亲人们,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都是爱她的,哪怕知道后果,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椿,爷爷救湫,母亲先是偷偷丢掉鲲,以及追捕时的手下留情,到最后的悲伤。家人的爱总是包容,而不是对已经发生了的错误冷嘲热讽。 对于湫,在片子中确实很杯具,无论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也仅换来椿当他是哥哥。但爱情就是这样,有男生愿意付出一切去爱,也有女生不会因对方付出而托付终身,否则这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备胎了。XD 总的来说,相比《大圣归来》这不算是一部适合小孩子们看的动漫,里边有太多现实的剧情,也包含了成人的责任。还记得龙叔当年的《特务迷城》里边有这样一幕,龙叔拿到了病毒,问神父:“我要去救一个人,但我救她后可能世上很多人会因此而死去,该怎么办?”神父问:“如果你不救她,她会死对吗?”龙叔点了点头。神父回答说:“那么哪怕那个人是希特勒你也得去救,至于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去解决吧。”

朋友们用袖钩最大钓上来过多大的鱼?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袖钩,是大家经常使用的一种鱼钩。目前市场上袖型钩品种最多,从作用上分有刺、无刺、金色扁头、细条、粗条,甚至有圆底、方底,针尖、三棱尖。从颜色上区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红色等。扁头袖是在钩尖锻造一小段扁头,在休闲垂钓中,能象有刺钩一样,串挂虫饵。也能减少跑鱼现象,即使挂住衣服,也很容易的拿下。袖型钩是悬坠钓法中采用最多的的钩型,其钩尖、钩门适中、钩条细、中鱼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强、钩尖短、只,可以快速卸鱼,是悬坠钓法准对鲫鱼的首选钩型。 当用袖在夏季和秋季垂钓大型鱼类时候,经常变形甚至拉断,这个时候更适合用新关东、伊士尼千又等粗条钩。但是在早春,冬季垂钓,由于水冷,鱼挣扎力度小,鱼类开口小,钩轻、钩细,配合比重轻的饵料,鱼更容易吸入口,线细容易弯曲不挡鱼口,便于吸入,此时使用袖搭配较细线组,是不二选择。

袖钩只适合野外垂钓小型鱼,不适合钓大型鱼,就如楼主所说,一两斤的草鱼把袖钩拉直,我曾经一尾白条把袖钩拉直了,袖钩柄长而细、钩门较窄。因而鱼易吞食、易挂饵、易摘钩,适于钓小鱼。其中秋田袖钩为歪嘴钩,其作用易于刺入鱼喉深处,使凶猛鱼类很快失去抗争力了。

个人认为,野钓过程中还是用伊豆比较好,大小通吃,不错的钩型。

如何评价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

《在这个世界相遇》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曲,歌曲由窦鹏作曲,田晓鹏作词,演唱者为陈奕迅。我认为也只有这首歌的平稳而厚重的旋律才能更好表达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并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虐心的情与爱,更多的是一种跨域时间、超乎物种隔阂的爱恋

星月相掩于大海上

微风摇曳

细雨也彷徨

流霞飞舞

群青深处

你我曾相遇的地方

你是否已化作风雨

穿越时光

来到这里

秋去春来

海棠花开

你在梦里

我不愿醒来

每条大鱼

都会相遇

每个人

都会重聚

生命旅程

往复不息

每个梦都会有你

你是否已化作风雨

穿越时光

来到这里

秋去春来

海棠花开

你在梦里

我不愿醒来

每条大鱼

都会相遇

每个人

都会重聚

生命旅程

往复不息

每个梦

都会有你

每条大鱼

都会相遇

每一个人

都会重聚

生命旅程

往复不息

每一个梦

都会有你

你觉得如今里面最大的鱼能有多大?

山高藏猛虎,峡深隐蛟龙。作为截流流淌了几千年的长江形成的三峡水库,有大鱼生长那是一定的。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成功实施大江截流合龙。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6月中旬,蓄水至135米。这是三峡工程首次蓄水。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蓄至175米!

