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是谁,三个称呼的意义是什么
齐天大圣是谁,三个称呼的意义是什么?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称很多,有称呼他孙悟空的,有称呼他孙行者的,还有称呼他孙猴子、猴头的。
其实这些称呼都有含义,那么这含义是什么呢?我为大家粗浅地分析一下:
孙悟空是美猴王的姓名,孙为姓氏,悟为辈分,空为名字,也是他的法名。
他之前是花果山上一只石猴,人称美猴王。后来他到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到菩提祖师拜师学艺,菩提祖师问他姓什么,美猴王说自己无父无母,没有姓。于是,菩提祖师看他像个猢狲,为他取姓氏为孙,又因猴王排在祖师门户的“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辈中的第十辈,辈分应为“悟”字辈,取名为“空”,因此得其姓名“孙悟空”。
菩提祖师之所以给他取名为悟空,就是希望美猴王能够秉持初心,明心见性,参透世间万物,空寂明净,达到无我境界,能够由魔成佛,从顽石转变为明珠。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别人称美猴王为孙悟空,属于正式的称呼,比较中性,不褒不贬。
孙行者孙行者是唐僧赐予孙悟空的另外一个法名,这是因为唐僧看孙悟空打扮像个头陀,为他取名为行者。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头陀不是光头,不需要剃光头发,是指带发修行的,就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
行者,也指行脚、乞食、修苦行的头陀僧人。西天取经也可以说是苦修的一种方式,一路上风餐露宿,妖魔鬼怪随时出没威胁性命,是一直在路上,真正的行者,吃食基本是化缘得来的,其实就是所谓的乞食。
在水浒传中,也有好汉行者武松,也是带发修行之人。
孙行者是孙悟空法名,由于这个法名是佛家赐予的,在佛家认可度较高,因此书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此名一出就表示孙悟空正式修行的开始,开始了万里取经路。
孙猴子孙猴子,算是孙悟空的外号,因为孙悟空本身就是个石猴形象,猴子比较活泼、爱惹祸,以此形象为名,主要含有戏谑、玩笑的意思。“猴子”、“猴头”都一个意思,也比较口语化。
这个名字一般被孙悟空的对手,或妖怪、或神仙称呼,还有猪八戒有时也称呼悟空为“猴子”,还有在孙悟空闹情绪时,观音菩萨或如来佛祖也叫他“猴子”。
那老魔急令小妖摆开阵势,骂道:“你这猴子十分无礼!害我兄弟,伤我手足,着然可恨!”八戒道:“不消讲,这猴子一定是要我哭哩。”菩萨笑道:“你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诳上欺天,知甚好歹!”民间老百姓也一般称呼孙悟空为孙猴子,谁家孩子淘气惹祸,一般说这真是一个孙猴子。
一个孙悟空,有多个称呼,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是人们喜欢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的一个原因。
各位条友,我是陈家,如您喜欢,加个关注呗。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怎么后来不见了?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怎么后来不见了,法力比如来如何?我是煮酒品文话江湖,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西游记》里的神仙按境界可以分为:天、地、神、人、鬼,五大级别,真正能超脱轮回的,只有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男一号”孙悟空一直追求的就是能“长生不老”。
表面看起来,孙悟空是毫无背景的、地地道道的“草根”,但从他的成长来看,是有人刻意培养出这么一位敢于挑战权威的“斗士”的。
首先,花果山是十州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把这里作为大本营是非常适合修炼的,而且包裹着孙悟空的那块灵石雕琢痕迹明显!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废了那么多心思,把孕育孙悟空的石头安置在花果山,目的就是让他吸收天地灵气,为孙悟空修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孙悟空是在通背猿猴(上古四大神猴之一)的建议下,才扬帆远航,出海寻仙的。
经历了在南瞻部洲的流浪后,孙悟空“时来运转”,随波追流,来到了西牛贺洲,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老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孙悟空听了7年的函授课程,并没接受专业指导,菩提老祖让他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看似乏味的课程,其实教会了孙悟空做人的基本礼仪,这是他由猴到人的重要转变!真正接受菩提老祖指点的时间不过几天而已!
