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大渡河时间是哪年,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横渡大渡河之时

2023-08-21 19:30:06 80阅读

横渡大渡河时间是哪年,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横渡大渡河之时?

泸定桥,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桥是一座(铁索)桥。此桥飞架在大渡河上,名叫“泸定桥”。 在红军到达泸定桥时,铁索上铺的桥板已全部被抽掉,只剩下几条铁链。红军十八勇士冒着敌人的弹雨,徒手从铁索上攀爬过去,消灭了守卫桥头堡的敌人,后面的红军战士迅速跟上从新将桥板铺上,大队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

318国道路过哪些江?

318国道第一条长江:

横渡大渡河时间是哪年,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横渡大渡河之时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横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奔腾6397千米于上海注入东海,不仅成就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气势,也构成了世界上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文明区域。三星堆的古蜀遗迹、良渚文化、苏州园林…如同一个个定格在时空长河中的历史片段,闪耀着中华文明的永恒光芒。

2:汉江,出秦岭,越大巴山,宛如一条绿丝带流淌在陕鄂之间,最终于武汉汇入长江。汉朝发祥于汉江流域,汉学、汉语等皆源于此,是华夏民族绵续干年的身份标识。

3: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流经陕、甘、川三省,在重庆汇入长江。自古以来,沿江名城重镇林立:蜀道重镇广元、春节文化发源地阆中、司马相如故里周子镇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九曲回肠的嘉陵江岸。

4: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四川盆地西部,在乐山与大渡河、青衣江汇流,最终于宜宾注入长江。岷江以其奔腾的气势,一连串起九寨沟、大熊猫栖息地、都江堰与乐山大佛四处世界遗产,承载着自然的神奇与人文的灿烂。

5: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奔腾在川西的崇山峻岭中,在攀枝花注入金沙江。历史上,雅砻江流域曾是东女国叱咤风云之地,至今雅砻江大峡谷及扎坝地区仍保留着走婚习俗,谱写着母系大家族适应荒凉峡谷的生存传奇。

6: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始于青海玉树,顺横断山脉奔腾而下,在滇川两省的山地间纵横呼啸,最终于宜宾接纳岷江而止,全长2316千米。沿江而下,藏、普米、摩梭、纳西等少数民族聚族而居,构成了金沙江瑰丽多姿的人文图谱。

7: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西藏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出国境改称湄公河,于越南南部注入中国南海,中国境内长2139千米,是亚洲第四长河。澜沧江流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藏、傈僳、哈尼等20余个民族在此纷繁交织,形成了绚丽斑斓的民族大走廊。

8: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云南后,越过国境线进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水流湍急,成为无法横渡的天堑,傈僳族人在怒江上拉起一条条溜索凌空飞渡,构成了最为惊险的人文景观。

9: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大支流,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尼洋河沿河两岸植被完好,风光旖旎野生鸟类众多,是西藏著名的黑颈鹤越冬区。

10: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长河,从喜马拉雅山北麓出发,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及孟加拉国,与恒河相汇注入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人口最密集。

以上就是自驾穿越318国道经过的江

你读过最大气的诗是哪一首?

我记得在读书课文上的一首毛主席诗词,应该讲毛主席的诗句气势磅礴的很多,但我作为一个湖北人,还是对这首诗词情有独钟,因它与湖北省有密切关联的诗,更加让人记忆犹新,个人觉得最大气,当时湖北省武汉市正在建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新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的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毛主席作这首诗的时候是在1956年6月,武汉长江大桥尚未通车,当年毛主席给我们描绘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和“高峡出平湖”(三峡大坝)宏伟蓝图均在湖北早以实现,邀请再读一遍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河南有哪些名人?

