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技术,1895年俄国谁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2023-07-15 11:30:05 90阅读

无线电技术,1895年俄国谁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1895年5月7日,在彼得堡俄国物理化学会的物理分会上,波波夫宣读了论文《金属屑同电振荡的关系》,并且表演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

表演结束后,波波夫充满信心地说:“最后,我敢于表示这样一个希望,我的仪器在进一步改良以后,就能够凭借迅速的电振荡进行长距离通信”。几十年以后,这一天被定为“无线电发明日”。波波夫的论文和表演被有关刊物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关注。

无线电技术,1895年俄国谁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研究成果 后来,波波夫用电报机代替电铃,当做接受机的终端,这种装置就成了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5G新无线电规范会对电信技术测试带来哪些改变?

要实现5G的商用,对于新的测试平台与策略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5G系统的正常运行。

早在今年6月,《5G新无线电规范第15版》的发布就对其中各组件技术的发展给出了具体引导与推动。这些规范的出台,确保设备制造商深入理解了网络设备需要满足怎样的标准才能真正建立起5G网络。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葡萄牙电信研究所(Instituto de Telecomunicações,简称IT)的一个研究小组在《IEEE Acces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评估商用现成射频(简称COTS RF)设备的能力,研究可用设备是否符合5G网络的要求。

据了解,此轮测试并没有对毫米波(简称mmWave)RF前端进行测量。电信研究所教授Rafael Caldeirinha也是该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他表示,“事实证明,目前的商用现成射频前端还无法完全满足5G网络的要求。”此项研究在最近的IEEE通信协会网络研讨会上受到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Caldeirinha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结果今年6月底就已经发布,但目前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包括参考《5G新无线电规范》中提出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各制造商及供应商将开始陆续发布各类测试与测量设备,用于实现信号生成与分析。所有这些新的测试与测量设备,将有望提高未来商用现成射频设备的水平。很明显,5G网络正进入测试与测量层面。

Caldeirinha解释称,“幸运的是,对于商用现成射频设备而言,我们如今已经拥有大量测试与测量设备可供随时使用。这些设备大多面向通用型用途,且《5G新无线电规范》的出台也带来了重要的标准性指导。”这种新设备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且包含配备有彩电触摸屏的时域功能。

遗憾的是,根据Caldeirinha的介绍,这种设备的价格对于学术界、初创企业乃至中小型公司而言都还太过昂贵。在他看来,如果他的团队能够使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测试设备,整个研究过程将变得更为轻松——即无需额外的测量对测试中的测量结果进行交叉引用。但夸张的价格让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尽管如此,在《5G新无线电规范》的指导下,Calderinha仍然表示现有测试与测量活动已经迈入了涉及一系列新要求与新规程的全新阶段。Caldeirinha进一步补充称,“这种高水平的测试能力正逐渐从学术界,特别是研发实验室当中,转移至现场网络之内。全球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起大量5G测试平台与测量环境。”

虽然新的测试与测量策略有望在发布初期拉动5G网络的发展,但Calderinha警告称,5G网络仍然给测试芯片组以及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简称MIMO)天线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在mmWave频率,即30千兆赫以上的无线电频率条件下。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行业必须开发出实用且价格合理的测试方法,从而真正涵盖实验室、生产线以及部署网络环境。虽然5G标准正在逐步建立且基站也在持续建设,但在开发有效方法以对5G核心技术(例如大规模MIMO天线)进行无线(简称OTA)测试的过程中,现有测试设施仍然面临着极为严苛的挑战。

Caldeirinha最后补充道:“开发无线测试的第一项学术策略才刚刚出现,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距离经济实惠的测试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二战时德国在与英国雷达无线电技术较量方面始终处于下风被压制?

英国只是在雷达技术比德国领先而已,无线电通信技术还是德国更强一点,德国西门子无线电通信设备都是顶级的装备,而在战争后期更是可以通过无线电进行无炸弹线制导,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制导炸弹和反舰导弹,并且也取得了击沉一艘意大利罗马号战列舰,重创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战列舰等,可以说是战果辉煌。而这就是德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引导的。

而在此之前德国也是无线电技术早在一战就开始用无线电测向导航技术引导齐柏林飞艇对英国伦敦进行轰炸,相比之下德军在陆地上的无线电设备应用得更为广泛,德国闪电战得以实施的的一个前提那就是无线电设备应用,德国每一辆坦克和飞机都安装有无线电,使得德国坦克部队的战场信息得以透明,坦克的集群化得以实现,而德军的空地一体化作战也同样是无线电设备的帮助得以实现。

而英国在雷达技术上是更先进,在不列颠空战之前英国已经在沿海一线布置的大量的岸基雷达,所以每次皇家空军总能做到未雨绸缪,皇家空军有限的飞机每次都能以最大的限度的拦截德国的轰炸机,将英国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不过关于无线电通信密码的破解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而德国的无线电通信密码也被英国和和盟军破解过,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考文垂。

无线电检测技术会使埋伏失败吗?

您所谓无线电检测技术,应该是指对通信用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是电台进行检测吧?这样的话,只要伏击的部队保持无线电静默,就是说不使用无线电设备,那自然就无法检测到。但如果伏击部队频繁使用无线电设备,而对方装备了无线电侦察设备,就有可能定位伏击部队。事实上,无线电侦听和定位技术早在一战时期就达到实用水平,所以重大军事行动一般都会采取无线电静默,比如珍珠港事件日军在前往珍珠港的漫长航程里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只在必要时短暂联系,从而保持了奇袭的突然性。

UWB超宽带无线电技术?

UWB系统的关键技术

UWB的名称来源于可在非常宽的带宽,即超宽带的带宽上传输信号。所谓超宽带的带宽,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定义,即是:比中心频率高25%或者是大于1.5GHz的带宽。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个中心频率在4GHz的信号将跨越从3.5GHz(或更低)至4.5GHz(或更高)的范围才能称得上是一个UWB信号。UWB无线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产生脉冲信号串(发送源)的方法,脉冲串的调制方法,适用于UWB有效的天线设计方法及接收机的设计方法等。

1UWB脉冲信号的产生

从本质上讲,产生极短脉冲宽度(ns级)的信号源是研究UWB技术基本的前提条件,例如单个无载波窄脉冲信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激励信号的波形为具有陡峭前沿的单个短脉冲;二是激励信号包括很宽的频谱,从直流(DC)到微波波段。目前产生脉冲源的方法有两类:

(1)光电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导开关导通瞬间的陡峭上升沿获得脉冲信号。由于作为激发源的激光脉冲信号可以有很陡的前沿,所以得到的脉冲宽度可达到ps(10-12)量级。另外,由于光导开关是采用集成方法制成的,可以获得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法。

(2)电子方法,基本原理是对半导体PN结反向加电,使其达到雪崩状态,并在导通的瞬间,取陡峭的上升沿作为脉冲信号。这种方案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缺点是:由于采用电脉冲信号作为触发,其前沿较宽,触发精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在要求精确控制脉冲发生时间的场合,达不到控制的精度。另外,由于受晶体管耐压特性的限制,这种方法一般只能产生几十伏到上百伏的脉冲,当然,脉冲宽度还可以达1ns以下。典型的UWB脉冲信号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

冲激脉冲通常采用高斯单周期脉冲,宽度在ns级,具有很宽的频谱。实际通信中使用的是一长串的脉冲,由于时域中的信号有重复周期性,将会造成频谱离散化,对传统无线电设备和信号产生干扰,需要通过适当的信号调整来降低这种干扰的影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