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的丈夫,太平公主为何会被赐死

2023-08-05 04:00:04 87阅读

太平公主的丈夫,太平公主为何会被赐死?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她生来极受宠爱,权倾一时。她在8岁时,以替已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出家,但是还住在宫中。后来,吐蕃派使者来大唐求婚,点名要迎娶太平公主,但是她的父母怎么会舍得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呢?于是,就修建了一座太平观给她居住,让她正式出家,这样吐蕃就不会再要她了。681年,16岁的太平公主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后来薛绍受一起谋反罪的牵连,武则天下令将薛绍杖责一百,结果薛绍饿死在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正怀着她和薛绍的第四个孩子。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不久,武则天曾经考虑过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她的侄子武承嗣,后来,因为武承嗣生病而作罢,其实生病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原因,这次婚姻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武承嗣离政治中心太近了,而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失败,其中就有政治上的原因。因此,太平公主不想再走老路了。690年,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暨,人们通常认为,这次婚姻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因为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开始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这个男宠就是著名的张昌宗。

太平公主的丈夫,太平公主为何会被赐死

武则天认为小女儿的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行事也比较收敛。渐渐地,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李显,立为继承人,并通过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太平公主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李显是唐高中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683年底,高宗李治去世,李显继位,年号嗣圣,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比他的父亲李治更儒弱,一切政事都听他的母亲的。684年3月。只当了两个多月的皇帝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又立他的弟弟李旦为帝,不过大权仍然掌握在武则天手中。690年,武则天把李旦也废了,干脆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705年,丞相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诛杀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同时逼迫已经82岁的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

唐中宗复位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很受中宗的尊重。可惜唐中宗天生儒弱的毛病没有改多少,他的妻子韦皇后效法当年的武则天,跟李显同时出现在金銮殿上听政,独揽大权。

710年,唐中宗暴亡。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15岁的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太平公主遂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人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

这时皇帝还是韦后等所立的李重茂,当然没有人愿意让他继续当皇帝,但是谁也不敢出这个头。还得是太平公主,在一天上早朝时,她走到她的亲侄子李重茂面前,说:“这不该是你这个娃娃的座位。”说完,抓着李重茂的衣领就把他拎了下来,拥立他的四哥相王李旦为帝,李旦就是唐睿宗,他和他的三哥李显一样,当过两次皇帝,也都被武则天轰下来过。

太平公主因这番功劳而被晋封万户,三个儿子被封为王,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太平公主完全继承了她母亲的坚强性格,对政治充满野心。李旦在位时,太平公主通过哥哥的手控制政府。当时朝中七个宰相,五个都是太平公主的党羽。

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了权争。她要求睿宗废掉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培植党羽。此时,文武百官当中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712年,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次年,太平公主准备起兵夺权。不料李隆基早有防备,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她的姑姑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

太平公主从小骄横,长大后阴险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皇位,梦想可以君临天下。她虽也不乏心机和才能,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其母,只能成为宫廷斗争中的牺牲品。

历史上有哪些名女?

一,词国俊杰——宋代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二,名垂千古——东汉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约174年—约239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三,史笔千秋——东汉才女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东汉史学家之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四,多才风雅——唐代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公元664年—公元710年7月21日),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其门第高贵,却身世坎坷,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

五,璇玑绝唱——魏晋才女苏惠

苏蕙,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始平(今陕西武功县)人,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

六,雁过留声——唐代才女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薛涛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

七,道观哀艳——晚唐才女鱼玄机

鱼玄机(公元844—870年),晚唐诗人,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郊。初名鱼幼微,字蕙兰。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她刻意调教。

八,传世佳情——西汉才女卓文君

卓文君(约公元前179年以后—前117年以后),西汉时期才女,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其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历史上最悲惨的驸马有哪些?

驸马,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令许多男性憧憬的一个身份。但是事实上,尽管驸马攀龙附凤,得以摇身一变,飞黄腾达。但是受限于严苛的皇家规矩,许多驸马与公主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美满。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悲惨的驸马。

明代的梁邦瑞就称得上是位悲惨驸马。梁邦瑞本是京城的富二代,锦衣玉食,生活无忧。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皇帝的乘龙快婿。恰巧明神宗为自己的妹妹永宁公主挑选驸马,梁邦瑞就托人给当时的大太监冯保送了数万两白银,成为了驸马。

就在举行大婚典礼之日,因为礼仪烦琐,梁邦瑞经过一番劳神伤体的折腾,突然鼻涌鲜血。典礼结束后,梁邦瑞的病情日益严重,终于卧床不起。不久,便一命呜呼了。原来梁邦瑞自幼就有顽疾,身体羸弱,原本打算靠着娶公主、当驸马,冲一冲喜,能够治愈身体。怎奈却无福消受,实在是个悲惨的驸马。当然,梁邦瑞也是咎由自取,真正受罪的实在是永宁公主。

为何又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产生分歧?

