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怎么死的,有没有赞美虞姬的歌曲

2023-08-16 12:15:04 83阅读

虞姬怎么死的,有没有赞美虞姬的歌曲?

歌名:火蝶·虞姬赋

作曲:绯羽怨姬混缩

虞姬怎么死的,有没有赞美虞姬的歌曲

作词:占心师

演唱:冰弦

念白:

虞美人三千笑

最后一笑最骄傲

诀别夜 我舞成 火中妖

千年间 戏文里

唱了一遍又一遍

那夜红衣红颜 生离死别

唱:

跪坐城墙边 听四野楚歌唱遍

你紧握断剑 擦去唇边的血

任狂风猎猎 将黑色披风掀卷

身后残旗硝烟遮天

镜中红衣红颜 是扑火的蝴蝶

我抬手抚你沧桑的脸

相伴二千九百二十一个日夜

让我最后为你再舞一阙

帐外月中天 我手握最利的剑

我折腰盘旋 红袖翻飞舒卷

我舞步轻点

上一步踏在人间 下一步碎落在黄泉

美人三千笑

最后一笑最骄傲

让鲜血在长剑上绽放

这一刻 你是我一个人的王

我愿意 为你拥抱死亡

诀别的舞蹈 我化为火中的妖

你的泪是我最美的陪葬

让我用生命成全你的荣耀

最后一笑 灼灼桃夭

独白:

再见

我爱你

我经常听 呵呵

为什么有喜欢虞姬的人却没人愿意做虞姬?

为什么有人喜欢虞姬,但是不愿意做虞姬?

情义无价,分享看法。

虞姬是幸福的,她遇到了真爱自己的项羽,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

自古男欢女爱,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真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这句诗,体现的含义也是真爱。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古人在遇到爱情,对追求真爱,渴望拥有真爱所流传的故事。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爱自己的人,自己又爱的人,两个人能够在一起比翼双飞,这是所有人对爱的渴望。

这是所有人喜欢虞姬的真正原因。

虞姬又是一个悲情主角,她虽然和项羽相亲相爱,但他们的结果非常悲惨,这是所有人不愿意遇到的结果。

人们对追求爱情幸福的期望值非常高,都希望遇到一个自己心仪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一起走过浪漫多彩的人生,实现双宿双飞、子孙满堂、白头偕老,最终颐养天年。

虞姬的人生结局,却是与心爱的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所困,虞姬选择自杀,与心爱的人一起惨死在乌江边上。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惟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何其悲凉!能够和心爱的人死在一起,对虞姬来说,虽是悲惨的,也是幸福的。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恰恰就是虞姬的写照,而谁希望有这样的人生结果呢?

这就是任何人不愿意做虞姬的真实原因!

情义无价,真诚分享,感谢有您。

项羽之死中项羽唱的虞姬歌?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垓下歌》楚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是否一生只爱虞姬一个人?

项羽二十四岁和叔父项梁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当初项羽为解钜鹿的赵国之围,由于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杀了自己的上司 "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随后领兵渡黄河救钜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钜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

这种气概亘古鲜有。从这一点去解读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性格使然!

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鱼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

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身经百战的诸侯将领,不敢仰视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何等地英勇?这个人就是项羽。

当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

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懒。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

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就是连对手也吃惊的项羽。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

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人对虞姬的演绎,可能更丰满一些,象京剧《霸王别姬》里她的唱词: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扰乱?消却了,众百姓,困苦颠连……这就是真实的虞姬,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项王已很难幸免,死亡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舞给你看,面对死亡,不愿独生,不愿后死,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就是美人虞姬!这是一种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后,项羽当夜率八百壮士突围南下。

乌江岸边,是英雄的归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项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谓?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经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兄仍然以我为王,难道我心中能安稳吗?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爱马一匹,名曰"骓",随籍五年,不忍杀之,送与亭长,再无牵挂。

西楚项籍被诸侯兵重重包围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

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项羽。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如何评价霸王别姬这一历史典故?

对于“霸王别姬”这一典故的深层理解,其实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对其注入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一个多样的文化符号所赋予的不同历史演进中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过程。

有人宣扬气吞山河的霸王气概,有人宣扬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有人宣扬虞姬以死相许的忠贞观念,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给予了不同的情感需求。

霸王别姬故事最早出现在司马迁《项羽本纪》中,项羽战败乌江,虞姬自刎殉情。虽然只用了点滴之墨描述,但经过后世对故事的不断演绎,把这悲情的瞬间定格在了中国文学和戏曲的舞台上,至今成为千古凄美绝唱。

这是一个英雄与美人的悲情故事。垓下受困,四面楚歌,是司马迁为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精心设计,真实并经过渲染的故事情节。在那面临失败与死亡的恐惧时刻,项羽面对楚军将士的生死与流泪,还有对故土的思念,再加上虞姬的生离死别,触动了人们对英雄的儿女情长、思国忧伤的人文关怀之情。

到了唐宋时代,历史文人们赋予了典故以情感和贞节观念的元素。

唐宋诗歌中有好多描写项羽和虞姬有情人不能相守的哀叹与惜别之情,并抒发了其对丈夫的忠贞。这一历史时期,对于贞洁观念人们特别重视,从程朱理学中提倡的“饿死事小,失节极大”主张就会看出,霸王别姬中的贞节观念是一种人们对纯洁美好感情的道德论理层面的精神追求。

到了元明清时代,霸王别姬故事又开始了从忠贞之情向个人情感需求的回归。有了虞姬在生活中相助丈夫的更多细节描写,不仅仅是贞节,还有对项羽未来事业的担心。《楚汉春秋》中的故事就更侧重这方面,更多渲染了虞姬的多情与德行。

总之对于这个典故故事的评价,是人们随着时代的审美需求而不断变化着的,更多融入了艺术创作者和观众的个人情感的成分。

通过这个唯美凄壮的经典故事以文学、电影、电视、戏剧等艺术形式不断登向舞台,从那荡气回肠的艺术表现中,相信不同的人儿会感悟到不同心灵与情感的渲泄和需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