从2010年到2021年,三峡工程连续12年完成175米蓄水任务。

现如今,三峡水库正常的蓄水位高程为175米,总库容达到393亿立方米,水库的总面积达到了1084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水库,没有之一。

在三峡工程之前,葛洲坝是万里长江第一坝。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

1970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

1974年10月主体工程正式施工,整个工程分为两期。

第一期工程于1981年完工,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通航和二江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

第二期工程1982年开始,1988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葛洲坝的出现,是第一次在长江上出现了对于鱼类来说难以逾越的天堑。它们能跳过龙门,但真的越不过这种人造天堑。

从葛洲坝建成开始,估计大坝上下游的鱼儿们就郁闷地开始新生活了。原来还可以顺流而下,到海边溜达溜达;或是逆流而上,到上游走走亲戚、串串门。这下好了,一道道大坝把长江裁成一截一截的,鱼儿们的活动区域被人为地限制了!

下游的鱼儿想回上游的出生地老家瞅瞅?不好意思,有本事你飞过大坝去;没本事?那你就老老实实在下游呆着吧!哪里的水不养鱼儿?

上游的鱼儿想“行千里路”,到海边长长见识?不怕被大落差的水流拍死,你就过坝去呗!还有,不担心回不来,你也过坝去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呢!呵呵……

所以,聪明的鱼儿们,只能是接受现状,努力进化,改变生活、生存习性,艰难地繁衍下去……

距葛州坝建成,已三十多年过去了,距三峡大坝建成,也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适应了三峡水库这个新家了吗?

它们喜欢这个新家吗?

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改变没有?

种群增多还是减少了?

在三峡水库这个比以往更广阔的天地里,它们的个头也比以往更大了吗?

最大的能有多大?是哪个种类的鱼呢?

反正也没啥屁事,闲得皮痒,我就顺手在网络上查阅了一番,了解了一些信息,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三峡水库里,会有大型的洄游性鱼类生存吗?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句话没有?——“千斤腊子万斤象”。这句话里包含了两种长江里的大型洄游鱼类:腊子鱼——中华鲟;象鱼——白鲟。

洄游洄游,在长江上还没有拦水大坝的时候,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想啥时洄就啥时洄,想洄到哪就洄到哪,6300多公里的江水,就是它们的全世界。

可是,当大坝横空出世,截断江水,长江被拦腰斩为两截,长江就不再是它们的全世界了,它们的全世界变成了要么是上游,要么是下游。对人类来讲尚是连通无阻的长江,对它们来说是两个世界了。

想回老家的回不去了,想闯闯世界的也没门路了。

白鲟

这是长江里体型最大的鱼类。因为长着长长的吻,几乎可以达到身长的一半,像大象的鼻子一样,所以人们又把它叫“象鱼”。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体重一千公斤以上。(就像下图这个样子)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成年白鲟主要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偶尔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

春季溯江产卵,产卵场主要在四川省宜宾市距柏树溪镇 8 km 的金沙江河段和四川省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内。一般产卵个体体重约为100~ 150 kg ,在晚上至黎明产卵,产卵时有追逐和跃出水面现象。

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

看了上面这段介绍,我们大概可以理解出白鲟的生活习性:长江上游产卵,幼鱼在产卵地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沿江而下,来到长江中下游和出海口,在这里长大成成鱼,成鱼会洄游至长江上游产卵,如此循环往复。

凭着这个习性,它们扛过了“冰河期”,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

但是它们没扛过现代人的“水利工程”!几道拦江大坝阻断了它们回家和生长的步伐,大坝下游的它们没法回家产卵、繁衍后代;大坝上游的它们没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这可不就给它们带来了灭种的危险?

白鲟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国最后发现白鲟自然繁殖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没有发现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个体存留,可以推断其已灭绝。

终于,2020年,白鲟被宣布灭绝。

一般来说,宣布一个物种灭绝,是必须在确定某一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后,才能宣布这个物种的灭绝。但是对于大多数野生动物而言,实际上很难获得关于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是否存活的确切证据。

这就给了我们希望。

我们在大坝以下是再也没看到了白鲟,那大坝以上的库区内呢?

有没有幸存者,它们在幼鱼时期,恰好被大坝所阻,留在了库区,经过这二三十年的修身养性,它们终于明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生活,要“物竞人择、适者生存”。

于是,三十年来,它们艰难地适应环境、默默地把自己养大,终于活出了和它们祖先不一样的生命历程。但是他们选择不再在人类面前出现,无论人类是怎样地召唤,它们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自然是非常好的。大千世界,需要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五彩缤纷、精彩纷呈。

三峡水库会有幸存的白鲟吗?我们希望有!

