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小说结局,如何看待流浪地球打破垄断

2023-07-28 19:30:04 88阅读

流浪地球小说结局,如何看待流浪地球打破垄断?

菲菲相信小伙伴们都清楚太阳将会在50、60亿年之后发生巨变,将会对太阳系内所有的星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不过,由于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家压根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些欧美人却拿它作文章,美其名曰“拯救地球”。而在“拯救地球”这一领域欧美一直是领跑者,甚至可以说是垄断了这一领域。

不过,近期中国却强势参与了“拯救地球”,一万台巨大推力的发动机将地球推离现有轨道驶向远方,这个情节正是春节期间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一小段儿。流浪地球不仅是一匹票房黑马,还一举打破了欧美人的垄断,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了“拯救地球”不再是欧美人的专利,不让其独孤求败,中国人也可以。

流浪地球小说结局,如何看待流浪地球打破垄断

事实上,中国科幻片实力在不断进步,中国航天技术也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就连美国也不敢小觑,直接摆明态度,甚至请求我们的鹊桥号中继星不要关机,他们在探索月背的时候有需求。而中国航天也有类似的“流浪地球”。

小伙伴们都清楚年初,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创下了人类历史。年底还要发射嫦娥5号。而探月工程宣告了中国人流浪地球才刚刚开始。根据我国航天局发布的消息称,我们将于2020年直接把火星探测器爆射到4亿公里外的火星轨道,探测火星这个与地球有着非常类似的星球。

其实,想要持续流浪地球,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航天经费,还要强大的航天科技,尤其以大推力火箭和深空测控为主。有小伙伴对于大推力火箭比较了解,现在我国拥有胖五火箭、以及还在研制的长征9号重型火箭等等。但是深空测控是什么东东呢?

深空测控顾名思义,就是即使捕捉深空中航天器的信号。简单来说,就像人们放风筝一样,深空测控就是人们手中牵引风筝的那根线,只不过这根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却是真实存在且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测控技术不强悍,那么很容易跟丢航天器,影响后续任务的进展。

我们有能力测控4亿公里火星探测器。当然,4亿公里不是终极目标。美国一个探测器探测47亿公里外的冥王星时,我国的深空测控天线成功截获了其发射的一些数据信号。这也证明强悍的深空测控能力。

中国航天曾经备受外国欺负,美国曾经故意封锁数据分享,打了嫦娥2号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我们科学家并没有放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突破,成功让嫦娥2号完成额外任务,让外国人瞧瞧中国人少花钱办大事的能力。外国人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是一把双刃剑,这样无疑使我国科学家更快的突破封锁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使自己拥有独立的数据支撑。然而,有些可笑的外国人看到中国近些年在航天领域的进步,则非常酸的讽刺我们,这就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现在美国人已经放低身段与我们进行技术合作,这也说明了不是外国人不想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而是没有啥先进技术对我们封锁。

现在中国航天大步向前,为我们中国人流浪地球做好技术支撑,只要我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那么早晚有一天欧美人都要对我们俯首称臣,小伙伴,你们说是不是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流浪地球斩获47亿票房?

谢谢邀请,流浪地球在现有中国科幻电影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虽然与世界级特效还有一些距离,但是也具有里程碑的作用。郭帆导演在采访中也表示与顶级科幻片导演诺兰和卡梅隆恐怕有一百年的差距。

《流浪地球》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以11.4%的排片,获得1.88亿人民币票房,截止到2月17日,上映12天,票房累计37.5亿(数据来自猫眼)。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刘慈欣2000年发表短篇小说《流浪地球》,凭借《流浪地球》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其中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流浪地球》从精神层面来说,电影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接下来介绍一下剧情

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团结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

刘培强(吴京 饰)作为中国执行“流浪地球”计划的飞行员,只有去太空执行任务,才能换取儿子刘启(屈楚萧 饰)与父亲韩子昂(吴孟达 饰)在地下城生活的资格。但是只能有二个名额,所以他放弃了生病的妻子,导致妻子死亡,为后文刘启的叛逆埋下伏笔。

刘培强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服役17年,马上准备退休返回地球,但是、但是,没错意外出现了。

本来地球要借用木星的引力将地球弹出太阳系,机会总是有风险伴随,没想到进入木星轨道以后,木星开始抽走地球上的大气,将地球吸向自己,当达到洛希极限,地球就会分崩离析(洛希极限是指当行星与卫星距离近到一定程度时,潮汐作用就会使天体本身解体分散)。

同时在地球上刘启带着妹妹韩朵朵(赵今麦 饰)私自离开地下城,开着姥爷韩子昂的运输车在运输站被抓。

姥爷韩子昂来救人时,正巧木星引力影响地球推进器,导致地球上的推进器大部分失灵,而韩子昂、刘启等人阴差阳错的参与了运送火石的救援行动。

虽然启动了推进器,但是也无法阻止木星吸走地球氧气,刘启在关键时刻提出引爆木星氢气,然后利用氢气的爆炸推走地球,最终脱离太阳系。

特效部分在中国科幻电影来说做的尤为突出,在能力范围内发挥最大限度,但是一些特效还是选择了静态/动态的背景,如果补足这方面的缺点,影片在特效上还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宏大的末世背景下,核心依然是父子情为主线的亲情贯穿。中国特色广告也贯穿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最终地球还是平安到达新的家园?

个人觉得会火,而且会成为科幻电视剧的里程碑。

首先《流浪地球》是真的火了,也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前景和希望。如果改编成电视剧一样的技术和演员演技为啥火不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神盾局》,《神盾局》同样是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美剧,其他是美国电影。但是这同样没有妨碍它成为大家喜爱的美剧。

再者中国的科幻电视剧题材实在缺乏,大多数的故事情节就是穿越,而现在穿越也成为了过去式。现代科幻电视剧在电视剧这块尚处于待探索阶段,能有一个领头羊会带领中国的现代科幻电影迈出一大步。

最后个人原因。吴京的敬业和专业精神是毋庸置疑的,我相信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吴京都会将其做成精品。他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家对于将《流浪地球》电影版改成电视剧有什么想法呢?大家期待吗?欢迎留言讨论。

流浪地球小说小学生能看吗?

能看。

流浪地球本来。就是写给孩子看的科幻小说

其实,《流浪地球》是一部少儿科幻小说。早在近二十年前,刘慈欣就完成了这部中篇科幻小说。

2018年4月,《流浪地球》作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银火箭少年科幻系列》中的一册出现。

2018年11月23日,它荣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所以,《流浪地球》说到底是一部少儿读物,是大刘给孩子们写的一部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书本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是地球虽然摆脱了危机,但是在反叛军的残酷破坏下,地球失去了以往的生机,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充满荒凉的气氛,太阳在一个大爆炸声中消失,人类失去了太阳,那些执着逃离太阳系的人最终被反叛军流放到室外任由自生自灭,而剩下的一部分最终也逃离了太阳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