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组词语,什么经论成语

2023-07-06 19:00:04 88阅读

稿组词语,什么经论成语?

1.什么经论成语有满腹经纶

2.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稿组词语,什么经论成语

3.详细解释

1. 【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3. 【示例】: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 茅盾《子夜》二

域字开头的成语?

没有,含有域字的成语有:

1.不分畛域

拼音

[bù fēn zhěn yù]

释义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出处

《清史稿·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堆留运司之钱粮,场大使督皂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2.绝域殊方

拼音

[jué yù shū fāng]

释义

边远的异地。

出处

《晋书·裴秀传》:“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峰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

申辩是什么意思?

申辩[shēn biàn]

汉语词语

(动词).(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辩解。

申辩,亦作“ 申辨 ”。申述辩解。《宋史·韩琦传》:“ 琦 又恳奏, 安石 下之条例司,令其属疏驳,刊石颁天下。 琦 申辨愈切,不克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问官申辩百端,终以为 南山 可移,此案不动。”《清史稿·礼志十》:“时总理各国事务 恭亲王 以拜跪仪节往复申辨,而各使坚执如初。” 叶紫 《夜哨线》:“半晌,他才忸忸怩怩地申辩着。”

描写夸奖和批评的成语?

讳疾忌医、嘘枯吹生、痛下针砭、说好嫌歹、不置褒贬

1.讳疾忌医

读音: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劝);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

2.嘘枯吹生

读音:xū kū chuī shēng

释义:嘘:呵气。 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

3.痛下针砭

读音:tòng xià zhēn biān

释义: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出处:《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4.说好嫌歹

读音:shuō hǎo xián dǎi

释义: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出处:《雪岩外传》第11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说好嫌歹的吵闹。”

5.不置褒贬

读音:bù zhì bāo biǎn

释义: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言出法随是啥意思?

言出法随,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chū fǎ suí,意思是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出自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

中文名

言出法随

拼音

yán chū fǎ suí

注音

ㄧㄢˊ ㄔㄨ ㄈㄚˇ ㄙㄨㄟˊ

出处

《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

近义词

秉公执法、令行禁止、口含天宪

反义词

徇私舞弊、言而无信、贪赃枉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