菩提祖师先是传授给孙悟空修仙的“心法口诀”,让他自学了3年,在孙悟空领悟这部分内容后,祖师告诉他修仙者会面临“三灾利害”,一对一授课,教会了孙悟空地煞七十二般变化。
按原著描述,是“忽一日”,(间隔时间应该不会太久),菩提老祖又根据孙悟空的特点,教给他极速飞行术--筋斗云,教会这些以后,祖师连毕业证都没舍得给,急匆匆的“开除”了孙悟空。
临行前,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未来做出了精确判断,并严厉警告这个徒弟: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从孙悟空的发展轨迹来看,完全符合祖师的预判!他闯龙宫求借定海神针,闹地府强销死籍,拉大旗自封“齐天大圣”,并上演了一出“大闹天宫”的好戏。
不同于修炼了几千年还无法突破进阶的修仙者,孙悟空一路走来都顺风顺水,若不是背后有人安排,他哪能在短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法力?可见,是有人特意培养出孙悟空的,而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菩提老祖本尊。
早在驱逐孙悟空前,祖师就已经发出严厉警告,孙悟空当然没那个胆量泄露自己的师承门派,制造出孙悟空后,菩提老祖已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菩提老祖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能打造出孙悟空,其法力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相比以巧取胜的如来,境界不知要高了多少!
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接受玉帝的指令前来“降魔”,虽然过程很简单,但他还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第一是询问孙悟空的技能,第二是骗孙悟空和他打赌!
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缺少实战经验的孙悟空还是中了圈套,实力上的差距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孙悟空师父菩提老祖完成了对他的升级改造后,完全没必要出现,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要论法力,当然远超如来!
孙悟空有几个兄弟?
感谢邀请,孙悟空自从菩提祖师哪儿学艺归来,打死了占领花果山的混世魔王,后又去龙宫取得上古神器金箍棒,在花果山展现法天象地的神通,一根巨棒上抵三十三天云外,下抵十八层地狱,一时间唬得七十二洞妖王顶礼膜拜,纷纷投靠孙悟空门下,后又和牛魔王,蛟魔王,等六大圣结拜了兄弟,然而这六位拜把子兄弟,却没有在孙悟空在花果山,被天庭围剿时帮忙,在孙悟空被如来佛祖用五行山,压了五百年期间,更无一人去看过孙悟空,算不上好兄弟,只能算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挂名‘兄弟;后来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又先后结识了白龙马,猪八戒,沙僧,最后还在五庄观和镇元大仙结拜了兄弟,总之,孙悟空焚香结拜了共七个兄弟,六个妖魔王,一个地仙之祖,剩下的猪八戒和沙僧及白龙马,算是师兄弟,要说有些感情的,也就是猪八戒及沙僧了,尤其猪八戒,爱恨情仇全都有,一路降妖除魔,没少帮孙悟空,甚至还救过孙悟空的命,尽管猪八戒在遇到困难时,总说散伙之类的话,可事实上,总是与孙悟空并肩作战,并总是冲在前头奋力打怪,而貌似老实的沙僧,只不过是个胆小偷懒虚伪的家伙,比如向龙王借水灭红孩儿的三味真火,便是沙僧的阴点子,在天庭做了数万的卷帘大将,岂不知三味真火是不能用凡间之水灭的?结果害的孙悟空差点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给烧死,因此综上所述,孙悟空结拜兄弟七人,六个魔王,一个镇元仙,师兄弟三人,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而真正可以交心的兄弟就一人~猪八戒。
悟空为什么会72变?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菩提祖师所传授,七十二变是指地煞七十二变,与之相对应的是天罡三十六变(这个就是八戒的了)。
石猴拜师学艺是在西贺牛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入菩提祖师门下。说起菩提祖师可谓是儒释道,三教九流皆通,与天地同寿的人物,弟子无数,法力无边。
这位大神和其他的满天神佛不同,不争名夺利,也不高高在上,真正的得道高人。孙悟空学得他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一来是悟空聪颖,二来就是菩提祖师一早看出他的惹祸功夫,所以教他这些保命的手段,而且不可报出师门,以防打扰波及师门,所以说事事皆有因果,真正的世外高人早已看破。
是谁向孙悟空提出了出海寻仙访道的建议?
通臂猿猴(原文是通背猿猴)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 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 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 “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 “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 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 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 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 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