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的师傅,黄蓉拥有天下第一的智商

2023-07-09 21:30:04 71阅读

王重阳的师傅,黄蓉拥有天下第一的智商?

金庸笔下的江湖中有一个逃不脱的宿命,智慧和武功几乎难以兼顾,就像智慧和美貌往往难以同时具备一样。像赵敏、小昭、程灵素等人,武功都极普通。双雕时代多智近妖的黄蓉同样也不例外,其实以黄蓉表现出来的天赋,以及他的身世背景,原本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的。

王重阳的师傅,黄蓉拥有天下第一的智商

黄蓉是第一届华山论剑时评出的老牌五绝东邪黄药师的唯一女儿。黄药师多才多艺,除了武功当世少有外,还精通奇门八卦、兵书战策、琴棋书画等杂艺,一首琴武结合的《碧海潮声曲》连周伯通都难以抵挡。

父亲黄药师固然聪明世间少有,母亲冯蘅也是罕见的奇女子。当年黄药师和周伯通打赌,赢了以后让冯蘅观看《九阴真经》下卷,结果冯蘅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仅仅只是翻看了一遍就全部记了下来。而且过了多年还能记得大部分。

父母都如此聪明,生出的女儿黄蓉自然也是不同凡响。小小年纪就离开了桃花岛流落江湖,凭借三流的身手,靠着超人一筹的智慧,轻松行走江湖,将一帮江湖大佬戏弄得团团转。

邂逅了郭靖之后,和郭靖一对比,更显得黄蓉的天赋强悍得可怕。和洪七公因为一只鸡屁股结缘,黄蓉很快就猜出了洪七公的身份,并巧妙利用自己的厨艺完成了郭靖渴望实力变强的心愿。

同样是传授武艺,招式简单的降龙十八掌郭靖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十五招,而更复杂多变的逍遥游拳法,黄蓉短短时间内就完全掌握,让洪七公赞叹不已,羡慕黄老邪生了一个好女儿。

在双雕时代,黄蓉的功夫一直没达到顶尖。她的资源深厚到让无数渴望明师指点而不得的人羡慕得发狂。父亲是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师父是五绝中的北丐洪七公,丈夫是新五绝中的北侠郭靖,丈夫的结义兄弟是中顽童周伯通,侄儿是新五绝中的西狂杨过,更是交好老五绝中的南帝一灯大师,身边几乎都是双雕时代站在江湖巅峰的那一拨人。

可惜黄蓉最巅峰时期的武功也未达到五绝的层次,甚至可能还不如五绝的门槛铁掌水上漂裘千仞。只能说黄蓉是绝顶之下最顶尖的那一拨,却无法摸到五绝级的门槛。一流顶尖的层次对常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对黄蓉来说只要她想,想到达到易如反掌。

那么黄蓉的武功为何没有达到五绝的层次?

对黄蓉这样的聪明人来说,最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过于迷信智慧,对自身的实力反而不甚在意。其实这样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明明随便动下脑子,就可以办到很多武功高强的人都没法办到的事,念头一转就能将很多高手玩弄于股掌之间,那又何必下苦功学习武功?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会太珍惜。对常人来说难以得到的绝妙武功,对黄蓉来说反而见怪不怪,想学轻易就能学到。一套武功,稍微下点功夫就能学会,又岂会在意?少了不停练习,熟能生巧的过程,自然少了些许威力。

黄蓉闯荡江湖的时间并不长,除了在射雕初期刚遇郭靖,陪同他闯赵王府,面对侯通海、沙通天等人稍微遇到了一点点磨难,以及误认裘千丈为裘千仞,被打了一掌身受重伤,以及和洪七公流落岛上,被欧阳锋父子逼得有点狼狈外,几乎没有遇到一点点真正的挫折。

很多场面黄蓉凭借智慧就可以轻易过关,压根没有感觉过压力,自然没有迫切提升实力的紧张感。当上丐帮帮主后,她的打狗棒法已经足够应付场面,丐帮长者之类的高层压根不是黄蓉的对手,黄蓉的智慧更是让丐帮帮众对她敬佩有加,真心认可。

一声令下,万人景从,何人敢不开眼惹她?何况她还有一个名震天下的父亲,一个声望如日中天,隐隐已是正道江湖领袖的丈夫,开罪了她,几乎是得罪了整个江湖最顶尖的那一拨人,谁有这个胆子?