李隆基在成为太子以前,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的关系是很好的,两个人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铲除了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再次成为皇帝,李隆基成为太子,这个时候两个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两个人合作,也是由于共同的利益使然。

当时,韦皇后毒死了自己的老公唐中宗李显,立李显的幼子李崇茂为皇帝,韦后实际上大权独揽,这个时候,李旦和太平公主就成为她的眼中钉。因为李旦曾经当过皇帝,太平公主与母亲武则天很像,精于权术,在宫中耳目众多,两个人都对韦后当政构成威胁。

李旦淡漠权力,可他的儿子李隆基不行,自己的老爸受到威胁,自己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成为皇帝了。他从小就志向远大,才华横溢,素有雄心大略。

李隆基当时是临淄王,没有官职和权力,但他在宫中有一些人脉,他联合了一群皇宫卫队中的武将,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和她们的亲信党羽。

政变后,在太平公主的主持下,废掉李崇茂这个傀儡,复立睿宗李旦为皇帝,将李隆基立为太子。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对李隆基还是支持的。但是几个月以后,两个人的矛盾就显露出来,还是因为权力之争。

李旦本来就对当皇帝没有兴趣,这次是被这二人强行推上皇位的,所以凡事都问二人同意了没有,同意了就批准。这样,就形成了以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的两个利益集团。两个人都非常强势,所以出现分歧是难以避免的。

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在对待废少帝李崇茂的去留方面

“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希望李旦将废少帝李崇茂赐死,但李隆基与李崇茂感情不错,他劝父亲看在叔侄情分上留李崇茂性命,李旦答应了。李崇茂被封为温王,被李隆基的龙威军保护回到封地,令太平公主非常不满。

二、在抑制佛教道教势力方面

武则天时期就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建立了很多寺庙和道观,唐中宗李显也对佛教道教非常支持,甚至和尚都可以当官。当时由于大肆建造寺庙,造成国库空虚。

李旦复位以后,很多官员提议废除佛教道教,李旦也同意,李隆基更是大力支持。但是太平公主不愿意,在她的坚持下,李旦只能妥协,不顾众大臣的强烈反对而坚持重建金仙、玉真两道观,让李隆基很不满意。

三、关于废除斜封官,整治卖官鬻爵陋习问题

唐中宗李显时期,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武三思干预朝政,卖官鬻爵,增加了“斜封官”。即公开卖官,只要出30万就可以通过皇亲国戚买官。导致财政负担增加,官员选拔不公正,官员队伍素质降低。

李隆基出于公心,要废除斜封官,就触动了太平公主的利益。因为太平公主也通过卖官赚了不少钱,她自然坚决反对,懦弱的李旦只好倒向自己的妹妹,令李隆基的改革失败。

四、关于限制公主和诸王室权力,维护太子地位问题

由于唐朝公主和诸王室干政,造成很多弊端。一些朝臣建议限制公主和诸王室的权力,保障太子的地位,李隆基当然大力支持,可是却受到太平公主的反对,最后又不了了之。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与姑姑太平公主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最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唐睿宗李旦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为什么李旦不偏向儿子李隆基这边呢?首先因为李旦性格懦弱,其次是他与妹妹的感情很好。

太平公主从小就深受武则天宠爱,可能是她对自己掐死的第一个女儿有所愧疚,就弥补在太平公主身上。太平公主从小就很强势,与李旦的感情很深,李旦这次复立皇位,太平公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平公主首先发难,质疑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不正,要改立李旦的长子李成器为太子。这也是李隆基的软肋,他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而且是庶出。当时李成器主动放弃太子之位,他说现在是动乱年代,应该立有功的人为太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有功,所以李旦最终立李隆基为太子。

当时太平公主对立李隆基为太子也是主持的。但现在李隆基触动自己的利益了,所以她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希望重新改立李成器为太子。不过此时李隆基已经羽翼丰满,李成器当然不会傻到想取而代之,他当然再次拒绝了。

太平公主一计不成,又派人监督李隆基,并且经常在哥哥面前挑拨离间,让李旦非常为难。他索性不做皇帝了,不顾群臣反对,让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只想图个清净。

李隆基登上皇位以后,局势对他十分不利,文武群臣中超过半数支持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攻势废掉李隆基,李隆基提前一天先发制人,控制了太上皇李旦,宣布太平公主谋反,然后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亲信诛杀殆尽。

太平公主跑到寺院躲避,后来又回到长安,被李隆基的人抓获。李旦求情遭拒,李隆基将太平公主赐死,连同她的所有家人全部斩尽杀绝。李旦也交出所有权力。

李隆基将年号改为开元,从此开启了唐朝的极盛时期“开元盛世”。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会抢寿王李瑁之妻杨玉环?

