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故事,历史名人故事儿童

2023-02-24 06:36:03 114阅读

徐霞客的故事,历史名人故事儿童?

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赶路的人都十分口渴。当时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梨子长的饱满水润,许多人的都前去摘梨吃,以解口渴。

徐霞客的故事,历史名人故事儿童

当时许衡也在赶路,同样口渴难耐,却坐在树下不动,没有去摘梨。当时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梨来解渴呀?许衡回答道:又不是自己的梨子,怎么能够随意摘取呢?

那人听了许衡的回答之后,笑着说他迂腐,表示现在世道这么乱,梨树应该早就没有主人了。许衡却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们的心中也无主了吗?

历史上有人活了1072岁?

人真的能突破极限活到几百岁吗?虽然目前我们生活中百岁老人还是有不少的,但是要说活到200岁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历史上竟然有人活到了1072岁,这到底是真的吗?首先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是很真实。

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很多长寿的人,例如张三丰和李青云他们活到了200多岁,在我们眼中就是长寿了,而宝掌和尚竟然活了1072岁。

历史上记载宝掌和尚活到了1072岁,他出生于公元前414年(战国时期),于657年(唐高宗年间)圆寂,他是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很多祥瑞之兆,这当然就有一些神话色彩和主角光环了,例如钩戈夫人手里握着玉钩展不了手掌,贾宝玉含玉出生,而钩戈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也是怀胎14个月才出生,而宝掌和尚出生时左手握拳而展不开手掌。

孩子七岁时,家人将他送入寺庙当沙弥,他愉快的展开左手露出了珍珠,向师傅双手合十拜礼,他的剃度师父遂命名他法号宝掌。

到这里不禁想到汉武帝的宠妃钩戈夫人,钩戈夫人天生手握拳不能展开,但是见到汉武帝却展开了,汉武帝大喜,因此成为汉武帝的宠妃。宝掌和尚后来到各地宣传佛法,先后在东汉时期到达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又前往四川峨眉山朝礼普贤菩萨,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候,宝掌法师到了古义丰郡,看到高峰林立,山势巍峨,认为有古佛住过,于是就住了下来,又听说佛图澄大师隐居终南山,所以前去钟南山询问佛法。

“来世还做中国人”值得怀疑:

唐高宗显庆二年,宝掌和尚已经是1072岁高龄了,他向徒弟说希望他下辈子还来中国,也嘱咐徒弟在自己死后会有高僧来将他的遗骨迁回印度,希望他的徒弟不要阻拦。《峨眉山志》《五灯会元》《浙江通史》等书中都有有关宝掌和尚的事迹记载,但是都是野史记载,正史中很少有涉及。

而古代对于中国的定义和现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古代的中国都是指“中原地区”才是中国,如果宝掌和尚说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一样,那是不是更令人震惊呢?其实我觉得宝掌和尚能活1072岁有很大成分是杜撰的。

而宝掌和尚之所以可以“活”到1072岁,并不断为后人记载,除了是历史的趣谈之外,还有以下原因在里面,以下请听搜史君细细道来:

一、唐武宗灭佛对佛教产生了重创,借宝掌和尚长寿的故事重新宣扬佛教

唐宪宗在凤翔法门寺迎接佛骨舍利,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佛教狂热,僧尼数量持续增加,加重了国家的负担。而唐武宗登基之后,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处理捣毁了佛堂,兰若,还杀害僧人,更不允许寺庙建庄园,买卖奴仆,对寺庙有了诸多限制,整个长安城只允许保留4座寺庙,每座寺庙留10人,可以说极大的限制了佛教,直到唐宣宗登基才停止灭佛运动。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使26万僧尼还俗并成为国家纳税者,拆除寺庙4600余所,并且没收寺数千万顷良田,可以说是对佛教的重大打击无异于一场少有的浩劫,而宝掌和尚长寿活到了1072岁,可以借此好好宣传一下佛教,在百姓心里提出“信佛可以长寿”的暗示,从而恢复一下佛教的活力。

