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琴,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寓意是什么
唐朝古琴,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寓意是什么?
现在的《高山流水》是后人根据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写的,是一首古筝曲,而不是古代文人墨客都爱赋上一曲古琴的曲子。至于古琴曲的高山流水在唐代分为两曲《高山》、《流水》,到现在《高山》已经失传,《流水》传了下来,上海的一位演奏家演奏的很好听,心净的时候可以试一下
四大音乐家的名字?
伯牙:古代传说人物,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相传《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单乐家,以所弹《广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艺人,精通琵琶,因反对安禄山被支解示众。
李龟年:唐代宫廷乐师,作《渭州曲》。
董庭兰:唐代古琴家,以善弹《胡茄十八拍》的两种传谱著称。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有《律吕新书》等音乐著作。
朱权: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和古琴家。论著有《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等数十种。
王玉峰:清末民间盲艺人,以“三弦弹戏”模仿谭鑫培、龚云甫等京剧名演员唱腔知名。
华彦钧:现代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所作《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等二胡曲最为依妙。
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
《阳关三叠》
古琴曲
,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
的七言绝句
《送元二使安西
》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目前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歌曲。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二胡算古琴吗?
二胡算古琴。起源于唐朝,距今一千多年了。
隋唐时期器乐的发展简答?
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 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从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空前壮大, 在其音乐文化中,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优秀的外来的音乐文化, 同时也对其他国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隋唐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 “ 丝绸之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张赛两次出使西域, 打通了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交通, 开辟了一条被中外历史学家称之为“ 丝绸之路” 的重要交通线, 从魏晋到隋唐, “ 丝绸之路”从陆路逐渐扩展到海路, 到唐时期, 已经有了多条畅通的国际交通线。陆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朝鲜半岛等地海路可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印度, 可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还有三条线路可达日本另外, 还初步开辟了到达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陆、海“ 丝绸之路”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兴旺岁月, 成为沟通了古代人类之间文明交的纽带, 使当时中国和外国、外族的音乐, 畅通无阻的沿着这重要渠道, 进行中外音乐文化的广阔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音乐也同样影响着外国。由于隋唐国力的强盛,各个国家先后派遣“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国文化,并把这些文化带回本国。在这些国家之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日本。从隋高祖开皇二十年(600)至唐昭宗乾宁元年(894) 近300 年间,日本派来中国的“遣隋使”、“遣唐使”一共有二十二次,每次来华人数不等。中唐时期,遣唐使的组织规模特别盛大。许多留学生从中国带回了珍贵的乐谱,乐器。至今还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尺八四管、紫檀琵琶、紫檀五弦琵琶、紫檀阮咸都是在唐朝时期和别的乐器一同传到日本的。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海上交通不便,使得很多去日本的中国音乐家无法回国,这些人对日本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唐朝的燕乐传入日本后备受重视,成为了日本的“雅乐”。
如今这种音乐仍发挥着 巨大作用,并成为日本国乐的象征。我国的琴也是于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琴在日本宫廷十分盛行,几乎每次音乐演出都要弹琴。《幽兰》的乐谱--唐卷子本《碣石调幽兰谱》至今仍在日本保存,这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为古老的古琴文字谱。 中国音乐对朝鲜音乐的影响也很大。唐朝初年,朝鲜就已经派遣留学生来唐求学。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朝鲜的音乐分为《唐乐》和《乡乐》两类。其唐乐的乐器与中国的一样,乡乐的乐器也多仿制中国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