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河山是什么生肖,你能想起多少中国传统文化
锦绣河山是什么生肖,你能想起多少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国画
2.中国书法
3.篆刻印章
4.中国结
5.京剧
6.皮影
7.武术
8.秦砖汉瓦
9.兵马俑
10.桃花扇
11.景泰蓝
12.玉雕
13.中国漆器
14.红灯笼(宫灯纱灯)
15.木版水印
16.甲骨文
17.钟鼎文
18.汉代竹简
19.茶
20.中药
21.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22.竖排线装书
23.剪纸
24.风筝
25.佛
26.道
27.儒
28.阴阳
29.禅宗
30.四书五经
31.孝服
32.纸钱
33.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34.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
35.祥云图案36.中国织绣(刺绣等)
37.千层底手工布鞋
38.旗袍
39.蜡染
40.中国瓷器
41.青铜器
42.鼎
43.敦煌壁画
44.年画
45.鞭炮
46.谜语、对联
47.饺子
48.罗盘
49.象棋
50.围棋
锦绣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名)精美鲜艳的丝织品,比喻美丽或美好。[构成]偏正式:锦(绣[例句]祖国的锦绣河山;婀娜多娇。(作定
120个四字成语?
比喻构词】 一败如水 胆小如鼠 引狼入室 风驰电掣 刀山火海 一贫如洗 料事如神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度日如年 心急如焚 巧舌如簧 如雷贯耳 如履薄冰 如日中天 势如破竹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爱财如命 暴跳如雷 红叶似火 心如乱麻 高手如林 健步如飞 守口如瓶 栩栩如生 骄阳似火 冷若冰霜 门庭若市 恩重如山 从善如流 观者如云 浩如烟海 【夸张构词】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一泻千里 一触即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反义构词】 弃暗投明 取长补短 厚今薄古 生离死别 苦尽甘来 七上八下 九死一生 三长两短 大同小异 大材小用 大智若愚 小题大做 上行下效 上窜下跳 无中生有 天翻地覆 化险为夷 凶多吉少 古为今用 古往今来 旧仇新恨 出生入死 有名无实 有备无患 有眼无珠 寻死觅活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阳奉阴违 此起彼伏 吐故纳新 同甘共苦 因小失大 优胜劣败 自生自灭 评头论足 远交近攻 求同存异 声东击西 克己奉公 扶弱抑强 改邪归正 里应外合 删繁就简 彻头彻尾 空前绝后 顶天立地 拨乱反正 居安思危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虎头蛇尾 明争暗斗 明枪暗箭 明查暗访 知彼知己 供不应求 舍本求末 舍生忘死 舍近求远 举足轻重 前因后果 将信将疑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挑肥拣瘦 柳暗花明 厚此薄彼 除旧更新 畏首畏尾 绝无仅有 谄上欺下起死回生 顾此失彼 能屈能伸 深入浅出 推陈出新 假公济私 量人为出 惩前毖后 街头巷尾 摇头摆尾 增多粥少 颠倒是非 颠倒黑白 避实就虚 避重就轻 藏头露尾 瞻前顾后 【近义构词】 胡言乱语 狐群狗党 胡思乱想 虎背熊腰 自由自在 自轻自贱 自暴自弃 仁人志士 人山人海 日久天长 日新月异 争分夺秒 崇山峻岭 想方设法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金枝玉叶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含辛茹苦 穷凶极恶手舞足蹈 呼风唤雨 长吁短叹 长年累月 引经据典 风起云涌 雷厉风行 魂飞魄散 龙腾虎跃 争名夺利 高瞻远瞩 流言蜚语 假仁假义 【ABCC】波光鳞鳞 神采奕奕 生气勃勃 忧心忡忡 气势汹汹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大腹便便 虎视眈眈 小心翼翼 死气沉沉 喜气洋洋 风尘仆仆 大名鼎鼎 【AABC】欣欣向荣 默默无闻 夸夸其谈 蒸蒸日上 人人皆知 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 奄奄一息 津津有味 历历可数 滔滔不绝 人人自危 心心相映 历历在目 洋洋得意 摇摇欲坠 比比皆是 循循善诱 蠢蠢欲动 步步为营 娓娓动听 格格不入 耿耿于怀 振振有词 【ABAC】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全心全意 一摸一样 不折不扣 无影无踪 半信半疑 如痴如醉 人山人海 不三不四 大手大脚 毛手毛脚 碍手碍脚 缩手缩脚 【AABB】山山水水 高高兴兴 三三两两 熙熙攘攘 口口声声 大大咧咧 原原本本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鬼鬼崇崇 吞吞吐吐 形形色色 慌慌张张 清清楚楚 【成语接龙】 A组:心口如一 一笔抹杀 杀一儆百 百家争鸣 鸣锣开道 道不拾遗 遗臭万年 年富力强 强词夺理 理直气壮 壮志凌云 云中白鹤 鹤发童颜 