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炮,诺门坎战役对日本的战略到底有多大影响

2023-07-02 13:15:03 90阅读

臼炮,诺门坎战役对日本的战略到底有多大影响?

有网友问:诺门坎战役对日本的战略到底有多大影响?实事求是的说诺门坎战役对日军没有什么战略影响。战役结束以后,日军大本营决定成立“诺门罕研究委员会”。

日军认为在诺门罕地区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仅相信传统的精神威力,而忽视武器装备的加强,并指出,日军苏军在认识上和研究上都不足。日军尤其是在增强火力方面。

臼炮,诺门坎战役对日本的战略到底有多大影响

按日军统计,日军被击毙7696人,另有1021人生死不明(不计算负伤和生病)。这些被击毙的人员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点三死于枪击;而遭航空炸弹、炮兵部队、坦克部队击毙的竟高达百分之六十二点七。由此,日军认为苏军炮兵太厉害。

所以在1941年,关东军关特演的时候,也就是对苏战备,准备北上进攻苏联的时候。关东军尤其看着加强炮兵和航空兵力量。

光是1个关东军第3军,下属虽然只有4个师团,但是却加强了4个独立战车联队,尤其在加强了独立炮兵力量,增加了6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个重炮兵联队,3个独立重炮兵大队,4个野战高射炮大队,3个野战机关炮中队和3个独立臼炮大队,1个独立山炮大队和1个独立速射炮大队,以及1个炮兵情报联队。

另外加强了2个独立装甲工兵和坑道工兵联队,使用有线操作小型装甲车,也就是破坏铁丝网的作业车工兵联队。

日军认为增加炮兵和工兵力量就足以对付苏军。于是在1941年日军大本营于7月11日向关东军下达了“大陆命第506号”命令,也就是对苏战备令。

关东军特别演习开始后,兵员、武器、弹药、被服、装备、车辆、马匹等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这使朝鲜的釜山港和东北的大连港在这一时内,主要成为军用港。先后上陆的近60万兵员和堆积如山待运的军用物资,挤满了这两个港口。

当时预定的开战时间是1941年8月29日,日军的预想是歼灭沿海州地区之苏军,与海军协同攻占海参崴,扫除苏联在东部对日本之威胁;然后进军外蒙,使其与内蒙形成一体。但是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本石油禁运,日本只有不到2年石油储备,为了获取石油,经过昭和御前会议拍板,才在当年12月偷袭珍珠港,改为南进政策。

日军放弃北进和诺门坎战役没有丝毫关系,是因为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而当时的西伯利亚是没有油田的,西伯利亚油田从70年代才开始正式开采。

只有区区三个德国师的隆美尔为何能打的那么猛?

隆美尔在北非战场初期之所以势如破竹,都是西线盟军太弱,衬托出了他的强大。到了战争后期,当盟军加大支援力度时,面对持久战时他也得跪。

1941年初,英国人把意大利军队赶出了昔兰尼加,面对意大利的呼唤支援,隆美尔奉命进入北非。隆美尔在没等到兵力充足时就发动了突然袭击,尽管丘吉尔已经料到他的意图,并且还建议英军统帅韦维尔积极应对。然而韦维尔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德军在夏季之前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还想着让隆美尔进入沙漠腹地后再进行反击。

这明显是高估里英军及其附属军队的实力。在阿盖拉的排兵布阵上,虽然英军在前沿位置布署有3个装甲单位的第二装甲师,而隆美尔此时只有2个,并且英军在坦克的数量上拥有优势。然而这些坦克有很多是缴获的意大利M13式坦克。英军的坦克已经匮乏,尽管缴获的坦克已经磨损严重,但是不得不用此来滥竽充数。

而且根据韦维尔的指示,这支部队只要完成迟滞德军即可,无需拼得鱼死网破。因此,英军在面对隆美尔在1941年3月31日的进攻时,选择放弃了阿盖拉以东的瓶颈阵地,打开了北非沙漠的大门,让其在沙漠里拥有广阔的纵深可以活动,隆美尔也就能在沙漠里自由选择进攻路线和攻击目标。此后战略的主动权就落到了隆美尔的手里,英军只能在广袤的沙漠里和他玩猫抓老鼠的游戏。若不是盟军的物资充沛,北非战场的走向很可能因此改变。

(韦维尔)

此后的几个星期里,英军从昔兰尼加一路退到了埃及西部边境的托卜鲁克,并以此为根据地抵抗德军的进攻。在溃逃中,英军上下信心一路崩溃,对德军的实力拥有恐惧心理。隆美尔利用耶稣受难日这天英军的防守松懈,在4月11日展开了对托卜鲁克试探性的进攻。而到了复活节才发起总攻。最终德意联军将英军从托卜鲁克狭窄袋形地区驱赶了出来,在丧失了有利地形后,英军坚守托卜鲁克和重夺此地区的意图就非常渺茫。

