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气质女孩名字,寓意书香门第的字
书香气质女孩名字,寓意书香门第的字?
【温雯】——取自成语“温文尔雅”
温文尔雅是用来形容人温和的气质,表现其性格文雅,贴切女生的性格特征。用“雯”字来替代“文”字,增添名字的温柔感。“温雯”一名易让人联想到女孩和风细雨的说话声音和温柔敦厚的性格。作为女孩名字搭配姓氏,给人清丽自然之感。
【纯熙】——出自《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纯”是指纯洁、纯白、单纯的意思,“熙”是指光明、太阳、兴盛、吉祥、喧闹的意思,纯熙两字用来给女孩子起名,给人温柔之感,取自诗词,带有书香气息,也可寓意父母对女儿将来能成为一个正义、阳光、温暖、纯洁无暇的人的期许,带有好的寓意。
【徽音】——出自《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二字从听觉上便给人一种意蕴内涵感,很有书香气。“徽”有美好的、美丽的、快乐之义,“音”是指音乐的意思,代指艺术。“徽音”二字本身也有荣誉的意思,名字蕴含了无论是在艺术或者音乐的哪一个领域,都能获得相当的荣誉,也寓意女孩于书香门第、富有教养。
书香美域名字来历?
来历是古时候书的香美传到了西域
思娴名字的含义?
含义:“思”有着才思敏捷、行成于思的含义,用作人名意指思维广阔、聪明睿智之义。形容女孩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娴”有着静雅端庄之意,形容女孩不小家子气,大方自然且高尚娴雅。
“思娴”此名,有一番雨过绿阴浓,小院思娴日又空的清新雅致之感,突出其文思敏捷、人格优尚、志趣高雅的特点,作为人名祝愿其良品傍身,卓华铸貌,是大家闺秀、满腹诗书的才女可取的好名字。
一个女生有教养是什么样的?
深夜,小美在朋友圈写道:感恩生命中的贵人,今天起,我要扬帆起航了。
照片上的小美羞涩,还有点拘谨,手各捏着一个麻花辫发梢,大大方方,眉间眼梢有温情,嘴角露出微笑。
小美有点耳疾,所以从大城市回到了家乡小镇。
三十二岁的姑娘,没嫁人,没工作,还得了病,在这小镇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
但她总能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对人微笑,热心肠地辅导隔壁邻居孩子的家庭作业。
小美待人接物温婉客气,总给人一种和煦温暖的感觉,就像岩石上的小雏菊,远远地迎风点头。
因为她的礼貌和客气,因为她发自内里的教养,小镇的人们渐渐认可了这个大清早跑步,拿手机拍花拍鸟拍晨练老人的女孩。他们开始主动跟她打招呼,甚至开始关心她及她的家人。
她有烦恼吗?当然也有的,上有六十多的父母要供养,下有体弱的弟弟有扶持,而她自己,听力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此时,她急缺的是一份挣钱的工作。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职信息,居然就收到不少OFFER,其中还有她特别喜欢的大V公众号邀请她做编辑。
互联网时代,圈子说大就大,说小也就那么小。
她曾参加过某社群的线下活动。当时,活动现场十分混乱,不少粉丝怨声连天。于是,她像工作人员一样,给这些人端茶倒水,以微笑对怒气,以春风对寒冬。后来活动又出现了小小的插曲,计划要出场分享的嘉宾,报名字迟迟不上台。
眼看主持人陷入尴尬,小美就这样冲上去了。她很坦诚地告诉大家,她只是“替代品”,但愿意倾自己毕生所有和大家聊聊与X社区有关的成长故事。
台下的粉丝提问,各种刁钻古怪和冷嘲热讽,主持人都为她捏把汗的时候,她却能一一微笑作答。
人生处处是考场,互联网下的口碑传播更是影响深远。于是,有人不经意记住了这个教养良好的姑娘。所以,当她因病避世,需要帮忙的时候,就有人乐意给她提供工作。
如今,她成为了一名身在家乡的自由职业者。这份工作带给她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小镇本身的物质水平,免她苦,免她经济之忧,可谓雪中送炭。
有教养的人,会有一生的好运气。
胡姐就是这样的一位女人。无论别人如何黑脸、摆谱,甚至说难听的话,她都不会面红耳赤,与他争执。
我问她,你就不生气吗?他那样说你。
她说,生气有何用,一般情况下,我选择忽略不计。
