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发明时间,在太空里面没有氧气
火药发明时间,在太空里面没有氧气?
爆炸并不一定需要氧气,氧气只是氧化剂的一种。在太空火药当然可以爆炸。
火箭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CO2。这个过程没有氧气参与。
我们古代发明的“黑火药”是如下的反应式。
2KNO3+S+3C═K2S+N2↑+3CO2↑
硝酸钾和硫还有碳混合到一起,一点就爆炸了。(在太空可以通电爆炸,不用点火。)这种爆炸是因为短时间内,很少体积的火药瞬间反应释放出其接近万倍体积的气体。大约每1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可以产生70升气体。爆燃瞬间温度可达1000C以上。
但是你题目说的没有氧化剂。其实燃烧的本质就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氧气是可以燃烧的,但是没有氧化剂就不行了。氧气只是氧化剂的一种。
例如在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这个过程没有氧气,但是钠是还原剂,氯气是氧化剂。
内燃机的应用时间?
内燃机发明时间在19世纪80年代左右,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的研究,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1794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
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移动电站和战车等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由内燃机来推进。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间背景内容评价?
1、造纸术 西汉初年我国人民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许多道士参与印刷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由毕升于宋朝时发明。 3、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4、指南针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黑火药与西方人发明的炸药有什么不同?
青岩来答
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先祖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英国J.R.柏廷顿在《化学简史》一书中说:中国很早很早就知道硝石,在西方还不知道火药时,中国就已经用火药制造烟火了。”
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的粉末混和而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之所以成为“火药”。是因为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燃烧起来相当激烈。着火易燃是它的主要性能。称作“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将硝石、硫磺一度当做药材。例如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硝石曾被列为上品药的第六位,书中说它能治二十多种疾病;硫磺也被列为中品药的第三位,所治疾病也达到了十几种之多。就在火药发明后,也曾被引入药类,《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杀虫、辟湿气、瘟疫等。更重要的原因是火药的发明,源自古代方士炼制丹药的实践中。
体积很小的黑火药,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体积会突然膨大,曾至几千倍。若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就会发生剧烈爆炸。
大约500年前,黑火药传到了西方,很快被用于制作大炮,为轰开各地诸侯的坚固城堡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黑火药又被运用于矿山的开采爆破,对欧洲的煤炭、矿业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
要知道在黑火药还没有传播到西方时,修路、挖河、卡矿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艰苦工程。古罗马要开挖一条5公里长的运河,3万奴隶整整干了10年。15世纪,开凿一条8公里长的隧道也要150年。
面对不断增加的对煤炭、铁矿石的需求,面对大批修路、开凿隧道的工程,黑火药已越来越显得威力不足,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化学家们开始试图研发一种比黑火药更有威力的炸药。
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A·索布雷首次提炼出了第一种近代炸药—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引发爆炸,危险隐患极大。1866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利用经过燃烧筛选的硅藻土吸附硝化甘油,得到了安全、廉价新型烈性炸药──达纳炸药。就在达纳炸药获得成功后不久,1871年,巴黎郊区一家染料商店贮存的黄色染料(苦味酸)因铁桶生锈无法打开,伙计找来铁锤,用力砸去。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冲天,铁桶竟然发生猛烈爆炸,染料商店顿时化作一片废墟,死伤无数。法国军方得知了这个悲剧却欣喜若狂。因为根据现场调查,这桶黄色染料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同质量的黑火药:他们发现了一种大威力的炸药—苦味酸炸药!经过测试,这种黄色炸药的爆炸速度、爆破能量均远远高于黑火药,于是法国开始将苦味酸用于装填弹药,应用于战争之中。1863年由TJ·威尔伯兰德在一次失败的实验中提取了三硝基甲苯(TNT),这是一种威力强大而又性质稳定的安全炸药。精炼后的三硝基甲苯和普通硝基炸药不同,它对摩擦、振动不敏感,如果没有雷管启动,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易爆炸。在长期存放时,它不会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或吸收水分,因此不易失效。在上世纪初,TNT炸药逐渐取代苦味酸成为各国军队使用最为广泛的综合炸药。(TNT炸药也被称为现代“炸药之王”。)我认为中国发明的黑火药与西方人发明的炸药主要有4点不同。1爆炸威力不同:
根据史书记载,黑火药最早出现于晚唐时期,即公元9世纪。而最早的西方现代炸药则是在19世纪中期才出现。有着西方化学理论基础支持的炸药要比由硝石、硫磺、木炭调配成的黑火药先进很多。我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TNT炸药为例,据科学测算:TNT炸药的爆炸速度、爆破能量均远远高于黑火药,1公斤TNT的爆炸威力约等于100公斤黑火药的爆炸威力。
2引爆方式不同
1779年,英国化学家E·霍 华德首次提炼出了雷酸汞。雷酸汞又称雷汞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它对于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人们利用雷汞的化学特性,成功制作出了弹药底火以及最为实用的炸药引爆装置—雷管。随着人们对于炸药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性质稳定的TNT炸药早以取代危险性更大黑火药,而雷管则是引爆TNT炸药最为安全有效的办法。(直接引燃这种落后的引爆方式,早已成为历史。)
3安全性与实用性差别也很大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属于第一代火药爆炸威力小不说,其安全性与耐潮性上也存在很大不足。而如今最为常用的TNT炸药,不但威力是黑火药的百倍以上,又兼具性质稳定的特性。不敏感、不吸水,能够长时间储存而又不易失效。其实用性是黑火药远远不能比拟的。
黑火药源起自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人们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同时,意外发现了它。中国古人虽然掌握了黑火药的制造方法,但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所以在近千年的时间里根本无法对黑火药进行任何改进。而起源自西方的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能够从分子、原子层面解释“爆炸”的原理,也直接催化了炸药的快速迭代。中国近千年没有做到的事,西方仅用了不到百年就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周总理曾经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我现在终于懂了。
火药的发明50字?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