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铁路系统跨局调动需要那些程序

2023-07-18 09:00:04 91阅读

跨,铁路系统跨局调动需要那些程序?

1.发布和查找垮局对调信息。可以在铁路一些网站或论坛及互联网站上发布和查找相关信息。

2.主动联系对方。如果查找到有对调需求的同事信息后,可以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问明相关情况。

跨,铁路系统跨局调动需要那些程序

3.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基础上,分别向本单位劳资部门提出对调申请,并逐级向路局劳卫部门报告,并经批准同意后,即可完成对调。

跨文化管理是如何进行的?

企业全球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

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曾说:“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业绩)成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已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市场,客户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内部的消费者,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变成了世界的,超越国界的。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企业“走出去”,开展全球化经营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实行全球化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个与母国有着诸多差异的生产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等。但其中,文化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其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这是因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它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要素,它也是某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特性或行为的特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消费者观念、价值观和社会需求的差异。由于企业经营本身即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当这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为基础时,企业就应该努力去理解所要开拓的市场文化规范。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所必然要遇到的一大难题。因此,跨文化管理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企业全球化经营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跨文化管理是企业全球化经营管理的核心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全球化经营企业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以增强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

二、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要重视对他国语言、文化等的学习和了解。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如: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合宜办法。

其次,要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如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所说的:“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有好的一面。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根这位总经理的体会,只要能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使其成为企业经营的障碍,反而会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此外,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要实行全员的跨文化管理。一方面,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将会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经营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全球化经营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使全球化经营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策略选择

(一)本土化策略:即根据“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全球化经营企业在国外需要雇用相当一部分当地员工,因为当地员工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其政府的各项法规,并且与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员工不仅可节省部分开支更可有利于其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

(二)文化相容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种策略: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即在国外的子公司中不以母国的文化作为主体文化。这样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2、隐去两者主体文化的和平相容策略。即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刻意模糊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可在同一企业中和睦共处,即使发生意见分歧,也容易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妥协和协调。

(三)文化创新策略:即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母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不同于当地的文化,而是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使全球化经营企业能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而且还能大大增强竞争优势。

(四)文化规避策略:当母国的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公司的运作中占主体地位,可无法忽视或冷落东道国文化的存在的时候,由母公司派到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应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五)文化渗透策略:文化渗透是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跨国公司派往东道国工作的管理人员,基于其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巨大不同,并不试图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员工服从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而是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使东道国员工逐渐适应了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六)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跨国公司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化经营时,由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东道国的经营环境。这时跨国公司所采用的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发生直接的冲突。如欧洲的跨国公司想要在加拿大等美洲地区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思想和管理比较国际化的美国,然后通过在美国的总部对在美洲的所有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想在南美洲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与国际思想和经济模式较为接近的巴西,然后通过巴西的子公司总部对南美洲其他的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借助第三国文化对母国管理人员所不了解的东道国子公司进行管理可以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无谓浪费,使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可以迅速有效地取得成果。

(七)占领式策略: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并且当地消费者能对母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采用得非常少。

总之,全球化经营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使不同的文化得以最佳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

对子公司的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培训,打破他们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文化敏感性训练可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有:

(一)文化教育:即请专家以授课方式介绍东道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指导员工阅读有关东道国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为他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提供思想准备。

(二)环境模拟:即通过各种手段从不同侧面模拟东道国的文化环境。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困难展现在员工面前,让员工学会处理这些情况和困难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按东道国文化的特点思考和行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三)跨文化研究:即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形式,组织员工探讨东道国文化的精髓及其对管理人员的思维过程、管理风格和决策方式的影响。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促使员工积极探讨东道国文化,提高他们诊断和处理不同文化交融中疑难问题的能力。

(四)语言培训: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交流与沟通是提高对不同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语言培训不仅可使员工掌握语言知识,还能使他们熟悉东道国文化中特有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如手势、符号、礼节和习俗等,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员工与来自东道国的人员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桥梁边跨?

由常识可知靠近桥台或伸缩缝的都叫边跨,而两个边跨中间的就是中跨,如果边跨和中跨之间还有跨就叫次跨。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扩展资料:桥梁的主要作用:即为了解决跨水或产生与发展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世界桥梁之最:

1、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2、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3、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4、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5、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1946年瑞典建成的绥依纳松特桥,跨度为155m。

6、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钢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桥——1925年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尔河的水道桥,主跨为60.35m。

7、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西班牙的卢纳巴里奥斯桥,跨径达440m,采用了双面辐射形密索布置。

8、世界第一的悬索桥——日本明石海峡桥,横跨日本内海,使日本神户与淡路岛紧紧相连.这座大桥全长3190M,中央跨度1990m于1998年竣工.它可以承受里氏8.5级地震。9、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新建里程约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总投资99.38亿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10、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11、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结构拱桥——重庆菜园坝大桥。12、世界最大跨径连续钢构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13、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重庆巫山长江大桥。14、世界上最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重庆万州长江大桥。15、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杭州湾大桥。

烧一张红纸跨过是不是可以替代跨火盆?

