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历史上面真的有朱元璋么

2023-08-20 12:30:19 81阅读

朱元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历史上面真的有朱元璋么?

朱元璋是明朝的明太祖,明朝的建立者。

朱元璋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历史上面真的有朱元璋么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2]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3]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来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前言

要论朱元璋是如何成长的?我们就要把它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这是处于一个元末的时代,注定兵戈相见、战乱纷杂。

出身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三代贫农家庭,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哥哥和姐姐了。一家人靠着租田种地的人虽然贫苦,但也算苦中作乐。

天灾

在朱元璋16岁时候,一场蝗灾改变了这一切,他的父亲、兄妹、母亲相继而死。把朱元璋推向了人生的低谷。一时间失去至亲至爱,再也无人关怀,这件事搁在任何一个成年人身上都很难接受,更何况是一个16岁的未成年少年。

但是没有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元璋只能是自己去负重前行。也许是一时间失去很多亲人,让朱元璋想要寻求内心的安慰,于是就找到了一家名叫黄觉寺的寺庙去当和尚,希望能找寻心中的宽慰。人们不是都说吗?和尚和尚,与世无争:和尚和尚。普度众生。

但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蝗灾严重到如此程度,不仅是他一家遭殃,诺大的寺庙也已经是吃不饱了。后来他就下山,成了一名游方僧。一边划斋饭(其实和讨饭无异),一边游历各方、增长见识、寻找机会。

人祸

有一天当朱元璋回到寺庙时,收到了他的死党汤和的来信,让他和自己一起去起义当红巾军(元末起义军)。不知道哪个多事的人,就把朱元璋给告密了。本就是多事之秋,朱元璋被逼无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决不能留在寺庙,等着官兵来抓他。于是在他卜了一卦之后,卦象大吉后他就决定去找自己的死党,参加红巾军。

转折

参加了红巾军后,朱元璋经常打胜仗被红巾军的头领郭子兴赏识,提拔为了亲兵九夫长。后来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是个难得的人才,必须得为自己所用,就抛出了橄榄枝,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这成了中原战的人生转折点,和首领搭上了亲戚关系,注定能有一番作为。

发展

后来在朱元璋在为郭子兴招兵买马的途中,挖掘了自己的淮西二十四将,作为自己的直接下属。这二十四将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平定元、打太平、攻集庆等等,已经成为了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而且各个身怀绝技个个有特长。后来又在攻打滁州的时候,得到了像李善长这样的谋士和一些其他的擅长作战的士兵,给自己的部队又如虎添翼般的增加了发展的资本。

崛起

在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后,朱元璋攻下了集庆后来改为应天,作为自己的老巢。但是他在这里南京之后就发现腹背受敌,周围有一堆的敌人在等着他去个个击破。比如说东边有张士诚,西边有陈友亮,南边有陈友定等等。在考虑到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他经过分析先与陈友亮进行展开了为期数年的争斗。终于在鄱阳湖大战之后战胜了陈友亮,打败了最可怕的对手。后来又收拾了张世成,陈友定等人。到了公元1368年,南方基本是掌握在朱元璋的手中。

同时他又大举兴兵北伐,从山东打到河南再打到元军的老巢,无疑,这场北伐以元军,战败而结束(朱元璋称帝后)元朝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从此朱元璋再无对手。

高潮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现了他从布衣到皇帝的华丽转身。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我将继续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回答。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朱元璋是汉人吗?

朱元璋是标准的汉人。

这是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太祖朱元璋老年画像。

市面上流传的那些丑如外星人,所谓朱元璋“真容”画像,多是清代伪作。

一些道听途说的关于明太祖朱元璋是少数民族的传说,都找不到真正有效证据。

朱元璋的家庭出身历代都是汉人贫民。而且他在《谕中原檄》明确提出“驱逐胡虏”,胡虏中包括蒙古和色目人。如果他是色目回人,岂不是自己也在被驱逐之列?

此事史书记载明确,无作伪可能。如果不信正史,只信“地摊文学”的说法,那就随你高兴就好😄。

朱元璋的宗教信仰为佛教,兼信道教,支持和巩固儒学,打压仗以起家的白莲教。

实际上朱元璋既没有搞伊斯兰的政教合一政权,也不支持任何宗教发展。

其子明成祖朱棣,崇信道教真武大帝。

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

并大兴土木在武当山建立庞大的八宫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等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道教圣地,真武大帝的信仰达到鼎盛,遍及全国。

如果对民族宗教、信仰传统略知一二,就会明白,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俱是真正的汉人。

大明国号来源:

在20世纪40年代,吴晗先生考证是大明的名号出自明教。这一观点随《倚天屠龙记》的风行,而广为人知。

但按朱元璋的正统解释是来自《易传》。

元朝国号来自《易传》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明朝国号来自《易传》的下一句,“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意为大明朝乃是接替大元朝的正统王朝。

大明王朝从未制作过官方国旗。

“日月旗”是明朝商船看到西洋葡萄牙人、荷兰人商船上都悬挂国旗,用于海面上作区分,于是就自画了“日月旗”来表示自己是来自大明。

其与南洋伊斯兰诸国的星月旗毫无关联。

而郑和下西洋是带着明成祖朱棣的政治使命,据说是寻找建文帝。虽曾远至麦加,但跟伊斯兰诸国无关。

而建文帝也未在麦加留下过任何踪迹,说他曾去麦加朝圣,并无证据。

朱元璋部下不仅有回族官员,还有不少蒙古靼官,这是作为大国之主应有的胸襟气度。

朱元璋是少数民族的说法,都是来自某些民间传说,找不到任何可靠资料证明。

而今是民族大团结时代,也无须在明太祖的民族成分上,纠结不休。

朱元璋为何会有百万子孙?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由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登上皇位的人。(汉高祖刘邦好赖也是一亭长)

