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禁烟,林则徐禁烟诗词
林则徐禁烟,林则徐禁烟诗词?
《七绝》清·林则徐
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沿。
挥笔如风惊案动,长空万里舞云笺。
林则徐是中国清朝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发出‘传牌’告知各州县,轻车简从,不搞前呼后拥;交通工具,自付费用;只用家常便饭,不准吃喝浪费;严禁随身人员受贿。这道传牌,堪称中国廉政史上的典范。”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子固为拍摄林则徐生平史迹有关图片,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背着一身摄影器材出现在现场的他,当起了讲解员,许多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威震全球的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史上的第一页。其相关事记是这样的:
1839年1月3日(距今178年),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立即开展禁烟工作。义律闻讯后要求外港的英国商船,开赴香港,策划反抗禁烟。
6月3日,林则徐收缴洋商全部鸦片2376254斤开始在虎门滩上烧毁,25日烧毕。
7月7日,英国水兵在九龙尖沙嘴酗酒打死村民林维喜,义律拒绝交出凶手,又阻止英商具结,反抗禁烟。林则徐于是下令驱逐广州和澳门的英商,断绝食物供应。义律带领英商退到海面货船上,集中香港。
9月4日,英国船只出动向乡人购买食物,中国巡船予以阻止。义律带领兵船“倭勒基”号(VOLAGE)和“系寻资”号(HYOCHINTH)竟然袭击我九龙炮台,清守将还击,双方交战数小时。(历史上今天)
10月,英船86艘,代表21家商行,停泊香港,他们就在岸上搭寮居住,作长期居留之计。
林则徐禁烟时府门前的楹联?
林则徐曾作一对联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据说此联是他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时,题写在总督府书堂的。上联讲团结众人,不要计较别人的小缺小失,下联讲坚持原则,排除私欲才能刚直不阿。这副有名的对联,就是林则徐人格的写照。摘自《林则徐与对联的故事》
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正确吗?
先抛开这个问题来讲,我们先看看学历史的意义所在。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物理使人沉沦,伦理使人庄重,伦理修辞使人善辩。
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有些不同的意义。他们既是相互独立的,有是可以融合在一起,那样才有利于全面提升自我。
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是学生的话,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历史的必考知识点,特别是鸦片战争在考试中出现的次数也是非常的频繁。因此学好这一章节,这又可以拿到不少分数。
在其次,作为炎黄子孙,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我们民族近代沉沦的开始。所以我们想要复兴,一定不能忘记我们是如何失败的。只有以史为镜,才能知得失。仅仅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便不能忘记这段黑暗的历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最后鸦片是害人东西,远离他的做法值得表扬。
林则徐虎门销烟文言文翻译?
原文翻译: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等人纷纷上书请求禁止鸦片,皇上将奏章下发内外朝大臣讨论。
林则徐请求对吸鸦片烟的人施用重刑。他说到,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仅没有可筹集的军饷,而且没有可用来作战的兵士。
宣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十分正确,曾十九次命他入朝会见咨询。(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赶到广东调查处理鸦片事件。
道光十九年的春天,林则徐抵达任所。林则徐用文书告知英国驻广州领事义律让查缴烟土的命令,驱逐了英国泵船,义律交出烟土两万多箱。
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查验收缴,在海边上点火焚烟,四十余日始尽。
拓展: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称是。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