没有生存压力,没有生死危机,处境相对安全,更何况很多的场面她凭借自己的智谋轻易就能解决。何况她自从嫁给郭靖以后,就甘心视郭靖为天,专心隐身幕后做成功男人背后的那名伟大女人,精力严重分散,专心练武的时间自然就极少。

黄蓉唯一花了点精力练武的时间,恐怕只有和郭靖在桃花岛隐居的那十余年。此时黄蓉出江湖时,武功已经突飞猛进,跻身江湖一流顶尖。和发疯的欧阳力拼数十招不落下风就是她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其实双雕时代,武功稳在黄蓉之上的可能也就新老五绝,加上裘千仞、小龙女等十人左右,可能还会加上一个绝情谷主公孙止。不过公孙止顶多只是武功怪异,可能纯武功要比黄蓉强一点点,但真要生死相拼,公孙止能被黄蓉玩死还不自知。

我们对黄蓉期望大,只是因为她太聪明,可以说是多智近乎于妖。明明能够做得更好,偏偏不愿意努力。其实以黄蓉的个性,更适合纯技巧性的武功,比如打狗棒法就在黄蓉手中大放光芒。武功合适的话,黄蓉可能就会感兴趣多练一会,这也是她明明没有发力就达到一流顶尖的原因。

王重阳师傅到底是谁?

王重阳没有师傅。王重阳的师傅就是当年的剑魔独孤求败,独孤求败之所以收王重阳为徒,一方面是因为王重阳天资聪颖,武学天赋极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黄裳。

神雕侠侣小龙女的师祖是谁?

“古墓派”的开山祖师林朝英是个传奇人物。

《神雕侠侣》故事开始时,她早已死去,金庸写她完全是以间接手法,让不同的人说出他们听来的有关这个人物的事迹,表现出林朝英的传奇色彩。

林朝英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虚构人物,在故事开始时已逝去多年,与王重阳是一对冤家情侣。为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的高手之一。

林朝英容貌极美,秀眉入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着一层杀气。 林朝英不单容貌绝美,且更是一个武学奇才,其修为之高只有「天下五绝」之首「中神通」王重阳可与之匹敌。心中恋慕王重阳,而王重阳对她也十分尊敬欣赏。但两人性格皆高傲不群,始终不愿向对方坦然表达爱意,以致未能长相廝守。

曾经使用计谋击败王重阳,逼使他在出家为道士与跟她一起在古墓中长相廝守之间作一选择。但即使这样,她也无法如愿以偿。王重阳宁愿把自己所建的古墓让给她居住,自己另在古墓不远处盖了全真观,出家为道士。林朝英敢於主动追求,然而爱情不能勉强,实属无可奈何。跟王重阳比试时,使巧计以手指在石上刻字而取胜,并得「活死人墓」作居所。

自此一直住在活死人墓中,与全真教作邻居。对王重阳仍念念不忘,在墓里存放著不少嫁妆,却始终未能偿愿与之共偕连理,最後落得郁郁而终。

自创《玉女心经》以克制全真教的武功,但实际上也可与之互补。以王重阳相赠的寒玉床来帮助练功,也将一身武功传授给自己的丫鬟。因早逝而未能参与第一次华山论剑。

李莫愁是古墓派的弟子?

李莫愁号称“赤练仙子”,曾经凭借赤练神掌和冰魄银针这两门武功,横行江湖。与敌人交手,不管对方武功多厉害,中了她的毒,都会动弹不得,至死方休。江湖之中,不知多少人死在她的手上。听到赤练仙子的名字,都会闻风丧胆。那么问题就来了,李莫愁出自古墓派,一身毒功是从何而来呢?