就在这时,隆美尔接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让其停止扩大战果的命令。希特勒表示,他即将要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战略物资已经无法同时供给两个战场,若继续进攻会影响到德军在东线的供给。然而希特勒在面对隆美尔意想不到的战果,也是见猎心喜,纵容隆美尔在北非的进攻行动。

面对隆美尔的自作主张,哈尔德派遣他的副手保卢斯去北非劝阻。保卢斯到了北非后,虽然对隆美尔再次传达统帅部的命令,并且对其告诫了一番,但是面对唾手可得的托卜鲁克,还是批准隆美尔再次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德军坦克后来在托布鲁克的进攻中遇到了英军埋设的雷区,英军依靠部署在雷区后方的炮火,20辆英军坦克的拼死抵抗,以及其澳洲部队的顽强抵抗,和意大利军队的无所作为,致使德军只能暂停进攻。鉴于当前形势严峻,保卢斯在返回德国前,禁止隆美尔再作任何进攻企图。此时托卜鲁克的西南角已经落入隆美尔的手里,但是隆美尔的实力还不足彻底攻克托卜鲁克,只能采取围城战。

为了赶走隆美尔和救援被困的守军。英军发动了代号为简短作战和战斧作战的行动,然而却都失败了。隆美尔面对的是与英军在坦克数量上1比4的劣势,而且德军拥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战防炮几乎2/3都是老式的37毫米口径,是二战前5年就已经研发,明显已经落伍了。它们对于英军的坦克毫无办法,甚至是德军新式的50毫米口径战防炮,也只有在较近的射程才可以穿透马提达坦克的厚装甲。隆美尔采用的办法是将八八(88毫米)炮埋伏在防御工事内,这种高射炮原本是用于防空之用,在有效利用时成为了战防的利器。

但是隆美尔在托卜鲁克的取胜也有一定的侥幸因素。英军在简短作战中失利后,所剩的坦克寥寥无几。尽管盟军的船队增援的坦克能够重编2个装甲旅,然而由于英军前期的战斗损失惨重,新增援的坦克只能装备其中的2个团。为此丘吉尔曾主张再送100辆坦克到前线,但是英海军部不愿再冒险直接经过地中海前往北非运输物资,结果船队绕着好望角航行,直到7月中旬才到苏伊士,此时战役已经结束。

而且在使用这批坦克时,英军没有采取集中所有一切能够动用的坦克力量去粉碎德军在前进地区内的装甲部队,而是将其分散使用,并没有将其形成有效的火力配合。在战斧作战时,英军打算将第四印度师负责进攻哈勒法亚—塞卢姆—卡普措一线的要塞地区,由装备着马提达坦克的第四装甲旅加以协助。而第7装甲师的其余部队则掩护在沙漠中盟军的侧面,随后该师的2个装甲旅向托卜鲁克扩张前进,最后该师才与托卜鲁克的盟军守军会和,一同向西推进。

这个进攻计划本来就有问题。刚开始就已经把装甲部队的一半用来协助步兵,而错过了德军在增援托卜鲁克未到来之前击毁其装甲兵团的机会。因此在德军装甲兵团还存活下,接下来的计划想成功实行难度就增大了。英军的计划是必须等待其炮兵有了足够的光源能够准确射击充当火力协助时,坦克才获准进攻。而等到天亮之后,英军的马提达坦克在哈勒法亚要塞就已经被隆美尔的八八炮轰成了碎片,丧失了奇袭的效果。

而德军没有八八炮的卡普措要塞,英军尽管将其攻占,但是当期正想要迂回德军的侧翼时,却遭遇了隆美尔在哈菲德山脊埋伏的坦克伏击,英军在进攻受挫后只能撤退。英军此役坦克损失在总数的一半以上,而隆美尔几乎毫发无损,而德军增援托卜鲁克的另一坦克团已经赶到,胜利的天平向其倾斜。

隆美尔随后乘胜追击,将其第五轻装师倾巢而出,包围英军在沙漠中的左翼,而其第15装甲师则对卡普措发起反击,尽管这一反击被英军所击退,但是德军在正面和侧面同时进攻扰乱了英军准备发起攻击的计划。隆美尔将其机动部队移动到沙漠侧面上,目的是切断英军的退路。英军在慌忙之中下令撤退,英军没来得及带走的坦克只能丢弃,3天的战斧作战英军损失了91辆坦克,而德军只损失了12辆。

在接连的失利之后,英军卷土重来,加大了对北非战场的投入。而隆美尔能获得的增援非常有限,他唯一能够用来扩充其兵力的办法是把一些额外的炮兵和步兵单位,勉强拼凑编成了一个非摩托化步兵师,也就是后来的非洲师,后来改名为第90轻装师。意大利原本的3个师的兵力,也只增加了3个较小的步兵师,但由于其装备太陈旧和缺乏摩托化运输工具,效果有限。

