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的格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如何答到点子上

2023-07-04 12:00:05 88阅读

题记的格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如何答到点子上?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难不难?答案是肯定的!

题记的格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如何答到点子上

不同省份的现代文阅读有不同的考法和侧重点。

比如江苏卷热衷于简答题,共有7道简答题;全国卷则偏爱选择题,6道选择题和3道简答题。而天津卷则大体均衡,4道选择题,3道简答题……

穆老师在讲解之前,先给大家看一道具体的试题,通过这道试题,同学们或许能发现解题的技巧。

🎀散文阅读——郑骁锋《天下西湖》

〖1〗文章内容如下:

〖2〗试题内容

文章开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张沧水临刑前的场景,这些叙写有什么作用?(6分)

〖3〗试题解析

许多同学在解题时,会被试题所迷惑,将其与常见题型“材料关系题”混为一谈,而忽略了“场景”二字。

【错误理解】大量笔墨写张沧水,有何作用?

【正确理解】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场景描写作用,要从人物形象、环境角度、情节结构和情感主题角度去思考。

〖具备能力〗反命题思维能力

〖4〗试题答案

①突出张苍水的从容,凛然;【人物形象】

②领起全文,引出好山水的感叹,为下文对西湖山水的描写做铺垫,为后文对西湖豪气的议论做铺垫;【情节结构】

③营造了悲壮肃穆的气氛,【环境角度】奠定了悲壮的感情基调。【情感角度】

同学们,我们在回答现代文阅读时要如何才能回答到“点子”上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

🏮〖1〗知晓现代文阅读考点

如散文考点:

🏮〖2〗掌握考点对应知识点

🏮〖3〗具备反命题思维能力,识破考点

🏮〖4〗组织答案时,请规范语言,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例如“比喻”修辞手法,回答效果时,一定要带“生动形象”四个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后记怎么写?

大家好!这里很高兴与大家交流探讨一下怎样写后记这个话题。这些年来,我的作品出版我写过五篇后记。写后记的第一个感觉是“如释负重”,一种心情是“心花怒放”,一种期待是“高人认可”。细说其故,包含着对上面“三个一”的回答。

其一,如释负重,说的是出一本书很辛苦,每一个章节,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地去写,去修改。最后还要通过出版社编辑的编审,质量行就可以通过,有问题就得修改,如果改不好过不了关,将前功尽弃,瞎子点灯白费蜡。一年甚至几年十几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水。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红楼梦》作者、大家名家曹雪芹写出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名著。他有“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体会和感叹,道出了创作中的辛苦、痛苦和甘苦,只有自已知道。而事实上,出版一本书,如果到写后记这一环节了,说明大功即将告成,胜利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当然会有如释负重的感觉了。所认,写后记,第一部分可“回忆式”写出版这部作品的创作和成书过程。

其二,心花怒放,说的不是书马上要出版了,有些忘乎所以了。而是在高兴取得成绩成就的时候,要想到为我们这部作品这本书的出版,给予指导付出辛苦的编辑和家人朋友等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要用一种感恩的心,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敬意。所以,后记的第二部分,可以写感谢为此书出版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的人。

其三,高人认可,说的是这本书马上就要出版了,书的质量水平高不高,还期待着行内业内高水平人士认可。怎么让人家人可?我们就要实事求是地查找出版这本书,还存在什么问题,特别是查找自已在写作上,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再出版作品时要注意要提高。争取做到出版下一本书的质量,一定比上一本书要有进步和提高。怎么提高?除了自己努力外,还需要高人指点迷津。因此,后记的最后一部分,可以分析一下问题和不足,期待高人批评教导。

这是我写后记的“三段论”。如果出多本书多部作品,写后记最好要有所变化,可以在结构上有所变化。如:把3个部分顺序进行变化或再多写一两个部分都可以。正如古人讲的,文无定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这是我的实践体会,不知对否?

题记的格式最好有图?

是的,写完你题记的内容,在下一行的右边――题记(是顶格写,倒数两格)

能不能让我看看你们写的诗?