颜筋柳骨 骨肉相残 残兵败将 将信将疑 疑神疑鬼 B组: 斗志昂扬 扬眉吐气 气味相投 投机取巧 巧立名目 目送手挥 挥洒自如 如释重负 负荆请罪 罪魁祸首 首屈一指 指鹿为马 马到成功 功德圆满 C组:大快人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意忘形 形势逼人 人浮于事 事出有因 因小失大 大庭广众 众星捧月 月中折桂 【巧藏城市名】 一技之长 春风化雨 来日方长 沙里淘金 难能可贵 阳春白雪 声东击西 安居乐业 一步登天 津津有味 【巧藏学习的事物名称】 千言万语 文通字顺 百炼成钢 笔墨纸砚 不计其数 学有专长 博览群书 包罗万象 九州方圆 规行矩步 【巧藏动物机关(12生肖成语结尾)】 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生龙活虎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打草惊蛇 悬崖勒马 顺手牵羊 杀鸡儆猴 呆若木鸡 白云苍狗 行同狗鼄(猪) 【巧藏人体部位】 焦头烂额 另眼相看 画龙点睛 一目了然 扬眉吐气 千钧一发 掩耳盗铃 嗤之以鼻 摇唇鼓舌 唇齿相依 劈头盖脸 三头六臂 一手遮天 了如指掌 口蜜腹剑 铁石心肠 肝胆相照 集腋成裘 膛目结舌 卑躬屈膝 摩肩接踵 指手画脚 异香扑鼻 别具匠心 洗心革面 【巧藏数字】 多此一举 说一不二 三头六臂 四通八达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这份成语集里巧藏了许多相同的成语,你能一一说出来吗?】 【趣记成语】 【含有“手”的成语】:手舞足蹈 心灵手巧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得心应手 爱不释手 手足无措 心狠手辣 情同手足 【含有“虎”字成语】:虎头蛇尾 生龙活虎 虎口拔牙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骑虎难下 龙潭虎穴 降龙伏虎 虎背熊腰 虎口脱离 调虎离山 羊入虎口 放虎归山 龙腾虎跃 养虎遗患 狼吞虎咽 谈虎色变 虎视眈眈 如狼似虎 虎口余生 为虎作伥 【含有“然”字成语】:恰然自得 依然如故 恍然大悟 茫然若失 浑然一体 豁然开朗 安然无恙 焕然一新 庞然大物 蔚然成风 迥然不同 泰然处之 防患未然 怦然心动 哑然失笑 昭然若揭 斐然成章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 千军万马 对牛弹琴 声名狼藉 杯弓蛇影 鸡毛蒜皮 指鹿为马 鹤立鸡群 抱头鼠窜 亡羊补牢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惊弓之鸟 画龙点睛 兔死狐悲 瓮中捉鳖 鸡鸣狗盗 黔驴技穷 鹏程万里 鹤发童颜 哀鸿遍野 兵荒马乱 管中窥豹 爱屋及乌 鱼目混珠 骑虎难下 守株待兔 顺手牵羊 螳臂挡车 蜂拥而至 泥牛入海 叶公好龙 一箭双雕 噤若寒蝉 井底之蛙 蝇头微利 门可罗雀 蜻蜓点水 狗头军师 狐群狗党 狗屁不通 【巧藏小诗:(你能找出小诗,在5分钟内记住这些成语吗?)】: ○一日千里 ○半壁江山 ○绿林好汉 ○一触即发 ○半途而废 ○红极一时 ○一鼓作气 ○半路山家 ○喜出望外 ○雨后春笋 ○一举成名 ○半信半疑 ○爱不释手 ○风吹草动 ○穿针引线 ○锦上添花 ○衣冠禽兽 ○戴月披星 ○红颜薄命 ○花言巧语 ○叫若连天 ○一目了然 ○声东击西 ○惊天动地 ○万马奔腾 ○家喻户晓 【联句成段记成语】 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叫人流连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描写人物品质词】: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生忘死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描写学习的词】: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勤学好问 发愤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谨言慎行 【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描写人的语言】: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绰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瘦骨嶙峋 【描写说的词】: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唠唠叨叨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闲言碎语 【描写高兴的词】: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描写友情的词】: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描写花的词】: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遍地开花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明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奇花异草 