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错误赏析,关于诗人的情诗

2023-08-23 16:45:04 74阅读

郑愁予错误赏析,关于诗人的情诗?

我是悦读菌,感谢提问,引用我之前整理发布的一篇文章来回答哈。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郑愁予错误赏析,关于诗人的情诗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1、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14、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1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2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2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____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2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5、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2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2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____卓文君《白头吟》

29、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____白居易《长恨歌》

3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佚名《子衿》

34、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____袁枚《马嵬》

35、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6、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3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3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39、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____曹植《七哀诗》

4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41、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4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43、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4、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4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4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7、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9、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____崔郊《赠去婢》

50、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52、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5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____王昌龄《闺怨》

54、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____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5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5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57、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9、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____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60、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__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6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____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6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____卓文君《白头吟》

63、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____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6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65、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____李白《长相思·其一》

6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____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6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

6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____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69、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____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70、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____李白《春思》

71、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____李白《长干行二首》

73、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____徐干《室思》

74、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____武则天《如意娘》

75、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____李白《古意》

76、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____卢照邻《长安古意》

7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____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7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_佚名《静女》

80、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____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8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佚名《蒹葭》

8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____佚名《上邪》

8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____白居易《长恨歌》

84、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____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8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__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86、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____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87、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____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8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____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____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9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____佚名《绸缪》

92、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____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93、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94、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____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95、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____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96、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____曹植《明月上高楼》

97、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9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9、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____傅玄《车遥遥篇》

100、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____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悦读菌,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践行每年读200本书计划,一起成长。

席慕容爱情经典名句赏析?

一、至善纯情,恬静从容:

席慕容的诗体现着纯真、宽容、仁爱的精神内涵。诗人追求绝对的爱、永恒的爱,在《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等众多爱情诗中都体现了这种纯真、痴情的特点。而不论是情爱还是工作、生活,单纯真挚容易在复杂的事相中遭遇痛苦的折磨。尤其身处工业社会、商业浪潮中,人的隔膜、自我分裂成为现代人的顽疾,诗人由此剖白了她的《诗的成因》:“我”“整个上午”“努力调整步伐好进入行列” “却并没有人察觉我的加入”,而“我”“整个下午”又要为“寻找原来的自己而走出人群”竟“也没有人在意我的背叛”。面对社会病态,诗人用一首《诗的价值》道出了她的达观、仁善的生活态度:“我如金匠/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并且“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同时抒发了对过去的日子、对大自然的“淡淡的阳光和淡淡的花香”的广义的“乡愁”。像《如歌的行板》等代表作品,那些来自生活的智慧和生命的体悟,均以一种恬淡、安适、从容的态度和文字表现,不仅使读者得到启发而且赏心悦目。这对于身处80年代经济大潮中的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读者而言,不啻一缕春风、一片阳光。

二、通俗浅白,中国韵致:

席慕容的诗完全没有艰涩聱牙的文句,用语浅白却清新淡雅,这比较贴近一般读者的审美品质。由于精熟古诗词,诗人还善于取读者所熟悉的古典意象入诗,使诗歌具有浓郁的中国韵致。《莲的心事》、《缘起》、《乡愁》等,就像岁月馈赠的一杯杯清香习习、淡涩而回甘的中国茶一样,令人品了还品,饮了又饮。

台湾现代诗的代表中,洛夫的诗歌具古典之美,余光中沉郁,郑愁予属于天才写作。与台湾现代诗潮的“世界性”、“超越性”和“纯粹性”以及所造成的某些晦涩难懂相比较,席慕容的诗却更具普适的人间情怀。这种“人间情怀”堪称“世俗情怀”,既是对现代人精神茫然的现实关怀,也是对大众审美品质的贴近关照。不论诗人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写作意识,但事实的结果已经如斯造就。尽管诗人创作时是个人化的,却反映出了整个时代的平均诗歌水准,因此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而同时,作为诗歌艺术品之一种而又获得畅销,诗人却仍然保持了为诗的本色,在写法、取意上既接近于70年代末台湾现代诗的重写古典题材或衍化古诗意象的探索,又颇能体现新世代对现实的关注精神,当然,这属于一种宏观关照。诗人是在个性抒写、现实普照与艺术镂刻之间、无意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席慕容曾经在2006年的上海书展会上谦虚地说:“我写书是为了我自己,我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我觉得写诗是我生命里面最自由的,不受人干扰的……从1981年到2004年,从我第一本诗集出版到现在(2006年——作者引)23年了。如果非要问面对畅销的感觉,我只能说这是我的幸运。”

