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局,还有哪些国家拥有航天局
中国航天局,还有哪些国家拥有航天局?
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英国、法国都有自己的航天机构,欧洲20多个国家还成立了欧洲航天局,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美国自不用说,航天事业起步较早,在1960年代就进行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试验,1969年载人登月,1972年发射先驱者号,探索太阳系外侧行星,1977年、1978年分别发射旅行者1号、2号,旅行者1号目前已经飞入了星际介质,距离地球220多亿公里,旅行者2号也向太阳系外飞行,此后美国发射多个火星着陆探测器,虽然有失败的,但也成功了几枚;美国还发射有哈勃望远镜,计划发射更先进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和将于8月11日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美国大概是对太阳系了解最深的国家。(只举了少部分,美国航天事业非常强大)。
俄罗斯的航天技术部分脱胎于前苏联,目前也是仅有的三五个可以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之一,曾经在前苏联时代,也发射了大量探测器、人造卫星,还发射了礼炮一号试验性空间站,开展了宇航员太空长期驻留试验。某些重型运载火箭也是现在运载能力最高的一批,航天实力不容小觑。中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进行了载人航天、空间站试验舱、月球探测车、舱外活动、飞船交会对接等试验,整体起步稍微晚一些,但是在今年我国太空发射任务有望突破40次,在国际上也是独一份的存在,北斗导航组网卫星将达到40多枚,鹊桥号的成功发射也为后半年要进行的月背登陆探测打好了前站,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和印度也是少数能够开展月球探测的国家,日本还发射了几枚探测器,近距离观测小行星,也发射有月球探测器;印度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也有,并且也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1枚火箭发射100多枚卫星,打破了此前俄罗斯创造的世界纪录,航天科技也迅速发展。英国和法国也有自己的航天事业,但是处于欧洲航天局之中,不少航天发射任务由欧航局完成。欧洲航天局还和NASA强强联合,共同进行一些探索任务。
中国航天需要什么职业?
航天是个大行业,需要几乎所有工科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导航制导之类的特色专业可能要的多一些,但是机械,电气,热能等大路专业也需求不少。而且航天全部是企业,企业管理相关的人力,财务,行政,质量,安全自然也都有需求。至于哪些更好进来,完全看机缘。本科目前很难进来,硕士博士的话与其说看专业不如说看导师做的方向与航天的联系是否紧密。
航天局标志?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天”“ 航天科技”,中航科技,英文简称CASC),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航天科技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美国航天局的一条全球变绿的信息?
美国航天局通过卫星发现,过去二十年间,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绿”,地球新增的绿色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逊热带雨林,这其中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贡献,其中印度增加的绿地多为稻田等农业用地,而中国增加的主要是森林。
为何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应该是开放式地获取自然资源,破坏植被,为何还能如此“反常”地让绿地越来越多?
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植树造林,虽然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发生了冲突,但是植树造林活动一直没有停止,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之后我国开启了第二轮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包括配套实施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措施,使我国尤其是北方的森林面积逐年增加。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九十年代初期的14%上升到如今的21%,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还有一个原因是,集约化农业的发展,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是长期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几十年来,我们不仅在农作物培育上取得了成就,使农作物产量大增,其次,也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发展温室栽培,提倡轮季耕作,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用占世界7%的面积养护了世界25%的人口,在此基础上,森林面积还逐年增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