【含有云的词】:云雾迷蒙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彤云密布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过眼烟云 烟消云散 朝云暮雨 【含有雨的词】:大于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未雨绸缭 【描写水的词】:水流湍急 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 翻腾怒吼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血流成河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描写山的词】:山明水秀 满山遍野 江山如画 湖光山色 大好河山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逼上梁山 锦绣河山 还我河山 【描写颜色的词】: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古色古香 姹紫嫣红 面如土色 五光十色 灯红酒绿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五彩缤纷 光彩夺目 【描写稀少的词】: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闻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鳞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微不足道 独具匠心 独树一帜 独占鳌头 【描写热闹繁华安静的词】:接踵摩肩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接踵而至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人山人海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门可罗雀 【描写丰富繁多的词】: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五花八门 形形色色 眼花缭乱 样样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不乏其人 不计其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是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星罗棋布 多才多艺 足智多谋 丰富多彩 【寓言故事类】: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画地为牢 杀鸡儆猴 对牛弹琴 盲人摸象 【历史故事类】:完璧归赵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闻鸡起舞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杞人忧天 画龙点睛 南柯一梦 洛阳纸贵
历史课本上有没有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就和英国签订了一个南京条约,允许五口经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
事情过去后,清政府就开始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什么也没看到,依旧采取过去的统治方式对待中国人民和外国列强。
因为英法要派出官员和商人长住中国,开展经商,但清政府是不愿意答应的。除了上海处理的比较好外,其它城市都是在变相的拒绝外国人。上海是在原上海城区外,划出了一片土地给外国人居住,这就是后来外国租界的雏形。
其它四座城市就不同了,当地政府要求老百姓不要把房子租给外国人,他们又没有中国土地产权没办法建房,所以只能住在城外。英国驻广州领事在当地民众的抵制下,两年进不了城;福州领事则两年来一直住在城外的破草棚子中,外国的刀叉睡衣钢琴等货物在中国也没有市场,根本卖不出去。
更要命的是清政府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制度,没有对外交往经验,从来都认为中国之外全是蛮夷之地,不可能和他们平等交往。清政府没有外交部,当地政府又没有外交权力,就没有失去了和英法正常沟通的渠道。
二
英法两国认为上当了,清政府不讲诚信,签订好的合约却不执行,没有契约精神;中国政府认为自己很聪明,成功把外国人挡在了城外。
英法认为到中国做生意没搞到钱,是因为政府不诚信,开放的城市的太少,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城市,并且两国要建立外交关系,但清政府没有外事机构。
正在这时,英国的亚罗号事件和法国教士被杀事件瀑发了,英法两国看到清政府对自己的要求回应不积极,就借这两个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果没有任何意外的,清政府再次战败了,于是签订了天津条约,同意英法使节进驻北京。
但不久咸丰皇帝就后悔了,他认为外国使节不向他下跪,破坏了中国的礼制,会在中国造成极坏影响,如果中国人都学了,清国就不存在了。于是要求僧格林沁的军队在大沽口消灭英法联军,并扣压使节。然而再一次输的惨极了,英法以5死46伤的轻微代价全歼僧格林沁骑兵主力。
问题来了,僧格林沁军队的灭亡,把进京城的门户完全向英法联军开放了,大门洞开,不进就白不进了。
