筢怎么读,pa的四声调组词
筢怎么读,pa的四声调组词?
【pà】组词,害怕,惧怕
汃、帊、帕、怕、袙。
扩展资料
1、趴[ pā ]胸腹朝下卧倒:~在地上射击。
2、妑[ pā ]少女发式,梳成双髻:“初扎~角末上头。”
3、舥[ pā ]脚船;浮桥。
4、葩[ pā ]花:奇~。
5、扒[ pá ]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草。~土。
6、爬[ pá ]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树。~绳。~山。墙上~满了藤蔓。
7、筢[ pá ]筢子,搂柴草的竹制工具。
8、帊[ pà ]双幅的帛。
9、帕[ pà ]帕斯卡的简称。物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时,压强就是1帕。
10、怕[ pà ]害怕;畏惧:老鼠~猫。任何困难都不~。
葛仙米的历史?
袁枚在苏州陶方伯家做客,方伯夫人所做十景点心,奇形诡状,五色纷披,食之皆甘,令人应接不暇。萨制军拍手称赞云:“吃孔方伯薄饼而天下之薄饼可废,吃陶方伯十景点心而天下之点心可废。” 席间陶公又奉鸡汤煨葛仙米,袁枚尝之甚为新奇。葛仙米并非谷类,之所以称之为“米”,是因为其形状象米粒一样,为何又冠以葛仙之名呢?《晋书》载:东晋时期炼丹家、医学家葛洪隐居南土,灾荒之年采以为食,偶获健体之功能。后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后病除体壮,皇家感葛洪之功赐名“葛仙米”。噢,原来此物还是仙家饭食呢。
葛洪(公元284~364年),世称葛仙翁。丹阳人,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其祖父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葛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后官至邵陵太守。葛洪是葛悌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十三岁那年,其父去世,从此家境渐贫,书上记载他“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 尠音‘xiǎn’,同“鲜”(三声),意为‘稀有的,罕见的’,就是因好反复写别人很少认出写什么?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朴,作本真、本性、质朴解。抱,是持守。就是保持本有的纯真,不为外物所诱惑的意思,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葛洪的伯祖父葛玄,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西晋太安元年,季世之乱,江南鼎沸,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破石冰之乱军,后又平“八王之乱” 因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天下平定后,葛洪不愿争功邀赏,辞官搜寻炼丹制药之法,隐居深山行修道,葛洪有《抱朴子》《肘后救卒方》和《玉函方》等书传世。葛洪曾在杭州西湖之北宝石山东面结庐修道炼丹。此地故而得名葛岭,岭上有抱朴道院,尚存炼丹台、炼丹井、初阳台等道教名胜及古迹,岭巅初阳台,是晨观日出之佳境,著名的钱塘十景之中的“葛岭朝暾”即此。
葛洪在隐居南土罗浮山炼丹时,不食人间烟火,发现此物为食之可疗疾。后来葛洪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用后病除体壮,皇感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葛仙米古名天仙菜、天仙米,俗称地皮菜、水木耳、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地踏菜、地软、地衣、地木耳、地捡皮,属藻类蓝藻纲、念珠科,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湿润时开展,呈蓝绿色,干燥时卷缩,呈灰褐色。雨后林间湿地上发生极多,葛仙米的十分稀少,我国目前的主要分布西南及西北各地,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
清代野史笔谊《岭南杂记》记道:“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仁化县丹霞山产仙米,遍地所生,粒如粟而色绿,煮熟大如米,其味清腴。大抵南方深山中皆有之。”又有 《宦游笔记》一书记道:“葛仙米出粤东葛仙洞外,有流泉喷薄石上,遂生苔菌之类,其状如米粒,青色。芼以为羹,味极鲜美,土人呼为葛仙米。”看来葛仙米为“苔菌”一类。据《鹤峰州志》乾隆六年记载:“葛仙米出产距州城(鹤峰古时曾称鹤峰州)百余里,大岩关外(即走马坪)水田内遍地皆生,色绿颗圆,颇称佳品”。现在湖北鄂西山区鹤峰县,每年仲春,这里男女老少不顾春寒冷冻,成群结队挽着裤管,赤着双脚下到腊水田(冬泡田)里,用吓筢(一种漏水篾器)采捞一种沉在水底、色墨绿、形似珍珠的葛仙米。当地人把刚采捞的葛仙米,用流水漂去杂物,然后摊晒成干品。每逢过节或家有婚嫁喜事儿,或贵客临门时,取少许用温水浸泡,使之复现原形,玲珑剔透,色绿粒圆,酷似珍珠,与鲜品无异。
葛仙米,是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珍稀淡水藻类。有着30多亿年的历史,不仅能释放氧气,还具有固氮功能,一直为地球生命默默地贡献氧气和氮源,为地球生命的进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褪去神秘色彩,葛仙米实际上就是地耳,地耳在种属上,与名贵的宁夏发菜是同类,都属干陆地藻菜,但品位、身价却悬殊之至。地耳并非如《岭南杂记》所言,只产‘南方,全国都有它的踪影。河南卢氏县曹靖华先生在散文《乡情小札》中说,童年时“最爱到山上拾‘地软’。拾回来后,用它下面条、包包子或炒菜,最好吃不过了’。美食家聂凤乔教授上世纪60年代在青海.说:“在农场劳动吃不饱,跟老乡到山根扫地耳.晚上煮了加点盐吃了填肚子。’由此可见,北方与西北地区,均产地耳。巧了我在南京随园研制中心五季随园食材基地大石湖,还真看到了葛仙米,还挖了一大捧呢,金陵当地管他叫地皮菜,每到雨后都挖来吃,它色泽淡绿,隐藏在草间,人们在草地上拣此物,挑去草叶,洗净,可炒肉、炖肉与做汤。
说起来葛仙米还有仙家之气,雨后草地上就能见到它的踪迹,太阳一晒又无影无踪了,它无根无叶、无花无果,如何繁育、这还真是个是谜。葛仙米生长条件苛刻,对水质和空气的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农药和污染物,故在自然界分布及其稀少,葛仙米比发菜还要珍贵稀有,是宴席上的珍稀佳肴,堪称中国一绝,世界珍稀。那葛仙米味道如何呢?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说:葛仙米,以水浸之,与肉同煮,作木耳味。从东晋到晚清,都是御膳房的珍品,清史记载为贡品,末代皇帝溥仪的著作《我的前半生》中就有“鸭丁熘葛仙米”。在许多高档酒店里秘而不宣、称葛仙米叫绿色燕窝。
葛仙米性寒,味甘爽。清神解热,明目,解热,清膈,利肠胃,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食用时干鲜宜煮,糖盐可调,蒸、炒、汤不拘,其味鲜美。《本草纲目》赞葛仙米为“肥绝佳食”。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介绍,葛仙米“性寒、味淡,可以消火,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脱肛;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及护肤美容等” 葛仙米食用方法多样,干、鲜宜烹,糖、盐可调;蒸、煮、炒、熘、做汤、凉拌不拘,与各种配料相处和谐,因性淡而调味宜浓。鲜品洗挣即可制肴,干者任何时候经水一泡,就变成嫩绿新鲜菜。各式烹调均集色、香、味、形于一体,尤以口感取胜,清脆爽口,芳香悠长,味道特别鲜美。袁枚认为陶方伯家制的葛仙米最为精道,陶家制法是,将葛仙米细拣干净,容器中放水把葛仙米泡透捞出,锅中放鸡汤、火腿汤,用小火煨煮至软烂汁浓入味,然后挑去鸡呀火腿什么的,上桌后只看到葛仙米,只吃其味,而看不见有鸡肉、火腿掺和其中,成菜香气浓郁,可谓鲜美绝伦之佳食,食后可滋补清神,养精补气,葛仙米不光好吃,还有养生保健功能。
pa的汉字怎么写?
汉字拼音基本解释妑pā古女子人名用字。 ◎ 少女发式,梳成双髻:“初扎妑角末上头。”
帊pà古同“帕”。
怕pà恐惧:怕人。怕死。害怕。惧怕。可怕。 ◎ 或许,表示疑虑或猜想:恐怕他别有用意。怕是。