而隆美尔能抵消兵力弱势的,就只有到了秋天后,将其2/3的战防炮都换成了新型的50毫米长筒炮,那比他原油的3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在贯穿能力增加了70%,而且比英国的两磅炮也占有25%的优势。所以隆美尔在防御上就不像夏季时那样依赖少数的八八炮。

(英军的两磅炮)

而且德军对其五0(50毫米)战防炮有了新的用法,隆美尔把这种射程较短,但是相当轻便的小炮推进到距其坦克很远的前方,隐藏在有隐蔽的位置上。英军的坦克兵以为在远离火力掩护下,德军的战防炮不敢布置得这么靠前而中了埋伏。而在慌乱之中,在极其隐蔽的环境里,他们看不清到底是被坦克还是战防炮所伤,误以为是被对方的坦克伏击,造成英军坦克对自己坦克不如对手的错觉,进而丧失信心,影响战场形势的误判和决策。

尽管英军在北非战场上的统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其还是犯了相同的毛病,就是英军坦克数量虽多,但是分配却分散,到处都是,但是到处都薄弱。这是一开始英军将德军放进阿盖拉地区后的恶果,原本英军是想着来个瓮中捉鳖,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忽略了德军在沙漠地形的机动性,到处围堵,却到处有纰漏。正如隆美尔所说,:“如果你有2辆坦克,而我只有1辆,但你却把它分开好让我有各个击破它们的机会,那么2与1又有什么差异呢?"从这可以看出,英军的战术素养和战略素养和德军差了一大截,只能靠堆积兵力的人海战术才笑到了最后。

大航海时代2天使和女神哪个好?

天使像:50000枚金币,可使船队航海时不遇到暴风雨,让你一路顺风顺水。

女神像:可以100%避免风暴。

所以女神像更厉害!

获得方式:在安特卫普和汉堡工业和商业都在1000,平均物价在110%以上而且占卜师要说:“你的命太好了,好运气将常伴你”,的时候,到造船厂改造,当出现2次天使像(不是连续出两次天使才出一次女神像,而是当条件满足(工、商业价值1000,运气极好,每个月的1日)后,10%的几率出女神像,30%几率出天使像,还有一定的几率出臼炮。)时,第三次出现天使像的时候就会有女神像了。

如何看待西方媒体突然大肆报道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上空投下了铁桶炸弹?

在目前的叙利亚局势之下,对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来说都是相对有利。而西方媒体此时大肆宣传报道的内容,不会对叙利亚政府有利的,或者说是一定有什么预谋在其中的,要不然西方媒体不会这样宣传的。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叙利亚政府向伊德利卜省反对派武装控制区的居民区投放了两个大铁桶。而随后,叙利亚政府否认了西方媒体的大肆报道,称叙利亚政府并没有向伊德利卜省的居民区投放任何铁桶。

至于西方媒体为什么要报到叙利亚投放铁桶呢?这还要从叙利亚之前的各种化学武器事件说起。美国所指叙利亚利用铁桶装着化学武器,并且做成简易的化学炸弹。美国称在叙利亚发现最多的是化武。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美国两次发现阿萨德使用化武,两次对阿萨德实施大规模轰炸。

这回大家能明白一些了吧,为什么西方媒体大肆报道叙利亚投放两个铁桶的原因了吧。这是西方媒体在在为美国政府做铺垫,舆论宣传的铺垫。只要说的多了,假话也变成真的了。而西方的舆论宣传就正在做这样的事。

如果西方媒体真的是为了叙利亚的和平进程。那就应该加大报道叙利亚推进于解放的相关报道。然而,西方的媒体却不是像他们自己所宣传的那么公正。而都是与政府直接挂钩的,为政府的宣传做舆论导向。就像英国的空天电视台,在4月15日,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空袭之后,采访英国退役将军乔纳森.肖。而将军在谈到叙利亚没有理由发动化武袭击时,空天电视台主持人直接中断了视频,这就是不想让英国民众和西方世界了解叙利亚真实的情况。那么西方电视台怎么在面对俄罗斯拿出相关白头盔组织的造假证据时却不进行大肆报道呢,却选择集体沉默呢?这就是西方媒体配合美国政府进行的舆论宣传,进而确保国内的民众支持。那么打击叙利亚的可能就会由此产生。

所以,这就是西方媒体为什么要大肆报道,叙利亚政府投下两个铁桶的原因所在。而叙利亚政府事实上根本就不需要化学武器的军事打击,美国这是为了寻找借口,毕竟,伊德利布绳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美国再不出手,恐怕伊德利卜省的反对派内部就会出现哗变。那么这对于叙利亚和俄罗斯联军来说,将会是更加有利的形势。很有可能将会加快叙利亚的收复进程。美国面对这样的形势,怎么可能不着急呢,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挽救叙利亚的危局。那么舆论宣传也是其手法之一。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的留言评论!!!!谢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

地动山摇什么意思?

地动山摇(dìdòngshānyáo) 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示例:鼓角大鸣,~。★宋·吴曾《能改斋漫笔》卷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