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区别是什么,日本为什么不能接受女天皇
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区别是什么,日本为什么不能接受女天皇?
这个问题问反了吧!事实上,日本古代不担接受女天皇,而且在“万世一系”的日本菊花王朝历史上,还先后出现了八位(共历十代)女天皇之多。
1、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推古天皇,原名额田部,日本第33代天皇,也日本历史上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是钦明天皇的之女,长得姿色端丽,后被自己同父异母兄敏达天皇看中,成了他的皇后(这乱伦关系倒是很符合日本)。公元592年,权臣苏我马子将崇峻天皇暗杀,拥立推古天皇(额田部)即位。
推古天皇时代,是古代日本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她在位36年间,以圣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史称“推古朝改革”。
2、皇极天皇/齐明天皇(642年-645年,655年-661年在位)皇极天皇,日本第35代和第37代天皇,又称“宝皇女”。公元641年,由于去世的舒明天皇没指定继承人,菊花王朝陷入长时间皇位之争。后来,在各方势力妥协下,“宝皇女”被推为天皇。
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不久,皇极天皇让位给同母弟轻皇子,即孝德天皇。后来,孝德天皇去世后,宝皇女于655年再度即天皇位,后世称之为齐明天皇。
3、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持统天皇,原名鸬野赞良,日本第41代天皇。公元657年,鸬野赞良嫁给自己的叔叔天武天皇为妃。天武天皇去世后,她开始临朝称制。公元689年,在其子草壁皇子逝世后,鸬野赞良于次年即位,成为持统天皇。
巧合的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跟鸬野赞良是同一年即帝位的。载初元年(即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神都(洛阳),中国历史也迈入了女皇时代。
4、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元明天皇,原名阿倍皇女,日本第43代的天皇。阿倍皇女是文武天皇之母,由于文武天皇早逝,于是在公元707年即位,成为元明天皇。
5、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元正天皇,日本第44代天皇。她是上述的元明天皇之女,文武天皇的姐姐。公元715年,元明天皇让位于她,成为元正天皇。
6、孝谦天皇/称德天皇(749年-758年,764年-770年在位)孝谦天皇,日本第46代和第48代天皇。她是圣武天皇之女,由于圣武天皇的儿子在他之前就相继去世,所以她被立为皇太子。公元749年,圣武天皇让位给孝谦天皇。
公元758年,孝谦天皇因需要照顾皇太后,遂让位于淳仁天皇。公元764年,淳仁天皇被废,孝谦天皇再度即位,改称为称德天皇。770年,称德天皇去世,终年52岁,终身未嫁。
7、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明正天皇,日本第109代天皇,后水尾天皇之女。公元1629年,后水尾天皇因接连遭受“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的侮辱,于是将皇位让给当时只有5岁的明正天皇。公元1643年,考虑到自己的异母弟素鹅宫亲王已有11岁,明正天皇将皇位让给了他。
8、后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后樱町天皇,原名智子,日本第117代天皇,也是菊花王朝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位女天皇。她是樱町天皇之女,而樱町天皇育有一子二女,他去世后,其子桃园天皇即位。可桃园天皇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而其独子英仁亲王当时只有5岁。于是,时年23岁的智子暂代天皇,成为后樱町天皇。
公元1770年,后樱町天皇让位给英仁亲王,即后桃园天皇,而自己则以太上天皇之身份辅政。公元1779年,体弱多病的后桃园天皇也去世了,和自己的父皇桃园天皇一样,也是活到22岁就归天了。
此后,后樱町天皇继而又拥立年仅9岁的光格天皇即位,自己则继续辅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为什么天皇在众多日本将领中选中东条英机为内阁首相?
畅谈历史风云,看惜花讲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是一场全世界人民的灾难,让无数的家庭毁于战争,人性各种的丑陋面孔彰显得淋漓尽致。其中尤为日本法西斯最为猖獗、可恨。而在日本征战朝鲜、中国等后随着战争的进行世界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
日本在先后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大部地区后,由于快速的进军让日本的战争线被无限制的延长。面对占领区人们的反抗与偷袭,让本就脆弱的日军补给线,变得更加不堪。而随着战争的消耗让日本政府的经济变得泥泞不堪。政府的各类税收都无法应对现有的战争开支,在中国面对着占领区的用兵都举步维艰,而在短时间内,无法战胜、从战争的泥潭里脱身。让日本不得不改变以为的战争策略。
战争的各种不利,与现实的各类物资短缺、如:石油、钢铁、橡胶等其他军民物资。让日本捉襟见肘,一筹莫展。本想北进军苏联,一场诺门坎战役,让入侵苏联的日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重装备损失87%。而苏德又签订互补侵犯条约,使得日本北进几乎完全失败。
面对北进无望,现有占领区又无法快速取胜。国内的经济压力,各类军事物资短缺等情况下。想要快速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向英美开战,实行南进计划。面对军方都不愿意得罪欧美等国的政治形势下,作为政府首相的近卫文磨也进行辞职。等等局势下,就造就了东条英机这个战争罪犯的疯狂。
总之,从国际形势、本国内部安定、最快速摆脱危机等等让战争继续下去。造就了东条英机的上台与就任。
喜欢惜花的回答吗?喜欢就请关注一下!谢谢!