三
结局大家都知道,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抢劫清政府的国库和皇宫,最后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一种说法认为,英法使节团受到了清政府的极大伤害,是对英法两国的蔑视;其中团长巴夏礼和秘书关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关在圆明园。联军在圆明园把这些人解救出来后,发现只剩下了19人,有20个已经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尸体被大卸八块,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惨不忍睹。
因此,英法联国总司令额尔金表示,必须要给清朝一个惨痛的教训,于是火烧圆明园就上演了。
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懂英法两国的历史和经济史。
英法两国都是重商主义国家和工业化强国,两国的军队和商人都担负有共同的使命,就是把生意做到全球各个角落去,为英法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碰到愿意通商的,商人来处理;如果碰到了不愿意通商的,军队来处理,用枪炮逼你通商。
在那个年代里,几乎所有的战争都具有商业的性质。战争是政治和商业的延伸和体现。欧洲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采用雇佣兵去侵略其它国家,然后抢劫和绑票,得到更多的赎金。占领这个地方,开始强制经商。
战争就有很强的商业性质。
过去很长的世界历史上,都是丛林时代,丛林法则在发挥作用,丛林法则的最高准则就是弱肉强食,抢劫是目的,借口随便找。
因此火烧圆明园只是英法抢劫的借口和掩盖抢劫的借口,而不是其它。
曹操袁绍那些大佬为什么不去请诸葛亮出山?
为什么曹操和袁绍这种大佬,没有去请诸葛亮出山?这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诸葛亮太年轻,曹操和袁绍争霸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根本谈不上最顶尖的谋士。二是因为,诸葛亮早期声名不显,又非出身顶级世家,曹操和袁绍等人,前期根本就没听说过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自然也就不会去请诸葛亮了。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这一年正是汉灵帝在位期间。这里我们普及一个很有意思的趣闻:如果按照现代的生肖年份计算的话,诸葛亮其实应该属鸡。
诸葛亮出生这一年,东汉朝廷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已经有了灭亡的迹象。当时张角已经创立了太平道,正在积极准备起义。三年之后,张角正式起兵,黄巾起义爆发。
这一年,曹操已经27岁,早就当上了首都区公安分局的局长。袁绍则是暂居于洛阳,出身顶级世家的袁绍,此时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有志青年,大家正在筹备怎么杀宦官。
简单来说,诸葛亮和曹操、袁绍等人,根本就不是一代人,而是和他们的子侄一代差不多大。
三年之后,黄巾起义爆发。这场黄巾起义,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诸葛亮小的时候,他爹诸葛珪只是兖州的一个中层官员,曾经做过泰山郡的郡丞。类比今天的话,大概相当于某个地级市的市委秘书长。黄巾起义爆发后,国家开始陷入动荡,兖州也同样战火连天。不过,东汉朝廷当时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这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最终还是被东汉朝廷给剿灭了。而作为东汉中层官员的诸葛珪,虽然在政治上前途有限,但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还是不难的。
诸葛亮的童年时代,大概就是这么度过的。
然而到了诸葛亮八岁这一年,情况再次出现了变化。这一年,有两件事深刻改变了诸葛亮的人生。一件是私事,这一年,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因病去世了。在诸葛亮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已经撒手人寰,所以父亲去世后,诸葛亮就等于成了一个孤儿。
另外一件,则是公事。
这一年,汉灵帝死了。汉灵帝死后,东汉高层爆发了剧烈的权力冲突。大将军何进从外调兵入京,想要诛杀京城的宦官。然而宦官们却提前下手,先干掉了何进,然后何进的手下袁绍,又带人杀掉了宦官。在这场混乱当中,并州军阀董卓入京,后来逐渐控制了京城。
京城那边的乱局,对于当时诸葛亮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对诸葛亮后来人生的影响。对于当时的诸葛亮来说,老爹诸葛珪的死,才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事情。不过好在,诸葛珪去世后,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闻讯赶来。不但替诸葛珪料理了丧事,还收养了诸葛珪的几个孩子,其中便包括诸葛亮。
