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密宗,禅宗密宗的区别
佛教密宗,禅宗密宗的区别?
本质相同。只是一个隐,一个显;一个拆掉了所有的门,在广阔的宇宙中教;一个却拉起了帐篷,盖起了房子,甚至拱起了密室教。谁是密室?
心是密室;谁是天地宇宙?
还是心。
暗小如密,大显如宇,所言皆心。因为都是讲心的,所以密宗和禅宗完全一样,没有本质差别。即使没有本质不同,为什么密的却要隐秘;而显的却要大显呢?还是因人的根器不同,为“信”故而成隐显。
对佛教的密宗有什么贡献?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佛教密宗开派宗师金刚智菩萨,是一位唐代来华的印度人,背后有哪些传奇的故事?
(感谢邀请,本文约1100字,阅读需用时4分钟)
唐代,是中华佛教的鼎盛时期,由于玄奘、义净等几位大师先后前往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开坛说法,印度佛教界高僧对大唐有过了解后,同样也十分向往,就有了双方的学术交流,唐代的密宗就是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从印度传来后所开创。
善无畏出身皇族,他是经由陆路来唐的,他最早将密宗概念和佛经翻译到中土,但当时已经有80多岁高龄,只能算是密宗的启蒙者;不空法师是金刚智的弟子,等于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将之发扬光大,开派立宗;中间的金刚智菩萨,则是由海路来中华宏法,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足有几十年,翻译了数量众多的密宗佛经,才是真正的密宗实际开创者。
1、生平法迹 游历四方金刚智菩萨,梵语翻译为“跋日罗菩提”,为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父亲就是一代国师。金刚智16岁开悟佛理,正式出家,在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中修习戒律之学,20岁受具足戒。
后来,他又到西印度学习小乘佛教和瑜伽三密、陀罗尼密咒,漫游狮子国(斯里兰卡),周游20多国,28岁起跟随胜贤法师、龙智法师(龙树菩萨的弟子)学习《瑜伽论》《唯识论》《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等经典,受五部灌顶,承袭了密教法统。
在斯里兰卡,他遇到了大唐的僧人,对中国产生强烈向往,于是辗转在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途径印尼,历时三年经由海路来到广州,当时节度使派遣百船相迎;第二年进入东都,得到玄宗接见,并能随驾左右,建立曼荼罗多处,弘扬密法,当时已经成名的大智、大慧禅师都执弟子礼,密宗落地生根。
2、翻译佛经 示现秘法唐玄宗时,皇帝最喜欢道教,金刚智修行的密宗时有“神迹”化现,求雨、治病,显示神通不下好几会,宋代高僧传有记载。
据《贞元释教录》记载,金刚智自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在长安资圣寺、荐福寺翻译佛经,先后译出佛经8部14卷,全部为密教经典,就包括有《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等经书,蔚为壮观。
(真禪內印頓證虛凝法界金剛智經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 藏于台湾)
3、圆寂河南 葬于龙门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朝廷敕令“放还”僧人回乡,金刚智在弟子不空陪伴下启程回国,途经洛阳广福寺时生病,当年八月十五日示寂,世寿71岁。
朝廷敕令,将他的遗骨安置在河南洛阳龙门,天宝年间建塔供奉,最终受封国师之号,由他的灌顶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撰写祭碑,唐代宗时又追授“开府仪同三司”,有大弘教三藏的美誉,唐代杰出的开派宗师之一。
(金刚智墓地 已经被盗)
关注【亦文亦物】,实地考察山西国宝,看更多顶级经典文物、古迹艺术
什么是显宗?
显宗是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显宗皇帝有:
东汉 东汉显宗 刘庄
东晋 东晋显宗 司马衍
金朝 金显宗 完颜允恭
元朝 元显宗 孛儿只斤甘麻剌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给藏佛烧香要烧几根香?
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有人也说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烧香拜佛,烧香拜佛,其实香也是很重要的,讲究的话,你可以考虑在无相铜炉官方网站一对一专门预订几盒适合你的香品和饰品,个人平时烧的就是这个香感觉很不错。不讲究,就算了,路边随便买点化学香。无相铜炉的物品虽然不好订,但是真的非常不错。
藏肉莲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朵莲花很肥硕。
“莲”,读音为liá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莲”的基本含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引申含义为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如莲藕。
在日常使用中,“莲”也常做名词,表示莲房之实,如莲子。
“莲”,初见于《说文》中,表示一种草本植物的子实,“莲”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