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之王,有哪些适合自学的乐器
民乐之王,有哪些适合自学的乐器?
能自学的乐器有很多,本人从小就喜欢乐器,基本上是自学的,先是笛子,认识了七个孔后,就开始自学吹,主要练气,练吐音等等,笛子可以自学的。
第二个乐器,口琴,长大后,十几岁遇见了口琴,开始自学口琴,记住24个孔的音,记住奇数吹,偶数吸,但7这个音也是稀吸气,所以,如果6、7连在一起吹时,需要一直往里吸气,很费劲的,需要练,所以,口琴可以自学的。
第三个乐器,吉他,吉他有专业有业余,咱属于业余自学,拿本书啃,然后练,再加上现在网络有各种教学视频,自学起来也不费劲。要想弹好,不容易。
第四个乐器,电子琴,这个其实跟吹笛子和弹吉他一样,黑白键记住是哪些音,就可以自己弹一些歌曲子,如果再学会了乐理知识,就可以试着加分解和弦,弹和声,所以,也可以自学的。学精吗?有难度。
第五个乐器,箫!这个也可以自学的,跟吹笛子一样,只是从上面吹,而且你得能忍受那种狼一般的低沉声,要有一个好的肺活量,箫吹好不容易,比笛子难,个人感觉。
第六个乐器,葫芦丝,这个跟笛子一样可以自学,但你也要练习,也要学乐理和换气法,吹法,否则只会吹出音来,想学精不容易。
第七个乐器,二胡,很多农村的老爷子都会拉两把二胡,这个也可以自学的。就是怕邻居们打你,或者把驴给引来了,因为刚开始学时,会拉得像驴叫,吵死人,你的邻居们受不了。
其他乐器,本人不太了解,也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
总之,自学乐器,一定要学乐理,否则你就无法学好,最起码学得对得起乐器,对得起自己。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吉他已经成为中国最普及的乐器?
吉他强国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里程点,非要说一个具象化的表现的话就是发现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会一些乐器以吉他为主,就算是实现吉他强国了吧!其实也是各国文化氛围差异,国情差异决定的。国外文化轻松氛围也有利于发展音乐艺术之类的,国内生活节奏快且竞争激烈,除非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还是不能以吉他乐器或者音乐之类为生,只能说是空闲的时候可以弹奏,不过咱们中国实力也在日趋强大,不久的将来lz想要看到的场景也会实现。
个人觉得乐器这种东西除了需要自身的兴趣还需要专研精神,每天空闲出一段时间来磨练技术的话指定会成所以不要放弃哈,不过个人觉得最关键的还是一定要从自己感兴趣的乐器下手,拿吉他来举例好了,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挑选最好的。如果lz的预算只是这个价位的话还是不建议购买马丁泰勒这样的吉他,假货无疑了。这个价位可以试试美系的录音之王吉他啦。美系的吉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料厚道,其次就是性价比高。录音之王天狼星se系列配置还是蛮感人的,阿迪朗达克的面板,印度玫瑰木背侧板,乌木指板,桃花芯的琴颈。配置算是良心之作。喜欢的音质的旁友可以试试录音之王,当然雅马哈之类的品牌也可以试试,雅马哈家的吉他做工也可以用精致来形容了,无论购买哪种品牌的吉他线上的话一定要去天猫旗舰店或者京东购买质量和售后都是有保证的。
胡琴是什么时间产生的?