中华鲟:

也就是“千斤腊子万斤象”里的“腊子”,这是长江里体型、重量仅次于白鲟的鱼类。

中华鲟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有“长江鱼王”之称。

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长江口;秋季上溯而至长江上游,每年9~11 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

中华鲟的洄游是生殖洄游。如果洄游鱼类不能完成这种洄游或洄游受到阻碍,则这些鱼类的生命周期将遭到破坏,并影响群体的增殖,甚至危及种族的生存。

1981年葛洲坝大坝的建设阻断了中华鲟的迁徙路线,使它无法到达长江上游的产卵场(金沙江至屏山一带)。现如今新形成的产卵场,位于葛洲坝水坝下方(4公里长的河流)。这个新产卵场与传统的产卵场条件相去甚远,聊胜于无罢了。

2003年,三峡大坝建成,进一步改变了一系列的环境条件(水温状况、秋季和冬季的水位等等),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越来越困难。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华鲟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又是大坝的影响。

我们希望,在大坝上方的水域内,有一群被大坝拦住,没来得及去闯世界的中华鲟幼仔们,通过这三十来年的成长,已成为大坝上游水域内的巨无霸!如此幸甚!

三峡水库里,会有中华鲟在默默成长吗?我们希望有!

三峡水库里,会有大型的定居性鱼类存在吗?

那简直是一定的,还用怀疑吗?

先说一种长江里的大型定居性鱼类——长江鲟

和白鲟、中华鲟不一样,都是鲟,但这两个鲟是洄游性鱼类,而长江鲟是定居性鱼类。

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雌性为6~8龄,体长为99~108厘米,体重为9~15.9千克。

看看这个数据,比白鲟和中华鲟要弱得多。

同样都是鲟,做鱼的差别咋那么大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长江鲟属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

看到没有?长江鲟的活动范围要比白鲟和中华鲟小得多,也许它从未有过去见见大海的想法,它的思想境界就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富即安。

也挺好的,如果所有的鱼都想跳龙门,那谁来当分母呢?何况一条普通的长江鲟已经不小了,1米左右的体型,也得让捕鱼人吃力才能拿得住它呢!

说到定居性鱼类,自然少不得要说一下我国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还有大鲶鱼

上述这五种鱼,三峡水库里一定是数量众多的。

这都是些没有理想的鱼,吃饱饭长身体是他们一生最大的事业了。至于在哪里吃,有什么影响呢?三峡水库水面宽阔而深邃,正是他们理想的生活天堂呢!

我没仔细去找三峡水库里出水的这些鱼的体重数据,我大略搜了一下这几种鱼的一些零散消息。

最大的青鱼:青鱼被称为淡水鱼王、水中“巨兽”,它似乎没有生长极限——只要环境合适,几乎可以一直生长。

2018年,丹江口水库,曾出水“300斤巨青”,而这条需要动用“起重机”来吊起的巨型青鱼王,据说有300来斤,鱼身超过两米(成年男子站立也只到其第一对鱼鳍部分)。

而2019年,一段模糊的影像中,一条“有两人高”的超级青鱼震惊了许多网友,尤其是钓鱼爱好者,更是表示刷新认知,据传,这条大青鱼有3米5长,重500多斤。

三峡水库可比丹江口水库大得多、觉得多了,如果说这里有十数条,甚至成百上千条这种体型的大青鱼,没什么好奇怪的。

最大的草鱼

这个就有意思了,当我在搜索框内写上最大的草鱼时,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和三峡有关的。

草鱼是一种淡水鱼。在成年之后,它们的身体长度一般会在1米左右,比较大的草鱼个体身长可能会超过2米。

草鱼的体型比较大,一般来说至少可以达到5千克重。有一些草鱼的体型是非常大的,它们的体重可以达到40千克。

这么看来,草鱼不要说和鲟鱼们比了,就是和青鱼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规格的草鱼,我估计在三峡水库里,应该是很多很多。

最大的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头大,约为体长的1/4。常生活于大江河水深浪大之处,生长速度比较快,在天然河流中可长到30-40公斤。