李莫愁是古墓派弟子,小龙女是她的师妹,二人武功却大相径庭。小龙女从来没用过毒,古墓派似乎也从未有过毒功,那李莫愁从何学得呢?这要从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说起。当年,李莫愁违背师父的命令,擅自出了古墓。在古墓外,她结识了一位男子,就是后来的陆展元。二人迅速陷入热恋当中。可是,古墓派门规森严,李莫愁私自离开,已经是触犯门规。还想嫁人的话,她只能彻底离开古墓派。

师父对她有传功之恩,爱人对她有浓情蜜意,她最终选择了后者。回到古墓后,师父震怒,再三给她机会,她仍然不后悔。就这样,她被逐出了师门。结果,陆展元不知为何,与何沅君相恋,抛弃了李莫愁。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后悔,想要回到古墓,却被师父拒之门外。她恨师父狠心,天大地大,她已没有了家。这个时候的李莫愁,却还不会一点毒功。

在《神雕侠侣》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细节描述,说出了答案:

小龍女道:“師父深居古墓,極少出外,有一年師姐在外面闖了禍,逃回終南山來,師父出墓接應,竟中了敵人的暗算。師父雖然吃了虧,還是把師姐接了回來。制得他動彈不得,豈知師姐竟偷偷解了他的穴道。那惡人突起發難,師父才中了他的毒手。”

事后,小龙女推测,那个恶人就是西毒欧阳锋。我觉得不无道理,从这段我们可以知道三件事:

第一,李莫愁在外面惹了祸,招惹了一个武功高强之人;

第二,李莫愁回来,并非单单是想要求救,她暗藏祸心;

第三,武林中的恶人,能够伤到小龙女师父的人,不多。

综上所述,这个恶人应该就是欧阳锋。当年林朝英的武功,犹在其余四绝之上,与王重阳也只是稍逊半分。林朝英死前,将一身绝学交给了她身边的丫鬟,也就是小龙女的师父。因此,普天之下,能够伤她之人,实在屈指可数。行事如此卑鄙的恶人,似乎更加少之又少。一切细节都指向欧阳锋。那么李莫愁与欧阳锋是怎么结仇的呢?

据我推测,应该是李莫愁被逐出师门后,不知从何处看到了,欧阳锋手上的《五毒秘传》。便想尽办法偷走了这本秘籍,结果被欧阳锋发现。不敌,她便心生一计,跑回了古墓,想让她师父和欧阳锋同归于尽。《五毒秘传》是欧阳锋年轻之际,在深山之中,无意发现的秘籍。欧阳锋一身毒功,尽皆来源于此。李莫愁偷走后,苦练毒功,成就了后来的“赤练仙子”。从某种程度来说,欧阳锋还算是李莫愁的师父。

今日话题:

你认为李莫愁的武功,与欧阳锋有关吗?

欢迎留言分享。

王重阳的师傅是谁?

王重阳的师父乃是全真教十七代传人清虚散人。清虚散人医治好假死的王重阳,并收其为徒。后来,王重阳无意中救下年幼的周伯通,成为了自己的师弟。清虚散人留下九阴真经所藏之地的秘密后,羽化归天。

王重阳原名王喆,自幼家世不俗,乃是河南陈留县首富。其父王雨轩少年得志,长袖善舞,贩运茶叶布匹,三十岁时便家财百万,良田千顷,富甲一方,成为当地望族。

此时正值北宋神宗年间,海晏河清,乾坤浩荡,王雨轩大富之后,回到陈留置地购宅,安享生活,一连娶妻八房,四十岁那年,五房妾侍方才生下一子,取名王喆。

王雨轩中年得子,视同拱壁,然王喆自幼体弱多病,药炉丹灶,常相厮守,待到王喆八岁,仍是身材瘦小,面如黄蜡,身体虚弱异常。

王喆之母本是别家婢女,当初王雨轩因一句戏言娶其过门,一索得男,母凭子贵,自是引起其他姬妾妒忌,如今见王喆体弱多病,个个背后喊他短命鬼。

王雨轩见爱子多病,药石无灵,只好求神拜佛,甚至神前祷告,愿用自己寿数,来给王喆延寿。

王喆八岁这年,跟婢女花园秋千荡玩,那知秋千失手坠落,当场双眼上翻,手握拳状,晕了过去,不醒人事。待到大夫赶来,王喆已是手脚冰凉,停止呼吸,大夫一摸脉搏,人脉皆无,只好长叹一声,首不顾而去。