为什么日本叫首相?
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内阁首脑的中文通称,如英国、日本的内阁首脑。只是首相的产生方式各有不同罢了。
在日本,首相又被称为内阁总理大臣。
但某些非君主制国家政府首脑也沿用这个名称,臂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72年以前政府的首长也称首相,亦由最高人民会议产生,负责召集并领导内阁会议。
总理,绝大多数都是共和制国家的政府首脑,只是有的总理听命于该国总统或主席,有的总理的权利则高于该国的总统或主席。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宪法,就有什么样的组织架构。
泰国虽然也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总理亦是由民选而来,即便泰国军方经常将民选总理赶下台。我们之所以称泰国政府首脑为总理,完全是习惯使然,最开始就这么称谓,之后也就没必要改了,除非人家正式提出修改,但从来没有国家这么做过。
臂如都是汉字,咱们管美利坚合众国叫美国,而日本却翻译成米国。”美国”这名字多好听啊,虽然最近表现的特别臭美,但也比”米国”强百套,就好像美国只产大米和小米,不产小麦和大豆高粱似的。
其实咱们中国人对自己的家人称呼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地方管父亲不叫“爸”,叫”爹”。陕北人管父亲也不叫“爹”,叫“大”(拼音二声)。凡此种种,皆是约定成俗的沿袭而已。
不管是首相还是总理,总而言之,表面上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事实却是这个国家说一不二的“真皇帝”。只是这个“皇帝”不能当个没完没了和子嗣相传,但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
德国总统在德国是什么地位?
德国总统表示,我就是个吉祥物,有名无实!
在德国,总统的地位是很高的。首先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总统乃是德国的正儿八经的国家元首,代表着全体德国人民,妥妥的德国第一公民。其次从职权范围来讲,德国总统也是联邦妥妥的第一人,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他都是德国的门面。
对内,总统享有联邦的最高权力。他有权任命联邦政府、法院以及军队里面的各级官员,有权罢免总理,甚至还有权解散议会。
对外,总统则是可以代表整个德国联邦。他可以代表德国同外国缔结条约,签发国书以及派驻或者接见使节等等。
那么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德国总统的地位如此崇高,那么为何他在国际上却好像没什么存在感?甚至于有不少人都还不知道,原来德国还有总统这么一个职位。
一般提起德国的领导人,我们更多的都是会想到德国总理,比如曾经的小胡子,还有现在的默大妈。没办法,德国总统在国际上的出镜率太低了。一般只要遇到那些需要领导人出席的重大场合,德国派出的基本都是总理,而不是总统。
你看这些年,一般只要是需要有德国的地方,都能见到默大妈的身影。即便是出访国外,那也是默大妈跑得比较勤。所以当前只要提起德国,总理默大妈的名字必然是首先映入我脑海的那一批,至于说德国总统嘛,我都快忘了他是谁了。
那么这就很奇怪了,德国总统明明是国家元首,却还没有总理这个下级来的有存在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只能说以前年纪小不懂事,总以为每个国家权力最大的就是总统,就像普大帝那样。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总统里面也有打酱油的。
事实上,这还是与德国的政体有关系。当前德国的政体是议会共和制,遵循的乃是“议会至上”的原则,即国家的权利主体是议会。至于德国政府,或者是德国总统,他们都只是为议会所服务的。
因为议会的议员是由德国民众推选出来的,他们才真正代表着德国民众的意志。那么也就是说,议会作为德国民众的意志载体,他的权力至上,及代表着德国的民众在主导这个国家。德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采取这样一个政治体制,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在德国,联邦议会才是真正的享有最高权力,一切与这个国家相关的决策和法律,都是需要通过联邦议会来进行抉择的。
而议会行驶权力的手段也很简单,那就是投票。其基本上还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为主,然后再加上一些诸如“半数不决”,“四分之一提案”、“三分之二通过”等等具体的议定标准,最终构成了德国联邦最高权力中心的决策体系。
所以说,议会是一个按票说话的地方。谁能在议会拥有更多的席位,那么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所谓的大选,并不是简单的选某一个人,而是政党在争夺议会席位。一般来讲,如果某个党派能够在大选里面得到超过半数的议员席位,那么这个党派就能够成为执政党。
而这个党派的党魁,便能够凭借自己在议会的票数优势,出任联邦总理,组建内阁,也就是当前这个国家的行政领导班子,去具体执行自己主导下的议会决策。
总的来说,议会制共和制和君主立宪政体类似,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政府总理掌握实权,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虚位元首制。一般而言,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基本是全民普选产生,而政府总理却要靠议会大选来产生。
所以单从职权角度而言,德国总理才是德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因为他的背后站着大半个联邦议会。作为德国联邦政府的首脑,他实际享有德国的最高行政权力,除非议会不给过。
相比之下,德国总统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了,虽说他是德国民众选出来的国家元首,但是背后却没有议员的支持,更缺乏实际权力,其更像是一个礼仪性的职位。
如果翻开德国的法律,你会发现,德国总统这个职务只是表面风光罢了。虽说联邦法律赋予了他诸多的职权,但是也给予了很大的限制。
比如这一条:
