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投奔项羽了吗,刘邦的儿子都什么结果
卢绾投奔项羽了吗,刘邦的儿子都什么结果?
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是一个最完美的政治家,草根出身,靠自己自己一帮沛县的老兄弟夺取天下。而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其也有一个千古罕见的老婆吕雉,和武则天并称吕武。也因此刘邦死后,吕后掌权,而为了巩固其地位,对刘邦的八个儿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长子刘肥长子刘肥,是刘邦未结婚前跟寡妇曹氏的私生子,因此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皇位。刘邦登上皇位后,因对其有愧疚之情,对其的封赏很重,将很多富饶之地都封给了齐王刘肥。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权,一次刘肥进京勤王,而其弟弟刘盈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见哥哥来了便厚礼相待,并且在吃饭的时候奉其为上位,而刘肥也接受了。
吕后见此大怒,派人拿来两杯毒酒,让刘肥向自己敬酒,刘肥不知所以,便拿酒就要向前去敬酒。刘盈见此,便也拿酒前去同刘肥一起敬向自己的母后,吕后见此,怕自己的儿子也毒死,便伸手将其打翻了,因此众人面面而视,宴席也不欢而散了。
事后,刘肥知道此事不好,怕吕后再次迫害自己,便主动将自己的封地里的城阳郡献出来作为鲁元公主的封地,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相当于自己的小妈。刘肥这才逃脱过一劫,而其回到自己的封地后,越想越感到憋死,郁郁寡欢,没过几年就是郁郁寡欢而死了。
次子刘盈次子刘盈,也就是汉惠帝,是刘邦与吕后所生,为嫡长子,所以其顺利的继承了皇位,但是其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有这个这么厉害的母亲,一手将其扶上皇位,但是却也因其厉害,而使懦弱无能的刘盈深受打压,最后差不多相当于傀儡皇帝了。
在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后,让刘盈前去观看,这是这次可将刘盈给吓坏了,落下了病根,刘盈感慨说,这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从这以后刘盈更加惧怕自己的母亲,想反抗又没有能力和胆量,于是同样郁郁寡欢,没几年也离世了。
三子刘如意刘如意是戚夫人所生,也可以说是下场最惨的一个,其母亲被吕后做成了人彘,可以说是惨无人道,而刘如意在一次进京勤王的时候也被吕后下毒害死了。起初刘如意进京勤王,其哥哥生性善良,知道自己的母后,有可能迫害自己的弟弟,便让其时时刻刻待在自己的身旁,就连晚上也住在一个屋子里。
但是百密一疏,而这一疏则造成了刘如意的惨死,一次刘盈早起前去上早朝,而见自己的弟弟没有起来,便自己先去了。而吕后则抓住了机会,在刘如意的水里下了毒,刘如意起来喝后,七窍流血而死,死状极其惨不忍睹。
四子刘恒四子刘恒,也就是以后的汉文帝,是薄姬所生,因薄姬地位并不高,而刘恒也相对低调,远赴边境镇守国家,因此,算是比较幸运,没有遭到吕后的迫害。吕后死后,众人群起反吕,之后刘恒从边境回到了京城,登上了皇位,为汉文帝。
五子刘恢刘恢是一个比较痴情的皇帝,很爱自己的妃子,吕后掌权后,为了控制刘恢,将吕家的一个女子嫁给了刘恢,而此女子专横跋扈,更是仗着吕后的地位,不将刘恢放在眼里,最后更是将刘恢喜爱的妃子给毒死了。刘恢深感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最后殉情去了。
六子刘友刘友同刘恢一样,但是却比其多了些血性,吕后同样将吕家一女子嫁给了刘友,刘友不同于刘恢,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疏远吕氏的王妃,女人的嫉妒心里是很害人的,趁一次回娘家,诬陷刘友,意图谋反。吕后听到大怒,便派人将刘友软禁了起来,并且不给其食物,将其活活饿死了。
七子刘长刘长从小被吕后抚养长大,也没什么地位,因此没有遭到迫害。但是在汉文帝时期却起兵谋反了,很尴尬,没几天就被镇压了,汉文帝将其发配到边疆,在路上其不忍侮辱,便自杀了。
八子刘建刘建在卢绾谋反后被封为了燕王,当了十五年的燕王后,就英年早逝了。而吕后为了除去祸患,将其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杀害。
由于刘邦当皇帝时年龄已经很大了,所以儿子并不是很多,只有八个,但是却也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吕后的迫害,不知道刘邦要是能睁眼,会不会跟吕后拼命。
刘邦封辟阳侯的史料?