河南省的历史名人很多,我来说两个困守孤城,几乎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

这两位一个叫王坚、一个叫铁弦,一个折蒙哥上帝之鞭、一个摧朱棣兵峰于正锐,都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最有意思的是,这二位还是老乡,都是河南邓州人。

宋理宗宝祐六年二月(1258年),蒙哥吸取了之前攻南宋多次失败的教训,采取了迂回长江上游的侧击与正面进攻相结合的战略,分兵四路南下。

其中,忽必烈领一支蒙军围攻鄂州,塔察儿、李璮领兵南下两淮,兀良合台自云南经广西进攻湖南。

在此三路之外,蒙哥汗自领主力蒙军4万人(号称10万)进攻四川,准备夺蜀地后,沿顺江东下出夔门,与其他三路大军会师荆湖,直捣宋朝行在(即临时首都)临安(今杭州)。

十二月,蒙哥大军一路所向披靡,逐渐逼近合州钓鱼城,驻守钓鱼城的便是王坚。

王坚早年,曾在南宋名将余玠账下与蒙军在四川兴元、文州等地血战,深知四川地形军备特点。

当他于宝祐二年(1254年),升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时,心知蒙军必然再次进攻四川。

便以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为核心,构建钓鱼城防御体系。他征集所辖五县军民数万人,加筑从城上至南北江边码头的一字城墙,屯田练兵,还在城中开掘大小池塘、水井数十处,以备长期固守。

在他的调动下,“秦蜀之人,望风响应”,很快便形成了上可控扼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下可屏蔽重庆(今重庆市)的江防要塞。

次年二月(1259年),当蒙哥大军到达时,仰望着三面环水,山形突耸,落差高达300余米的钓鱼城要塞,蒙哥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心高气傲的蒙哥,没有听从手下绕过钓鱼城,迂回夔州东下的建议,而是派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结果他收获只是从钓鱼城城头扔下的晋国宝的脑袋。

感到遭受侮辱的蒙哥暴跳如雷,发誓城破后以屠城血洗耻辱,钓鱼城攻防战随即爆发。

为了孤立钓鱼城,蒙哥命人分兵进攻礼仪城(今四川渠县东北)、平梁城(今四川巴中西)、合州旧城(今重庆合川),又在涪州蔺市(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造浮桥、重庆铜锣峡夹江建造要塞,阻滞南宋的援军。

随后,蒙军对钓鱼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钓鱼城的东新门、奇胜门、镇西门、护国门都成了双方激烈肉搏的战场。而城北出奇门至嘉陵江一侧的一字城,更是双反反复易手的砺血之地。

但凭借着地形的优势,虽然蒙古军队攻城器具齐全,但巍峨的钓鱼城城墙却始终是蒙古军人的噩梦。

围城数月之余,四川潮热多雨的气候让蒙古人痛苦不堪,疫病逐渐在军中蔓延,虽然强悍的蒙军依旧有能力多次打退宋军的援救,但仰望坚城却让他们心悸不已。

就在此时,王坚还玩起了心理战。

一日,城外的蒙军忽然发现宋军从城头扔下几个箱子,当他们拿回营中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装的是两条15公斤的活鱼和一百多张面饼。除了食物外,还有一封写给蒙哥汗的信,信上写着:“城里有的是存粮,就算再围个十年八年也有吃的。”

看到书信后,蒙哥无比愤怒命人在东新门外堆土建台,窥视城中虚实,王坚发觉后,以城中投石机相应对,阴差阳错间蒙哥为飞石所伤,蒙古军遂撤围北还。

关于蒙哥去世的原因,历来存在多种说法,一说是督军攻城受伤所致(《合州志》);另说是身染痢疫而亡(《元史》、《史集》);还有说返程被宋军凿沉了坐船淹死的;金庸先生也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扔石头砸死蒙哥汗的是神雕大侠杨过,不过金庸先生的考证似乎有偏差,因为他认为蒙哥死在襄阳城下,哈哈!

蒙哥猝然而亡,对当时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大汗之位兄弟阋墙,展开了血腥战端。而他另一个弟弟旭烈兀正在西征途中,当他得知蒙哥去世的消息后,匆匆忙忙带兵东归,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领二万蒙军固守叙利亚。

随后在阿音扎鲁特战役中,埃及苏丹率领的马木鲁克骑兵联军大败蒙军,让蒙古人未能染指埃及,蒙古帝国西征的狂潮就此落下帷幕。

“钓鱼城之战”本身的规模并不算大,在蒙古帝国波澜壮阔的征伐史上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它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它不但延续了南宋二十年的国祚,还打断了蒙古铁骑向非洲的扩张,难怪后世有人称之为“上帝折鞭之处!”

