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是什么,互联网的IT和DT分别代表什么
g20是什么,互联网的IT和DT分别代表什么?
谢邀。首先,IT就是信息技术,DT就是数据技术。
今年9月20日,马云在纽约彭博世界经济论坛上,详细阐释了为什么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从IT时代转向DT时代,同时,他也再次语出惊人:“再不改革教育系统,年轻人全都要失业”。
以下是马云当时的演讲全文,引人深思。
克林顿总统先生、迈克尔、各位阁下、朋友们,早上好。
先前他们联系我说,纽约有一场论坛,让我们分享对未来的想法和思考。我感到非常兴奋和荣幸。
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科学家。我是个商人。作为一名企业家,我非常高兴地在此分享我们从生活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未来。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我们失去领导力,失去想象力,我们的公司将没有前途。在我的公司还非常小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寻找机会壮大自己。现在,我的公司变得很大,我每天都担心有什么其他的风险,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将阻碍我们前进,变成公司的毒瘤。
我们在摸清这些问题时,必须思考一件事:该如何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机遇?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相信眼见为实,但只有那些伟大的领袖,才有能力看清未来的真相。
现在人们担心的事情很多,但我认为我们严重低估了技术革命将带给世界的重大影响。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像这样的时代我们很少遇到。在过去300年里,只有过三次。
当今的问题如此严峻而复杂,没有哪个政府或者企业能够独力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合作。否则的话,我想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艰难,更加令人沮丧。
世界正从IT转向DT。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DT,就像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IT一样。IT,也就是信息技术,正在向DT,也就是数据技术变迁。这不是关于技术升级,而是关于一种思想,关于我们做事的方式。
这个世界曾经只关心一种“二八结构”,即很多金融机构专注于支持20%的大公司,这些公司赚取了80%的利润。
但今后的世界属于“八二结构”。
我们应该关心属于那80%的小企业,属于那80%的年轻人,属于那80%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正在寻求一个更加包容、可持续、幸福和健康的环境。
我认为,世界不只需要G20和B20,还需要G200和B200。我觉得年轻人也变了。他们不想当看客,他们想参与进来。
在过去200年里,我们人类总是希望利用知识预测未来。但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没人能看透未来。我们对数字时代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开始担心的世界。
现在,那些说自己相信未来的人,他们被视为疯子。人们担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诸如此类。我觉得这些担心是正常的。200年前,蒸汽机出现时,人们担心蒸汽机将抢走很多工作。100年前,当电力出现时,人们也担心电力将抢走很多工作。
但我相信,人类会找到解决办法。就算我们找不到,我们的子孙也会找到。
五年前,我们注意到公司内部在激烈争论一个话题。我们认为,网络购物、电子商务正从PC转向手机。那时候没人相信,因为大多数人说:“喂,马云,用手机怎么买东西?屏幕那么小。”但事实证明,现在我们网站上87%的订单都来自手机。
不是因为屏幕太小,而是因为我们眼界太小。我们老了,年轻人没老。
我们总是习惯于等待政府寻找解决办法。
但实际上,办法无处不在,人类的智慧无处不在。我认为,人类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新技术将摧毁很多工作岗位,但也会创造很多。当我们开始失去憧憬,当我们开始失去想象力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担忧。
我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失去了想象力,我们才开始过于担心未来。
现在我们知道,蒸汽机为世界带来了很多工作,电力为世界带来了很多工作。DT数据技术也将如此。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们是否能胜任这些新工作。
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制造业,但我觉得制造业再也不会带来很多工作岗位。在过去200年里,制造业确实创造了很多工作。但现在,由于人工智能,由于机器人,制造业不再是主要的就业引擎。
服务业将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推动力。
所以在谈论制造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谈论中国制造或是美国制造。那将是互联网制造。大多数小企业将强大起来,大多数小企业将走向全球。在过去30年里,是那些只占到全球企业6%的大公司受益于全球化。
在今后30年里,我相信至少占到六成的小企业将走向全球,将受益于全球化。全球化不是坏事。我们需要促进全球化,我们需要确保全球化具有包容性。
人们担心机器将控制人类。我觉得,人类应该有自信。人类有智慧,而机器没有。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用“人工智能”这个叫法,应该叫“机器智能”。很多科学家开始试图让机器像人脑一样思考。可我们对人脑的了解还不到10%,如果我们想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我们将遇到大麻烦。
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所说,说商业大佬们在吓唬大家,导致大家不敢接纳新技术。这个说法我不喜欢。我本人不是搞技术的,我对电脑的认识仅限于收发邮件和上网,我不懂编程,但我们照样可以引领技术。
在过去30年里,我们使人像机器。在今后30年里,我们将使机器像人。但机器应该像机器,人应该像人。
关于机器的讨论,将是它会不会比人类更聪明或者更强大?