说白了其实就是“造神计划”,造出来一个“神人”而达到某种目的。

二、相比现代人天天蹦迪857,宝掌和尚恪守寺庙戒律,简直生活规律多了

因为他出生时佛陀已经入灭九十多年了,所以他没有机会能够亲自听闻佛陀的言教,因此在寺庙中更加苦心专研佛陀宣讲的经、律、论三藏,在大慈恩寺的十余年中日复一日坚持诵经,生活极其规律,相比现代人天天蹦迪857,宝掌和尚简直规律太多了。

虽说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慢慢剥夺人的健康,虽然宝掌和尚生活规律,但是现代也有生活规律的人,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活过300岁(300岁都是多了,150岁就是一大关),而宝掌和尚活到1072岁除了让人佩服与惊叹之外,更多的还是不解。大家相信宝掌和尚的事情吗,看完宝掌和尚的一生确实充满了神奇,虽有史书记载,却也是一些野史,正史很少记载,所以真实性不高,即使一个人在“自律”生活习惯再规律也不可能超脱自然,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那就说明“宝掌和尚”很有可能是“外星人”他的生命维度和“地球人”不一样,而他的到来是为了给地球人“传道”虽说这个说法脑洞有点大,但是却也比一个正常人能活1072岁要好接受的多。

我是搜史君最后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别忘了点个赞加个关注哦!

有没有一本书读完之后?

大抵我会提《人生海海》,特别是此书里的主人公,他的复杂形象特别能让我对那句书中表达的名句和意味深刻,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很能体现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阴暗面。

《人生海海》是作家麦家所写的“回忆”系列中的一部著作,作品中的“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上校的转变,从中慢慢了解到上校的些许过往和隐痛。

这是一部英雄悲剧的纪实,也是一部反映时代黑暗的历史著作,在这部著作里,灵魂和肉体将上校蒋正南的三种人格剥落得干干净净,也将时代那些小人物和历史背景下相互映射的悲剧细细道来。

《人生海海》讲述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一个与生活和解的故事。上校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秘密,却让他自己作茧自缚,这个秘密有关于灵魂和肉体,也是体现上校的“三重人格”的催化剂。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适用于很多文体,也适用于《人生海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三个重点,即“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个层次与个人心灵的意识有关,并且相互和谐配合。在灵魂与肉体的经历上,上校的自我、本我和超我都有不同的表现深度,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发现时代对人物的人格影响和人格具象化。

一、“本我”人格——上校的情感空白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这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底层、最隐秘的一部分,这个人格与个人的欲望有关,而且是最原始的欲望——性 欲望

在《人生海海》中,上校的秘密就与性有关。上校当木匠时被选上当了兵,父亲去世时回来料理后事,老保长为他设宴送行,就在这时上校受原始的性欲望一时冲动睡了老保长的女人。这个时候的上校年轻气盛,本我人格占主导,由着原始冲动主导着自己的行为准则。一时的犯错使他的醉酒醒了过来,上校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在后来带老保长去上海补偿他。经此一事之后,上校没有再犯过类似的错误,“本我”人格开始相对健康地成长。

但是,这个时候的转折点出现了,打破了上校的“本我”人格,并造成了他的情感空白。情感空白就是个人受教育而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当兵的那一段时光,上校有一个屈辱的秘密,和性有关,而这个秘密就是造成情感空的原因。在经历被女鬼佬(日本人)对自己身体的争夺和肚皮上刺字污辱的事之后,上校对情感上的欲望一下子变得恐惧,情感陷入了空白和畏惧,因此他即使是遇到心仪的人也不敢相伴,不敢在与性有关的感情上有什么举动。

上校是一个只有母亲的人了,亲情上本就寡淡,母亲又经常求神拜佛,没怎么理他,又受大脑的理性认识,上校认为自己的肉体很脏,感情上强迫自己忽视本我的欲望,在回到老家后只跟两只猫相伴,不问情感事。在历史时代的冲刷下,上校的“本我”人格被过往的经历掩盖,进而带来情感上的空白。然后,本我人格突破了限制,上校的心智退化到孩童阶段,原始欲望就被减弱了,甚至是到了一个“无”的地步。