谢邀。

当然可以。个人已经将随手写诗当成了微动态,友圈更新习惯。每当在生活中遇到被触动的时刻,就记录下来,虽然仓促之间,未必工整,但是在图片旁边添上几句,实则和别人写上文字说明的意义是一样的。

既然写出来,当然就不怕别人看。好不好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心境表达抒发和重读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情绪,就是成功。

上次回答这类问题是五月底,所以这里就翻翻动态,收录一下五月底到今天的作品。不过在收录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适当修改,毕竟随手写的,难免粗糙。但是如果太麻烦而改动到失去了记录的意义,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大家将就着看。

五月二十七日

朋友送了一套茶具,放在乡下房子里很久了。这段时间夫人出差,一个人来到乡间,天气很不错,爬上山打来山泉水,借来二两今年新茶,自煮自酌。茶香四溢,望远山葱茏,风光云媚,心情大好。

写了一些长短句,稍作整理,成词牌《诉衷情令》。最开心的是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言: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不但风景免费,连茶具、泉水、茶叶都未花一文,感觉比苏老还要抠索得当,便将这首词命名为《诉衷情令·全不要钱》。标题虽然俗谐,内容倒是还算正。

【诉衷情令·全不要钱】(词林正韵)

蒙君赠我玉琉璃。泉水翠微辞。借来乡间新叶,趁热入心脾。

轻自在,小别离。媚风移。风光无价,却望三山,有凤来仪。

《诉衷情令》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使用《词林正韵》,这其中,按照词谱,“小别离”应该是“仄平平”,但是“别”字是个入声字,是为出律。不过我们今天来读,倒是发“阳平”二声,并没有突兀感。

所以严格地说,这是出律,但是能读下来,还算清朗,而且“别离”是个固定词汇,反映夫妻暂时分开的情境,无法修改。

就这样了。

五月二十八日

这一天回城,发现家里有蟑螂。于是买了瓶灭害灵,喷而杀之。关了门窗喷药之后,便出门遛狗。走到宠物市场,小犬看到关在笼子里的兔子,就不肯走了。拍了张照片,感觉它若有所思。

一只狗,在想什么呢?总不会是在可怜笼中兔的不自由吧?想起对不同生物的不同态度,害虫必灭而杀之,宠物则带而养之,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

可这世道何来公平?心念忽忽,得五言绝句一首:

万物皆平等,何来爱厌明?

莫悲笼里兔,君亦缚中行。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五绝。

这其中有几个地方,在发了动态之后有朋友问,为什么不用“爱恨明”?那是因为我并不恨蟑螂,我只是厌恶,这是个人生活记录的态度,如果想要诗作更有普适性,当然可以改成“爱恨”。不过“恨”字和“明”字属于邻韵,在诵读的过程中口齿不如“厌明”清晰,当然,更符合逻辑。

这首五绝带了一点点哲学思考的味道。你不用悲伤笼里的兔子不能出来了,你不也被我的绳子捆着吗?

五月二十九日

今日大雨。在车里翻遍了,找到一把红伞,居然伞把子都是歪的。撑开红伞,步入雨中,听风声大作,盛夏的清凉,感觉其实挺惬意的。

拍了张照片,配了一首五绝,记录一下当时的感觉。

江南烂梅雨,六月最多情。

翻得红歪伞,入风听夏声。

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五绝。其中“江南烂梅雨”是“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即“鲤鱼翻波”。而“入风听夏声”平仄为“仄平平仄平”,实际上是因为“入”字为仄声,造成原定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平仄仄平”的“孤平”,所以在第三字使用了“听”的平声做出了拗救。

所以,这首五言虽然在平仄上有两个地方不正常,却是合律的五绝。

内容上,有朋友提议把“烂”字换掉,觉得不雅。其实无所谓,因为我们江南素有“烂梅天”的称谓。

另有朋友觉得把尾句改成“入夏听风声”比较符合逻辑,这个就只能说写诗和逻辑论证不是一回事了。我们权且不论平仄在改动之后是否合适,在情境描写中,“入夏”太普通了,无法反映我当时步入风雨之中的那种感觉。“听风声”也着实平淡,“夏声”不但内容更丰富,就不局限在风雨之声了,当然在这里重点还是风雨之声。所以,这种修改是大可不必的。