胡姐现在是一家影楼的老板娘。十年前,她还只是一名家政钟点工。她工作一丝不苟,说话做事总会给人留白。在雇主们看来,她是一个芬芳四溢而不自知的人。
这种教养,让她身上流淌着一种贵气,这种贵气打动了一名影楼老板娘。为此,老板娘聘请她做全职保姆,照顾孩子上下学。胡姐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好,孩子非常喜欢她。
老板娘见她性格好,又会做事,便想将她长久留在身边,于是给胡姐加薪,让她同时兼职做做饭阿姨的工作。
胡姐做的饭很受大伙欢迎,菜色丰富,还必配靓汤。但公司人多,大家口味不一,有人要吃辣,有人不吃辣。唠叨抱怨肯定难免,不好听的话也有。但她依然面露微笑,似乎并不在意大家的刻薄。私下里,她不断地改良菜谱,挖空心思做特色菜。
公司人多,茶水间一天到晚湿漉漉,总有人把各种花茶叶饭渣子倒水槽里,水槽总堵。胡姐虽然只是兼职做饭送饭,但到了公司,见到茶水间如此脏,每每也会主动收拾一番。于是,总有人喊:阿姨,这儿脏了,那儿也脏了,你擦擦吧。
有时候,刚收拾好的水槽转身又堵了。某些员工自己不讲卫生,却大叫:阿姨,你倒是快来呀,水槽又堵了。于是,只要在公司,胡姐便被这帮员工指使地团团转,不是正在清洁厕所,就是拖地,或是冲洗水槽。
被大家当做清洁工阿姨呼来唤去,胡姐也没有愠怒,倒是老板娘自己看不下去了,时常替她打抱不平,大家的行为才得以收敛。
或许就是因为胡姐身上这股良好的教养和忍耐劲,老板娘觉得她做事靠谱、有分寸感、有教养,值得尊重。
所以当公司战略变革,在各城市铺设分店打天下时,老板娘总带着胡姐四处奔波,而胡姐的身份,也从钟点工,保姆,阿姨,上升到助理,分店店长。
有人说,胡姐运气好,出门遇贵人,从大字不识一个的保姆,蜕变成自己当家做主的老板娘。我却认为,凡事有果必有因,看胡姐年轻时的照片,眉间眼梢有一股喜气和坚毅,大概她天生就是一个给人春天般温暖的人吧。我想这也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黄渤,也是一个教养极好的人。
有一次,他在机场被粉丝认成了王宝强,粉丝特别激动,一直拉着他说,非常喜欢他演的《天下无贼》。
黄渤虽然一脸懵逼,但他马上就明白了:粉丝认错了人,将他当成了王宝强。
不过,他没有愠怒,也没有不悦,甚至还一直很配合着粉丝,跟对方聊《天下无贼》,最后粉丝要签名,黄渤还认真地签上了王宝强的名字。
黄渤的热情和耐心让粉丝们觉得,王宝强好接地气,一点都不耍大牌。
事后有人问他,一直被错认为王宝强,你感受如何?
黄渤说:替宝强感到无比骄傲。
我想,是教养,让黄渤如此善待宝强的粉丝;也正是这样的教养,让黄渤这样的男人,越看越帅,戏路越走越广,人缘越来越好,也成为越来越多女人的“梦想老公”。
明道副总裁许维说过一番话:人品是一个杠杆,它能够成倍地放大你的价值,也能成倍减少你的价值。
而教养恰恰是人品的外在表现。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会使人近而敬之,远也亲之,既能让他人如浴春风,同时也会让自己雨露均沾。
站在俗世的功利社交角度来说,好的教养则好比一把精美钥匙,既能让他人赏心悦目,也能开启自我人生的智慧与财富之门。
也就是说,好的教养,既能共情,又能功利。甚至,我们可以总结出好运与教养的辩证关系——教养越好,留给人的印象也就越好,别人就越会帮你。
简而言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再则,撇开功利社交来说,教养如清风,如朗月,让人既谦谦,又温润,能让人在即使迎面撞上疾风骤雨,也不暴跳如雷,能坦然面对人生起起伏伏,能淡然面对聚散有时、阴晴圆缺,继而活出轻灵的、洒脱的、美丽且动人的人生。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有教养的人,大抵会追求一种欲求美、求知美、道德美及形态美,他们不是偷吃禁果还把过错全都推诿在夏娃身上的亚当,不会说出“就是那个荡妇引诱我,我便吃了”之如此没有教养的话。
我想,他们大概就是那一类身处急流却能在心中修篱种菊的人。
他们能与人心平气和地讨论任何事情,遇到不公、不敬、不平也不会方寸大乱如临大敌;他们的手犹如魔法棒,脑犹如智慧库,凡事经由他们处理,混乱变有序,难堪变和谐,尴尬变活泼,呆板变有趣,如同深夜夜来香绽放,于安静中,不知不觉已改变不利现状。
“教养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温柔里,不慌不忙的反击。”
你认为她的哪首词写得最好?
