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有什么用,有哪些外国的顶级文物被收藏在中国
舍利子有什么用,有哪些外国的顶级文物被收藏在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有大量文物在外国,数量达几百万件,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法国、俄罗斯等各个国家。这些文物都是外国通过野蛮掠夺,非法走私、偷盗获得的。
要说中国收藏的外国顶级文物,有名的就比较少了,并且这些都是通过正常途径交易、进贡所得。
1、佛祖等身像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佛祖,相传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佛祖等身像是释迦牟尼各个时间段的身像,是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由释迦牟尼亲自为塑像绘图,并且开光加持过。世界上仅有3尊佛祖等身像,分别是8岁等身像、12岁等身像、25岁等身像,其中除了25岁等身像在印度,8岁等身像、12岁等身像都在中国西藏。
8岁等身像佛祖8岁等身像最初供奉在印度古国憍萨罗国波斯匿王那里,后来辗转被迎请到了尼泊尔。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时期,为了加强与尼泊尔古国泥婆罗的友好关系,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入藏的时候将佛祖8岁等身像带到西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
唐朝的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后,把大昭寺的8岁等身像和小昭寺的12岁等身像交换,从此8岁等身像一直供奉在拉萨的小昭寺。
12岁等身像
佛祖的12岁等身像是释迦牟尼身为皇子时的鎏金铜像,在3尊佛像中最为精美与尊贵。12岁等身像最初也是供奉在波斯匿王那里,十六国时期前秦天王符坚大力推广佛教,送给印度法王达磨波罗三件无价之宝,求取来印度国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
松赞干布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进藏时将佛祖12岁等身像带到西藏拉萨,供奉在小昭寺。后来,等到金城公主进藏,将大小昭寺的8岁、12岁等身像交换。此后,佛祖12岁等身像一直供奉在拉萨的大昭寺。
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这座等身像,见佛像和见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2、手写本《古兰经》
《古兰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是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宣布的“真主启示”汇集。手抄本古兰经是撒拉族先民700年前东迁时带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撒拉族世代珍藏的传世之宝、伊斯兰珍宝,也是全世界的瑰宝,这种珍贵版本的古兰经在世界上也仅存三部。
这部少有的珍本古兰经珍藏在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大寺,曾经参加国际展览会,引起很大反响。
3、佛顶骨舍利
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顶骨舍利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舍利,全世界仅存一块,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祖的舍利被佛教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而佛顶骨舍利更是圣物。佛顶骨舍利经过多次转移供奉,在印度、南亚等地区作为圣物被供奉。在唐代的时候,王玄策从印度带回了佛顶骨舍利。经过千百年的流转,在江苏阿育王塔再次发现佛顶骨舍利,佛门至宝重现人间。
4、大雁塔《贝叶经》
贝叶经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卷,被称为“佛教熊猫”。唐朝的时候,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印度取经,当时取回的真经都是贝叶经。玄奘回来后主持修建了大雁塔,用来保存带回的经卷和舍利。
在大雁塔第四层塔室内供奉着两片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距今已经有2500年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5、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镇馆之宝,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
兽首玛瑙杯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产物,从这件文物的的材质、造型等方面,是来自西域,应该是古希腊、波斯、中亚地区的产物。这件文物的来历是个未解之谜,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制作精美,是国宝级的文物。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伎乐纹八棱金杯、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等也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6、鎏金银壶