在这段时间里,京城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董卓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比如关东诸侯组成联军,共同讨伐董卓。比如吕布反水,刺杀了董卓。这几件事,都是在这期间发生的。而随着董卓身死,东汉朝廷也彻底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
等到诸葛珪大老远来到兖州,替哥哥料理完丧事,然后决定带几个侄子侄女南下,去接受袁术的任命,担任豫章太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此时,中原已经彻底大乱,到处都在打仗。叔侄几人走到徐州的时候,恰逢曹操打着替父亲报仇的名义,征讨徐州的陶谦。
战乱之中,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走失,后来独自流落到江东,成了孙家的臣子。至于诸葛亮和其他几个弟弟妹妹,则是随叔叔到了荆州。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诸葛亮和弟弟都是蜀国的臣子,唯有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孙家臣子的原因。
到了豫章之后不久,东汉朝廷又说袁术的任命不管用,派人取代了诸葛玄的位置。于是,诸葛玄便只能动身去荆州,去故主刘表那里讨生活。公元197年,就在诸葛玄刚刚到刘表那里不久,诸葛玄便病逝了。此时的诸葛亮,只有16岁而已,也就是今天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年纪。好在诸葛玄去世之前,留下了一些家业。所以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便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去隆中地区隐居生活。靠着叔叔留下来的产业,倒也活了下来。
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抢到了汉献帝,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三年之后,在诸葛亮19岁那年,曹操和袁绍打了一场官渡大战,最终曹操获胜,彻底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两年之后,袁绍病死。
从这个时间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袁绍死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普通青年。而且当时诸葛亮隐居于荆州,袁绍的地盘则是在北方,所以袁绍自然也就不可能去征召诸葛亮了。
打赢了官渡之战以后,曹操继续征战,后来陆续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统一了整个北方。在这个过程当中,诸葛亮一边种地一边读书,逐渐拥有了过人的智慧。
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备辗转来到了荆州。此时的刘备,刚刚被曹操打败,虽然手下还有一些军队,但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地盘。到了荆州之后,刘备只能依附于刘表。刘表对刘备表面客气,但内心深处其实也在防备着刘备,所以将刘备调到了北方,负责帮他抵御外敌。
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之后,诸葛亮也已经长大成人了。此时的诸葛亮,并无太过显赫的家世。如果去曹操那边的话,恐怕很难得到曹操的重视。反倒是落魄的刘备,更符合他的需求。于是最终,诸葛亮选中了刘备,加入到了刘备的麾下。至于曹操,在此之前,压根就没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字,自然也就谈不上去征召诸葛亮了。
不过,仅仅几年之后,诸葛亮这个名字,就将成为曹操最大的噩梦。
几年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准备大军南下,拿下荆州和扬州,彻底统一天下。曹操大军南下之后,恰逢荆州牧刘表病死。接替刘表做荆州牧的刘琮,面对曹操的威胁,根本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曹操。而刘琮投降的时候,又没事先告诉刘备。直到曹操兵临城下以后,刘备才得到消息。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诸葛亮站了出来,帮刘备稳住了阵脚,撤退到了夏口。然后孤身一人前往扬州,说服孙权和刘备联合。最终,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当中,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曹操也由此错过了自己统一天下最好的机会。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这个名字,终于被曹操注意到了。但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成了刘备麾下最重要的谋士,自然也不可能去转投曹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