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兵学院,国民党将领邱清泉是蒋介石的嫡系吗

2023-07-31 17:15:06 90阅读

工程兵学院,国民党将领邱清泉是蒋介石的嫡系吗?

是,也不是。

邱清泉,人称“邱疯子”,但是邱却以蒋介石的“孤臣”自居,他总觉得自己不受蒋介石的重用,可是偏偏又对蒋很忠诚。

工程兵学院,国民党将领邱清泉是蒋介石的嫡系吗

邱清泉生于1902年,是一个学霸,在高等小学是第一名,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是第二名,后来蒋介石设考选取军官留德时他是第一名。1924年孙中山让蒋介石创办了黄埔军校,邱清泉所在的学校开始流传一句“革命的到黄埔去”的口号,受此影响,邱清泉最终放弃了上海大学的学业,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南下投考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二期学生。

1925年9月,邱清泉自黄埔二期毕业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5月,邱清泉调任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工兵营第三连上尉连长,然后率部参加北伐,在北伐军占领南昌后,邱清泉给父亲写信,在信中写下了一首壮志凌云的诗:“壮士手中三尺剑, 雄图胸里十万兵。”

此时的邱清泉充满了抱负,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因为读过黄埔军校,所以邱清泉也和绝大多数黄埔生一般,将蒋介石视为“君父”,所以在宁汉分裂时,他宁愿入狱也不愿向汪精卫一系低头,后来更是冒险逃离武汉,奔赴南京投靠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训练处少校科员。

1932年邱清泉受贺忠寒之邀,调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训练科科长,颇受贺忠寒赏识,1933年11月升任中央军校政训处少将处长。

1934年,这一年,邱清泉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蒋介石要选派军官前往德国陆军大学深造,经过考试,邱清泉以第一名成功获得留德的资格,于当年7月赴德国留学。

1937年5月,邱清泉自德国留学回来,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少将参谋长,后来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他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让人敬佩不已。

在南京即将沦陷时,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迫不及待地对他说:“我们立即一同走吧!”

可是,邱清泉却毫不领情地说:“你先走吧!我暂留下,再和各团、营通通话,研究一下撤退的办法。”

后来,教导总队的一个名叫刘庸诚的参谋在烧完作战文件和军用地图以后,又对他说:“重要文件和地图已全烧了,我们走吧?”

邱清泉仍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你受过伤,你先走吧!”

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直到城破后才化装成难民逃离南京,在乡间潜藏了两个月后才辗转去了武汉。但是,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多数将领却早已经在唐生智、桂永清等高级将领的带头下逃离了南京。

邱清泉,悍将也!

1938年杜聿明在徐庭瑶的举荐下成为了国军第一支机械化师200师的师长,邱清泉则成为了副师长。在200师扩编为第5军后,邱清泉升任第5军新编第22师师长,后率部开赴桂南战场。

邱清泉成为新22师师长后,利用在德国所学到的军事知识训练军队,将新22师训练成了一支难得的劲旅,1939年3月国民政府军委会经过校阅评定,称第5军是“西南各军第一”,新22师则是“第5军第一”,邱清泉练兵、带兵之能力可见一斑。

后来在昆仑关战役中,邱清泉更是率领新22师率先攻入了昆仑关,杜聿明听到邱清泉已经成功攻入昆仑关的消息时甚至激动得将帽子脱下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邱清泉心想,自己打得这么猛,又成功了,应该会得到重用吧?谁曾想,一纸调令下来,他被调去侍从室少将参议了,可是很快又被调到军训部第十六补充兵训练处当少将处长,1942年又调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副主任,在邱清泉看来,这和冷板凳有什么区别?

1943年1月,因为杜聿明的“败走野人山”,邱清泉当上了第5军军长,这可是蒋介石的王牌军,邱清泉当上了军长,总不会再让他坐冷板凳了吧?杜聿明在缅甸差不多败光了第5军,邱清泉接手后,很快又让第5军活了过来。

1944年中国远征军开始反攻缅甸,为了打通滇缅交通线,邱清泉奉命调派200师迂回功击龙陵,又以奇兵切断日军后路,造成了日军的恐慌,迫使日军撤出了龙陵,中国军队取得了龙陵战役的胜利。

龙陵战役,可谓是邱清泉军事生涯中的一次得意之作。

1945年,中国远征军取得了最终胜利,邱清泉班师回国,在途径云南保山之时,想到自己的经历,邱清泉不免有所感伤,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安论经纬起斯民,终为浮云蔽日频。

独仰云山遥万里,常挥涕泪泣孤臣。

邱清泉为了给蒋介石打江山,即便是在他的父亲和母亲先后病逝的时候,也一直在战场上拼杀,可是到头来却只能自称“孤臣”,邱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无奈。

但是,他仍然绝对地忠于蒋介石。

1946年,这时候的邱清泉正和刘帅打得难分难解,但是他却骄傲地说:解放军逢“五”不战!

