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解字有几种读法

2023-06-29 13:15:04 85阅读

进学解,解字有几种读法?

“解”字有4种读法。

解:jiè、jiě、xiè、hài

进学解,解字有几种读法

1、解(jiě)

剖开,分开:解剖。

分解。

瓦解。

解体。

2、解(jiè)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解。

起解。

解差。

3、解(xiè)

古同“懈”,松弛,懈怠。

4、解(hài)

姓氏,解(hài)

拓展资料:

解(jiě),做动词

1、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会意。

从刀,从牛,从角。

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

解(jiě),作名词

1、文体中的一种。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见解,见识。

古汉语中的解:

1、(jiě,音杰)

涣散,流失。

《素问生气通天论》:“失之则内守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素问·脉解》:“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

2、(xiè,音懈)通“懈”。

松弛。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3、(hài,音害)地名。

今山西省临汾西南。

《三国演义》:“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力挽狂澜这个词语的解释是什么?

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成语解释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成语繁体力挽狂澜 成语简拼lwkl 成语注音ㄌㄧ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挽,不能读作“wàn”。 成语辨形挽,不能写作“晚”;澜,不能写作“兰”。 近 义 词扭转乾坤、砥柱中流 反 义 词力不能支、力不从心

单人旁一个吉是什么字?

一个单人旁一个吉组成的字为“佶”;拼 音 【jí】;

1.健壮;四牡既佶。——《诗·小雅·六月》;又如:佶傈(慓悍雄壮的样子);

2.佶屈,即诘屈。曲折的。引申为不顺 。;如:佶屈(曲折,形容文字艰涩难懂);佶倔(佶屈);

3.耸动的样子 。;如:佶倬(亦作“结棹”。风流出众);佶料(急料。敏捷,变化多端);

4.战栗 。;如:佶栗;笔画;组词:佶傈、佶栗 、佶烈 、佶屈聱牙 、佶屈聱口 、聱牙佶屈;扩展资料;1、佶屈聱牙 [ jí qū áo yá ];【解释】: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示例】: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 ;◎邹韬奋《经历·课外阅读》;【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2、佶屈聱口 [ jí qū áo kǒu ];【解释】: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出处】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力挽狂澜?

力挽狂澜,

挽:挽回,挽救。狂澜:汹涌的大浪,比喻险恶的局势。比喻尽力挽回或挽救危急的局势。例句∶

转乾坤的意思?

正确应说法为:扭转乾坤

扭转乾坤,汉语成语。

拼音是niǔ zhuǎn qián kūn。

解释: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乾坤:天地。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他定能~收拾残局的。即使是一个细微的变革,也能起到~的作用。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近义词:

力挽狂澜,汉语成语。

拼音是lì wǎn kuáng lán。

意思是: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出自唐·韩愈《进学解》。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