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农村老人说的鬼节有什么来历
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农村老人说的鬼节有什么来历?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农村的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的孟兰节。但并不是只有这一个鬼节,比如三月三、清明节、十月初一,这些在民间都被称为鬼节。题主在这个时间问,应该是问的七月十五,这是个从远古就传下来的节日,又叫中元节。
题主问这个鬼节有什么来历。黑嫂对这方面也算懂得一些,下面说说这个鬼节的来历,以及民间有什么习俗,希望能帮到题主。
关于这个的记载,最早出自老子的《道经》,有人或许会疑惑,不是《道德经》吗?怎么是个《道经》?其实一共有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在《道经》里鬼节是这样说的:
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这就是鬼节的来历,后世人常常在这一天祭鬼,以免上来害人。那么,怎么祭奠呢?这个祭奠就是民间的风俗。
二、这一天有什么风俗在古代时,每到这一天,道士、尼姑、和尚都会在自己所在的寺院中诵经超度,求鬼守在自己的地方,不要胡乱的祸害人间。
南北朝梁时,宗懔记录吴楚之地风俗习惯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到了现代,在所有的鬼节中,只有清明节比较受重视,像是七月十五这样的已经不再受到重视,民间多采取给去世的先人上坟烧纸来体现这个节日。
我们能看到,从古代到现代,这个节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从以前的隆重诵经到现在的只是上一下坟。而最大的变化则是以前是祭奠天下众鬼,现在则变成了祭奠自家先人。
写在最后:在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中,很多已经不再流行,这似乎会让人感觉到一丝悲伤,因为这毕竟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但仔细想想的话,其实很正常,人们的习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些节日因为所处的时节和意义不同而被抛弃也在情一之中,我们说的是一种发端自远古的节日,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说我国从古到今,人们的心理变化史呢?
乡村黑嫂为您说些农村事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你知道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什么节日吗?
你知道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什么节日吗?知道它的由来吗?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源源流长、相传至今。我国的国人对春节有着浓厚的感情,可以说当人们进入腊月,就开始天天念道着过春节、购买年货、做新服装。
爆竹声中一岁除,迎来初一万物新。初一就是春节,这一天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送走了旧年,喜气洋洋的迎来了新的一年,早晨吃饺子,中午吃丰盛的午宴。初二和初四是迎婿节,这一天出嫁闺女带着女婿回娘家。初三是送鬼节,这一天各家都到坟上烧纸送钱。初五是破五节,这一天把家里的破旧东西扔掉,等于送五穷,新的一年不受穷。初六是大顺节,亲戚朋友来往走走,代表一年里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初七是消灾节,这一天人们把饺子两头捏在一起把它吃了,在新的一年就没有灾难了。初八、初九是丰谷节,这两天家家户户吃米饭,来年五谷丰登。初十灾鼠节,吃了饺子后,新的一年里无四害。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是欢乐节,各村举办多种形式的演艺活动庆祝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看灯展,代表一家人新的一年团圆,吉星高照、前途光明。
这些节日是祖祖辈辈流传当代,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所以劝人们还是入乡随俗吧,过好革命化的春节。
万圣节怎么个来历?
节日起源:宗教祭祀
万圣节是西洋鬼节,对国外来说万圣节就像我们的中元节,这一天他们会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样,到处举办狂欢派对。“万圣节”这个字,起源自天主教教会。每年的11月1日,是天主教庆祝诸圣的节日AllHallowsDay或AllSaint'sDay。而在万圣节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尔特族人的年度丰收祭典,象征着一年的结束,以及新一年的开始。
当时二千多年前的塞尔特族人(即目前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等)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过于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他们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而死亡之神Samhain在会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会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间。
所以每年的这一天是塞尔特族人表达他们对太阳神的敬意,因为太阳神让他们的谷物丰收,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冬天!可是在这一个夜晚也是恶灵力量最强大的一天,传说中,每年到了这一天,所有时空的法则都会失效,使得阴阳两界合而为一。因此,这是游魂出没找替死鬼的唯一机会。
在10月31日晚上惊骇的时刻,活着的塞尔特人会为了躲避灵魂的搜索,在这天晚会上把家里的炉火灭了,营造出一个寒冷阴森的环境,并刻意用动物的头或皮毛做成的服饰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样,口中发出可怕的声音,企图吓走灵魂也让灵魂分不清谁是活的人,而不能够找到替身;过了这个晚上,第二天就是万圣节。
农村老人说中元节四不做准是哪四个呢?
今天是2019年阳历8月15日,阴历的7月15那么也就是说今天就是“中元节”,这个节日还有一个名称叫“鬼节”,在这一天当中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的天气总是阴天或者是雨天,这种氛围给纪念逝去的人带来更多的思念,因此今天大家只要是在农村就会看到很多人在用各种形式纪念逝者,但是在这一天有“四不准做”,今天我就结合中元节禁忌来进行讲解究竟是哪四种呢。
首先“中元节”这一天大家都会准备一些什么呢以及祭祖的注意事项其实要说到准备东西可以说在中元节的前一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般都是准备的有“烧纸”“两条鲤鱼”“水果”“肘子”这几种东西,准备这些主要是为了在中元节这一天祭祖的时候使用,那么在这一天祭祖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也就是说不能等到太阳升起来就要去坟地进行祭祖,一旦太阳升起来了就不能去了,这也是我们当地的一种传统习俗。
“中元节这一天有哪四种事情不能做呢”首先第一件事就是“不能随便捡东西”,因为这一天很多人都在纪念逝去的亲人,有的人则会撒一些纸钱等,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恰巧在外面看到这样的一幕时千万不可捡起来看,因为这些都是给逝者的纸钱,如果这个时候你正好捡起来那么这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走夜路”因为我们老家上了年纪的人都说晚上的时候是这些阴魂过年呢,所以我们尽量减少夜间活动,毕竟这是相传了很多年的一种传统节日。
第三件事就是“不能吃肉”这一天主要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纪念逝者的时候都会为他们摆上一些鸡肉,鱼肉,因此这一天我们是不能吃肉的,这也是为了纪念逝者的一种方式。
第四件事就是“不能晚上烧地锅”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小时候就听到老年人说这一天晚上阴间的大门打开以后,这些阴魂都会从地锅里走出来,同时也是从这里再回去的,所以在我们这里七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是很少有人烧地锅的。
综上所述:七月半又称阴魂过年,总而言之我们在这一天的晚上减少出门,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在这一天我们要尊重当地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元节是藏族的什么节?
西藏没中元节。很相似的一个,“烧头香”又叫“烧头炉香”。这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谓信徒赶早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一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