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神学院,算得上民国尊贵的女性吗
安徽神学院,算得上民国尊贵的女性吗?
纵观近代史,宋美龄堪称是继慈禧之后在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一个女人,能够和她一比的恐怕也只有她的姐姐宋庆龄了。
可是,即便是宋庆龄,也略逊宋美龄一筹。
宋美龄的父亲是宋耀如,这个人虽然名声不显,可是,他在近代史上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对孙先生而言。
1894年,宋耀如在上海和孙先生相识,可谓是一见如故,宋先生被孙先生的革命理想所感染,从此成了孙先生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孙先生缺钱了,他便给钱;孙先生缺人手了,他便给人,他的两个女儿便先后当过孙先生的英文秘书,二女儿更是在当了英文秘书后,被孙先生捞回了家。
宋耀如的三个女儿在近代史上,也可谓是个个精英,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宋庆龄嫁给了孙先生,宋美龄嫁给了蒋先生。
1915年,宋二小姐嫁给孙先生时,宋耀如气得跑到日本给孙先生下跪。
1927年,宋三小姐嫁给蒋先生时,宋耀如早已在1918年溘然长逝,如果宋先生没死的话,不知对于小女儿嫁给蒋先生,又会是怎样一种态度。
不过,宋三小姐和蒋结婚倒也不是一帆风顺,至少宋母开始时是持反对态度的,宋子文也不是很支持蒋宋联姻。后来,经过宋霭龄的一番游说,宋母这才点头答应。
1927年时的蒋先生,在国民政府的地位已经仅次于汪,虽然这一年,他被迫下野,可是很快又卷土重来了,更是超过了汪。
当时,蒋手里握着的是国民党的枪杆子,前途不可谓不光明,这也是宋美龄会看上比她大了11岁的蒋介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宋美龄自己也说过:“我不会只嫁给钱,但同时,我也不会不嫁给钱。”
除了钱,也只能是权了。
所以,她和蒋的婚姻,是在权和钱的推动下发生的,如果蒋仍然只是一个在孙先生身边跑腿的小人物,我相信宋美龄绝不会选择他。
后来,蒋取代了汪,成了国民党的头号人物,宋美龄也因此成了所谓的“第一夫人”,所以,她当然是一个尊贵的女人。
宋耀如的儿女没有一个是庸人,宋美龄也是如此,即便她嫁给了蒋,却也不会只当一个只能供人观赏的花瓶,她从来便不缺少政治智慧,她算得上是蒋最为信任的“高参”。
她在政治上对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蒋曾想过撤销她的哥哥宋子文和她的姐夫孔祥熙的党籍,这事被她知道了,心里很不开心,所以找蒋说说情,说着说着便吵了起来,最后,蒋也只能无奈地向她投降,决定“暂缓”撤销宋、孔两人党籍的事,这一“暂缓”,便成了“永缓”,宋、孔二人直到去世也没被撤销党籍。
这样一个能够影响蒋所作的政治决策的女人,绝对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女人。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为了迫使蒋介石同意一致抗日,发动兵谏,将蒋介石扣押在了西安。
此事一出,可谓是举世哗然,何应钦因此蠢蠢欲动,宋美龄则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辗转难安。
不过,她很快又镇定了下来,因为她知道,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她更知道,如果此事处理的稍有不慎,她的丈夫便很可能会成为历史的过眼云烟,死无葬身之地!
为此,她走了三步棋——第一步是想法设法稳住何应钦,拖延他发兵围攻西安的脚步;第二步是致电张学良,试探他的态度,同时向他表明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意愿,稳住张学良,然后让人带着自己的信去西安见蒋介石,换回来了蒋介石的停战手令;第三步则是亲飞西安,陪同蒋和张学良谈判,最终让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这是宋美龄第一次在政治上和人掰手腕,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智慧。
不过,如果要说她的所谓“绝代风华”,恐怕还是得说站在演讲台上的宋美龄。
当时,蒋从美国人手里得到了不少好处,可是,蒋一向纵容底下人的腐化,所以美国人对蒋的援助也开始谨慎起来了,收缩了对蒋援助的额度。
这一下,蒋着急了,宋美龄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她在1943年时在美国众议院发起了一次“求援”演讲。
她说:“美国人民对于分布全球各地之美国作战壮士实足以自豪!”
这句话,瞬间赢得了美国人的好感。
她又说:“贵国若干壮士,必须用临时赶筑之机场,飞行海面,经数百小时之久,以搜寻敌方之潜艇,往往一无所遇,废然而返。贵国此辈健儿,以及其他壮士,均系作单调乏味之守候,日复一日之守候。”
这句话,又感动了无数美国人。
后来,她又去了美国参议院演说。
她在美国的“两院演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罗斯福被她说服了,美国人被她说服了,美国人激动得为她使劲儿鼓掌。
一时之间,宋美龄在美国成了政治明星,可谓是家喻户晓。
她的访美求援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她成功地帮蒋从美国人手里争取到了更多的援助,据说美国民众当时还自发筹集了近2000万的资金交到了她的手上。
在演讲台上的宋美龄,具有超乎想象的感染力,感染了所有人,当时的她绝对称得上这四个字——风华绝代!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病逝。
她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的绝代风华,也随之而去。
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形容宋美龄是“钢铁塑成的花朵”,倒也贴切。
安徽神学院属本科吗?