世界上最大的鲢鱼是在西班牙被捕获的,记录是206磅,转换过来约为93公斤。

而中国渔民捕获的最大淡水鲢鱼,是人工养殖的,出自张家界某养殖场,长约1.4米,重量达到了100斤。

一般而言,在水库中野生的鲢鱼都可以长到30斤左右,如果不被捕鱼人抓住,能平安多长几年,也可以长到30-40公斤左右,算是淡水中的大型鱼类了。

鲢鱼,三峡水库里应该一抓一大把,不缺货。而且以三峡水库这么大的水面,大鲢鱼也应该不缺货,只是不会像青鱼那么大就是了。

最大的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等。鳙鱼和鲢鱼比较像,我们这里一般都叫“花鲢”,比白鲢(鲢鱼)好吃,是做剁椒鱼头的好选择。

鳙鱼最大能长100斤,但是非常少见。一般的野生大鳙鱼个头在30斤左右,属于淡水鱼中较大的一种。从生长速度来说,10斤重的鳙鱼需要生长5年,30斤重的鳙鱼需要生长10年,50斤重的鳙鱼需要生长25年。

有确切报道说,世界上最大的鳙鱼是美国一个渔民捕获的一条巨型鳙鱼,重达57公斤,也就是114斤,创造了新的美国记录,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还有一个来自国内的传说,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信度比较低。

像鳙鱼这种常见的鱼,三峡水库也应该一抓一大把,只不过不会出现像青鱼那么大的个头,所以也引不起哄动。

最大的鲶鱼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

有人说,鲶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理由是鲶鱼可以在污水等恶劣环境中生存,吃垃圾、粪便,是吃腐物长大的垃圾鱼等等。但这恰恰也说明,鲶鱼生存适应能力比较强,是鱼类中打不死的“小强”。

鲶鱼和青鱼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一直吃,一直长,只要没有天灾,没被人类抓住,它就可以继续长下去,所以,大鲶鱼非常常见。

据报道,在2005年,泰国渔民在湄公河中捕获到一条身长2.7米,体重586斤的雌性湄公河巨鲶。

长江里的鲶鱼,没出过这么大的。下图是国内一位钓鱼爱好者在长江里钓到的大鲶鱼,据说有19斤重,目测一米以上的长度。

2009年的时候,还曾经有钓鱼高手,在三峡附近,钓起一两近两米长的大鲶鱼,跟成年人一样高,非常惊人!

国内的这两则消息都是来自长江,后一则更明确地指出是来自三峡。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三峡水库里,鲶鱼的数量不在少数,巨型鲶鱼也不会缺,只是暂时还没露面而已。

好了,上面我把可能出现大鱼的鱼类品种大体都说了一下,其它品种的鱼类,因为品种的原因,不大会出现体型巨大到超出人们常识的鱼类。

也就是说,三峡水库里最大的鱼,大概率会在上述这几类鱼里产生,不会超出这几类鱼了。

回到问题:

三峡水库里最大的鱼能有多大?

如果我们人类还有幸,白鲟还没灭绝,在三峡水库的某个角落里,若干条白鲟过着隐居的生活,那三峡水库最大的鱼就非它们莫属了。2~3米长,200~300公斤重,很正常,如果有某位鱼兄真的长到7~8米长,1千公斤以上,那就壮观了。

退一步,没有白鲟,中华鲟也行啊,“千斤腊子万斤象”,大腊子也是不错的呢!这是幸事一件啊,值得所有人“浮一大白”。

如果很不幸,三峡水库里没有了鲟鱼了,那最大的鱼应该是青鱼和鲶鱼争霸了。

从上面的资料来看,草鱼、鲢鱼、鳙鱼很难和青鱼、鲶鱼比个头、比体重。原因就是青鱼和鲶鱼这两哥们可以一直吃、一直长,直到自然老死为止。

这么一来,蓄水20多年的三峡水库里出上几条数百斤重的青鱼或鲶鱼,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吗?这是毫无疑问的。

好了,这就是我的结论,那就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2021年初,长江干流全面进入了十年禁渔期,三峡库区内的渔业资源也因此得到了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

我们就静待长江十年休渔期结束,看看十年后,三峡水库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和奇迹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