情感空白是上校的“本我”人格受到刺激的一种明显表现,这分明体现了时代下人物的命运挫折和英雄悲剧。

二、“超我”——上校的精神折磨所谓超我,就是被道德规范的自我,属于精神层面。超我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按社会准则行事。因此,上校虽是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肉体,但社会伦理规范着他,他始终无法坦然面对过往。

上校先是被诬陷成鸡奸犯,又被众人的八卦欲给逼疯,这其实是社会典范的一种制约,制约着他的内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人都痛恨入侵的敌人,可上校却以身体侍人,他深知这是不为人所容,也为此备受精神的折磨。上校被诬陷成鸡奸犯都不为所动,却只有自己的秘密最折磨自己。

“超我”的人格处于个人内心的潜意识中,也就是精神方面。上校借以养猫一事其实是在治愈自己,所以猫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有了猫,他的“自我”人格才能慢慢恢复正常。在上校的潜意识中,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与女鬼佬打交道的经历是不耻的,所以才会死守这个秘密。社会上的对错尚有界限,上校也有自己的禁锢,那就是肚皮上的刺字。

这种人格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刺字不能被发现。在这样的提醒下,他才会近乎疯了去伤害小瞎子,而这又成为他的另一种精神折磨。上校向来待人友好和善,即使被批斗也一直眼里有光,对所遭受的伤害都无动于衷。可唯独那一句刺字是他的弱点,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精神折磨,加之老瞎子及一干人等想当众揭开这刺字的秘密,才让他的精神到达了崩溃点——疯了。

“本我”人格造成情感空白,“超我”人格造成上校的精神折磨,甚至是精神崩溃。

三、“自我”人格——“本我”与“超我”的崩溃所谓自我,就是与意识有关。“自我”主要考虑的是安全,在《人生海海》中,主要体现上校心灵的自我保护,“自我”人格主要是保护的是他心灵的安全。

在灵与肉的精神折磨下,“本我”与“超我”的人格崩溃,自我意识变得溃散,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上校变疯了,变得不谙世事,不懂情欲,这就是“本我”与“超我”崩溃后的最终结果。

疯了的状态,其实是上校追寻的真实的自己。人的潜意识总会试图忘记一些痛苦的事,对于上校来说,遗忘就可以当做那些经历从未有过。当精神折磨到了一个顶点,即被人当众上台揭开自己的秘密时,“超我”人格激发了上校内心最深的欲望,那就是忘记,忘记的结果就是发疯。

“自我”人格是上校心灵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既想保持意识清醒,又不想被别人发现自己那些过往,所以宁愿是死也不愿被揭开伤疤。在充满窥探欲的社会和时代,上校终究难逃心灵的崩溃,是这个世界和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施压的折磨,击垮了上校的“自我”人格。

文/守护karrie

用笔来演绎人生的精彩,用字来填补生命的空白

总结归根结底,上校的三重人格的具象化是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同灵魂与肉体有关,并且深深影响了他的人格变化。时代也影响着个人的人格发展,是当时动乱的时代让上校有着灵魂与肉体的折磨,也是这样一个时代摧毁了一个英雄。

三种人格是个人身心健全的重要存在,上校由情感空白到精神折磨,再到意识的溃散,是人格系统崩溃的过程,英雄的人生悲惨就悲惨在这里。

也正是通过对这个悲惨英雄的描写,才更体会到时代交错下,小人物的成长和生活的意义。

世界著名探险家和他的作品?

有新航路开辟时的麦哲伦、达伽马、哥伦布,阿蒙森、张骞、玄奘、徐霞客、刘雨田等等。

1.麦哲伦的故事

麦哲伦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另外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由于他的阵亡,使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机遇。

2.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3.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张骞回来后,使大汉皇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4.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

他的几部作品已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主义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

蝴蝶泉的故事主要内容?

《蝴蝶泉》是明代文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到了波罗村,并去了其西边的山脚下的蝴蝶泉的故事。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镜。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故事非常有意思。值得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