不属于本科,安徽神学院目前只开设了三年制神学专科和一年制传道员培训班,而本科是需要开设四年的课程,所以安徽神学院只能算是大专院校,能取得的最高学历也只是大专学历,而且招收学员不超过200人,所以有意报考的同学要谨慎抉择。
晚清民国的高校有哪些?
晚清最早的大学是西方传教士办的教会大学。鼎盛时期,全国教会大学有21所。教会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传播宗教,后来逐渐与中国社会适应。比如,圣约翰大学校训有出自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英文格言“光和真理”。图为1907年北京汇文大学堂毕业的女生。1898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1898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后,更多国立大学出现。清政府对内重视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对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知识,积极派遣学生出洋留学。 1902年,山西大学堂成立,分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图为1907年,即将赴日本留学的山西大学堂学生与教师合影。四川高等学堂也于1902年成立,该校由四川总督1896年创办的西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发展而来。图为1912年冬,四川高等学堂读书的学生,该校为今四川大学前身。岭南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88年,1918年定名岭南大学,由美国人任学校监督。岭南大学校训为“今之学者为人”。图为清末岭南学堂的算术课。汇文大学校在并入燕京大学大学之前也是一所独立的教会大学;并入燕京后原校址留下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定名为“汇文学校”。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作为校训。蔡元培以《中庸》原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题释之。图为1920年,大学预科部的数学课。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由美国人创立于1913年。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厚生”,校长吴贻芳解释:“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图为1920年图书馆内景。燕京大学是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她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最著名的校长就是司徒雷登。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纷纷内迁之际,燕大选择了留在沦陷区,成了不甘做亡国奴的沦陷区学子的寄身之所。图为1922年燕京大学门口的女学生。与当时的燕京大学有“南齐北燕”之美誉的齐鲁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办学初期宗教气氛十分浓郁,1929年后办学目标修改为“培养学生具有爱、服务和牺牲的精神,造就学生具有崇高的品质,提供专业的训练,满足社会需要。”图为1941年做实验的学生。国立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并催生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国立北京大学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从长沙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当中最辉煌的时期。竺可桢老校长也因其历史贡献,成为了浙大校史上最伟大的人,并为浙大确立了“求是”校训和文言文《浙江大学校歌》。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辅大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于中国大陆北京市的“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乃取《论语》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后更名为“天主教辅仁大学”。抗战期间,同在成都华西坝的还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齐鲁大学。这就是长达九年的“五大学联合时期”。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图为1948年,金陵女子大学体育舞会表演。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罗家伦就任校长后指出:大学应该承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一个大学不能负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图为1936年,中央大学美术教授张书旂的女弟子在观看他作画。等等
1582年发生了什么?
1582年
世纪: 16世纪 年代: 1580年代 年份: 1582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神宗万历十年;日本正亲町天皇天正十年壬午年(马年)。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去逝
织田信长(英文名:Oda Nobunaga 1534年5月28日-1582年6月21日)。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严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
田信长于1534年出生。父亲织田信秀死后继承为织田家当主,在打败同母弟的信行(别称信胜)与清州城主织田信友、犬山城主织田信清、岩仓城主织田信贤等势力后统一尾张。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氏与斋藤氏之后,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到京都)。
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氏、朝仓氏、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势力,组成了信长包围网。信长将包围网瓦解,逐一消灭包围网的势力,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正当信长统一京畿一带,将势力由中国地方、北陆扩展之时,1582年(天正10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变)而自杀。
葡萄牙宣布独立
全称葡萄牙共和国(英语:The Portuguese Republic,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都是葡萄牙的领土。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的最西端,欧盟成员国之一。葡萄牙的旅游业发达。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的最强大的全球性帝国,这一时期达·伽马、恩里克、迪亚士这一些影响着葡萄牙帝国的人物。葡萄牙仍属于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
明光宗朱常洛出生
