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的子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2023-07-04 11:15:04 83阅读

谷牧的子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正好几年前去参观过,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1776营建的私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奕劻、奕䜣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精美在此不再赘述。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在这块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上,大约十六世纪中叶之前有很多寺宇香火鼎盛,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在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内务府等普通旗人居住。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如果说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那么这座被“蟠龙水”包围着的明珠一般美丽的建筑,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着忧伤气质,命运多舛的苦命宅园。根据问题,在这里主要说说它的主人和历史故事:

谷牧的子女,北京恭王府有什么历史故事

1、和珅建造。和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也不多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2、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的一半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因为此时,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及其额驸丰绅殷德还住在那里。和孝公主,是整部清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公主,不再引申,有兴趣可以查。

3、永璘的孙子庆亲王奕劻,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贪官,与李鸿章一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同治朝起,奕劻便得到慈禧太后宠信,在咸丰将府邸改赐恭亲王之前,他一直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此居住。

4、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䜣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奕䜣,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亲王奕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几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动,“辛酉政变”时,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奕訢,整部中国近代史,乃至后来的中国历史就会改写。正所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5、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

6、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7、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28年完成,使之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有200余住户。要修复恭王府,首要任务是搬迁。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恭王府6岁孩子需要买票吗?

对于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参观北京恭王府是不需要门票的!

1.恭王府博物馆门票提前10天预售,售完为止。

2.恭王府博物馆实行实名制购票,所有观众需录入身份信息方可预购。

3.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每个入馆日限购一张门票。

4.个人用户每个订单限购三张门票,每个用户每日可申请两个订单。

5.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观众在网上购票时请选择相应证件类型并填写本人信息,购票后在入馆当天持有效证件到综合服务处兑换入馆凭证。

6.军人在网上购票时需选择军人票种并填写本人居民身份证信息,购票后在入馆当天持军人有效证件到综合服务处兑换入馆凭证。

7.当天预约门票售罄后,可能会有少量退票,观众可根据网上剩余票量进行购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