王雨轩与五房哭得死去活来,不过人既已死,万不能怪罪于地,只好含泪将王喆入殓。

古人重丧守礼,尤以北宋为甚,王喆本是未成年的孩子,又不曾婚姻嫁娶,王雨轩虽有家财百万,也不能给亡儿办理隆重丧礼,唯有三尺铜棺,四名仵工,另有一名道士为其念诵往生咒。

王府停尸三日,方才抬出大门入殓,出殓之时,哀声匝地,就当铜棺出门之时,突然来了一位青袍道士,伸手拦住。

那四名仵工见道士拦路,不禁愕然,王府家奴更是破口大骂。不想这位道士一点不恼,反而长笑,痛骂众人疯癫,将好好的生人,当做死人埋葬。

王府家奴那里肯信,一声呼喝,就要过来推开道士,那知道士身子微微一缩,陡的向外一挺,数名家奴便像气球似的直抛起来,飞出丈外。

王雨轩见状,叱喝众人退下,以为青衣道人不过要勒诈钱财,欲要布施给他钱财。不想青衣道人却以性命担保,要还王雨轩一个活生生的令郎。

王雨轩见青衣道人口气坚定,不禁半疑半信,沉吟半晌,点头答应。

青衣道人走到铜棺前,单手擎着棺盖,向上一提,棺盖应手而起,众人向棺内望去,不禁为之大骇,原来王喆入殓之时,手足僵硬,面色死白,跟死尸没有分别,现在却双颊排红,面色光润,好象睡熟一般,那里像死去两天的样子?

青衣道人搓热双掌,解开殓服,探入怀中一阵乱摸,顿饭功夫,王喆嘴唇微微翕动起来,只是还不能够醒转。青衣道人让人取来热醋,溶化三颗色如翡翠的药丸,将其灌入王喆口中。

说也奇怪,一碗热醋灌下,王喆肠胃不仅没被烫坏,反而脸露微笑,两眼缓缓睁开。王喆见厅堂满是白幔,自己躺在桐棺之中,不禁莫名其妙,问询父亲为何自己会在一个长方盒子里?

王雨轩也不答话,把王喆在道士面前一按,让其双膝跪地,叩谢活神仙救命之恩。

青衣道人面容一板,勃然变色,称自己并非神仙,如若传将出去,个个将死人抬来,让其救活,那还了得。王喆之死不是真死,不过假死罢了。

原来,王家富庶,饮食自然讲究,厨房后院常备山珍海味,人参燕窝。王府上下常把人参泡茶煎汤,当做普通茶用,自然有许多参须参屑之类,顺厨房水渠流出。这道水渠由于经常被参汤浸灌,久而久之,泥土饱吸参气,自然长出一个参菌。

这日,王喆到厨房后院游玩,无意发现渠口生出参菌,菌色金黄,拳头大小,阳光照耀之下,闪闪有光,十分可爱。

王喆好奇心起,附身将其折下,但见菌柄断处,白乳流出,清香扑鼻,有如玉液琼浆。王喆不禁动了食欲,张口吸那乳汁,好像日常吃那海参一般,咕噜两口,吞入腹中。谁料,顿饭功夫,便发生了秋千荡玩的假死现象。如若不是青衣道人及时阻止,一旦铜棺入土,假死便变成真死了。

别看参菌生长于这污秽之地,却是善医百病的良药。一旦服食之后,不但百病祛除,而且还能益寿延年,最难得是体内浊气荡清,如果修炼道家独门不传之秘先天功,可激发功法里的奥秘,使人之潜能达到极限,武学会步入深不可测之化境。

王雨轩听完青衣道人讲完,好生惊叹,遂问道人其名,并愿奉上十万纹银,望其笑纳。

道人一生飘萍,四海为家,居无定处,俗家之名早已忘记,旁人见其闲散,遂称其清虚散人。不想清虚散人一不要金二不要银,只要收王喆为徒,而且王喆成人之后,要束发为道。

大宋自赵匡胤开朝,与陈抟老祖华山赌棋之后,嗣后几代皇帝,个个笃信道教,优遇方士。尤其宋徽宗之后,更是奉道教为国教,亲封龙虎山张大师为真人,而且自称道君皇帝,以王雨轩这般财力,送子入道,却也不是稀罕之事,然而王雨轩虽多娶妻妾,却只有这一个独子,让他束发出家,头戴黄冠,岂非自绝王家香火?