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件金属手工艺品,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在波斯萨珊王朝文物中极为罕见,现在收藏在固原博物馆,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鎏金银壶出土于北周时期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墓中,在中国仅此一件,在世界现存的萨珊文物中亦属罕见的珍品。
此外,李贤墓中还有凸钉纹玻璃碗、青金石戒指、东罗马金币等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文物。
7、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
在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罗马时期的文物,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就属于其中之一,这是一只属东罗马时代的西方刻铭银盘,是在中国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重要罗马文物。
这只银盘出土与甘肃,现在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8、清铜镀金写字人钟
清铜镀金写字人钟是清代的宫廷御用物品,是英国专门为乾隆所制造的,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钟表馆。
写字人钟是一件精巧无比的礼物,分为四层楼阁,顶层有两人,第二层计时,第三层是敲钟人,底层是写字机械人。写字钟最精密的就是写字部分了,启动开关,欧洲绅士样貌的写字机械人可以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
在清朝,在西方使团进送了不少的钟表,这些钟表见证了清朝的逐渐衰落。
9、日本军刀
在抗战时期,中国缴获了很多日本军刀,而当时很多日本武士都带了家传宝刀,这些军刀被缴获后大多收藏在军事博物馆。
日本投降时,冈村宁次上交军刀,这把军刀虽然有意义,但是这家伙出身于没落武士家庭,使用的是量产刀,不算什么好刀。另一把是汪精卫使用的日本刀,据说是日本黑龙会的创始人送给汪精卫的,这把刀只有刀身没有刀装,但无疑是把好刀。最出名的就是日本海军中将伍贺启次郎的配刀,这把刀是日本顶级宝刀,是由开国中将韩练成将军缴获,现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抗战时期虽然缴获了大量军刀,但大多都是工业化的量产军刀,这把刀确是货真价实的家传宝刀。日本刀按等级划分为最上大业物、大业物、良业物、业物四个等级,这把刀出自江户时期的著名刀工长曾弥兴正之手,是二代目虎彻,属于最上大业物,被评为“新刀上上作”。《海贼王》中索隆的佩刀三代鬼彻属于业物,秋水属于大业物,和这把刀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而日本国内保存的那一把虎彻是一把假货,真正的这把在中国,并且是以战利品的形式出现在中国。
10、《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是是苏联著名画家维·谢罗夫的油画作品,是非常出名的一幅画,在历史课本上有出现。
这幅画画的是列宁站在斯莫尔尼宫礼堂的台上宣布,政权已转到布尔什维克手中,站在列宁旁边的就是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在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将这幅画送给了毛主席,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幅画标志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如果只这样还不显得珍贵,到赫鲁晓夫时期,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谢洛夫又使用普通的工人和士兵替代了站在列宁身后的斯大林3个人。此后,苏联的邮票、教科书一直使用这版的画作,而这幅画的原版却收藏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如今,苏联早已解体,这幅画更有意义了。
此外,还有清朝端方从从埃及带回来的彩绘棺和石碑,南北朝时期来自大夏的金属器八曲银洗,罗马、波斯、突厥、琉球,西域各国的文物,不过这些国家很多都已经灭绝。另外,这些文物都是通过正常的贸易、交流、进贡等来到中国。
相比外国的博物馆,像大英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俄国东方文化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中国文物都是上万件,占好几个陈列室。在这些博物馆中各种刻本,甲骨文,书画雕刻,玉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饰品等,从新石器时代、春秋,五代,近到元明清朝各种文化瑰宝都有。熟悉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历代帝王图》,《后赤壁赋图》,《金刚经》刻本,《永乐大典》副本,西周国宝级文物邢侯簋,《女史箴图》,东周黄金剑柄等等都散布在世界各地。
虽然中国也有收藏一部分国外的文物,但是相比失去的,确实差的太远太远了。
西游记宝光寺舍利子有什么用?
在《西游记后传》大结局中,最终反叛大boss无天无人能敌,只有聚集十六颗大佛身上的舍利子才能战胜无天。而在剧中只透露了两颗舍利子的来历,一颗是燃灯古佛,还有一颗便是孙悟空本身,也就是最重要的无骨舍利。至于其它舍利子,到底是那些佛的,没有给出明确交代,那么其他的14颗舍利子究竟归属于何方神圣呢?