在过去300年里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机器总是比人类更快、更强壮。在设计电脑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机器比人类更聪明。它们记忆力强,因为它们从来不会忘记。它们从来不会疲倦,从来不用睡觉,从来不用喝水。
那么,技术是否势不可挡?我们应该知道,机器没有心,没有灵魂,没有信仰。人有灵魂,有信仰,有价值观。我们富于创造力,我们确信自己可以控制机器。
我们手里没有关于未来的答案。然而,未来确实有答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停止争斗,要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那么,那些挑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尤其是那些总是在担心明天的人,那些成功的人,那些年龄超过50岁的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去改变一个获得了成功的人,实在太难了。
还有就是,我们的年轻人从不感到忧虑,而那些50岁以上的人则总是忧心忡忡。
年轻人从不担忧未来,他们担忧的是我们,他们担忧我们制定错误的政策,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对未来的错误判断。
所以,利用技术的最佳方式是利用技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阻止技术发展。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已经50岁出头了,这样我们在未来20年不会遇到什么大麻烦。但是,我们不应该给儿孙辈制造麻烦。
对于年轻人的问题,我们必须特别关注教育系统。
每当我去不同的国家,跟那里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交谈,我都呼吁要关注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会导致我们的年轻人在未来30年失去工作。
因为他们学到的东西、记忆的知识和掌握的运算方法,所有这些东西,机器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必须向年轻人传授那些机器无法做得跟人类一样好的东西。这就是让我感到忧虑的事情。
法国总统马克龙谈到,我们应该接触我们的人民,为如今三四十岁的人提供支持,但我们的儿孙辈怎么办?所以,我们必须对教育系统进行调整,因为有人工智能,有机器学习,有计算机,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系统、知识体系和专门技能。我们必须教导年轻人变得非常具有创新精神,非常具有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能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世上有IQ、EQ和LQ。如果你想获得成功,你要有EQ(情商);如果你不想很快失败,你要有IQ(智商);但如果你想获得人们的尊敬,如果你想一直成功下去,那你就应该有LQ。LQ是什么,是爱商,这是机器从来没有的东西。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觉得作为商人,我们是乐观主义者,我对未来和技术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但是,我们也必须非常非常小心,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我们处于第三次技术革命,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敌人应该是贫穷、疾病和环境污染。
如若不然,我们人类就遇到问题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非常感谢!
翻译:于波、何无鱼、雁行
来源:Bloomberg.com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g20峰会是什么?
各国各谈自己的主张与需求,原则问题决不退让,而是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才能达成一致!比如世界气候,环境保护,而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俄罗斯八国集团是什么?
八国集团指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大工业国
八国集团曾经是一个跨国经济组织(1997年至2014年间),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俗称为“富国俱乐部”。
严格地讲,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俗称为“富国俱乐部”。
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
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分会议,直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第八个成员国,正式成为八国集团,简称 G8。
八国集团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g20虚拟会议是什么意思?
g20虚拟会议就是在网上召开会议,不需要参会人员聚集在一起开会。G20(Group of 20)是在2003年8月20日确立的开发中国家的集体性称呼
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八国集团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组成。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
20国集团的成员国有:20国集团的成员国有:美国、中国、欧盟、英国、法国、德国 、俄罗斯、日本、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意大利、韩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
安倍可能传递美伊之间哪些信息?
首先,安倍是奉特朗普之命前往伊朗访问的。所以,并不能因此就说安倍就是美伊关系的调停人。况且,伊朗对于安倍的访问并不热情,更没有期待和承诺,让安倍成为美伊关系的调成人进行调停。所以,伊朗也并没有答应安倍作为美伊关系的调停人。
安倍是在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对峙,进入僵局的时候,特朗普要求安倍对伊朗进行访问的。可以说,安倍的这一次访问完全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是从美国的角度出发对伊朗进行的访问。这之中并没有受到伊朗方面的邀请,伊朗更没有将安倍作为美国和伊朗问题进行调解的想法。而这一切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安倍的一厢情愿。所以,不能够说安倍成为了美国和伊朗关系的调停人,更谈不上要对他们进行调停,只不过他是特朗普派到伊朗访问的间谍一样的访问而已。犹如三国时期的蒋士出访问吴国。
伊朗因此明确的作出了表示:要谈判,先撤军解除制裁;要开战,奉陪的坚定决心。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安倍和美国,此来不会有好的结果,更不会让伊朗作出让步。因此可以断定,安倍此访,不会有好的结果。
美国撕毁了伊核协议,又对伊朗进行了经济制裁,石油封锁和军事威胁,这一系列的行为导致伊朗上下十分的愤怒,也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伊朗不会屈服于美国的淫威之下,而和美国进行谈判的。
美国人认为依然在受到伊核协议限制的情况下已经销毁了,浓缩铀提炼设备从而被伊朗进行制裁,目的是相信伊朗不再有能力进行浓缩铀的提炼,更不再有能力发展核武器,但是,伊朗决定退出部分一个协议条款,总统鲁哈尼提议,就和伊朗核计划进行公投。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其实,伊朗是可以重新生产浓缩铀提炼设备的,而且,依然还有能力继续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所谓的公投,只不过是形式。美国,他迫于这样的压力,非常的害怕伊朗重启核武器的研究与试验。因此,从以前的要求颠覆伊朗政权和对伊朗进行打击的提议立刻消失,变成了接二连三的一系列要求和伊朗进行和平谈判的声明。特朗普还亲自督促声明,并主动拿出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伊朗总统鲁哈尼,希望能够进行联系,就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以及伊朗的核计划进行谈判。但是,均遭到了伊朗方面的强硬拒绝。
伊朗多次声明,白纸黑字签订的协议,美国都能够撕毁,还有什么可以信任的呢?所以,对美国的信誉已经降到了冰点,对于特朗普的承诺,根本就不削一顾,对于特朗普派遣的安倍晋三更是嗤之以鼻,并且,说出了要打奉陪的话来。
安倍晋3奉特朗普之命,前往伊朗进行访问,实际上就已经传递出一个消息,那就是——美国非常着急,而伊朗着镇定自如。
正因为这样,足以可以预见到安倍晋3这一次对伊朗的访问,不会取得什么成就。相反的,只能够坚定伊朗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信心。而美国和伊朗的调停工作,不是安倍这个美国走狗所能够担任的大任,而应当是欧洲国家,或者是俄罗斯担任这样的角色。安倍晋三作为一个小丑,对于伊朗的访问,只能够让伊朗进一步展示自己强硬的国家政策,只能够展示伊朗对于来自美国的威胁毫无畏惧的雄心壮志。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