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作品,日本近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夏目漱石的作品,日本近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日本文学史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本文学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和人民。
(1)时代划分
1868年德川幕府垮台,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近代史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近现代文学。其中1868年到1911年间的文学为明治时代的文学,1912年到1925年间的文学为大正时代的文学,1926年开始到1989年间的文学为昭和时代的文学。日本近代文学是指明治、大正时代的文学,而昭和时代到现在的文学为当代文学。
明治时代标志着日本国的大门向西方打开以及是一个迅速工业化的时期。这时期,随着欧洲文学的引进自由诗也成为日本的诗歌的题栽之一。这种体裁主要是一些长篇的及体现新学术理念的作品。年轻日本散文家及剧作家争相猎取新思想,但小说家还是最早把这些理念融入其作品之中。
当时新出现的通俗文学集中于“私小说”这一种体裁的创作以及一些不寻常的重要作家,比如夏目漱石,就写下有名的小说《我是猫》。除此之外,他还有代表作《少爷》及《心》。被誉为“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及森鸥外就致力于运用西方的文学风格及技巧。芥川龙之介也写下不少有名的历史短篇小说。尾崎红叶、泉镜花及樋口一叶等作家的风格则保留了近代日本文学早期的面貌。
在明治世代早期(1868-1880年代),福泽谕吉创作启蒙文学,是近世描画激烈转变的社会的普及读物。接着,在明治中期(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坪内逍遥及二叶亭四迷开始引入现实主义,但在同时,古典主义的尾崎红叶,山田美妙及幸田成行也大受欢迎。樋口一叶,是在当时少数的女性作家,以口语及文学语言用简单的手法写下一些关于该世代女人无力的短篇故事。泉镜花,尾崎的追随者,追求典雅的风格,其早期的小说如《外科室》(1895年)就用文学的语言写成;后来的小说,比如《高野圣》(1900年)就用口语创作。
(2)文学概况
这一时期时间跨度很长,其中出现了包括受西方影响的新体诗、短歌、俳句、剧文学等文学形式。每一种文学形式都出现了优秀的作者和作品。例如:井上哲次郎等译著的《新体诗抄》、与谢野晶子的短歌集《乱发》、正网子规创办的俳句文艺杂志《杜鹃》。在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文学中,小说以及相关的评论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时期小说及其评论的发展历史。
明治时代
主义与流派 - 作家 - 作品
启蒙思想 福泽谕吉 《西洋事情》
中江兆民 《民约译解》(译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写实主义 坪内逍遥 《小说神髄》《当世书生气质》
二叶亭四迷 《小说总论》《浮雲》
拟古典主义 尾崎红叶 《金色夜又》
樋口一叶 《青梅竹马》《十三夜》
浪漫主义 森鸥外 《舞姫》
泉镜花 《夜行巡査》《外科室》
自然主义 岛崎藤村 《破戒》
田山花袋 《棉被》《乡村教师》
岛村抱月 《文艺上的自然主义》(评论)
反自然主义 夏目漱石 《吾輩是猫》《心》《三四郎》
余裕派 森欧外 《青年》《阿部一族》
耽美派 谷崎润一郎 《刺青》《春琴抄》
森鸥外
夏目漱石
大正时代
主义与流派 - 作家 - 作品
反自然主义 武者小路实篤 《友情》
白桦派 志贺直哉 《在城崎》《暗夜行路》
新现实主义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鼻》
新思潮派 菊池宽 《父归》
(3)主要概念
写实主义
莎士比亚研究家坪内道遥发表了文学理论的《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从道德中解放出来,描写人情世态风俗,否定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写实主义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否定空想性的浪漫主义,主张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现实。
拟古典主义
外观上回归古典的追求和态度。
自然主义
由写实主义发展而来,写实主义受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发展而成。按照事实,不留隐情的描述,采取一种无理想、不解决的态度。后来演化成了日本文学史上的“私小说”。
新思潮派
主张理性地解释现实,然后把它构建为文学。这个流派是大正文学的主流。
关注“读日本”,了解更多日本文化。
为什么太监自称咱家?
“咱”这个字其实是一种方言,通行于北方,产生于宋朝,如北宋的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就有这么一句:“你是男儿我是女,尔自尔来咱是咱”。
根据读音不同,“咱”分别有两层含义,如果读作“zan”,表示复数,有“我们”的意思,“咱(zan)家”就表示“咱们家”;如果读作“za”,表示单数,有“我”的意思,“咱(za)家”就表示自称。
太监自称“咱(za)家”主要是明朝以后了,受到元代“昝家”方言的影响,但并不唯一,太监有时候也会自称“小的”,只不过是因为戏曲传播的影响,所以让后世误以为太监都是自称“咱家”的。
其实明朝时普通人有时候也会自称“咱(za)”。如明朝末年的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就有这么一句:“如今他既是伏了咱(读za),我也就好待他。“清朝小说《老残游记》中也有类似用法:”咱(读za)老子可不怕他。“
那么为什么太监有时候会用“咱(za)家”来做自称代词呢?其实古人很少称“我”来自称,总是用一些其他词来替代,比如卬、言、身(文人常用,以显示修养)、俺、洒家(关西方言)、某等。太监选中“咱(za)家”,一方面是受到蒙元时期形成的北方方言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性别的避讳。
能推荐一下夏目漱石太宰治村上春树这几个作家的作品吗?
