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乐器,琵琶语是谁创作的
十面埋伏乐器,琵琶语是谁创作的?
《琵琶语》出自二零零三年的专辑《琵琶相》,某年林海和朋友相约至江南,流连其间而忘返。
他们在水乡茶馆中听评弹,那是第一次,他被琵琶的单色打动,开始有了做琵琶音乐的一种冲动。
平时我们听到的琵琶曲,以表现“武”为主,如十面埋伏,而林海想表现的,是一种能动人的“文曲”。于是有了《琵琶相》。 在创作时,林海专门让演奏者蒋彦弹奏了琵琶可能发出的各种音色,并由此得到许多启发。
此外,林海运用了各种可能的方式来表现琵琶,他以世界音乐、古典音乐、jazz、fusion、new age的作曲、编曲手法,将piano、guitar、bass、drums、harmonica、strings……等西洋乐器,混合笛子、箫、二胡、三弦等中国传统乐器,加上民族唱腔,再佐以蒙古、西藏、非洲等少数民族元素,使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琵琶。 《琵琶语》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背景音乐、片头片尾曲。 如果想了解这首曲子的故事和感情,再好的解说也不如看一次这部电影。所以强烈建议去看一下这部电影,然后所有的感情就都在心里了。
我国古代都用啥乐器演奏音乐?
一、吹管乐器
中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龠」。民国二十年山西万泉县荆村发觉出三个新石器时代的「埙」。<诗经>中有箫、管、龠、 、笙等乐器的记载。取代兴起的军乐,又叫鼓乐、横吹、骑吹等,是以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常在军队行进时吹奏,也有用作仪仗队或在宴会上演奏和其他娱乐之用。唢呐的出现较晚,约在明代始有所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及民俗节日中,吹管乐器俱是主要乐器。
如:笛子: 箫: 笙: 唢呐……
二、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动发音的一种乐器。我国常见的拉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板胡、四胡等。胡琴早在唐朝已有,散见文学作品中,当时名曰「琴」,北宋时,它在我国北方悉部民间广为流传,称之为悉琴。
目前,各地方与各剧种所用的胡琴类乐器,不下数十种,它们不仅有优美的音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表现能力,尤其是二胡,在近几十年中更有较大的发展,已成为极佳的演奏乐器和重要的乐队乐器。
如:板胡: 二胡(南胡),中胡,革胡,倍革胡……
三、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和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
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琴、筝等乐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做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弹奏。
第三类是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琵琶: 柳琴:三弦: 阮:扬琴: 筝:
四、敲击乐器
中国乐器中,打击乐器历史最悠久,且估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上,分为鼓、锣、钹、板和钟五类,若依制造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竹木和革等三种。它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力极为 富,音响具有特色,不仅使乐曲的节奏鲜明强烈,且具有极深刻的感染力,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民间音乐中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和辽宁鼓吹等,俱是以打击乐器见长。在现代国乐团中因种类很少使用,以下分别简介常用四大类打击乐器。 大鼓: 小鼓: 板鼓: 排鼓锣: 低音大锣: 小锣: 云锣: 钹: 梆子: 木鱼……
总之,古代乐器林林总总,数量、类型众多,根据古人的使用情况和演奏效果,人们总结出了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它们一般是指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
1.琵琶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
最初的琵琶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不同于现代梨形的琵琶。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浔阳月夜》、《阳春白雪》、《昭君出塞》等。
2.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近代以来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3.编钟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4.箫
“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箫历史悠久,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箫,幽静典雅,令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5.笛
“笛,七孔,竹筩也”。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
6.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7.琴
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来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因为琴在古代泛指古琴,古琴有九德之说,是君子之器,象征正德。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8.埙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是开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埙,其音浊而喧喧在,悲而悠悠然,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音色幽深、哀婉、悲凄而绵绵不绝。
9.笙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10.鼓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使用。
古乐,穿过了上千年的历史长河,映入双耳。
女生学哪种乐器比较好?