三、诗中有画,琅琅上口:

席慕容首先是个优秀的画家,因此她的诗,每每透出一股画意。她融合中西绘画的技巧,以敏感细腻之笔,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渴盼与追忆,对美好青春的悠悠冥想和对易逝岁月的无奈与感伤。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中有很多诗画之笔,《山月——旧作之一》可谓代表之一。"在山中 午夜 松林象海浪/月光替松林剪影/你笑着说 这不是松/管它是什么 深远的黑 透明的蓝/一点点淡青 一片片银白/还有那幽幽的绿 映照着 映照着/林中的你 在 你的林中"。

最触动你的诗句现代诗是什么?

最融动我情怀的现代诗,有很多首,在这里我与读者共同分享一首《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我想这首诗会更加激起我们华夏子孙们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作品原文:“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作者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诗的首句集中展现了作者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在个体生命的短暂、渺小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

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难,因而格外动人。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这种忧郁表现在两点:其一,强烈的抒情色彩。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自白。作者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这四句诗并没有具体所指,但它们以更形象、更广泛的泛指性,扩大加深了这使命的内涵。作者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作者作为一只鸟,就要为这一伟大的时代歌唱。其二,写实和象征交织。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写。

这首诗在抒情上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动心弦。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因为“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作者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作者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也不例外,且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科窥见其中的奥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为作者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诗篇却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便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这首诗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然而又将这些感情浓缩在10行的诗句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首先是因为作者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不是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而是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不觉。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鹧鸪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作者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作者却特别亮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更能感到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片浸透着苦难的土地,作者也要无条件地去爱,要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去为这片土地而歌唱!接下来,作者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有动有静,有近有远,境界开阔,气势恢弘。作者在“土地、河流、风、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修饰语,使它们一个个都转化成了富有象征意味和暗示力的画面。从构思的角度看到这里,作者仍然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作者借这个形象,象征性地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至此,诗的感情已达到了高潮。 巧妙转换,另辟诗境 通常来说,诗情到达高潮之后,再接下来抒写难度就很大,写得不好,就难以为继,或画蛇添足,或前后脱节,或情思弱化,难以压阵……但作者却巧妙地宕开一笔,隔开一行,做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后,开始巧妙转换,另辟诗境,写下了两行形象突出,感情进一步升华的结尾。有怦然心动,过目难忘,吟诵不已之感。 第一,抒情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像,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二,写作手法作了转换。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作者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作者诗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这种感情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如作者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诗中,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虽然悲哀但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但却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作者笔下的另外三个意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但是作者意犹未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执著的爱。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收藏旧书有没有升值空间?

应该是有升值空间,具体要看人们对纸质书藉的认识,追求对一种文明的发展历史认识过程,真实的书藉与电子类书藉的区别就让人们自己去体会吧。

读哪一句诗词让你感到孤独和悲伤?

第一级: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

孤独的第一层:自己看上去认识很多人,有很多所谓的朋友,日子过得比谁都热闹红火。可是不过都是一些酒肉朋友罢了,真的跟自己交好,能讲知心话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这是不是很多人的常态呢?看上去每天都过的很充实,只要一声吆喝,一群朋友就出来一起吃吃喝喝。大家都酒足饭饱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自己真要有点什么事,这些平常一起吃喝的朋友都会突然人间蒸发,或者集体出事。这样的朋友,要来作甚?第二级: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孤独的第二层:明明自己身上发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更让人苦恼,可是能够对人讲的却没有多少,又特别是能够听自己吐槽,而自己又愿意对他吐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最常有的状态就是,每次拿起手机,将联系人列表翻了又翻,把微信好友找了又找,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甚至有时候被逼得去找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倾吐烦恼,因为身边真的没有人可以与你感同身受。

