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十大宠臣排名
清世宗,雍正十大宠臣排名?
索额图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
2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
3周培公
周培公汉族学子,本是一落魄考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担任了朝廷内阁供奉,官至盛京提督,也算是封疆大吏。
4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5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大臣。
6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纳喇氏,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7、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8索尼
索尼出身高贵,乃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重要的开国功臣。顺治皇帝临终时,任命其为四大辅臣之一。索尼还是康熙皇帝皇后,孝诚仁皇后的父亲。索尼可谓是康熙手下十大重臣之一。
9李光地
李光地是康熙最为器重的臣子之一,其在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过程中都有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曾担任文渊阁大学士,著有《朱子全书》《四书解》等作品。
10施琅
施琅最大的功绩在于收复台湾。清朝建立之后,台湾仍是郑成功后人统志,经过筹备,康熙皇帝命令施琅收复台湾,最终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施琅算是康熙朝重要的武臣了。
雍正王朝雍正帝母亲乌雅氏为何在雍正登基前还是妃?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47
雍正在康熙帝驾崩后,在康熙帝的灵前把自己的母亲乌雅氏扶上了太后位置,因为他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她才有了皇太后的名号,这位乌鸦是生了三儿三女,却不如膝下无子无女的康熙帝孝懿仁皇后,这说明了什么?(太后乌鸦是与两个儿子)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
康熙帝的原配皇后为赫舍里氏,不用说,她算得上与康熙帝是青梅竹马,这位皇后赫舍里氏,她的家族有着显赫的地位,其祖父索尼是世祖章皇帝的托孤四大臣之首,其父亲索额图是康熙朝的首辅大臣,而且她与康熙帝生二阿哥胤礽不久后被立为太子。
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
姓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她也是世祖章皇帝的托孤辅政大臣、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
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
康熙帝第三任皇后,姓佟佳氏,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女,世祖孝康章皇后亲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亲表姐妹,同父异母妹妹悫惠皇贵妃。她后来的雍正帝养母。
可被确立为太后的乌雅氏与康熙皇帝生了三子三女却在康熙帝生前却位居于“妃位”,连个贵妃的位置都没登上,即使生了四阿哥胤祯也没权利收养。(网络图片)
本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出于好奇心对这位太后吴雅氏做了一番分析和猜想;
一、首先她一定是一位漂亮而又多情的女人,否则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生育能力,不但生了三个皇子阿哥存活下来两位,还生了三个公主,虽然存活下来一位,但在那时候属于存活率比较高的。康熙帝的后宫美女如云为何单独对她这样的宠幸,不然而喻她一定是一位漂亮而的女子。
二、为什么在她生了皇四子胤祯以后才进的妃位而一直停止不前,首先是与她的家庭出身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前三位被康熙帝确立为皇后的女人,其家庭地位都非常显赫,这她没法比。
三、是否是因为她这位乌雅氏出身于小家碧玉,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而造成了后宫的排斥,或者经常斤斤计较,得不到康熙帝的谅解而两个贵妃也当不上。可在雍正帝登基后,他的母后乌雅氏在他的两个儿子的雍正帝和十四阿哥胤禵之间制造矛盾,为小儿子没能上位而大闹可以看出端倪。(给儿子制造矛盾的乌雅氏)
按常理,雍正帝的母亲乌雅氏为康熙皇帝生了三儿三女应该进位贵妃才是,可是一直等到康熙帝驾崩,自己的儿子当了皇上才晋升为皇太后,而在康熙帝活着的时候,三位皇后都驾鹤西去,她应该挤身于贵妃之位,只能说明它一定是凭着她的姿色和她的美丽,博取了康熙帝的宠幸和她频繁的侍寝而生了三儿三女。
死后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子三:世宗,允祚,允禵。允祚六岁殇。女三:其二殇,一下嫁舜安颜。从雍正帝继位那天开始,有记载说这位乌雅氏对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胤禵未能继承皇位而大闹,并且死活不就皇太后位置。十四阿哥去守灵她要陪着去,更有甚者,他还要搬到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胤禵的府上居住,这让满朝上下文武大臣实在费解。
由于这位皇太后乌雅氏的胡闹,又给雍正帝登基合法性制造了好多可谈的瑕疵来抹黑雍正帝。
综上,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是一位不太讲道理的女人,并且不顾及儿子雍正皇帝的面子,让后世史书当成笑料即茶余饭后谈资。
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子三:世宗,允祚,允禵。允祚六岁殇。女三:其二殇,一下嫁舜安颜。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清宫四大奇案有什么?
