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学习顺序

2023-08-10 05:45:03 86阅读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学习顺序?

计算机学习的顺序通常如下:1. 理论学习:学习计算机语言、编程知识、计算机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原理性知识;2. 实践操作: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熟悉开发工具、完成指定项目、处理实际问题等;3. 技术研究:熟悉计算机最新技术、阅读技术书籍、参与技术讨论等方式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4. 创新应用:运用自身技术开发新应用,参与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吸取经验推动技术的发展;5. 进行认证:获取相关认证证书,提升计算机技术水平,更好的融入社会并维持技术优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几门课在大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中有怎样的地位?

计算机专业总体而言有三大核心: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学习顺序

一是各种编程语言的应用开发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比如开发网站、小程序、移动端开发等用编程做出具体的项目,做出实际的技术产品,可以直接应对招聘需求旺盛、实际应用场景非常丰富的商业开发,这也是市面上的培训班教的内容,这同时也是很多计算机专业不自学不参加实验室比赛没有学好掌握的部分;这方面的学习非常推荐看一下动物书系,见配图;

二就是你所说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编译原理等,这些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专业区别培训班出来的学生最大的不同,本科计算机专业就要把这些核心的知识学好,这些同时也是你走向中高级工程师的基石;虽然软件开发也会用到这些知识,但是如果你不主动学,你应用得也会比较肤浅;这部分主要推荐黑皮书系列

三是计算机科学研究,这些主要是偏向于垂直领域的方向,比如云计算,图形图像、NLP、人工智能、音视频、推荐算法等等,这是你走向技术专家所需要掌握的。这部分除了要研读一些专业书籍或者读研读博,读一些paper,也要和行业领域前沿多交流。

网络原理基础知识?

IP地址(IP Address)的概念及其子网掩码(Subnet Mask)的计算对于首次学习网络知识的初学者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按照目前使用的IPv4的规定,对IP地址强行定义了一些保留地址,即:“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所谓“网络地址”就是指“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如:125.0.0.0(A类地址);而“广播地址”就是指“主机号”全为“255”时的IP地址,如:125.255.255.255(A类地址)。

中文名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地址

指“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

广播地址

指“主机号”全为“255”时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用来标识两个IP地址是否同属于一个子网

相关概念

所谓“网络地址”就是指“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如:125.0.0.0(A类地址);而子网掩码,则是用来标识两个IP地址是否同属于一个子网。它也是一组32位长的二进制数值,其每一位上的数值代表不同含义:为“1”则代表该位是网络位;若为“0”则代表该位是主机位。和IP地址一样,人们同样使用“点式十进制”来表示子网掩码,如:255.255.0.0。

如果两个IP地址分别与同一个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计算后得到相同的结果,即表明这两个IP地址处于同一个子网中。也就是说,使用这两个IP地址的两台计算机就像同一单位中的不同部门,虽然它们的作用、功能、乃至地理位置都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处于同一个网络中。

子网掩码计算方法

自从各种类型的网络投入各种应用以来,网络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目前正在使用的IPv4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即:网络号占位太多,而主机号位太少。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对一个较高类别的IP地址进行细划,划分成多个子网,然后再将不同的子网提供给不同规模大小的用户群使用。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能有效地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对IP地址中的“主机号”的高位部分取出作为子网号,从通常的“网络号”界限中扩展或压缩子网掩码,用来创建一定数目的某类IP地址的子网。当然,创建的子网数越多,在每个子网上的可用主机地址的数目也就会相应减少。

如何计算

要计算某一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分别考虑。

第一种情况:

无须划分成子网的IP地址。

一般来说,此时计算该IP地址的子网掩码非常地简单,可按照其定义就可写出。例如:某个IP地址为12.26.43.0,无须再分割子网,按照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个A类地址,其子网掩码应该是255.0.0.0;若此IP地址是一个B类地址,则其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0.0;如果它是C类地址,则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它类推。

第二种情况:

要划分成子网的IP地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方便快捷地对于一个IP地址进行划分,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网的掩码,方法的选择很重要。下面我介绍两种比较便捷的方法:

当然,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

方法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1.首先,将子网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统计由“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

3.最后,先求出此IP地址对应的地址类别的子网掩码。再将求出的子网掩码的主机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机号”)的前N位全部置1,这样即可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28个子网:

1)(28)10=(11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5,则N=5;

3)此IP地址为B类地址,而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且B类地址的主机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于是将子网掩码255.255.0.0中的主机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255.255.248.0,而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 28个子网的B类IP地址 167.194.0.0的子网掩码。

方法二: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首先,将主机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应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统计由“1”中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如果主机数大于254,则 N>8,也就是说主机地址将超过8位;

3.最后,使用255.255.255.255将此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为1,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将N位全部置为0,所得到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子网掩码值。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500台:

1)(500)10=(111110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9,则N=9;

3)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 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 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9位置0,可得:11111111. 11111111.11111110.00000000即255.255.254.0。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主机为500台的B类IP地址167.194.0.0的子网掩码。

什么是传输差错有哪些类型?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差错是指通信双方在发送和接受数据包的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错误,差错类型分为单比特错和突发错。

网络传输是数据流的形式,单比特错是指某一位bit出现错误,通常可以通过编码方式纠正;突发错是指连续或分散的一大串比特位数据错误,这种错误纠正比较难,通常采用差错重传的方式。上面这段话是我自己理解写出来的,不是抄别人的,如果有错,希望你能指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是冯诺依曼提出来的。 理论的要点是: 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其主要内容是: 1.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2.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地指令序列(程序)进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地执行。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不同的工作流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