联邦总统之命令须经联邦总理或联邦主管部长副署始生效力。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德国总统想要行使权力,那就得需要底下的总理或者部长签字才能生效。
换句话讲,德国总统想要干点啥,那得需要总理或者部长的同意才可以。只要是总理不点头,德国总统啥也干不了,人家叫他干啥,他才能干啥。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总理的建议下,签一下字,搞搞接待,走个过场流程。所以德国总统这个职位,其实是个虚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当然了,这还不算完,德国法律还规定,德国总统不能去兼任政府官吏,也不能参选联邦或各州的立法机关议员。这也就意味着,连基本的行政权力和投票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别看总统表面是第一公民,但实际的上的权力,还比不上一个政府部长或者联邦议员。毕竟人家部长能够具体管事儿,底下有着一大批干活的人。而议员则是拥有在议会上发起提案和投票的权力,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德国总统没有实权就算了,风险还不小,稍有不慎就得挨怼。比如他如果在职期间,跑到其他的机构干了兼职,或者从事了其他的盈利性行业工作,那么就属于玩忽职守,议会是会对其发起弹劾的。
弹劾的程序也不复杂,三分之一及以上的联邦议员同意就行,而在表决过程中,只要赞成人数超过三分之二,这位总统可就得下课了。
从这一点来看,德国总理如果想要收拾德国总统,那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在议会,大部分都是自家人,他只需要找到总统违反联邦法律的证据即可。
所以,总的来说,德国总统职务和地位虽然要更高,但是却缺乏实际权力,负责的都是一些流程式工作,纯属打酱油的角色。相较而言,德国总理作为德国联邦政府的首脑,以及议会执政党的党魁,才是德国真正的掌舵人。如此一来,德国总统的存在感不如总理,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既然德国总统如此的没有存在感,还留着它干嘛?直接就让总理一肩挑不就行了,这样又能节省一笔不少的开支。
事实上,德国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有实权的总统,或者是总理一肩挑的情况,但是效果似乎都不怎么好。比如说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就是总统说了算,其权力甚至于可以凌驾于议会之上,结果差点变成了一个人的独裁。
而到了小胡子上马的时候,总理直接就开始大包干了,那时候德国总统和总理是一个人,知道的人就挺多。但是结果德国差点因此陷入万劫不复。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教训,德国才走起了议会共和制的道路,以此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其实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面子问题,德国总理是执政党党魁直接出任,无需经过全国民众的认可。而是总统不一样,他是由联邦议会和各州议会的所有议员集体选出来的,议员代表民众,即代表德国总统乃是得到了德国的全体民众认可,能够代表德国的全体民众。
德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显然是需要这样一个民选的国家元首,来作为全体民众的意志载体。
此外,在合法性上,总统的存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德国总理只能代表执政党,而不能代表整个国家或者议会。这时候就需要有人作为代表,去赋予这一届政府相应的职权。
总统因为是代表全体德国民众意志。那么由他去代表德国赋予执政党和总理组建政府内阁的职权,就间接代表着这个国家是由德国民众在直接统治,如此一来才称得上是合理合法。
看得出来,德国总统的存在,就有些类似英国女王,其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有胜于无的吉祥物,所以其一般由德高望重声誉较好的人担任。只不过,英国女王的存在感,可要比德国总统大多了。
没办法,德国总统的任期太短了,一届就五年。而英国女王则是终身制,至今已经当了大半个世纪了,儿子都被熬成糟老头了。所以,吉祥物当的时间够长,你也会知道的。
当然了,没有存在感的总统也不止德国一家,像印度的总统、新加坡的总统、意大利的总统、以色列的总统……一般人都不知道。
总而言之,大家记住一条结论,德国总统没有实权,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那么德国总理的工资高还是总统的高?
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多少都略知一二,德国的政治家相对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工资是绝对有一个其他国家领导人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惊人数字。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的月薪是17732欧元,外加将近1000欧元的地方补贴和职位津贴。而收入最高的是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尽管他更多的是肩负象征性的使命。在联邦总统的网站上可以看到,施泰因迈尔比联邦总理的收入高10%以上,包括附加补贴在内每月薪水总共19719欧元。各联邦部长每月薪水包括各种津贴在内总共15000欧元。所有这些高级政治家的收入都包括基本薪金和各种津贴在内。其数额是根据联邦部长法第11条对公务员薪水的规定决定的。此外,联邦总理府每年还有一笔兼任联邦议员津贴,其中总理可获约12271欧元,其它各部部长分别约3681欧元。虽然根据规定联邦总理的收入少于联邦总统和联邦议长,但实际上联邦总理默克尔掌握着德国最大的政治权力。与其它国家的首相总理相比,默克尔的收入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根据统计门户网站Statista 公布的数据,默克尔的收入肯定处于中高水平。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