燃灯古佛是万佛之祖,拥有超强的法力,他为了正义,而不相助无天,最后甘愿圆寂。这十六颗舍利子的下落,燃灯古佛早已告知地仙之祖镇元子。
开天辟地之时,镇元子就已经成仙,他与世同居,又有人参果树,可见他的地位极高。而这些舍利子的下落,又关乎三界,尤其是无天能否重掌灵山,都与这十六颗舍利子紧密相连。而这些舍利子的藏在隐秘地方,当初只有燃灯古佛和镇元子得知。

其中有一颗在双塔寺,后被孙空取得,所谓的双塔,便是表示圆满之意,而代表的数字,正是十六。
燃灯古佛算是其中一颗,这个是毋容置疑的,还有三颗舍利子,藏在了天界兜率宫之中,这是太上老君的道场。
还有一颗,在隐雾山的龙光寺里。还有三颗,在五庄观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地仙之祖镇元子。

还有三颗,藏在蒙界里的万佛塔,它不属于三界,另外四颗舍利子,还藏在花果山。这些舍利子的用处,主要是防止大魔头无天掌管三界,所以极为的重要。
虽然在《西游记》后传里,没有详细交代这十六颗舍利子的下落,但是根据《西游记》原著,能很好的分析出来。在西游记原著第100回里,有佛教的编排,答案就在其中:

这十六颗舍利子分别是:燃灯上古佛、药师琉璃光王佛、弥勒佛、清净喜佛、毗卢尸佛、宝幢王佛、阿弥陀佛 、无量寿佛、接引佛、金刚不坏佛、宝光佛、龙尊王佛、精进善佛、宝月光佛、现无愚佛。加上那颗最重要的舍利子,就是孙悟空的无骨舍利,这些佛加在一起,总共是十六颗舍利子。
所幸的是最后关键时刻孙悟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献祭自身为代价凑齐十六颗舍利子,最终打败了强大的无天。
世界上强制火葬的国家?
中国 日本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菲律宾 泰国 缅甸 等等
这些国家不是火葬的:以色列,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非洲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和乍得,欧洲的波黑、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以及亚洲的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俄罗斯、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等国家没实行火葬.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专家在塔底究竟发现了什么?
导语:说到“雷峰塔”我现在脑海中浮现的再也不是白娘子的主题曲了,而是后期被洗脑的“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倒下来”,结果若干年后,这座传说中的塔,果然坍塌了,所以,塔底究竟有什么,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雷峰塔的由来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雷峰塔为何会坍塌?明嘉靖年间,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 久而久之这座古塔摇摇欲坠。毕竟古塔也是一砖一瓦盖成的,当作为基层的砖被偷掉了很多,古塔不在稳固也是正常的现象。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
专家在塔底发现了什么?1924年9月,年久失修的雷峰塔轰然倒塌,好奇的鲁迅先生曾写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而许多民间的神奇传闻更是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如:宝藏涌现,塔砖藏金;塔底发现几条小蛇,疑是“白娘子”后人;佛塔圣地,却在塔底发掘出女性饰品;纯银阿育王塔镇压一条“白色蜈蚣精”,被放在只能容一只蚂蚁进出的透明玻璃棺内,几天后却莫名其妙的失去踪影。
传说毕竟带有几分夸张的色彩,也不知真假,不过雷峰塔当时是为皇家祈福,才建造的,所以塔内文物肯定少不了。在这些文物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那个塔中之塔阿育王塔,而且阿育王塔中还放了一颗“佛罗鬓发”舍利子,这可不是普通舍利子,据说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子。阿育王塔采用纯银打造,外形精美,四面浮雕,实属罕见,代表着吴越国的最高工艺水平,透过镂空的塔身可以看到里面放有一座金棺,金棺里面藏有"佛螺髻发"舍利。无论是佛经还是阿育王塔,都可以看出吴越国对佛教的虔诚信念。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始发掘,雷峰塔地宫体积不大,长约 0.5米、宽约0.5米,深度据探测,约1米。
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
总结:无论传说是否是真实的,对于塔底发现小蛇也好白蜈蚣也好,我到希望都是真的,也好圆了我从小对《白蛇传》的执念,神话有时候并不美好,所以内心深处可能更希望它可以有个美好的结局。
我国是从哪年开始实行火化制度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797条回答。
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了火化。
古人死了,基本就是这几种埋葬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树葬、崖葬等等。