说完了南宋的王坚,我们来说他的老乡铁弦。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感觉侄子身边没啥好人,便在北平起兵“靖难”。

建文帝派自己最信任的官二代李景隆为将,率五十万大军北上平叛。说真的,管李景隆叫“草包”都是在夸他,他简直就是个卧底。

这兄弟先是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被朱棣打的丢盔弃甲,第二年又带着六十万人来送礼,把全部辎重交在朱棣手里。

跟坚持不懈坑爹的李景隆相比,真正让朱棣难受的反倒是个文官,他就是时任山东参政的铁弦。

铁弦(1366年—1402年),字鼎石,河南邓州人,元朝色目人后裔。明洪武时期因断案果决,深受朱元璋器重,特意赐予表字“鼎石”。

李景隆领兵北伐期间,铁弦作为山东本地官吏,负责大军粮草辎重的供应。只可惜,李景隆实在太坑,将铁弦四处奔走筹集的物资,连续不断的送给了朱棣。

李景隆败退后,山东重镇济南便暴露在燕军的刀锋之下。当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指挥的少量军队,正在人心惶惶之时,负责押送粮草的铁铉火速赶到济南。

他先是与盛庸歃血盟誓相约死守城池,又四处张贴告示痛陈朱棣为逆贼,鼓舞周边壮士应征入伍共同守城。

朱棣围困济南城后,曾一度考虑以劝降的方式收服铁弦,但回应他劝降书的,是一封铁铉亲笔所写的《周公辅成王论》。

铁铉很明显是想告诉朱棣,“皇帝大位,您就甭惦记了,还是学学“还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位”的周公吧!”

朱棣也是聪明人,一看软的不灵,那就来硬的吧!结果攻城三月,济南依旧岿然不动。

建文二年(1400年)五月,朱棣命人掘开河堤,准备放黄河水灌城。铁铉眼看济南城即将不守,便想出一条诱杀之计,干脆给朱棣来个“斩首行动”。

他先派城中士绅首领来到燕军大营,跪在朱棣面前嚎啕大哭,请求不要放水灌城以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

然后又忽悠朱棣说:“朝中却有奸佞,我等皆知之,愿举城而降,请千岁入城检视。”

燕军见济南这块沟通南北的硬骨头啃下来了,全军欢呼雀跃,朱棣也有点飘飘然了。次日,朱棣带着少数亲卫走向济南西门(泺源门),城上城下的士卒见到朱棣后,齐声高呼“千岁!千岁!”

这把朱棣乐得,可他没想到,士卒的喊声就是一个信号,在济南城西门的城门里,铁弦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朱棣刚进城门,城头的千斤闸突然落下,可惜时间稍微早了一点,只把朱棣的马头切了下来。

这是士卒们的喊声,从千岁变成了杀朱棣。所幸,护城河上吊桥一时半会儿升不起来,朱棣换了卫士的战马逃出生天。

惊魂未定的朱棣回到大营气的暴跳如雷,发誓要拿铁弦的人头祭旗,但这时建文帝的南军已经威胁到燕军的后路,朱棣只能咬牙切齿的撤军回到北平。

建文四年(1402年),再次南征的朱棣学乖了,他也知道济南是块硬骨头,因此他带兵绕过济南直插沛县、徐州,突破了淮河防线后,兵围南京。

要说南京的城防比济南还壁垒森严,关键时刻又是李景隆建功。他打开了金川门,燕军一拥而入,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成了新皇帝。

朱棣夺取帝位后,回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据城死守,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铁铉被俘后,怒火难平的朱棣将他凌迟处决。

铁弦虽被朱棣孽杀,但他的忠义依旧成为美谈,即便是朱棣在日后提及铁弦时,也咋咋赞叹。

万历初年,明神宗下诏“祀建文朝尽节诸臣与乡”,特意修建了包括铁弦在内的七位建文忠臣之庙。南明弘光帝时,追赠铁铉为太保,谥“忠襄”。

度的形近字是什么?

度的形近字是渡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引导。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