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少女珂赛特,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悲惨世界少女珂赛特,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 《悲惨世界》是雨果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作品。作品的基础是浪漫主义,但同时洋溢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非凡”的人物:雨果笔下的一些人物不同寻常,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珂赛特痛苦的童年,以及滑铁卢战役等,都写得比较真实,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非凡”的事件: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出现了不少“非凡”的事件等,都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2)政论性 雨果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不时地站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语言极富特色 小说的语言高昂、激烈、热情,经常运用多义词,富有隐喻性。小说的叙述有史诗的风格。
推荐一些欧洲中世纪元素的漫画?
一楼的不错,和历史很相符,中译好像叫《双面骑士》,主角身体里有他死去姐姐的灵魂,非常厉害,打架时变身。
悲惨世界最佳女配角是谁?
第七十届金球奖安妮海瑟薇凭借《悲惨世界》获得最佳女配角。
安妮·海瑟薇非常激动,她激动地说,“梦想终于成真了,谢谢学院给我这个奖,让我和这么多优秀的女演员一起提名,这是个很大的荣誉。我身后有很多慷慨帮助我的人,谢谢休·杰克曼”。
她还一并感谢自己丈夫和朋友,“谢谢朋友的鼓励,家人的关爱,特别是我的丈夫,这个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我庆幸与你分享”。
美国电影和舞台剧演员安妮·海瑟薇,在大学里主修英文,辅修妇女研究。她曾说过,如果当不成演员,她会想当一位文学家或是心理学家。之后依靠扮演《公主日记》主角米娅,一举成名。安妮拥有灿烂明媚的笑容和高雅端正的气质,还带有一点点的调皮可爱,被誉为“茱莉亚·罗伯茨和奥黛丽·赫本”的综合体。
简析悲惨世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方面:
其一,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明显地体现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上。作品从人道主义思想立场出发,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一个令人发指的“悲惨世界”,暴露了社会上的种种罪恶和不公,深刻地为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民发出呼吁和控诉,并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一方面是社会罪恶的根源,追捕和扼杀生活中善良和美的事物,把无数穷苦的人们推向水深火热之中。如穷苦工人冉阿让本性不坏,只是为了7个嗷嗷待哺的小外甥而迫不得已偷了一块面包,就被抓起来前后坐牢和服役达19年之久。那叫穷人无法生活的社会和长期的牢狱之苦,使得冉阿让对社会、法律、乃至人类都充满仇恨,出狱后又到处遭歧视,自然免不了以盗窃进行报复。又如女工芳汀,在社会上孤立无援,被骗失身后带着私生女受尽天下苦楚而惨死;她的女儿珂赛特成为孤儿后,不断遭到德纳赛夫妇的折磨……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悲惨世界”!另一方面,它扼杀了人类善良的天性,这不仅通过冉阿让前期的盗窃、报复生活表现出来,而且尤为突出地从沙威这个奴性十足、冷酷残忍、不讲人道的走狗警察形象表现出来。作为雨果评价生活的思想基础,人道主义思想在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揭露和对社会罪恶的无情鞭挞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二,《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作者所精心设计的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上。雨果站在人道主义这个位置上,把各种社会矛盾、痼疾、斗争都归结为人类道德的善与恶之间的较量。因此他认为,只要让仁慈和博爱的恩泽遍洒人间,让人道主义思想的种子播种大地,那么社会上的罪恶与黑暗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三,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也表现在他对待革命起义的态度上。雨果以饱含激情地讴歌了1832年的人民起义和街垒上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共和主义战士,其中有壮烈的场面,英勇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情怀,表现出他对革命的同情。在他心里,革命和起义的终极目的还是不离人道主义,是为了实现它而采取的不得已手段,也就是“为了实现未来所必须交纳的通行税”。
局限性方面:
在看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进步性的一面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当中的一些局限性:
第一,在有力的批判和暴露的同时,小说指给人们的出路却是无力的、空想的。它让冉阿让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立地成佛,又让沙威在冉阿让的感化下良心发现,投河自尽,还让马里斯在冉阿让的感化下幡然忏悔。作者似乎在向世人昭示,只要施行以德报怨、仁爱待人的道德感化手段,任何人心都可以弃恶从善,任何社会罪恶都可随之消逝。他一再申明世间存在着以沙威为代表的低级法律和以米里哀为代表的高级法律,罪恶不能靠惩罚来解决,而应以饶恕和仁爱去感化教育。这一切充分表明雨果希望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解决阶级的矛盾,作为对付社会痼疾的武器,但这在社会斗争面前却表现得软弱无力,局限相当明显且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反而容易成为精神的腐蚀剂——陷入幻想中的胜利而不能自拔。人道主义思想的“仁慈、博爱”事实上并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社会不不平等的悲惨现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看来,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没能正确反映社会问题的本质,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上,也只能提出带有空想性质的改良主义主张。人道主义思想是雨果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他全心而单纯地希望用它来使悲惨世界改变为幸福世界,所以限制了他提出消除罪恶的正确办法。在他看来,穷人只要安分守己,辛苦劳动,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富人只要一心向善,关心穷人,敌对矛盾就可以消失,社会罪恶即可随之消融。为此,他构思了冉阿让以善举使得蒙特猗小城消灭了穷困和失业,变得欣欣向荣,友爱和谐;还对蒙特猗小城进行乌托邦式的描绘,令人欣然向往。但是,这无疑还是一种阶级调和与改良主义的主张,具有较大的消极作用,是不能起到真正效果的。
第三,在描写共和党人起义时,雨果对起义者英勇献身精神——老翁马贝夫嘲笑敌人、安若尔拉斯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等,都进行了热情的歌颂,这不能不说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在革命的现实面前的一种自我矛盾的表现。因为他一向反对暴力,主张仁爱,但又肯定革命的合理性与正义性,更对起义进行大量、大规模,有如史诗般的歌颂,故给人一种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感觉。
尽管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并非完美无瑕,带有理想主义产物的味道,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对美和善的描述和追求,他的“仁慈、博爱”核心,也正如一些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像天堂纷纷飘落的细细的露珠,是货真价实的基督徒的慈悲”,绝不失历史与现实的作用和意义。在世界文学史上像雨果这样自始至终关注着国家民族事务、历史社会现实并尽力参与其中的人可谓寥若晨星,所以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斗士。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已成为了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主义,将永垂史册,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国内外读者的心中,给人带来黑暗中的光明和孤立无援时的慰藉。相信这样的高度是世界上不少在文学领域中取得了瞩目成就的作家都难以企及的
有一本主角名字是冉阿让的世界名著吗?
冉·阿让是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的男主角。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孤儿,17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出狱后被米里哀主教感化而成为一个善人,当上了市长。
他好善乐施,满怀仁爱之心,收养了孤女珂赛特。
后来,他因救助别人,遭到通缉,到处飘泊,受尽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临终时才得到亲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