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尸体,慈禧太后是小脚吗

2023-07-25 21:30:05 93阅读

慈禧尸体,慈禧太后是小脚吗?

慈禧是没有裹小脚的,无论是孝庄太后还是慈禧太后,在清朝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二人有过裹小脚的经历,蒙古族与满族都是属于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历来就没有裹小脚的传统。

东陵大盗慈禧墓资料?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历史:

慈禧尸体,慈禧太后是小脚吗

1928年初夏,住在清东陵附近的居民,时常能听到东陵里传出轰隆隆的爆炸声。街上张贴的告示上说,有部队正在这里进行军事演习。事实上,所谓的军事演习,不过是个障眼法。事情的真相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正带领工兵营的士兵用炸药猛轰慈禧的陵墓。爆炸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慈禧墓谁盗的

孙殿英为什么要跟慈禧过不去呢?原因很简单,慈禧的墓葬里有大量的稀世珍宝,孙殿英要把这些宝贝挖出来,卖个好价钱,以作军饷。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孙殿英对于满清心怀仇恨。当年,孙殿英的父亲正是因为与旗人发生了纠纷,被满清官府抓进牢里,活活打死的。

慈禧墓谁盗的

孙殿英自己亲口说过:"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慈禧的定陵建造得十分结实,可是再结实也架不住炸药的轰击。很快,地宫的入口被炸开,士兵们纷纷涌入慈禧的墓室。打开棺椁后,成堆的珍宝令人惊喜难抑。更令人震惊的,是慈禧栩栩如生的面容。据谣传,有士兵还奸淫了慈禧的尸体。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即便慈禧的肉身不腐,但棺椁一开,尸体遇风后就会瞬间变质,面目全非。

慈禧墓谁盗的

士兵们扒光了慈禧尸体上的衣服,把她身上佩戴的珠宝全都撸了下来。然后,扒开她的嘴,取出了慈禧墓葬中最为值钱的稀世珍宝:一颗硕大的夜明珠。

这一票买卖,孙殿英收获颇丰。一不做二不休,他又把乾隆的裕陵也炸开了。然后把里面的宝物也洗劫一空,满载而归。可是,很快消息就走漏了。很多满清的遗老遗少,把孙殿英告到了南京政府,要治他的盗墓之罪。孙殿英一瞧,麻烦来了。

慈禧墓谁盗的

于是,他只好找到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军统之鹰——戴笠,请戴笠帮他疏通关系。要疏通关系,自然要珍宝开路。孙殿英咬咬牙,狠狠心,就把那颗夜明珠拿了出来,由戴笠转送给了蒋夫人宋美龄,然后又送给了蒋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一只"金玉西瓜"。

从乾隆的墓葬里,孙殿英弄出一把"九龙宝剑",价值连城。孙殿英托戴笠把它送给蒋介石,可是,蒋介石没收。最后,这把宝剑几经转折,落在了戴笠的手里。据说,戴笠所乘飞机遇难时,这把宝剑就在戴笠身旁。飞机撞毁后爆炸,这把宝剑也被毁掉了。

宋美龄、宋子文姐弟收了孙殿英的大礼后,就积极替孙殿英活动。最终,仅仅走了一个过场后,孙殿英安然无恙。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孙殿英在河南汤阴兵败,被解放军俘虏,最终病死在了大牢里。

孙殿英盗慈禧墓的影响:

孙殿英掘墓盗宝被发现后,满人哗然。部分旗人团体,以及逊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等满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此事一时轰动全国。

然而,就在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罗列谭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徐源泉看了孙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给孙指点迷津: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

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

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

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

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

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协同任应岐讨伐张宗昌。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拟出审判书呈报中央,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军事法庭上报几个月过去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这时孙殿英已率领军队到陇海线上与阎锡山、冯玉祥取得联系,又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两万多人,深得阎、冯的器重。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谭温江亦被释放。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慈禧究竟有多狠毒?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不毒,最毒妇人心”。这是姜子牙批判他妻子马氏时说的话,意思是妇人心比毒蛇的毒牙和黄蜂的毒针都毒,虽然这句话说的有些夸张,但是将这句话用在晚清时期的统治者慈禧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慈禧绝对是晚清时期的一个狠角色!