1、古筝
古筝可谓是为东方女性量身定制的一件乐器。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伴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2、琵琶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令人对这位弹琵琶的女孩涌起无限遐思。琵琶的表达格调轻巧、细腻、幽雅抒情,简朴动人的旋律或优美清新的音调,表达出深刻地内心倾诉或令人向往的意境。雄壮慷慨、气魄宏大的武曲,富有写实性和叙事性,最著名的便是《十面埋伏》。
3、钢琴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拥有丰富的音色层次,精准的情绪把握,端庄且优雅,对于女孩子的气质提升绝对是杠杠的。钢琴音域范围太广了,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这使得钢琴成为作曲家、音乐人创作音乐作品的最佳辅助乐器,是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评论
暂无评论
点击抢沙发
哪种乐器表现力最强?
我是学琵琶的, 也学过柳琴。
很明显,不论从表现力,知名度,还是名曲的数量上,肯定都是琵琶最有优势。琵琶指法繁多,无论文曲武曲都有众多杰出的作品,委婉的阳刚的小桥流水的大漠孤烟的都能表现,尤其现在有不少音乐家逐步让琵琶现代化,使得琵琶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比如林海的琵琶相专辑,赵聪的新编十面埋伏。柳琴是乐团中不可缺少的高音乐器,目前学得人相对比较少,算是冷门,也有动人的独奏曲目,不过娇小的柳琴让男生弹确实有点委婉。阮多用于伴奏,独奏曲目不多。月琴的独奏曲目更少,多用于伴奏。三弦相对不那么委婉,但是同样多用于伴奏。秦琴知名度和流行度很小。其实男生练琵琶优势比女生大,至少从力度上来说,女生无法企及。楼上说的好,关键看个人兴趣,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祝好运如何评价国家宝藏第二季?
特别喜欢,三选一,艰难的选择,觉得每一件国宝都想选。
《国家宝藏》第二期是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分别是: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曾乙侯编钟。
第一件国宝守护人是段奕宏,扮演者越王勾践剑的剑灵,演绎了这柄传奇古剑的前世故事。
就像后来在讲述越王勾践剑的今生时所述,即是越王成就了这柄传世之君王的传奇,亦是剑在后世的重现中让人看见了那段卧薪尝胆的岁月。勾践剑工艺的精湛,让后人叹服,而剑中的故事,才是赋予了剑的灵魂。段奕宏演绎的非常棒。
第二件国宝,是由主持界的段子手撒贝宁作为守护人,演绎了秦简的前世。
那bgm一出来,就觉得真是喜乐啊,没看的一定要去看看,撒老师是自带喜感啊!
喜是秦的一个很基层的小吏,可是看到秦简发现时的情景,喜的棺木中,围着他的满满的竹简,都是他一笔笔记下的日常工作事件。秦简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觉让我们看见了在秦时,他们的律法就已经做得十分细致严明了。它涉及方方面面,像家暴,见义勇为,甚至环保等等。你看了后会觉得由衷的为我们的先人骄傲,又觉得千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沿用的,还是“秦律”,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
第三件国宝,是由王刚守护的曾乙侯编钟。
王刚一出来,就觉得和大人来抢东西了,哈哈(开玩笑)。
这个关于曾乙侯编钟的小剧场,真的是高能满满,步步惊心。当王刚敲响编钟时,那种跨越千年,时空交错,有幸还能听见千年前乐章得感觉,真是太美妙又太神奇。就好像,你闭上眼,就能感受到千年前曾乙侯在敲下时的声音,现在又出现在你的耳边。
央视爸爸果然气魄,一出手,就没其他台什么事儿了。让国宝活起来,它做到了。在他们的演绎中,我们不仅仅是看见了一件件无价的宝藏,还有那国宝中的灵活,沉淀了千百年的厚重。期待更多人看见这样的好节目,也期待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好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