清宫四大奇案是指清朝宫廷中涉及一后三帝的四个野史事件。即: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
“太后下嫁”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康熙帝的奶奶孝庄皇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的疑案,一般野史认为博尔济吉特氏为了其子即后来的顺治帝能上位并顺利继承帝业下嫁给了多尔衮。
野史对这件事记录很多。如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之一就写道:“上寿称为和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但他反清人士,所说也基本是当时的流言。
很多人以《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这样去“叔”字改称“皇父”的记载,它间接地透露了多尔衮称皇父“已为太上”与太后相对称,作为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
但这也不能成为证据,因为多尔衮改称“皇父”不但明载于《清实录》与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即当时流传到今的许多档册和文告中,于抬写皇上处,一并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样。
称多尔衮为皇父不过是对其一种尊称。
但无风不起浪,或许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确有暧昧,以至于传到民间便成了太后下嫁。
“顺治出家”是关于顺治皇帝是否出家当和尚的疑案。这里面有个故事,据说顺治帝有个妃子是明末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被清军掠至京师,后入宫,赐姓董鄂氏,后又被册立为贵妃。
另一说董鄂妃曾是顺治弟弟的福晋,在进宫伺候皇太后时见到了顺治帝,两人一见钟情。被顺治帝迎入宫中后,宠冠六宫,怎奈红颜薄命,不几年便逝去。于是顺治帝内心忧伤郁闷,后遂弃皇帝不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
实则董鄂氏乃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自幼随父亲在江南长大。另外根据《爱新觉罗宗谱》襄亲王福晋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之女。
但董鄂氏的入宫的确有些疑团,根据在清宫服务的汤若望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产生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
董鄂氏18岁入宫,不符合选秀女的年龄,所以她应该不是通过选秀女的渠道入宫。而当时没有被选上秀女的少女,一般就嫁人了。所以她很可能是嫁人后才被选入宫。
这个传说大约是起源于顺治帝崇佛。
顺治帝好佛,宫中延有木陈、玉琳琇二禅师,尊礼备至。并有钤章“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又谕旨对木陈有“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云云,甚至在死前有过要祝发为僧的念头。
在他死去的前几天,他还让最宠任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这也说明顺治当时并无大病。
实则是董鄂氏薨逝后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惜并无收效。在钦定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
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张宸《青王周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两人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这就很清楚证明顺治帝死于出痘,所以遁入五台山祝发为僧的说法就无从说起了。
还有一说是顺治帝死于郑成功的炮下。
“雍正被刺”是指雍正被吕四娘所刺杀案。雍正七年(1729年)湖南人曾慕明末人吕留良的为人,以排满复明为大志,遣其徒张熙诡名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一案案发后牵连到了吕留良。
当时吕留良已死,但雍正帝仍严加处治,戮留良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论斩。
但传说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后来得异人传授剑术,潜入宫内,刺杀了雍正,并把他的脑袋割下带走。
实则普遍被认为雍正帝是死于丹药中毒。
“偷龙换凤”流传也很广,是关于乾隆身世之谜。据说雍正为皇子时,与大臣陈世倌相亲善。恰巧两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时辰都不同。雍正听说后命抱子入府,过了许久,才送回去。但陈氏发现,送还的已经不是自己的男孩。陈家不敢出来剖白,只得隐秘其事。后来乾隆南巡至海宁,当天即去陈家,升堂垂询家世甚详。将出,至中门,命即封闭,并告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再开。所以此后陈氏家中永远关闭其门,从未再开过一次。
这些传说,盛行于清朝末年。实则是当时革命党排满,对清代诸帝极事丑诋。
海宁陈氏一家是著名官宦大族,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均位极人臣乾隆南巡陈家也是正常之事。按清制,皇帝到过的人家,经过的大门是必须封闭,禁止再开的。
而且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报都统衙门,宗室生子一定要报宗人府,另外雍正在乾隆之前也已有子,岂能去换一个大臣的孩子,另外更不可能将异姓之子立为君。
因此这四大疑案均属裨官野史,无稽之谈。
另外在另一个四大奇案版本中,没有“太后下嫁”一条,代之为“光绪之死”。
清祖祠十二位皇帝是谁?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位10年);
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汗10年、称帝8年);
3.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位18年);
4.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
5.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位13年);
6.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
7、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在位25年);
8、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在位30年);
9、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在位11年);
10、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在位13年);
11、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位34年);
12、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位3年)。
康熙是清什么宗?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