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对于慈禧来说她在咸丰帝跟前受尽了恩宠,在这样的恩宠之下,慈禧也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当咸丰帝驾崩后,同治顺理成章的接替了位皇,当然他这个皇位也是有名无实,实足的一个傀儡皇帝,因为在他背后还有两宫太后即慈禧、慈安垂帘听政。

当同治到了适婚年龄时,慈禧和慈安都为他推荐了一个皇后人选,而同治最终选择了慈安推荐的阿鲁特氏,并且婚后也对阿鲁特氏宠爱有加,从而冷落了慈禧中意的富察氏。这样一来慈禧不高兴了,经常无缘无故的找阿鲁特氏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同治帝一气之下干脆两个人都不宠幸了,跑到八大胡同沾花惹草,最后不幸染上了花柳,而慈禧为保全皇家颜面,让太医以天花为同治医治,最终当然是医治无效,同治帝因此而驾崩!

慈禧对于亲儿子狠,对于慈安太后就更毒了。慈禧知道咸丰临终前曾给过慈安一份遗诏,大致内容是“如果慈禧有图谋不轨之意,慈安可以拿出遗诏废掉慈禧”,所以这份遗诏一直是慈禧的一块心病。于是她百般讨好慈安,当慈安对慈禧彻底信任后,在慈禧的哄骗下慈安烧掉了遗诏,但就在这不久后,慈安便无缘无故的死去了,至于她的死因很多人认为是慈禧所为!

还有一个人的死,慈禧也脱不了关系,这个人就是光绪帝的珍妃。珍妃因为跟慈禧不和,所以时常被慈禧训斥,当然最厉害的一次就是珍妃公然顶撞慈禧,从而被慈禧命人打了一顿板,之后珍妃便被慈禧关进了冷宫。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准备西逃,但是她又不想带上珍妃,于是便命二总管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了井里溺亡!

当然慈禧做得最狠毒的事就是毒杀了光绪帝!光绪帝是慈禧一手扶持上去的傀儡皇帝,在皇帝之位上,光绪帝有名无实,甚至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珍妃也保护不了。而对于这样的局面,光绪帝也想改变,于是他想到了变革,但此事遭到了慈禧的强烈不满,自此更变本加利的打压光绪帝。就在慈禧行将就木之时,她命人将同样卧床不起的光绪帝毒杀而死,就这样光绪帝死在了慈禧前一天!

纵观慈禧执政的49年里,没见她做过对中国有利的事,相反,后人对她印象最深的却是她为自保不断的割地赔款和一些狠毒的事!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慈禧每天奢华的生活要花费多少钱?

有钱人的快乐我们是想象不到的,而他们的奢侈,我们也是想象不到。

在古代,最有钱最富贵的人家莫过于皇室,而在晚清历史上毫无疑问执掌大清国40余年的慈禧太后,必然是在当时最奢华最无与伦比的一人。

很多人肯定很想知道慈禧太后日常生活奢侈到何种地步,我们虽然想象不到他们的快乐,但我们也很好奇他们到底有多快乐!

我们今天就来探秘一下奢侈的慈禧太后,一天到底消费多少人民币?

首先,一个最高权力者一天的消费,尤其是在清朝皇宫中,她的娱乐活动其实是很少的,对她最多的消耗,最大头就是在一天的吃饭消耗上。

而且拥有自己独立的西膳房,每天要做1000多种菜肴,400多种点心。说她每顿饭的菜肴,要摆满三大张桌子,光菜的种类都在上百种之多。慈禧吃饭不像我们贫民是把菜上齐了,慢慢吃。

如何显得极尽奢华呢?人家是有专门的传菜队伍,是专业的百人团,一个菜吃完要拿下去继续传,当然如果很满意就留下,不满意就继续撤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到了夏天,慈禧太后要吃冰镇西瓜,一天的供应量就要达数百个之多,有人可能问她能吃得完吗?那你这个问题就太low了。

人家可不需要吃完呀,因为她只吃西瓜中心的那一丢丢哦,还要从地窖中取出冰块给她变成冰镇西瓜,奢侈程度之高,大家应该可以尽情发挥想象。

除了吃饭和营养,还需要水果,这里有关于水果的清单,慈禧太后每年所需要的部分水果:

16,258斤葡萄,16,625斤山楂,589斤沙果,1526斤李子,985斤酸桃,510个石榴,2425个文官果,2236个柿子,52,855个棠梨,125,898个秋梨,苹果78526,桔子最恐怖,超过15万个,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核桃,栗子,红枣,黑枣,白果,榛子,晒山梨,英俄瓣等等。

这些人家并不是一定用来吃,而是用来摆果盘或者用来闻的,因为慈禧太后特别喜欢闻橘子的味道,没错,就是喜欢闻而已。

这位与慈禧太后形成对比的,就是她的公公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节俭到令人发指的一位皇帝,据历史记载,道光皇帝为了省钱,在自己做皇子的时候,不但很少吃肉,竟然还派太监出去买烧饼

言归正传,这样下来的慈禧太后,一天大概能够吃多少钱呢?

据我们推断,如果小德张的言论没有夸张的成分的话,这4万两白银应该不只是慈禧太后一个人吃的

可靠的换算方式是通过受市场影响比较小的生活必需品粮食来进行换算,目前的米价,如果按每斤三元来算。

而根据晚清的物价显示,当时的米价,一石大概5两左右,换算下来,清朝时的一两银子大概是8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即便如此,对我们而言也是超级超级的天文数字,今天的人肯定无法想象当时的老佛爷的奢侈,因为我们发挥自己所有的想象力也想不出来,一天花200万,然后花一辈子的感觉。

所以最后大清国的灭亡也是情有可原的。

却能葬在清西陵崇妃园寝?

崇陵妃园寝是光绪皇帝妃子的园寝,埋葬着瑾妃和珍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格庄镇,在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崇陵东500米。瑾妃墓在东侧,珍妃墓在西侧。

瑾妃

端康皇贵妃(1874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原任侍郎长叙女,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日生,光绪十五年二月甲午册封为谨嫔,二十年正月慈禧皇太后以是年六旬慈庆,命晋封谨妃,十月以事忤太后旨,命降为贵人,二十一年十一月仍册封谨妃,二十六年七月随侍西巡,三十四年十月宣统帝晋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逊国后之壬戌年晋尊端康皇贵太妃,为四大太妃之一。民国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薨逝,享年52岁,谥温靖皇贵妃。

瑾妃墓

珍妃

瑾妃之胞妹,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逃离之前,命人将珍妃坠井淹死,仅24岁。慈禧回京后命人将尸体捞出,之后珍妃被浅葬京西田村。

光绪皇帝和珍妃

1913年,隆裕皇后去世,与德宗景皇帝(即光绪)合葬于西陵金龙峪之崇陵。

1915年3月,珍妃的灵枢移至清西陵梁格庄行宫暂安。直到崇妃园寝建成后,才以贵妃葬仪,埋葬在光绪崇陵旁的崇妃园寝。逊帝溥仪册谥为”恪顺”,由武备院卿荣铨办理珍妃的安葬事宜。

葬礼:首先将珍妃的金棺由京西田村启行,进阜成门,经西四牌楼、西长安街,出正阳门至火车站,再换灵车,运到西陵梁各庄行宫暂安。然后移葬于崇陵妃园寝西墓穴内。

清西陵崇妃园寝中的珍妃墓

现在,崇陵妃园寝内的珍妃墓依然完整无损。

崇陵妃园寝和清西陵其他帝后陵寝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妃园寝虽建于清朝末年,工程质量和清朝鼎盛时期兴建的嫔妃园寝相比,稍有逊色,但规模不减。崇妃园寝共有建筑12座,园寝最南端为一座三孔石搭拱桥和两座石平桥,并排横跨在三华里长的马槽沟上。桥北是一片砖墁广场,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面阔五间的朝房。朝房稍北,有布瓦班房各三间。宫门在广场北侧砖石砌制的月台上,与石桥遥遥相对。宫门内是另一个广场,正中矗立着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盖顶的隆恩殿,每年四次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都在这里举行。大殿两侧,苍松翠柏,蔚然成林。隆恩殿后为红墙围成的院落,三路石阶踏跺直通三座门。进了三座门,通道尽头有两座砖砌宝顶,即坟头,一左一右地并排建在砖石砌制的长方形月台上。右边的宝顶是珍妃墓,左边的是瑾妃墓,墓地下建筑了洞室,安放着棺椁。因为珍妃与瑾妃都是以贵妃身份入葬的,所以按规制两座宝顶均直径一丈二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