审食其(?-前177年),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
以舍人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渐为吕雉所亲信。后被封为辟阳侯,因得幸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想要诛杀之。但其朋友帮助他躲过一劫。
吕后死后,诸吕被杀,淮南王刘长伺机杀了他,死后谥号幽侯。
刘邦自立沛公后,将父亲刘太公托付给兄刘喜和审食其。高祖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败于西楚霸王项羽,丢弃妻子逃走。刘邦之妻吕雉(吕后)、刘邦之父刘太公被项羽俘虏,审食其开始跟随吕后。之后,吕后、刘太公、审食其被项羽放回给汉王。
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辟阳侯。高祖八年(前199年),赵王张敖暗杀高祖未遂事发,赵王所献的美人赵姬受高祖宠爱正怀孕,也连坐下狱。她弟弟请审食其说服吕后放了他姐姐,吕后嫉妒,审食其没有尽力争取。此女生下刘长后就自杀了。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燕王卢绾叛乱的计划被高祖得知,遂派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去迎卢绾,卢绾称病不朝。
樊哙和项羽谁厉害?
樊哙和项羽,同为秦末汉初、楚汉争霸时期,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但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敌对阵营。
樊哙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而项羽则是西楚霸王,一代枭雄。至于谁更厉害,当然是项羽了。若有质疑,小编帮你对二人进行简单剖析。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只是一个卖狗肉的屠夫。后来,樊哙追随揭竿起事的刘邦南征北战,攻击胡陵、方与,平定沛县,攻打城阳,破河间等。每次战斗,樊哙总是勇往直前,杀敌无数,屡建奇功,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
樊哙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鸿门宴上勇救刘邦。项羽谋士范增在鸿门设宴,刘邦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樊哙只身单人勇闯项羽军帐,一番义正辞严,刘邦借机逃脱,后人称其“忠勇佐主”。
项羽则是名门之后,22岁就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项羽在战场上英勇果敢,无往不胜,是兵上天才,27岁便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
后来,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大战。虽然最终战败,三十岁自刎乌江,但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此外,项羽是一代君主,而樊哙在怎么着也只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人物。
还是项羽厉害吧!
刘邦屠城原文?
刘邦与其手下集团的屠城记录
1.“南攻颍阳,屠之”。“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高祖本纪》暨《秦始皇本纪》
2.从攻项籍,屠煮枣。 屠胡陵。——《樊郦滕灌列传》
3. 击陈豨,屠马邑。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绛侯周勃世家》
4. 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韩信卢绾列传》
5. 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项羽本纪》
6.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汉纪》
从项梁月余,项羽已拔襄城还。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项梁号武信君。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破秦军。齐军归,楚独追北,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
如果项羽当年不自杀度过了乌江?
项羽回到江东,也不可能再翻盘。
秦末汉初的江东地区,可不是现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当时的江东基本上还属于半开化的蛮荒之地,项梁、项羽叔侄带8000江东子弟出征,可以说已经将当地精锐搜罗一空。
史载,楚汉之争结束后,刘邦建立西汉初期,全国户口仅为秦朝时的20%至30%,人口最多也就400万。具体到当时地处偏远、生产力落后的江东一隅,人口又能有多少?估计也就一二十万人吧。实际上,经过两汉400年耕耘开发、休养生息,到三国鼎立时,孙吴政权治下的江南(比项羽的江东底盘大得多)人口也不过260万。
换言之,仅人力资源一项,刘邦就是项羽的20至40倍。在那个年代,人多就意味着工农业发达,就能多养军队,就能支持长期战争。而项羽属于猛打猛冲的“西楚霸王”,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发展经济、积蓄力量。更何况,大敌当前,步步紧逼的对手又怎么可能给他时间再去经营江东?
项羽时代的江东,地理范围只包括现在的浙北、苏南和江西的一小部分,虽堪称鱼米之乡,但战略纵深狭小,迂回空间不大。就算项羽逃回江东, 以最快的速度重新集结起新的8000子弟兵,也很难抵挡已取得法统合理性的刘邦,以大汉皇朝的举国之力碾压江东。
当时的刘邦,可调动军力多达数十万之众,并有韩信、张良、萧何等一大批军政英才辅佐,而项羽除了他自己还具备点指挥才能外,身边连个得力助手都没有,也就是说,领兵打仗、后勤供应、建设和保卫根据地,全得靠他自己来应付,纵然他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
另外,项羽能否纠正自己之前的性格缺陷和战略失误,还很难说。他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缺智少谋、忽视后方建设和发展,都是导致他失败的诸多重要因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骄傲的项羽认错,连范增和虞姬都没这个本事。
天时、地利、人和,这3个获胜的条件,项羽1条都不占,即便他逃回江东,也无非是延长楚汉之争的持续时间,或者说将江北战火烧到江东去,除了涂炭生灵外,根本改变不了他的悲剧性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