即便是后来在刘帅手上吃了亏,他也仍然不减骄傲地写了一首诗:从来王业归汉有,岂可江山与贼分。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已经接近尾声,我军在这时也不断向国军将领劝降。

杜聿明作为国军统帅,自然也是我军的劝降对象,但是邱清泉却截获了我军写给杜聿明的劝降书,然后一把火给烧了,又怼了杜聿明一句:“投降何谈骨气?”

杜聿明只好和邱清泉率军突围,但是在突围过程中,两人又被冲散了。邱清泉自知突围没有希望后,随即下令解散部队,然官兵们自己逃命。

邱清泉的亲信看他似乎无意再逃,便问了一句:“司令官,你呢?”

邱却怒骂道:“他妈的,不成功就成仁,你们到南京集合,不要管我!”

但是,他的副官和警卫连长却听出了他的意思,他恐怕是在求死!所以,他们也不肯走,邱清泉气得拔枪顶着他们的脑袋说:“不走就先枪毙你们!”

只是,邱清泉并没有枪毙他们,而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向自己开了枪......

当他要求他们向自己补枪却遭到拒绝时,他用尽力气吼了一声:“你要留我当俘虏吗?你想抗命吗?”

邱清泉,狠人也!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但是,却狠得让人敬佩。

国民党不少高级将领其实很不喜欢邱清泉,认为他不够听话,太傲慢。虽然,邱清泉确实怼过不少将领,也招来了他们的讨厌,但实际上他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却很好。

只是,过于愚忠。

邱清泉出身黄埔,他带的第5军也是蒋介石的王牌军,从这点看,他算得上是蒋介石的嫡系。

但是,蒋介石却未必将他当成自己的嫡系,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无奈地自称“孤臣”了。

安徽桐城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 。桐城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享有“文都”的盛誉,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桐城市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纵观桐城历史,会发现桐城出了不少有名的历史人物,人才辈出,名人遍布,下面我们来看看桐城历史上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吧。

1.张英、张廷玉

他们是清代出名的“父子宰相”,虽是土生土长的桐城人,但与枞阳也有难以割舍的情分。依据《鹞石周氏家谱》,老宰相张英的姨父是周家祺,两代宰相因而先后为周氏家谱作序,周家的周宾、周大璋还到张廷玉府上圈套过家庭教员。而枞阳的周家潭正是鹞石周氏的聚居地。张英还数次登上枞阳的浮山,枞阳汤晓克双轨。很夸奖浮渡风景。另外,康熙年间水患继续,张廷玉兄弟还特地在县城援助过枞阳陈家洲的灾民,可谓情义深重。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2.方苞

(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区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3.刘大櫆

(1698—1779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为桐城派“二祖”。少年业师于吴直,20多岁至京师,为方苞推重,先后经方苞、张廷玉荐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屡试不第,遂归乡专事著述。姚鼐、王灼、吴定、张惠言皆为其门下北子,是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坚人物,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所著《论文偶记》强调“义事、书卷、经济”,既肯定内容的重要性,又注重法度和技巧,主张古文写作中“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诗集》《论文偶记》《歙县志》等。

4.姚鼐

(1732—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桐城派“三祖”,也是桐城派集大成者。乾隆年间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40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40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5.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6.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李龙眠即李公麟,字伯时,祖籍安徽舒城。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

7.范增

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前277~前204)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最终错过了诛杀刘邦的大好机会。

8.胡瓒

胡瓒,明代学者、水利专家。曾授都水司主事,掌管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主管山东全境河流水利事业。

胡瓒自幼好学,手不释卷.为诸生时曾工笔抄写《通鉴》全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授都水司主事,掌管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主管山东全境河流水利事业。

9.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是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于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其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10.盛度

盛度,字公量,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迁居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余杭)。汉族,盛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盛度主要作品有《西域图》、《中书制集》、《翰林制集》、《沿韦制置敕》等。

徐州地区有什么好的技术学校吗?

徐州幼儿师范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徐州职教中心

徐州技师学院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

徐州生物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

徐州技师学校

徐工技校

徐州第二职业学校

贾汪还有几个煤炭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初中毕业可以上的。具体还要咨询学校,希望我的回答你帮助到你

徐州工程兵学院是军校吗?

徐州工程兵学院是军校,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成立于1986年,是一所培养全军工程兵中级军政指挥官、院校教官、高层次军事学术研究人才和工程兵分队指挥人才的中级指挥院校,是工程兵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前生是一九四六在吉林通化成立的我军第一所工程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迁至湖南长沙.先后更名为中南军区工兵学校、高级工程兵学校、工程兵学院。一九七四年迁至江苏徐州,一九八六年改称工程兵指挥学院。

周恩来、朱德、徐向前、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关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学院作过重要指示和题词,张震、迟浩田、傅全有、王克等军委领导曾先后来院视察。 五十多年来,学院坚持"从严、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严谨治学、严以施教、严于律己"的校风,为争夺战争的胜利,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工程兵部队中、初级指挥军官,为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及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五千多名专业技术人才。

哈军工首任校长是谁?

楼上记错了,是哈船院,跟哈工大一点关系都没有,主要是长沙和哈尔滨(国防科大、哈工程)还有 西工大一部分(当然他们现在不承认)去南京的是南京理工还有解放军理工工程兵学院等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