朱元璋功德无量,赶走了由蒙古人统治的时期,恢复了汉人的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

朱元璋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我们且不说女儿的后代。

他这26个儿子在当时被封为藩王,世代享受国家俸禄。也就是说你什么也不用干,生下来就有饭吃,还比这个封建社会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活得都好。可谓享受荣华富贵,衣食无忧,风光无限。

更何况在封建社会,乃是一夫多妻制。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能够嫁入皇亲国戚,所以哪怕是小妾,也得挤破了头,还得有姿色才可以入选。

这些皇家子嗣每天衣食无忧,又不用像皇帝那样考虑那么多的国家大事。闲来无事,自然要多多养育后代了。毕竟古人认为多子多福嘛。

于是,在一代的时候一个人,二代26人,那么到三代的时候就是几百人。这个时候可想四代,五代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会呈几何式的增长。所以,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后代多达几百万人!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也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数字,毕竟当时有没有计划生育。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2的次方表

1 : 2 、2 : 4 、3 : 8、 4 : 16 、5 : 32 、6 : 64、 7 : 128 、8 : 256 、9 : 512、 10 : 1024、 11 : 2048 、12 : 4096 、13 : 8192、 14 : 16384 、15 : 32768 16 : 65536 、17 : 131072 、18 : 262144、 19 : 524288、 20 : 1048576 、21 : 2097152、 22 : 4194304、 23 : 8388608 、24 : 16777216 、25 : 33554432 、26 : 67108864、 27 : 134217728 、28 : 268435456、 29 : 536870912 、30 : 1073741824

到三十次方时居然高达十亿多,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就像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第二天翻倍一样。越到后面越可怕。

朱元璋的后代也是一样的,用一个可怕的方式增长着。

你们怎么评价明太祖?

对于朱元璋这个人历史上褒贬不一,更多人把他归类至暴君,原因也就是滥杀功臣,明初四大案,牵连过多的原因。今天小编就为您讲讲史书记载上的朱元璋吧。

朱元璋为谋生计,做过和尚要过饭,多年的江湖游历让他胸有抱负。从最初的濠州城从军,到一手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帝国管理系统,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制度。

首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很少。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民间百姓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也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所在。

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和《大诰》一书,其中《大诰》被朝廷广为推广。原因是《大诰》采用了案例和故事的手法,这些案例个个有名有姓,生动具体。老百姓吃完了饭可以当休闲读物来看。

把犯人的罪行和处罚方式写入《大诰》,并起到警示作用,实在是一种创举。老百姓可以当休闲读物来看,就如同今天我们喜欢看破案故事一样。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普及了法典,也有效地解决了老百姓识字的问题。不管这种方法是否有效,毕竟是做出了尝试。

朱元璋憎恶官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自己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这也就是后来明朝建立初期,对涉嫌贪墨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镇压的原因之一。朱元璋曾经颁布过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 两以上银子者,立杀!无论何朝何代,60两银子都不是什么大数目,这个命令显示却彰显出朱元璋肃贪的决心。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

明朝初年,所有衙门中必须设立土地祠。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是用来威慑贪官的。明朝官员因为贪污,被处死后,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

中国历史上凡出身贫贱的皇帝都杀功臣,出身越高反而不会滥杀。对于朱元璋这类贫贱出身的皇帝来说,既然自己制定了规则,只要他自己觉得合理就可以。谁敢触犯规则,必然赶尽杀绝。这也就是“明初四大案”为何牵连众多官员的原因。

明初四大案之,“胡惟庸案”中,朱元璋处理的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把它列为朋党案来理解。胡惟庸拉拢朝臣,铲除异己,此案虽然牵连过多,被斩官员及家属一万多人,但也都仅限于与胡惟庸案有关的一干人等和家属。所以根本谈不上冤案。

明初四大案之“郭桓案”中,中确实存在着官员贪污的问题。只是“郭桓案”牵涉官员之广,影响之大在贪污案件中确属罕见。此案一共杀掉了三万余人,算得上是把朝廷上下一扫而空了。

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中,确实也存在贪污和渎职的问题,明朝立法中规定:地方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才能封账,如果账目对不上,就必须重新填造。所有重修账册必须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

“空印案”中,从地方到省里,再到中央对账的过程中,因为账目对不上,导致经办官员带上预先备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来对账。这就导致底层官员贪污国库银,而官员们集体营私舞弊最终被朱元璋察觉。

要说明的是,“空印案”中,所杀官员上万人,因为朱元璋处理的只是掌印的官员,对副职他并未杀掉,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朝廷法度使用官印,所以并不冤枉。

明初四大案之“蓝玉案”中,公正的说,蓝玉狂妄不法是有实据的。蓝玉作为元帅,侮辱元顺帝的皇后,导致其自尽,十分不得人心。判定其“谋反”,也仅仅是因为蓝玉不经皇帝圣旨,私自在军队中任命亲信官员,培养自己的势力。

史书上记载,最终蓝玉招认,承认自己狂妄不法意图谋反的罪名。同党共一万五千人被处斩,蓝玉本人被灭族。

总体来说,纵观朱元璋一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收复燕云十六州,建立大明王朝,功不可没。小编感觉朱元璋其人,能力超群,归类于暴君,确实有点冤枉。应该属于固执和偏见类型的君主,这也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

本文为小编自己收集资料并手敲输入而成,原创回答希望大家尊重。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留言,期待和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