五月三十一日

今日大晴,天空湛蓝。这个时节的天气真的非常奇特。白天的时候就觉得心有触动,但是直到晚上写完文章之后,静下心来,才把这种感觉连成句。

这首诗虽然是因为天气变幻触动成诗,但是后来夜间思绪发散到别的地方去了。

一日晴来一日雨,半生沉醉半生歌。

良宵字尽相思起,旧事荒凉莫奈何。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五歌”部的七绝。在前两句使用了重复叠词,从天气变幻引申到人生周转,后两句导入回忆,虽然限于个人表达,但是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夜深人静,回忆旧事、旧人,一声长叹的感觉吧。

相对而言,这首作品的普适共情应该要广一些。

六月二日

大雨一天,傍晚驱车出行。雨霁云停,金光出现,可惜已经要天黑了。路面华灯初上,映照着黛色天空透露出来的一点点阳光,像一块巨大的青玉笼罩在头上,又好像是一幅水墨丹青,通透氤氲,实在太美了。

因为在开车,随口吟了两句,停车间隙中发了出来,只是残句,想着有时间再连上,结果忘了。

雨霁云开天已暮,朱砂碾碎入鸦青。

不过今天翻到,有不少朋友已经帮我连好后两句,现在选几首,录在这里,以表感谢。

雨霁云开天已暮,朱砂碾碎入鸦青。

栏栅犹喧迎远客,门童殷勤拢画屏。

雨霁云开天已暮,朱砂碾碎入鸦青。

行车疑觉夕阳在,点点灯光落画屏。

这些都是平仄随意的古体诗风格,因为篇幅的缘故,就只录两首靠前的。至于诗意,并没有什么难懂的,也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对景色的描写。

六月七日

今日山中用餐。香樟花开,风动而落,满头飘香,似雪白头。

心情也很好,随口吟一首五绝:

六月天飞白,抬头有巨樟。

风来花胜雪,头颈乱生香。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五绝。

平仄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有朋友建议,把“头颈乱生香”和“抬头有巨樟”两句换位,在意思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做平仄调整。而且两句中有“头”字,虽然无所谓,但是可以更精致些。

那么我们现在改一下。

六月天飞白,沾衣淡淡香。

风来花胜雪,举目叶苍苍。

我们这里就把香樟这个具体指向去掉了。这个如果不配图,就体会不到当时的情境,不过反过来说,就能更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之中。

毕竟“举目是香樟”过于直白,比“抬头有巨樟”更加流俗,而且“香”字也重复,并非最佳选择。大家有好的不妨评论区留言,这里就懒得继续推敲了。

六月十一日

天气不错,深山散步。雨刚刚停,山路上尽是打碎的陈年旧叶。不过路边的野蘑菇,香蕈已经伸出头来,迎风招展。美景如斯,人生何憾。

只可惜人生不能长醉于清风翠微,总得面对生活。

雨碎林深山路寂,凌凌香蕈世遗仙。

收来三两清风恶,写字批人换酒钱。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一先”部的七绝。

内容很简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发点牢骚而已。

已经三千字,后面还有一些就不录了。我的诗词,基本上都是生活记录,和当时的心情是相关联的,而且一般随手就发在动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所以不要再在我的诗歌赏析文章后面说什么“你写两首看看”,我是不会回复的。

我写的多了去了,但是未必要送给你看。虽然不能称为好诗,但是要格式,可以上格式,要感情,是我真实情感,要格调,我自认上不去。你要看便看,抬杠有什么意思?

清风明月皆吾手,岁月如歌好写诗。

不怕平凡不怕厌,心中总有二三辞。

读后感能既写副标题又写题记吗?

主标题居中书写,副标题在主标题第三个字下,开始写破折号。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有感,为副标题。也可直接写读《……》有感或《……》读后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