现在结婚还有啊。跨火盆:我国古代婚俗礼仪之一,新娘喜轿迎到男方家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会越过越红火。踩碎瓦片:

第一种寓意:“踩瓦片”,寓意过去如碎瓦,开始新生活。

第二种寓意:大厅门槛前需置火盆及瓦片,请新娘脚跨过火炉,再踩破瓦片, 俗称过火与破煞。

为何韩信要受胯下之辱?

韩信为什么甘愿忍受胯下之辱?这里面涉及多个成语故事,让我们慢慢一一道来。

一竿之微

清·沈菊庄《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

韩信出身贫寒,从小混迹于闹市,养成了放纵而不拘礼节的性格,长大了也没有学得一技之长。母亲让他出去干活挣钱,他跑到街上听人讲古,对方无事讲得入迷,他饿着肚子听得有趣,人家过完了嘴瘾拍拍屁股走了,他过完了耳瘾摸摸肚子还咕咕叫。母亲让他上山砍柴,他又跑出去找人习武拼杀,饿了就赖着脸皮四处蹭饭,混吃度日。后来,他的母亲死了,他穷得没钱来办丧事。

埋葬了母亲,韩信望着天上的白云出神,他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每天这样混着过对不对,但他又实在不愿意和大街上那些贩夫走卒混为一伍,他不由得摸了摸肚子,那里面装的是那位神秘的仙人教授给他的满腹兵法经纶,他想着哪天自己终会有用武之地。

他想起了听人讲过的姜子牙渭水垂钓的故事,于是,他也弄了一根鱼竿,到城外的河边去垂钓。姜太公钓鱼好歹衣食无忧,但这时的韩信却是衣食无着。他端坐河边,平复自己的心情,忘却心中的浮躁和生理上的饥饿,忘却“进攻”,将全部心思用在“防守”上,自信、理智、沉着、稳重。他忍受着阳光的暴晒和蚊虫的叮咬,不急不躁,稳如泰山,坚守自己的阵地,相信自己的判断。鱼来咬钩了,他不过分惊喜,尽管可以为他果腹;鱼不来咬钩,他也处之泰然,把这看作是寻常。

他在磨练自己,修炼自己,正如潜龙在渊,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低谷的时候不要迷失,更应该时刻准备着。

漂母进饭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韩信天天来河边钓鱼,有鱼无鱼,整天就坐在那里。这一情景被几个靠给人洗衣服为生的老妇人看到了,其中一位大娘心地尤其善良,就过来问韩信:“孩子,我看你整天的不吃饭,不饿吗?”

韩信被老妇人拉回了现实,忍住肠胃的痉挛,硬着头皮说:“大娘,我不饿。”

“不饿?天天看你连吃的都不带,整天坐在这里,能不饿?”

“......”韩信默认。

“唉,你这孩子,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钓鱼,能钓上你吃吗?”老妇人嗔怪。

“大娘,你不懂,我在磨练自己的意志。”韩信解释。

“唉。”老妇人又叹了一口气,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分给韩信一半:“吃吧。”

韩信推辞:“大娘,我不要,您自己还没吃呢。”

“吃吧,我看你好几天了,今天特意多带了一些来。”老妇人把干粮硬塞给韩信。

“那......”韩信犹豫着接过来。“那就谢谢大娘。”

“吃吧。”老妇人看这韩信把干粮放进嘴里。

“大娘,等我以后有了能耐,一定会好好地报答您老人家。”韩信一边吃一边说。

老妇人立刻把脸拉了下来:“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还好意思说这样的话!我是看你有股毅力,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的报答吗?”

韩信一躬到地。

就这样,韩信天天来钓鱼,老妇人天天给韩信送饭,一直持续了两个来月。

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天,另一位老妇人来给韩信送食物,韩信问原来那位大娘怎么没来,对方告诉他那老妇人病了,才嘱咐她来给韩信送饭。

韩信很是感动,收起鱼竿,起身来到西城的胡屠夫案前,想在胡屠夫这里赊上半斤肉。

胡屠夫见是游手好闲的韩信,一脸的鄙夷:“若是别人,我也就赊了,可是你,人品太次,你拿什么还我?”