谢邀!史载,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李隆基因所宠爱的武惠妃病殁,整日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后宫中佳丽三千,竟无一人能遂其意。有人对他说,寿王妃杨氏(闺名玉环)体态丰艳、姿容姝丽,绝世无双,真乃世间少有的尤物 ,玄宗闻言,好奇心动,令太监将她接进宫来侍酒。寿王妃丰腴貌美,仪态万方,玄宗一见即惊为天人,竟有些魂不守舍。更难得的是,那杨氏生性聪颖,通音律,擅歌舞,且点头会意,尤善逢迎。玄宗如获至宝,愁眉顿开,遂与她把酒言欢,无所顾忌。

寿王李瑁,本是玄宗之子,乃武惠妃所亲生。年已56岁的玄宗同芳龄22岁的儿媳这种不伦之恋,民间曰“扒灰” ,显然有悖人伦纲常,在彼时算是一大丑闻。寿王见爱妃被父皇横刀夺爱,却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玄宗毕竟是一国之君,和儿媳妇行苟且之事,传出去有伤国格不说,也很是不雅。玄宗想出一个稳妥之法:令寿王妃杨氏自请做女官,再入居南宫当女道士,赐号太真,并将南宫改为太真宫。玄宗夺了儿媳,心里有些虚,于是又给儿子找了个韦姓美女做妃子,以示补偿、慰藉。

杨太真入得后宫,集万千恩宠于一身,不到一年,仪态已经有压倒皇后之势。在玄宗眼里,仙姿玉貌的太真妃就好比天女下凡, 后宫众女子被她一比,都黯然失色。真个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以后,杨太真独宠后宫,无人可比。

天宝四年(745年)杨太真被册封为贵妃。唐时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而这时,皇后之位已空缺,杨贵妃实际就是皇后了。此后,玄宗无心打理政事。他和杨贵妃整日厮混在一起,饮酒赋诗,吹拉弹唱,好不快活。正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对杨贵妃爱若心肝,一刻也离不开她,夸赞其为“解语之花”,就连她的亲族也跟着沾了光,都随之鸡犬升天,均得到了皇帝的攫升与厚赏。

史载,杨贵妃善于装扮,专为她服务的绣工就多达700人。贵妃郊游骑马,巨宦高力士都会亲自为她牵马绳引路。贵妃生在南国,喜食荔枝。荔枝不易贮藏,易腐败,从枝上摘下来4、5天就变味了。为了让贵妃吃到新鲜荔枝,玄宗下令开辟一条从岭南通往长安的数千里驰道,沿途设有驿站,备有轮换的快马。启运时沿途换马,轮番接力,且昼夜不息,荔枝运到长安时,新鲜的好似刚刚离枝 。

君王宠幸,满朝文武竞相趋奉,争献奇珍异宝,罕见器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杨国忠飞黄腾达,沐猴而冠。玉环的大姐被封虢国夫人,三姐封秦国夫人,叔伯兄弟杨銛、杨锜都成了朝廷四品高官,杨锜还娶了公主为妻,被封为驸马,杨国忠官至丞相,还兼了40多个职位,权倾天下,势焰熏天。

晚年的玄宗,一改往日励精图治的面貌 ,变得骄奢淫逸,倦于政事,日益昏聩。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开始独持权柄,祸乱朝纲。 他和奸相李林甫一样,只会察言观色,投玄宗所好,顺着玄宗的心思行事。

玄宗好大喜功,杨国忠立即发动了讨伐南诏(治云贵高原,都大理)的战争,不料大败亏输,20万精锐几乎全军尽没。杨国忠做宰相,还领40余职,几乎将天下大权全部握于己手,他还独霸度支(财政部)、吏部(组织部),整天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朝政大事,他重用私人,卖官鬻爵,结党谋私,贿赂公行。从此,唐朝从“开元盛世”的辉煌急转直下,其政治愈发黑暗 。与此同时,一场几乎塌天的大动乱正在酝酿、发酵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剽窃必究

插图为网图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