第三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独的第三层:一个人坐在花丛中喝酒,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只有月亮和影子为伴。不过还懂得自娱自乐,跟月亮一起对饮,再加上自己的影子,可以安慰一下自己,你瞧瞧,咱好歹也是三个人在喝酒吃饭呢。

人最常见的孤独就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喝酒,一个人做事,一个人睡觉,甚至是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最可怕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你接受不了一个人的事实。

第四级: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孤独的第四层:想要找个知己来诉说自己的心事,可是却一个都找不到。哪怕把这些心里话变作乐曲,就是弹到琴弦已断,也不会有一个人来听。

这种苦闷孤寂,心中有万千言语想要找一个知心人来说,却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只能苦苦憋着的感受,实在是太痛苦了。

而更痛苦的是,你明知道没有知己,却心里又在期待有人能与你成为知己,可偏偏又总是让你的期待成空。

第五级: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孤独的第五层:我一个人,看见明朗的天空,漂亮的风景,好吃的美食,有趣的灵魂,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人生。我的喜悦,悲伤,难过和痛苦,我所有的一切所感和所闻所见,要告诉谁,要和谁分享?

你有没有过那样一个瞬间,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猫,立马拍照片,然后兴冲冲地打开微信,想要发给一个人,让他感受你此时的喜悦。可是突然发现,这个人不见了,或者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然后你又落寞的将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配上一段文字:可爱的猫。

到后来慢慢的,你甚至连发朋友圈,拍照这样的事情都不做了,这样的分享,不是你想要的。因为那些人只是看热闹,根本不懂你的喜怒哀乐。

第六级: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孤独的第六层:在梦里梦到自己想念的一切,然后突然被吓醒。却发现此时才不过夜半,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起来一个人满屋子乱窜。

相信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睡觉,然后一觉睡醒,突然发现屋子里空荡荡的,又黑又冷清,一个人也没有。突然就感觉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有一种令人绝望的孤寂。

第七级: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孤独的第七层:刚好今天是冬至,亲朋好友团聚一堂的日子。而我却一个人在外,食不知味,一个人抱着膝盖坐在灯前面,能陪伴自己的就只有自己的影子了。

平时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工作还能忍受,毕竟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可是一到节假日,特别是中国特有的一些团圆的节日,出门逛街到处都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宅在家里看电视都全是家人团聚,祝福团圆的台词。

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喜庆祥和,到处都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结伴欢聚。可是你却只有一个人过节,显得尤为凄惨。

第八级: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孤独的第八层:一个人无聊的在一个地方来回行走,就这么安静地听自己走的每一段,每一步的脚步声。不是有恶趣味,而是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只能随便做点事情来打发时间。

你也一定有过一个人宅在家里没日没夜的追剧;一个人在图书馆里泡一整天却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一个人在商场数自己今天看到了多少个美女;一个人坐在马路边数这是经过的第几辆豪车;一个人把自己掉的头发捡起来再一根一根数过……

你喜欢做这些事情吗?并不是的,只是因为是一个人,只是因为实在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需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希望把自己放在热闹的环境里,免得显得太孤独罢了。

第九级: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孤独的第九层:也曾经想过,没事做的时候就跟你一起站着看夕阳;肚子饿了也有人帮我做饭;生病了有人带我去看病;怕黑了有人陪我熬长夜……

可是呢,这也不过是想象罢了,真实的我,既没有人陪着一起看夕阳,也没人问我吃没吃饭,饭热不热。自己活在世上,就如同一个与人无关紧要的透明人一般。

借用昨天看到的一句话: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这或许又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了吧,总以为会有人在意你,最后却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根本没人把你放心里。

第十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孤独的第十层:怎么办呢,活了一生,你或许有亲人,有爱人,有孩子,可是,你却还还是一直在寻找。

却仍然觉得自己一生孤苦无依。一直都是一个人独自熬过所有,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悲悲惨惨的,又孤独又寂寞,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你,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依靠,更没有一个人能让你心安。

这恐怕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吧,走到生命的尽头,也仍然独饮酒,独抱膝,独立黄昏,独饮冷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