就在王雨轩好生为难,委决不下之时,转而一想,自己春秋正盛,正值壮年,焉知将来没有生育?况且如果不是清虚散人,王喆已死,哪会还有性命,就算送给道人,也不为过。

想到此番,王雨轩立即点头答应,让王喆过来拜见师父。王喆初见清虚散人,不知怎的,心中便有亲切之感,今见父亲叫他拜师,立即两膝一屈,跪在清虚散人面前,连连叩了几十个响头。

清虚散人摆好香案,挂起一幅画像,但见像内之道士五绺长须,芒鞋竹杖,飘飘欲仙,上面写着全真教祖师许真人之字样。王喆乖巧,见到祖师画像,立即叩头,三跪九叩既罢,清虚散人开始介绍全真教的来历。

全真教本是道教别名,相传道教始于东周老子,直到东汉初平,张道陵以道德经五千真言创教于南山,然只限于持符念咒,禳鬼祈神,并不曾有武技。

待到东晋元帝年间,全真祖师许青阳才出世。许青阳本是江州太守许元之子,中年悟破人生生死,弃家入山修道,十八年后问道成功,游戏三昧,武功超凡入圣,曾在黄河连斩蛟龙三条,保全沿岸百万生灵,从而声名大振,全真教传到清虚散人,差不多已有三百年十七代。

清虚散人见王喆因误服参菌,几乎送命,虽说不是真死,却也算死里逃生,于是送其道号重阳,即重返阳世之意。

从此,王喆便改名王重阳,清虚散人也开始将全真教的功夫向王重阳灌注传授。

王重阳本是慧根夙具之人,半年之后,内功便有了进境,丹田之气渐渐凝聚,一年之后,丹田之气可以游走身体各部,王重阳甚觉奇怪,告知清虚散人。清虚散人知道此乃参菌功力,如若换了旁人,恐怕十年难到此种地步。

王重阳知道自己进境神速,不禁大喜,更是勤加苦练,转眼便过了十个年头,王重阳已然十八。王重阳自修习全真武学之后,言光焕发,精神抖擞,和以前病弱精神不振之样判若两人。

清虚散人陪伴王重阳已经十年,准备云游访友,需要两年。王重阳听说师父要二年之后才能返回,未免依依不舍,可是师父已经陪己十年,也在情理,于是定下约会之期,依依惜别。

此时,王雨轩已连生两子,另外娶了第九房妾侍。宋朝一代,文人雅客无不贪欢,就连苏轼,寇准皆纳过几房妾侍,何况王雨轩这般陈留首富,讨上九房妾侍,自不算稀奇之事。

九房妾侍的胞弟听说姐姐嫁了王家,特来投奔。王雨轩见他口齿伶俐,眉目清秀,遂任命其为帐房文牍。

转眼半年,这日,王重阳正在丹房练功,忽闻九庶母所居之所传来男子语声,不由诧异。本来丹房与九庶母所居之所相距有五丈之远,中间又隔了不少花木,如此细小声音,决不会给王重阳听到,可是王重阳自习了全真内功之后,耳力目力大进,十丈之内蚊蝇飞过,也可听的清楚,何况人声。

原来,九房妾侍与其胞弟,贪慕王家钱财,半年来瞒着王雨轩做了不少假帐,私欲更加膨胀,竟暗中勾结江洋大盗老鸦山的谭寨主,准备三日之后,里应外合,杀掉王雨轩,洗劫王府。

王重阳听到此处,毛发悚然,浑身冷汗,心想世上居然有这般阴险恶毒之人,转而想到,饱暖思淫欲,老夫娶少妻,终不是件幸福之事。

王重阳左思右想,暗中盘算自己如何来应付此事。报告官府吧,难以入信,告诉父亲吧,九房妾侍又是父亲心头爱宠,未必有效,想来想去,自己不是练成了全真教导引吐纳功夫,而且内力充盈,何不索性借此机会印证下自己武学如何。