你好作者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一、胡琴的由来二胡最早的雏形——奚琴。奚琴是隋唐时期居于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少数民族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种乐器,奚琴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胡琴类乐器的鼻祖。唐代奚琴传入中原,当时称为嵇琴。唐宋时期的奚琴(嵇琴)有弹弦和轧弦并存的演奏方式,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用马尾毛制成琴弓来拉奏的胡琴。“胡”是中原人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同时表明这种乐器源于草原,后来汉族又根据胡琴的两弦称之为二胡。
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
二、胡琴的演变及相关记载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下列为宋元明记载)
宋代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元代《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明代尤子求《麟堂秋宴图》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很相似,即卷颈龙首,二弦,用马尾拉奏,并置有千斤。三、继承和发扬民乐艺术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惠芬、王国潼等。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四、近代最著名的二胡民间演奏家华彦钧(1893-1950)又名瞎子阿炳,是无锡著名的民间艺人,与刘天华是同时代的人,精于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处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和反抗精神,特别是二胡曲《二泉映月》,意境深远,收发独特,深的世界人民的喜爱。《二泉映月》的创作,实际上是华彦钧在长年流浪卖艺的生活中不断演奏、不断加工而成的。 它本是一首无标题的作品,现在的曲名是1950年夏杨荫浏先生等人为华彦钧的演奏进行录音时,建议作者加上的。这首乐曲并不主要是描写天下第二泉优美的景色,而是抒发了作者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愤懑之情,表现出阿炳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二泉映月》的音调素材,尽管与江南的“滩簧”音调以及无锡的“锡剧”音乐都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很难说这是“原型”与“改编”的一种“脱胎”关系。我们应该看到,阿炳是一位演奏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他所接触过的民间音乐-戏曲、民歌、小调以及道家“梵音”曲牌等——是难以计数的。这些音乐的曲调已在他脑子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创作过程是体现在他的即兴演奏当中,由于他演奏技艺高,音乐素材又多,信手拈来,随意奏去,将许多民间音乐音调自然的糅合与他的作品之中表达他的心思。由同志撰文认为,由于阿炳的这种创作特点,只是他的另一首二胡名曲《汉春风曲》和《二泉映月》之间,在旋律上“串”得厉害。这也是比奇怪的。 阿炳以“二泉映月”命名的这首曲子,以江苏无锡惠泉山“天下第二泉“为乐思的契机,通过“清泉”、“月夜”等画面的描绘,将情寄于景,使乐曲情景交融、深情动人。当我们凝神聆听这首感人肺腑的乐曲时,不仅可以联想起“水泉冷涩月如霜”的艺术境界,而更多的是犹见其人——一个刚直不阿的盲艺人痛苦地向人们诉说着人间的种种不平和自己坎坷的一生。他在乐曲中抒发了对生活的无限感慨和悲愤之情。
听观《二泉映月》全曲,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尽管乐曲的音乐形象单一集中,但所表现的人们复杂的感情色彩是丰富多变的,很细致、深入。阿炳虽然是一个受到旧社会多方面伤害的流浪艺人,但他骨气刚毅、性格倔强,爱国,富有正义感。因此,他所体现在这首乐曲中的情致,决非仅仅是“凄凉”而已。
民乐瑰宝近百年来,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大大向前迈了一步。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大胆地对二胡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天华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是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 现在的二胡制作大都不采用“卷龙首”,而是半月牙弯形状,共鸣箱有六角、八角等多种形式,琴筒蒙以蟒皮,筒上装琴杆,杆顶设二木轸,木轸至琴底张弦,以竹张弓,马尾纳二弦间,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使马尾与琴弦磨擦而发音,定弦为五度。有时为了表现地方特色也有用四度定弦的。从五十年代后,许多人对二胡进行改良,如丝弦改为钢弦,采用机械转轴,不有双千斤,将二弦改为三弦称为三胡(未被广泛采用)。用四根弦称四胡,原“东北音专”杨雨森教授改良大革胡(把弓子解放出来),在民族乐团内已采用,在民乐合奏中作为低音乐器伴奏,还有人专门为演奏“二泉”而制作的中音二胡(比二胡低五度),制作考究,音色浑厚,很受二胡界欢迎。 现在许多中等高等艺术院校均设有二胡专业,培养专门演奏人才,许多作曲家不专门为二胡写了独奏曲,在各类音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保留曲目,如“赛马”、“江河水”、“山村变了样”、“新婚别”、“草原新牧民”、“长城随想”等。二胡不但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深受欢迎。
各类文艺团体及剧团的乐队、企事业单位演出队都少不了二胡,尤其是戏曲剧团的乐队,真是到“少了这个金珍菜,就办不成八大碗”的境地。 二胡这件民族弓弦乐器在同仁志士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二胡演奏家的手指而产生的优美、浑厚、欢快、忧郁之音,这种神音妙韵,必将永远萦绕在人们脑海中,二胡将千秋万代,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听松》是华彦钧的另一首代表作,乐曲通过对雄劲的宋凤和诗,如排山倒海般的松涛的形象描绘,歌颂和赞美了松树坚强不屈的性格与高风亮节,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此短小的乐曲能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实属罕见,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瑰宝。
资料来源:华乐大典.二胡卷
女孩子学古筝好还是琵琶好还是古琴?
琵琶是冷门,古筝学的较多,说不上谁好,看您喜欢什么风格的,其实我比较喜欢古筝,但还是学得琵琶(原因一:学古筝的太多,原因二:琵琶较古筝好携带),不过琵琶比较难学,有一句话是“千日琵琶百日筝”琵琶是民乐之王,音域广泛,指法复杂多变,声音洪亮,传播较远。望您斟酌选择。
民族乐器之首是什么?
二胡
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作为胡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二胡在全国各地区的使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在民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戏中都使用二胡作主奏乐器,是很多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和主奏乐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刘天华将二胡推向艺术舞台至今,二胡的演奏水平和二胡乐器本身的质量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