命运总算颠沛流离,而我是自由行走的花。
-------- 关于《渔家傲》的题记
易安词读过不少,有清新自然,朗朗上口之语,也有凄婉哀恸、感人至深之作,但是我最喜欢的易安词,还是这一首《渔家傲》。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透露出不同以往的朗俊豪迈之气。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夫死,她在物质、精神上都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开启她孤独寂寞的人生下半场。但她不是一个甘受命运摆弄的女子。其父李格非思想开阔,让她接受了同男子一样的诗书教育,少时漫卷诗书的侵染丰盈着她的心灵,也助长着李清照文人风骨的形成。一个富有诗词禀赋而精神力强大的人又怎能甘受现实生活的束缚?虽然她并无强劲的武力和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可以使她真正超越宋朝对女子的束缚,但是现实如何颠沛流离也无法禁锢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所以,想象的翅膀在另一个世界翱翔,挥舞出一篇飞动奔逸的《渔家傲》。李清照在诗词的世界里做回自己,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摆脱人间前路茫茫、无所期冀的境况,既然现实如泥牛过海无力挣扎,那就造一个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梦境。梦是桥梁,连接现实与理想,跨越残酷而走向美妙仙境。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至仙山。是梦中呓语,还是愁肠百结的心绪吐露,都不重要了,易安在这首词里全无过往写作风格建构的枷锁,只是且歌且吟,忠实的还原梦境带给自己的畅快与解脱,在这里,她不再是悲悲戚戚的李清照,是胸有豪情抱负的易安居士。
词一开头就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云霞又是与晨雾相连,显得氤氲瞳眬。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在银河中起舞一样。这是写天上的云彩星辰,可谓千姿万态。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这里里面既有瑰丽雄奇的一面,又有艰难险峻的一面。
前两句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这样一个仙境般的世界,正是作者在梦中眼见的壮观景象,她对这样的景象充满向往和一种归属感,这样壮丽的景象仿佛也在召唤着她向前靠近。所以,她的梦魂也随之而去,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这就是“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就是天帝居住之地,这是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的象征。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帝所”去。比如李白《梦留天姥吟就别》、《宣州谢条蓝楼鉴别校书叔云》等诗都有将自己看作“谪仙”的象征写法。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无人赏识,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因为文章于乱世无用,所以她才增添了更多不被赏识、有志难伸的苦恼,加上她身为女子在宋朝社会始终没有条件像男子那样有施展才华的场域,这无疑使她获得了双重意义的苦恼困顿。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尾句她也无所作为,只能自寻一个解脱之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力施展,为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产生如此想法。可见她梦想的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在潜意识里寻求精神寄托的表现。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指出,梦境是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而退回精神深层、所形成的潜在欲望的宣泄。她之所以造梦,是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这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同一种意思,是诗人在现实无法精神自适,只得在梦里做一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以自由飞动的精神姿态宽慰自己,对抗现实的荒诞不经。
这首词,飞动飘逸,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浩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在李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却是常态。原因在于,李清照将诗词看作不同的文体,提出了“诗词别是一家”,认为两种文体承担着不同的表意功能,诗以展现胸中丘壑,抒情言志为主要表现内容,词以记录生活点滴,遣情弄语为主要功能,所以积极地将女儿家清新婉转的口语词融入词中,拓宽了婉约词的词汇和表现内容。这首词中,李清照将言志的功能赋予了词,可以看作是她在诗词学习中观念的进步。
这首词是李易安为数不多的豪放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满立体,有血有肉柔中带刚的李清照,也打破了我们对李清照作为婉约派代表人形成的偏见。在鉴赏古人诗词时,要“知人论世”,但是学到后来很多人会把重点放在论世和了解教科书评价层面的“知人”。即看到诗人朝代为唐,就一定是丰神情韵之作,是南宋,就理所应当是抨击统治者昏庸无能,痛陈国破家亡之作。知道是婉约派,就要拿婉转细柔,闺怨情愁去套,这是一种思维僵化的体现。“知人”不仅要了解诗人写作整体风格,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更应该打破教科书灌输形成的思维定势,真正以一首词为本体出发,去细心体味诗(词)人在此间诗艺上的困厄求索,在诗情中呈现出此刻思想的或愁苦挣扎,或愉快欢欣,要抓住的是这首诗(词)所呈现的“当下”样态的诗人样貌,再辅以个性化的解读。这样才能对一个诗(词)人达到孟子所说的“尚友”境界,对其人诗词有一个更加丰富完整的认知。
所以,我喜欢李易安的《渔家傲》,不仅是落在一个婉约派代表人写出豪放词这种“图新鲜”落脚点的喜欢,而是这样一种稍显离经叛道的词,不仅使我在鉴赏诗词道路的方法视角上得以开拓,也呈现出一个更加富于生命力,具有强大而灿烂的灵魂样态的李易安。她造梦,也记梦。这是对内在自我欲望的诚实披露,也是于歌哭怀才不遇之时埋下希望的种子渴求未来在精神或者现实中得以真正超脱。这样富有饱满生命形态的李清照像一棵枯瘦却顽强生长的树木,在每一个向外延展的枝杈间都盛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