当晚,王重阳暗隅现身出来,一拳打向从此处经过的九房胞弟,说也奇怪,拳还未及其后背,九房胞弟便直接向前扑去,连喊叫也没有半声,便自呜呼丧命。

王重阳万没想到,自己杀人竟是如此这般容易,不禁害怕起来,连忙返回自己屋中,蒙头睡觉。

第二天,王府人声鼎沸,这件事瞬息之间,轰动全宅。王雨轩听闻九房胞弟无故身亡,犹如晴天霹雳,不久官府来人,派仵作查验尸首,断定其是半夜起身,中风跌死。

大家一唱百和,齐声惋惜下泪,王雨轩只好备棺将九房胞弟入殓。王府上下只有二人明白,一个是王重阳,暗叹里全真派功夫武功利害,杀人无形。另外一个便是九房妾侍,自己胞弟无故死亡,疑心有人暗中捣鬼,可是其身不正,先有害人之心,哪里还敢说半句。

王重阳本以为打死九房胞弟,消弥了一场大祸,不想有过二日,二十多个头戴面面具,手执利刃的黑衣贼人,从墙上现身出来,抢进王府。为首的正是那老鸦山的谭寨主。

王重阳见这帮贼人污言秽语,怒火上冲,踏出走廊,举手一拳,便照谭寨主打去。那想,谭寨主好象被无形的金刚巨杵打了一下,身子直抛起来,飞向大门,叭叭跌倒,口鼻间鲜血直流,当堂呜呼送命。

众匪见当家的一招便被王重阳打死,瞬间作鸟兽散。大家见文质彬彬的王重阳居然用空拳一招打死贼首,啧啧称奇,连忙报官清查。

第二日,九姨太在所居之所自缢毙命。原来九姨太唯恐官府查出自己与贼人有所联系,心生恐惧,不得已自缢身亡。

王重阳经此一战,名声鹊起,附近不少武林中人,好武子弟,纷纷慕名拜访,远道登门求见。王重阳心下烦恼,一律推辞不见。

一月后的一天深夜,清虚散人匆匆返回。王重阳正要夸说自己那日如何神勇,一招结果贼人匪首。岂料清虚散人面色一凛,那谭寨主乃是西域白驼山的传人,如今王重阳恃技而骄,击毙谭寨主,白驼山庄主肯定会知道中原武学博大精深,必会前来中原,那时中原武林定会再起纷争。

如今王重阳有了争名好胜之念,接下来修炼全真武学轻则会走火入魔,重则会残废殒命,为今之计,只有找一清静之所,去除名利之求,声色之欲,犬马之嗜。

王重阳那里知道,清虚散人决心将其培养成全真教古往今来第一奇人,武功天下第一,垂名六合。

王重阳吮毫磨墨,给王雨轩留下一封书信,大意说自己要跟师父云游大下,道成后自然回来,请父亲勿要挂念等等,之后二人冒着夜色离开了陈留。

二人来到渭南终南山,但见这里巍峨雄峻,白云如海,古木参天,藤荫匝地,清泉怒涌,流水潺潺,阵阵鸟噪,汇成洪籁。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师徒二人在这里一住便是十一二年。起初的八年,王重阳主练内功,其他四年,则是外功拳脚和剑术本领。

这日,清虚散人下山采购,王重阳忽见一大群山民追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小孩虽然身形瘦弱,遍体伤痕,可是仍然疾跑如飞。

王重阳心生怜悯,一个“惊箭穿云”的身法,直窜过去,挡住了这群山民。这些山民见王重阳谈吐温文,看起来象个读书人,便把这孩子的种种罪状例数出来。

原来这个孩子姓周名叫狗儿,其母本是山下一贫苦女子,年轻孀守,不想这一年却身怀有孕。

宋朝理学盛行,女子最重名节,狗儿母亲寡妇有孕,举村哗然,说她伤风败俗,欲要乱棍打死,好在村中长老出面阻拦,将她驱逐出村。狗儿母亲无家可归,欲要自缢,幸而一位采樵的妇人,发起善心,将其收留。不久,狗儿母亲产下小孩,但自己却因难产而死。