(1582―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庙号光宗。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 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终年38岁,史称“一月天子”,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明时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出生
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年—1649年),字思及,1582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亚城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威尼斯长大,于1597年进入安东尼神学院学习,1600年入耶稣会见习。
1602年经发愿后被送到帕尔马学院学习哲学,直至1605年,其间在1603年他要求前往秘鲁传教,未获准。1605年他进入罗马的宗座额我略大学(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学习。1606年—1608年,他又被派往博洛尼亚教授人文科学,同时被委任为神父。1607年他再次要求去东方传教,获得耶稣会会长阿夸维瓦(Claudio Acquaviva)同意。1609年,艾儒略离开罗马去里斯本,在那里搭船前往亚洲。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到北京,先后在上海、扬州、开封、杭州等地传教。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邀其来福州,为外国人入闽传教之始。闽中名士叶向高、张瑞图、何乔远、徐火勃、林侗、陈鸿等均与之交往,题诗投赠。艾儒略编《闽中诸公赠诗抄本》传世,在闽传教25年,足迹几遍八闽。曾任耶稣会华南区省会长,建大教堂22座,受洗礼的达万余人。除传教外,还介绍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
永历三年(1649年)清兵入闽,避难延平,四月病逝,葬福州北门十字山。
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卫拉特(厄鲁特蒙古)盟主、青藏高原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的创建者固始汗出生
(1582—1655年)姓孛儿只斤,本名图鲁拜琥(Tho-rol-pa’i-hur),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祖上世代及侄子鄂齐尔图汗都是卫拉特盟主。
他是青藏高原历史的转折性大人物:应西藏黄教摄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达赖、四世班禅邀请入藏救助黄教,路上推翻了青海和康巴的政权,1642年入藏推翻了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王国,建立新一代和硕特汗国及里面的甘丹颇章(行政型)政府,确立新兴教派格鲁派诸领袖在西藏的领导地位,重建布达拉宫及扩建大昭寺,使达赖驻锡重建的布达拉宫、使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影响了西藏数百年历史。西藏只是其汗国的一部分。
虞山先生钱谦益
(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担任礼部侍郎。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佛学,一反明朝公安派与竟陵派文风,倡言“情真”、“情至”,主张具“独至之性,旁出之情,偏诣之学”。
作为诗人,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作为史学家,钱谦益早年撰《太祖实录辨证》五卷,立志私人完成国史,他于弘光元年、顺治三年两次欲修明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人们认为“虞山(钱谦益)尚在,国史犹未死也”,可见对他史学才能的极度推崇。
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汤若望虽被判了死刑,但并不是凌迟。因为北京地震,他和所有在皇家天文台、钦天监工作的西方人,都被特赦。获释1年后,他死在北京的寓所。他活了75岁,其中在中国呆了近50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将无数西方科学技术带给了中国。
汤若望原名约翰·贝尔,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隆,少年时就读于耶酥会创办的中学。因学习成绩优异,他又被推荐到罗马的耶酥创办的大学念书。他在罗马的大学学习了哲学、数学、天文学,并对天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于1610年加入耶酥会后,在修道院清修的同时,继续学习数学和天文学。随后,他进入罗马神学院。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也曾在这所学院读书。因此,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不少关于利玛窦的资料。贝尔对利玛窦在远东传播神学和科学取得的成就,十分神往。
在罗马神学院,他听过伽利略等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演讲,这令他下决心系统研究天文学。在罗马神学院学习4年后,他顺利毕业,并当上了神父。1618年,他受耶酥会的派遣,和一群传教士登上一艘葡萄牙船,前往中国传教。
他们于第二年抵达澳门后,立即开始学习汉语、阅读中国经史哲学、了解中国社会习俗。正是在澳门,贝尔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汤若望。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他,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不久,正在编撰历书的礼部尚书徐光启,恰巧到了澳门。
经人介绍,徐光启认识了汤若望和几名同样受过良好教育、有深厚数学和天文学知识的传教士们。徐光启十分赏识这帮有中国名字会说中国话的洋人,于是邀请他们一起入京,一起编撰历书,即后来的《崇祯历书》。
徐光启的介绍,加上汤若望自己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月食,他很快得到崇祯皇帝的的喜爱,为他在中国传教大开方便之门。汤若望用了5年时间,在中国各地旅行,传教、建教堂。后来,他再由徐光启推荐,回北京在钦天监任职。
崇祯还通过他,购买西洋武器,也令他监制大炮。这使他有机会开设讲堂,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对外翻译中国文化。因为与朝廷的关系,汤若望也成为耶酥会在中国传教最大的保护者和推动者。崇祯皇帝还专门赐给汤若望牌匾,令送往各地,如同汤若望的传教金牌。
明朝被推翻后,汤若望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他成为清顺治皇帝最信任的顾问之一,还兼任皇家天文台台长、钦天监主管。在汤若望的领导下,皇家天文台聘请了数十名西方科学家兼传教士。一时之间,中国信教和信科学之风日盛。
据不完全统计,汤若望在中国的头14年,就让50万中国人受洗加入了耶酥会,成为史上最成功的传教士。也因为如此,一些视西洋教为邪教的清廷官员,担心汤若望势力过大,于康熙3年上疏皇帝,要求惩治汤若望。
以汤若望为代表的西洋历法,与中国传统的历法,自然有诸多不合之处。上疏者指责汤若望,故意为已故皇室成员错算葬礼时间和地点,以此加害大清朝。汤若望和他在钦天监、天文台的传教士们,以及5名中国官员,一并被锁拿下狱、判处死刑。
但是,由于北京地震,汤若望和外国人全部获得赦免,5名中国人被维持原判执行了死刑。获释后的汤若望,年老多病,不再为朝廷所用。他住在他自己翻建的教堂里,著书整理笔记。死后3年,康熙皇帝为他平反,令其迁葬于利玛窦墓旁,并御赐祭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