韩信说:“大丈夫言出必行,有借必还!”

屠夫全然不把韩信的话当成一回事,对韩信说:“虽然你长得又高又大,还喜欢抱着把破剑,我看就是个个大要子松的X货!哈哈哈......”说着,旁边的几个商户也跟着大笑起来。

韩信保持着一脸的笑容,有求于人家,总得有些姿态。

“怎么,还不承认?”胡屠夫继续挑衅:“这样吧,你如果不怂,就用剑杀了我!”

韩信依然面带笑容,不为所动。

“哈哈,不敢吧?!不敢就是XX!”胡屠夫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快乐里,回身举刀剁下一块肉,趾高气昂地说:“只要你承认自己是XX,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你就可以把肉拿走了。”

这时,周围的人们开始起哄,有的说:“钻,钻了就把肉拿走了!”有的说:“韩信就是怂,不服都不行!”

韩信有些下不来台,但是权衡再三,还是当着众人的面从胡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在场的人笑成一团,纷纷嘲笑韩信胆小,骂他不是男子汉。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韩信起身接过胡屠夫手里的肉,转身离去,没有多说一句话。

拜将封侯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功名成就。”

后来,韩信投奔了项梁,留在楚军中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了项羽,项羽也不赏识他,只让他做了一个执戟郎,就是拿着戟看门的门官。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从不走心,他感到很失落。

刘邦入蜀后,韩信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萧何在与韩信的接触中发现了韩信的过人之处,于是向刘邦拼力举荐。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搭起一座高坛,斋戒沐浴,极其隆重的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军。然后,韩信给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十面埋伏,最终逼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因韩信战功卓著,西汉立国后,被刘邦封为淮阴侯。不止拜将封侯,韩信还曾经被刘邦封为齐王、丞相,一人成就了王侯将相的奇迹。

一饭千金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韩信拜为大将军之后,首先想到了经常接济他的老妇人,他亲自找到老妇人,以千金谢之,奉为母亲,终于实现了他在胡屠夫那里没有实现的“大丈夫言出必行”的诺言。

随后,他又带人去找当年的胡屠夫。那个胡屠夫甚是惊讶,还以为韩信回来报复,看这么多官兵跑也跑不掉,倒也光棍,大笑一声:“天道好轮回,用不着你费劲,我自行了断!”说着,挥刀就想自杀,被韩信手下拦住。

韩信上前,夺过胡屠夫的屠刀,对手下众人说:“这是位勇士,真正的勇士!当年我仗剑而行,他挡住我毫无惧色,问我敢不敢杀他,这种精神正是我方将士需要的!”然后回过身对胡屠夫说:“和我去杀敌建功,怎么样?”

胡屠夫半信半疑:“你不杀我?”

韩信笑了:“我杀你干什么,我们又无冤无仇。”

“你真的肯要我?”胡屠夫还是有些不信。

韩信大手一挥:“我不但要你,还要给你升官!”

“好!我跟你去!从今以后,我老胡这条命就是你韩信的了!”

就这样,韩信封胡屠夫做了帐前中尉。从此,胡屠夫誓死追随在韩信左右,屡建战功,官职也越升越高。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你啰嗦了这么半天也没说明白,韩信为什么甘受胯下之辱?其实,道理就蕴含在故事中,我没明说不等于没说。朋友们有此一问,那就再啰嗦几句。

韩信的手下亲信也曾追问过韩信这个问题,韩信说:“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但是杀了他也不会扬名,而且还会被处死,所以就忍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我。”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连这点儿屈辱都不能忍受,怎么还能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韩信拜将封侯,青史留名。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三回这样说:“如韩淮阴贫时受了胯下之辱,后来以千金谢了漂母,把恶少封了官,真如太虚浮云,有何挂碍!”韩信并不是胆怯,而是看清局势的睿智。

当韩信国士无双的时候,一介百姓又和蝼蚁有什么区别?一出“胯下之辱”,让韩信的情怀得到了升华。善待自己的敌人,这是胸怀,更是谋略,也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名声。从此,更多人聚集在他的身边,成就了他一人“王侯将相”亘古绝今的辉煌。

道不尽的传统历史,言不尽的风物人情。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鱼,解读历史但不歪曲历史,欢迎大家批评斧正。希望我们共同学习,在历史中徜徉,因历史而成长。欢迎交流,望高抬贵手,不吝点赞赐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