临死之前,狗儿母亲向樵妇托孤,说自己被当地大户贾家公子逼奸成孕,孩子虽是野生,但仍是自己骨肉,恳请樵妇能还他亡夫之姓周。

不想狗儿九岁这年,这位古道热肠的樵妇也与世长辞。狗儿无以为生,帮忙村人田间劳作,拾柴割草,勉强混个温饱。

那知村人头脑顽固,始终歧视狗儿是个私生子,所有老幼男女,野种贱种的将他乱骂。

狗儿年纪虽小,却有骨气,见村人骂他,赌气之下,便在村里展开破坏。狗儿生性顽劣,手段十分高明,把田里的庄稼被连根翻起,打伤农家豢养的猪,打死鸡鸭。

此番作为,村人不禁大动公愤,便要抓住狗儿准备痛殴一顿,不想他十分机警,听见风声,就立即逃去。

这日三更,狗儿手拿木锄,要破坏高粱田中的青纱帐,村人一声号令,伏兵齐出,狗儿知道中计,丢下木锄狂跑,众人如何肯放,衔尾穷追,这才遇到了王重阳,阻拦众人,方才救下他的性命。

王重阳听完村民愤愤说完,于是拿出银子,替狗儿赔付。待到山民去远,狗儿给王重阳跪下磕头,刚才还那般坚强,此刻居然留下泪来。

晚上,清虚散人返回,王重阳将狗儿之事和盘托出。清虚散人见狗儿根骨奇佳,于是收其为徒。

清虚散人见狗儿乃畜生之名,其上无兄弟下无姊妹,排行第一,改了个伯字,希望他能继承运通,于是起名为周伯通。

周伯通对师父赐名自是十分欢喜,又向王重阳以师弟之礼参见,改称师兄。此时王重阳已到而立,周伯通才不过一十四岁,师兄师弟相差整整十六。

再过十年,清虚散人自知寿终将寝,但年近三十的周伯通仍然不通世务,顽童心性,清虚散人终是放心不下,于是让王重阳立即束发,戴上黄冠,正式加入道家,发扬全真教的武学,携带师弟周伯通,使他学有所成

之后,清虚散人捧出一只灰尘满布的红木箱子,取出两卷轴图画。展开一卷,是一幅秋夜星空的图画,星空北面有七颗大星,每颗星上站着一个道装小人,人高五寸,髯眉俱备,栩栩如生。

王重阳向图望去,深蓝色的画图上面,嵌着不少黑线,这些黑线相连颗颗小星,如龙蛇游走,进退有节,曲折有效,细心一看,繁复无穷。

原来此乃天罡北斗阵。天罡北斗阵实际就是一种位置战法,犹如战国孙膑的六花阵,蜀汉诸葛亮的八阵图,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千军万马的位置战法,而这天罡北斗阵,是用七个人,依照北斗七星位置坐着跟敌人交战,七人相生相克,互为犄角,威力无穷。

清虚散人让王重阳收七个慧根夙具的徒弟,排练这天罡北斗阵,光大全真教。

清虚散人又打开另外一副卷轴,但见上面是华山下面的一条清溪,流水溅溅,一蓑衣老人垂钓于一簇古松下面,半山之上,一个女子舞剑,衣飘袂举,神态逼肖,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清虚散人娓娓道来,此画竟和天下武学奇书九阴真经有着莫大的关系。九阴真经乃当朝武学奇人黄裳所著,集天下武学之大成,多少年来,多少武学名家为争夺九阴真经而互相残杀。

后来,九阴真经被崆峒派得去,保管了数年,昆仑五老登门欲要强借,崆峒派的海云子,抄录假经,计骗了昆仑五老,最后海云子将九阴真经带回中原,藏在秘密之所,画下了此卷图画。

清虚散人把画轴一推,纸轴之处现出一片留白,写满蝇头小指,字迹清秀,内文竟说出九阴真经藏于华山山溪一尾石鱼的肚腹之内。

清虚散人安顿好王重阳、周伯通之后,说了声不要埋没了全真派三字,说罢双目垂帘,两手按膝,便自魂归净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