土葬
土葬大家都知道,就是挖个坑埋了。
这是中国最常见的丧葬方式。
《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诗外传》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
所以,死后埋入土中,有着几千年的传统。
古人的信仰是,人只有入土才能为安。
如果死后不能入土,不但自己无法投胎,还会影响子孙后代。
其实,中国古代农村对于土葬看得非常重。
正常来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坟,而祖坟都是当地尽可能好的风水地。
古人死了以后,都要葬入祖坟,以寻求永远的归宿。
但是,如果被谋杀、自杀、各种意外死亡、未成年夭折、犯了大罪,甚至没有娶妻、嫁人的单身者,都是没有权力埋入祖坟的。
在那时候的人来看,不能葬入祖坟就是最大的事情。
水葬
水葬也就是死了以后,将尸体直接丢入江湖大海中。
这种汉人很少使用,最多是渔民或者水手,在遭遇海难一时没有脱困,又没有办法处理尸体,才会水葬。
根据地方志记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有将尸体举行仪式后投入海中的习俗,但很少见。
一般认为,这是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比如柬埔寨人。
天葬
天葬主要是少数民族,比如蒙古人、藏族人。
也就是将尸体处理或者不处理,然后丢在野外,让秃鹫或者野狼等直接吃掉,留下骨头而已。
这是同他们游牧民族的特点不可分的,无法用土葬方式留坟。
蒙古人很长一段时间,将死者尸体丢在草原上。草原的草很高,离得稍远就看不到的。
而剩下的骨头经过几年,就会逐步沉入地下,看不出来了。
树葬
树葬和天葬其实大同小异,区别这是将尸体放在树上,或者被鸟兽吃掉,或者自然风化。
树葬主要是东北少数民族赫哲人。他们用桦树皮包扎尸体,放在树杈上。
这倒不是完全是图方便,而是宗教信仰。赫哲人认为灵魂是永不消失的小鸟,如果埋在地下就飞不出来了。
崖藏
就是在悬崖的山洞或者峭壁上,安葬尸体。
这是古代原始人类的遗风,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
这也有一定宗教原因。
他们相信:人的灵魂升天可为仙,入地则成鬼,故以崖葬为高尚。
火葬
中国古代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火葬的。
汉人讲究入土为安,所谓挫骨扬灰是一种类似于鞭尸的侮辱性手段。
自然,少数民族有火葬传统,但汉族几乎是不火葬的。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出现有火葬,但也是很少见。
佛教推崇火葬,这是宗教原因。
到了宋朝,开始讲究礼法,赵匡胤认为火葬不符合伦理道德,甚至直接制止:“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1135年,宋徽宗被俘八年后病死在黑龙江依兰县,据称是依当地习俗实施火葬。
南宋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对金国恨之入骨。
有意思的是,民间倒是颇多火葬。比如《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潘金莲害死,就采用火葬方式,以便于毁尸灭迹。但宋代火葬后,骨灰仍然是需要土葬卖掉的,而不是往哪里一撒就算了。
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多火葬?
主要3个原因。
第一,传染病的原因。
当时已经有了一些防治传染病的意识,通常得传染病死的人,都会火葬,而不是土葬。
这主要是历年的经验总结。
因为传染病的尸体埋入土地后,仍然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如果混入地下水,可能造成疫情。
比如《红楼梦》的晴雯死后,因王夫人认为她是患有“女儿痨”,也就是少女时期的急性肺结核,最终就是火化了。
第二,平民无力承担土葬费用。
古代无论坟地还是丧事,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相当不小。
《红楼梦》的贾瑞被王熙凤整死后,虽是贫寒人家,但丧礼也花了不少钱: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国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你看,估计贾瑞的丧礼,至少用了100多两银子。而刘姥姥说,20多两银子就够庄稼人开销一年。
即便农民家庭开销没贾瑞家这么大,也是一笔钱。
这种情况下,火葬显然费用要低得多。
第三,远距离运输棺材不方便。
宋代开始,商业发达起来,人员流动也较多。
但宋代讲究落叶归根,人如果死在外乡,必须千方百计运回老家祖坟安葬,不然就是孤魂野鬼,不能投胎。
但是,运输一个巨大的棺木回到故乡,普通老百姓难以有这种财力。
所以,一些老百姓就将尸体火化,将骨灰随身带回老家。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不过,后代汉人也很少火葬。
元朝规定土著汉人一律土葬,不得乱来,明代也是如此。
清代初期,由于满族人不忌讳火葬,连努尔哈赤也是火葬的,一度允许汉人火葬。
但满族人坐稳江山以后,迅速汉化,也严禁火葬。
《大清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体烧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杀人罪论死刑”;“旗人、蒙古丧葬,概不许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