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何不同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何不同?
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的实际上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期望效应。1968年由美国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 1933-)等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如教师寄予很大期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他的学习成绩比其他学生有明显提高。因此效应与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名。
霍桑效应的生活例子?
1.我们常常会因为看到空间有几名访客,而产生被人关注的感觉,就会马上点进这个人的空间,并且自己更新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点赞时,就会更有动力去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也都是霍桑效应的体现。
2.曾经在国外的一家学校,在入学时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并按成绩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但是有一次却错误的把两个班的学生搞混了,真正聪明的孩子进入了普通班,但是过了一年之后,优秀班的成绩并没有出现异常,依然高于普通班。
个人在集体劳动中的效率要比单独劳动的效率高?
是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容易干,无数水滴才能汇集成江河。一个人势单力薄,人多了才有气场,在团队中更有安全感和相互促进的动力。当然这个集体应该是团结的,结构是科学的,风气是和谐的。
同时集体劳动也并不等于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一起,而是该在一起的集中干,独立进行更好的就各自集中精力进行,做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霍桑效应违反生态性吗?
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这种刻意改变的的行为会违反生态性。
要求特征和霍桑效应一样吗?
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称为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美国心理学家奥恩(Orne, 1962)首次在实验中让心理学家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奥恩指出人们愿意在一个实验里做这些通常在别的地方不会做的事情,是因为参加实验的被试都有一些普遍的预期,他们可能试图理解实验的特定目的。
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凡是在以人作被试的任何研究中都可能出现要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