帕pà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首帕。手帕。
杷bà,pá〔枇杷〕见“枇”。
苩pā古同“葩”。
爬pá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虫类行走:爬行。爬虫(爬行动物)。爬泳。 ◎ 攀登:爬高。爬升。爬山。往上爬(讽刺追求功名的人)。 ◎ 搔:爬痒。爬搔(“搔”读轻声)。
巼pa xi韩国地名用字:巼个。
皅pā古同“葩”。 ◎ 草花白;泛指花。
趴pā肚子向下卧倒:趴下。趴虎儿(身体向前跌倒的姿势)。趴窝(a.母鸡趴在窝里孵小鸡;b.母畜生幼畜前趴在地上不动;c.身体垮了;d.机器和机动车等发生故障,不能开动)。 ◎ 身体向前靠在东西上:趴在桌子上。
舥pā舥脚船。 ◎ 浮桥。
袙pà古同“耙”(a.帐子;b.头巾,如“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
啪pā象声词,形容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掱pá〔掱手〕同“扒手”,掏包的贼。
琶pá〔琵琶〕见“琵”。
葩pā花,引申为华美:葩华(花)。奇葩异草。
筢pá〔筢子〕搂柴草的竹制器具。
pá生僻字
潖pá〔潖江〕水名,在中国广东省。
pá生僻字
pa的四个声调对应的字及组词?
【pā】
叭、汃、妑、苩、皅、趴、舥、啪、葩。
【pá】
扒、杷、爬、耙、掱、琶、筢、潖。
【pà】
汃、帊、帕、怕、袙。
扩展资料
1、趴[ pā ]胸腹朝下卧倒:~在地上射击。
2、妑[ pā ]少女发式,梳成双髻:“初扎~角末上头。”
3、舥[ pā ]脚船;浮桥。
4、葩[ pā ]花:奇~。
5、扒[ pá ]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草。~土。
6、爬[ pá ]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树。~绳。~山。墙上~满了藤蔓。
7、筢[ pá ]筢子,搂柴草的竹制工具。
8、帊[ pà ]双幅的帛。
9、帕[ pà ]帕斯卡的简称。物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时,压强就是1帕。
10、怕[ pà ]害怕;畏惧:老鼠~猫。任何困难都不~。
有哪些话粗理不粗的道理?
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5、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6、蝼蚁不钻无缝阶,苍蝇不叮无缝蛋。7、不怕虎狼当面座,只怕人前两面刀。8、家和万事兴,齐力共断金。9、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10、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11、上梁不正下梁歪。1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3、衣食足而后礼义兴。14、羊羔跪乳,乌鸦反哺。15、树靠根牢,人靠心好。16、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1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18、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19、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20、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21、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22、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23、树怕空了心,人怕没良心。23、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24、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5、路不修不平,话不讲不明。2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27、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28、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29、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30、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31、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32、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33、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如铁。3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35、树怕三摇,女怕三撩,鸡怕撵狗怕舔。36、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37、施恩忽念,受恩莫忘。38、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39、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40、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41、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42、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43、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为强出头。4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45、低头是麦穗,抬头是稗子。4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47、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4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49、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50、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51、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52、一代亲,二代表,三低了。53、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54、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55、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56、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57、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5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59、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60、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61、当家才知柴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62、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晃荡。63、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64、瓜无滚圆,人无十美。65、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