谢谢邀请。先简单介绍一下你提到的这三位的创作风格再推荐一二,你自己选择吧。
夏目漱石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在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樋口一叶、北村透谷等)大势已去、自然主义文学方兴未艾(代表作家岛崎藤村、德田秋声等)的时候成名的,现实主义的写法,在当时可算是独树一帜,也深深影响了当时前去日本留学的鲁迅。周作人就认为,鲁迅文中“那种寓讽刺与嘲笑于轻妙笔致之中的风格,实际受有漱石的影响”。
推荐他的两部目前网上能买到的作品吧——
《我是猫》,这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代表作,也是奠定他大家地位的作品。以一只猫的视角,讽喻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精神彷徨、人心浮动的社会环境,批判了对西方生活和金钱主义的盲目崇拜。这只猫走的是毒舌路线,文风比较轻松诙谐,挺好读的。
林少华和竺家荣等知名译者都翻译过这部作品,这里贴的封面是陕西师大的竺家荣版。《心》当然和《我是猫》一样,也鞭挞了权贵和虚伪,称颂了正义和真诚,但文风有些区别,显得深沉细腻,幽微动人。特别说一下,作为一部上世纪初的作品,《心》的故事是有推理色彩的。个人更喜欢这本。
太宰治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作家,毁灭美学一代宗师。这个派别的作家大概都是对战后的现实感到深度幻灭的,试图以文字来呈现当时混乱无序、价值观分崩离析的社会现状,寻找内心的出路。可以说太宰治真的是“文如其人”了,短短39岁的生命,基本是在沉郁和颓败中度过的,五次殉情自杀,当然,最终也得偿所愿,为情而死。
《人间失格》在国内太出名了,大家都能说出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题目里也提到读过这本,那就介绍另外两本吧——
除了《人间失格》,这是太宰治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收录了中篇小说《斜阳》和其他两部作品。书名其实是一个隐喻,暗指书中的贵族家庭在战后消颓沒落的过程,恰如斜阳西沉。
这本是不久前上市的新版。推荐这本是因为,这是太宰治为了纪念鲁迅而创作的一部作品。可以从太宰治的视角,去想象一个日本留学时期的周树人。当然,这本作为一个合集,也同时收录了另外五个中短篇作品。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是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他受欧美作品的影响很大,文字风格一扫沉郁,阅读感相对比较轻松一些、愉悦一些,没有什么文化跨度和国界跨度,所以历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近几年来,他的名字总和诺奖绑在一起,引发了越来越多关于他作品深度的质疑,但在我看来,他能不能得奖两说,但他绝对当得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的盛名,他的创作风格也是独具辨识度,无可替代的。
村上的作品太多了,每出一本,也都会在国内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撇开大家都知道的《挪威的森林》不说了,个人推荐三本吧——
个人挺喜欢这本《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其实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有村上自己的影子,37岁的男主人公在东京拥有两家经营顺利、收入丰厚的酒吧,贤妻爱女,家庭圆满,但他却陷入内心的空洞,总是惦念着小学时的一个过从甚密但杳无音信的女同学,故事始于他开始寻找她,也终于寻找。喜欢这本小说的原因,大概是觉得,故事虽然是别人的,也很遥远,但村上把氤氲在每个人心里的孤独,描绘出了具体的形状,并且伸手可触,分外真切。
“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1Q84》大概是村上中后期作品中的一次巅峰了,三卷本的大长篇,构筑了一个气势恢宏的1984的平行世界。在国内引发热议的,还有译者从林少华换成了施小炜,比起林华丽飘逸的译笔,施的风格可能更冷峻克制一些。
严格来说,这本完全不是文学作品,几乎成了一本在中产阶级中流行的“跑步圣经”,但为什么要推荐呢?因为很多人借由这本书,推翻了对村上“小资”“文艺”的一惯成见,见识到他在真实生活中的面目和写作态度、生活态度。当然,这本书也很燃,当做励志读本,好过市面上动辄畅销百万的鸡汤。
夏目漱石是谁?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NatsumeSouseki) 生卒:1867年-1916年 描述:日本作家 籍贯:日本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因其贡献之大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钞上(2004年11月以前为夏目漱石,现为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 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夏目是什么意思?
夏目是一个日本姓氏,也可以作为名字使用。它的意思是“夏天的眼睛”,源于日本古代文学中的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在夏天的夜晚,人们会看到一只神秘的眼睛,这只眼睛被称为“夏目”。因此,夏目这个名字或姓氏被赋予了神秘和独特的意义。在日本,夏目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和名字。同时,夏目也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姓氏,他被认为是现代日本文学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